第157章 天纵奇才

2025-03-25 13:53:12

宋欣怡仿佛不知如何开口。

宁嫣然性格急,见宋欣怡难以启齿,就替她说了:欣怡在外国念书的时候,学过财务,你那厂里不是没账房吗?欣怡想问,能不能让她去帮忙……阿蕙恍然。

倘若是宁嫣然去,阿蕙自然是很欢迎的。

可宋欣怡就……阿蕙倒也不是嫌弃宋欣怡。

只是她的性格太过于敏感多疑,而阿蕙又不是那种小心翼翼的人。

阿蕙是怕,要是哪件事弄得宋欣怡不高兴,又要反目成仇。

朋友之间,有点界限和距离反而更好。

阿蕙笑着道:欣怡心细,又是在英国学过的,我当然很欢迎……只是,我把找账房的事托付给了陆启平,他还没有给我答复。

我先问问他,倘若他没有找到,欣怡就到我那里去吧。

宋欣怡笑了笑,眼底就闪过几分尴尬。

阿蕙这分明在推诿。

可想着,从前就和阿蕙不太熟,人家愿意考虑,也是给宁嫣然面子。

况且财务一般都是用亲信,关系重大,阿蕙不能不慎重。

从阿蕙的角度想了想,宋欣怡也当即释怀。

晚上吃了饭,宋欣怡先告辞。

等宋欣怡走后,阿蕙就问宁嫣然:你怎么把欣怡介绍给我?三哥那里也需要账房啊。

宁嫣然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气淡茶,笑着道:阿林是男人嘛,总是粗心大意。

欣怡又受不得重话,我怕他们相处不来……阿蕙就定定看着她。

宁嫣然被阿蕙的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就放下描金骨瓷茶盏,狡辩道:首先,我不嫌弃欣怡,倘若她愿意到阿林的出版社做账房,我肯定欢迎。

