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巧攻盖牟

2025-03-25 13:53:21

四月,李世民所率领的中路军向高句丽盖牟城出发,南英和李绩领了少数的精锐部队,直奔辽东城而去,程笛所率领的水军分兵向山东的东北岸出发,准备渡海进攻卑沙城。

中军主力乃王师坐阵,由张俭领兵,十二万大军气势恢宏。

而突袭辽东的精锐军只有一万,海攻的水军也只有一万,然而两只军队都经过精挑细选、特殊训练。

唯一所担心的是辽东城路途遥远,长途奔袭,虽可能出奇制胜,但也是劳师之举,弄不好南英李绩那一路人马就可能全军覆没。

中军大营对着盖牟城南城门三十里而建,整个盖牟已被唐军十二万大军团团围住。

可此时虽然大唐兵力充足,可却是按兵不动。

这天晚上我刚备好凉茶要给子衿送去,王冲等年轻将领往帅帐而去求见皇上,到了门口被高德顺拦下,说道:"皇上歇息下了,诸位将军明天再来吧。

"几个小将有些心浮气躁,其中一个嚷道:"这都第七天了,我们是来征讨高丽的,不是来围着他们看的!"王冲抬手制止他们,自己对高德顺客气说道:"高总管,能否代为通报一下,我等只围不攻已经七天,皇上也不召见将领们。

"此时张俭和长孙无忌走了过来,几个小将包括王冲皆请安,张俭沉了脸道:"你们都是军中的统兵之人,怎可如此胡闹,吵到皇上门前来?"王冲回话道:"张将军恕罪,末将等也是忧心战况。

我大军十二万,坐等下去,粮草一天比一天少,军士远征而来,愈加疲乏。

而盖牟兵少只有三万,不但消耗粮草比我们少,而且城中准备充足,哪怕围上一年半载都不会有事,我们大唐军拖不起啊。

"张俭和长孙无忌听了此话均脸色未变,长孙无忌慢悠悠缕着胡须道:"既然皇上未有旨意便是时机未到,你们不必着急。

"张俭也沉着笃定地道:"圣上心里定然早有计较,你们只管等着好了。

"虽然我也不解子衿陈兵于此的原因,但这些跟随过子衿打天下的名臣名将对他都有一种坚不可摧的信任和仰望,当年戎马天下的秦王殿下会是何等让众人倚仗的盖世豪杰……不知为何,只是站在这里,心里就升起很强烈的一种骄傲,这个人正是在我心上的那个人。

几个小将中有一个还是不放心,问道:"若又过七日皇上还是按兵不动呢?"我走上前去插嘴道:"若到时还是按兵不动,就说明时机仍旧未到,那继续等啊。

"他们几个人被我的话噎住,刚要发作,可看见来人是我,都又万分客气,想是上次的事情他们都心存敬意。

王冲见我来,冲我笑道:明空姑娘,为何如此说?我略为沉吟便道:虽说盖牟兵多粮足,防守布置已逾百年,但我们的十二万大军若是强攻城,也是可以攻下的。

然而如果强攻,我军势必大有损伤,对于远征的军队是很不利的,此乃首战,对接下来的战局将祸福难料。

我虽料不中皇上心里的筹略,但是我想皇上一定在等待一个时机,如果按兵未动,就是说时候未到,那你们这些领兵的将军如果不能安奈住性子,便会把下面的兵士也带得心浮气躁,只有害而无利,所以各位还是要有耐心。

况且咱们大唐的皇上是何人,你们以为是那深宫里养大的皇上吗?皇上戎马半生,开创大唐盛业,这么多贤能异士都甘为皇上所驱使,你们难道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这一番话说下来,这些个年轻将领都有些汗颜,神情里多了更多钦佩之色,神色也安定下来。

张俭听了也连连点头,连长孙无忌也是神色温和。

王冲最后对着他的同僚们道:明空姑娘才华卓绝,当今圣上运筹帷幄,我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大家各自回营,安抚军心,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休整,以待时机成熟。

我绽开一个笑容,对他肯定地点点头,环视众人也各自点头。

王冲此人俨然有年轻将领之中的领头之势,说话妥帖,虽然有年轻人的冲劲儿,但也心思沉稳,假以时日,必能堪当大任。

我惜他是人才,性格也实在爽朗,所以对他格外亲近些。

王冲带了将领们各自回了营,我跟张俭和长孙无忌打过招呼,就往帅帐而去。

张俭纳罕,问道:明空姑娘,不是说皇上歇息下了吗?我笑笑道:张大人有所不知,辽东天气渐暖,皇上这几日睡前须得喝凉茶。

说完我继续往帐门去,听见张俭和长孙无忌低语,忽的张俭低呼:什么?媚妃……到了门边,高德顺也没有废话,当即掀了帘子放我进去。

我回头看张俭,他也正看过来,满目震惊之色,眼神复杂,既有敬佩又有担忧……唉,我就知道,皇帝的女人都被贴了标签,实在也是让人头痛。

进得帐子,子衿只是闲适地倚在塌子上看书,我气鼓鼓地把凉茶搁在桌子上:所有人都在忙着拥戴你为你说这说那,你倒是偷懒偷得好舒服,什么也不说,只是在这待着。

子衿笑得开心,揽过我,道:你说得这么好,又这么崇拜我,我怎么忍心出去打断呢抢你的功劳呢?我哼哼一声,问:那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貌似很厉害的样子。