可是她没问。

只问了你的印刷厂;其次,你是女人,你比阿林更加能体谅欣怡的心思。

你自己哥哥你最清楚的,阿林性格大咧,倘若一句话惹了欣怡,反而得罪她。

我不想得罪她……宋欣怡的确有很多缺点。

有时候和她相处很累。

可是宋欣怡除了敏感之外。

也有其他优点。

比如她细心,她忠诚,她善良,她性格温柔。

宁嫣然不想失去这个朋友。

假如赵嘉林真的惹恼了宋欣怡,宋欣怡一次两次能原谅。

时间久了,就会对赵嘉林有了怨气,从而也远离了宁嫣然。

……你若是不想让她去。

我来告诉她。

宁嫣然也觉得替阿蕙出了难题。

可宋欣怡开口提了,宁嫣然又不好帮忙问。

我没有不愿意她去。

阿蕙笑着道,我真的是托了陆启平帮我物色,我要先问问他。

倘若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我会聘请欣怡。

阿蕙儿时的朋友不多。

和上流社会普通**的生活一样,她们彼此设防,来往也牵扯家族关系。

宁嫣然和宋欣怡算是阿蕙最亲近的朋友,虽然她们也是因为家族的关系而走到一起。

谈得来。

也是缘分。

宋欣怡过得不如意,阿蕙知道。

宋欣怡念过新学,出国留学过。

有几分才华又愿意利用,自谋出路,不像其他**那样高雅待嫁。

自力更生,阿蕙很欣赏。

所以她愿意帮助宋欣怡。

第二天一大清早,阿蕙就喊了陆通,让他去叫陆启平来。

陆启平当即就过来了。

阿蕙问他账房的事,他叹气道:我辜负了四**的托付,至今还是没寻到合适的……阿蕙就笑:不碍事。

既然这样,我推荐一个人:我二嫂的堂妹宋欣怡,她在英国念过财务,想过来帮忙。

陆启平就蹙眉,问阿蕙:是二太太跟您提起的吗?倘若是二太太提起的,这中间就有姑嫂交情在里头。

陆启平怕阿蕙难做。

不是,是宋欣怡自己提的,二嫂不知道。

阿蕙道,宋欣怡心细,念书又用心,功底扎实。

又是亲戚,我想用她试试……陆启平就沉默了一下。

账房的事的确需要心细。

陆启平肯定了阿蕙的话,可说完这句,话锋一转,她没做过。

从前账房带徒弟,都要学三五年。

叫她试试吧。

阿蕙道,听说英国人记账和咱们不同,更好用。

您找个老账房,试试她如何,假如还行的话,先让她到我厂里实习两个月……中世纪意大利人发明的复式簿记,然后被推广到全世界。

基本上就成了会计的范本。

阿蕙到了美国后,自己做生意,就自学了复式记账法。

比起老祖宗的珠算,复式簿记的确更加简单方便。

宋欣怡学财务,肯定学过复式簿记。

陆启平听了阿蕙的话,点头说好。

他会给阿蕙建议,却从来不质疑阿蕙的决定。

阿蕙越来越喜欢他。

说定之后,阿蕙给宋家打了个电话,把消息告诉宋欣怡,让她明日到赵家来,阿蕙也亲自面试她。

宋欣怡雀跃,道:我会准时到的。

第二天九点,宋欣怡果然来了。

阿蕙请她到她自己的院子里去。

她请了家里的总账房来考验宋欣怡。

赵家的总账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

他带着老花眼镜,把一本较薄的账本递给宋欣怡,又给了宋欣怡一幅算盘,让宋欣怡两个小时内把帐对好。

然后大家都出去了,只留宋欣怡在客房写写算算。

宋欣怡倒也不见紧张,不紧不慢仔细对着。

阿蕙则招呼老账房到楼下喝茶。

巧儿给他们上了茶点,小禹和明芜在阿蕙身边的沙发上坐。

老账房就问阿蕙:这位就是廖家的三少?廖士尧的三个侄儿住在赵家,二侄儿甚至去了教会学校念书,传遍了茂城。

老账房很少在赵家内院行走,他没进过廖氏的孩子们。

只是他在赵家将近四十年,认识赵家的孙儿辈孩子。

小禹是张陌生的脸。

是的。

阿蕙摸了小禹的头,笑着说道。

我的小孙子,也像三少这么大了。

老账房笑眯眯的说道。

两人就拉起家常。

没过一会儿,楼梯口传来轻盈的脚步声。

阿蕙和老账房抬头。

只见宋欣怡捧了账本,下楼了。

她已经算完了,还是放弃了?老账房很是诧异。

饶是他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账房,也不可能在半个时辰内对完这本账册。

至少要一个小时才行。

这本账册是赵家二十八年前的。

当年的收入比较隐晦,账面漂亮,实则入不敷出。

这是老账房自己做的。

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后来每次换账房考验,他都是拿出这本来坐镇。

所以阿蕙找他来面试宋欣怡,他自然就想到了这本。

念过新书的**不知天高地厚,想做账房?老账房心里好笑,也想给宋欣怡一个下马威。

哪里知道。

半个小时宋欣怡就下楼了。

老账房心里窃笑:估计和其他小学徒一样,被账面骗了,对的乱七八糟吧?对完了吗?阿蕙笑着问她。

老账房给宋欣怡的这账本。

一开始阿蕙只是随意翻了翻,不清楚其中的猫腻。

在阿蕙随手翻阅中,没仔细看,只觉得挺简单的,所以宋欣怡这么快对完了,她并不意外。

对完了。

宋欣怡淡笑,把账本递给了阿蕙。

阿蕙接过来,又递给了老账房。

老账房居然有些兴奋。

找出宋**的错误百出、抨击新派所谓的财务学。

让做了三十多年的账房的老先生心里有些激动。

他甚至迫不及待想看看宋欣怡闹的笑话!他要给那些崇洋媚外的新派**一点羞辱,让她们知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才是正派,才应该花功夫学习!洋派的东西都是奇技淫巧。

老先生并不讨厌宋欣怡。

也不讨厌阿蕙,他只是遇到了新旧观念冲突的时候,本能站在旧派这边。

他接过阿蕙递过来的账本。

一下子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额,居然算对了。

能算出这么精准的结果,让老先生很是意外。

他做出这本账册二十八年,能算出如此结果的,刚刚五人。

另外四人,至少有十年的账房经验,而且算了不少于四个小时。

而宋欣怡只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小女孩,居然半个小时内算出了这样的结果。

老先生的玳瑁老花镜差点掉下来。

肯定是碰巧的!他难以置信,扶了扶眼镜,从头一点点看起。

他打心眼里就不愿意去相信,宋欣怡能有这种本事。

一点点看,他的脸色既惊讶又错愕,阴晴不定。

他大概看了十分钟。

整个客厅里很静,只有茶盏轻轻落在茶托上的声音。

宋欣怡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阿蕙却饶有兴趣。

老先生的表情她看在眼睛,分明就是震惊、难以相信、质疑、想找出错误,结果却没有,很挫败,又佩服。

这十分钟里,他脸上的表情变化不停,额头居然有汗。

最后,他合起账本,对宋欣怡说:宋**真乃天纵奇才!我做了三十多年账房,第一次见宋**这么精准又快的算账,实在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