就像你说的啊,等!子衿定定地说。

就这样?我拨拉开他的手臂,走到他塌子对面很没形象地一屁股坐下,摊摊手,具体呢?子衿把书搁下,懒懒道:好吧,看在你帮我安抚军心的份上。

原因你都知道了,而我所在等的正是时节。

盖牟城一切粮草兵力都充足,连水源也是,因为有苍河流经盖牟,几日你前一切都正常,这几日水位已经开始上升,估计再过几日便是水位最高的时节。

本来盖牟的河道经过多年修护,应对雨季的水量也没有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唐军来了……我知道了!我出声道,你想把水量加大,发洪水,水淹盖牟!嗯,差不多意思,子衿沉沉道,这些日子,我命军士在苍河上游屯筑水池,再过几日,等水势变大,再把水池凿开,那就水灌盖牟!我不希望无辜百姓受累,所以水灌之时,我军会攻城。

盖牟处于下游,到时守城士兵军心大乱,我军蛰伏多日士气正高,到时拿下盖牟城,兵不血刃。

我此时已完全明白子衿的意思,他是真正的兵者——全盘考虑天时、地利、人和,他也是真正的仁君——连还不是自己国家的百姓子民也要尽量保全。

他原本完全可以等着发洪水之时,按兵不动,等城中士兵百姓全部受灾,再全无风险的发兵入城,但是如此一来,无辜百姓受累,全城将士累及性命。

水淹之时攻城,乃是保全盖牟繁荣之举。

过了五日,果然因连日以来的大雨,苍河水位高涨,而临城苍耳山上子衿命军士所筑蓄水池已颇具规模。

第六日清晨,子衿银甲披身,点齐兵马,三军将士齐声高喊:"誓要拿下盖牟,皇上万岁!"彼时角鼓齐鸣,浑厚苍茫,三军呼声,响彻云霄,再加上城里突如其来的洪水,敌人闻风便已丧胆。

可真到了城门已破、兵临城下之时,坐在战车上的我,还是忍不住心紧紧缩了又缩。

这也许是子衿或者这些将士最兵不血刃的一场战役,唐军士兵的脸上都是战后的欢欣,可是横尸当场的高丽兵士也是人啊,到处都是鲜血,到处都是或死或伤的高丽兵,这原本美丽富庶的盖牟城下,如今却如人间炼狱一般。

车子一颠簸,我看见车轮一旁一直残断的染血的手臂,断处已是血肉模糊,我再也无法忍住,趴在车沿上干呕起来。

车旁骑在马上的子衿忙低身来检视我,看我面色如菜,叹了口气,道:"你不该来的。

你原就是一朵美丽的花,该开在温室里,也或许开在田野,开在草原,可绝不是在这残酷的地方。

这仅仅是个最轻微的开始。

"他的语气里是满满的心疼,可是我却觉得有些憋闷,仿佛被看不起了一般。

我仰着头看他,他骑在神骏的马上,他那么高贵强大,受万人仰视,难道就不能容许我的懦弱?我强忍着腹中翻涌,捂了胸口有些气道:"我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看到如此惨烈的场面,难道就要像你一样面不改色?"我悲悯于战争中惨死的战士、无辜的百姓,可如果战争是换来安定的唯一途径,我也决不会退缩。

可是想到另一路军队,我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呼出来,说"不知道我所出的海攻之计,又会害多少人死伤。

"我心里压抑之极,面色灰白。

子衿伏□子,用手摸摸我的头道:"战争中,真正的仁者便是出了计策把伤亡减小的人。

你若不提海攻之计,我们唐军一路攻杀过去,不但我们死伤无数,所经城池也都将生灵涂炭,战线一层层推进,也就会遇到一层层的抵抗。

你的计策加上南英的,敌人会怕会慌,抵抗之意大减,很有可能最后会不战而降,所以你的计策又救了很多人。

战争里如果你不能停止自责,那最后终究非死即疯。

"说到后来他的眼神幽深,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却知道他一定是想起了从前的自己,也许曾经脆弱曾经可怜的自己。

我扯了扯他的衣角,仰头道:"谢谢你,子衿。

还有......你是真正配得上做天下之主的人。

"子衿笑了,道:傻话。

顿了顿,看我一眼,又道:你很少在人前与我亲近,此番……也谢谢你。

不过是你说的话,我勉强当做是赞美。

我终于浮出一个浅浅的笑容回给他。

待放眼去看满目疮痍,还是沉重,不过我会努力调整自己,像子衿说的,真正的仁者,不能被这些痛或灾祸所困住,只有从大局从天下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月,高丽盖牟城被唐军所破,高丽军因为经受水灾,几乎未能抵抗,被俘虏者两万多人,缴获粮饷十多万石。

大唐军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休整,大唐在高丽占据了第一个重要的城池,作为此次北征的据地。

五月,阿笛那边传来战报,唐军从山东渡海只用了一天便攻破高丽卑沙城,俘虏八千,百年来中原的军队首次陈兵鸭绿江边。

五月底,李绩和南英传来战报,大唐精锐部队以一万之少,对辽东城五万之多,虽处于劣势却猛烈出击,高丽兵被冲的阵型大乱,颓败而闭城不出,死守不战。

六月,子衿所率中路军前往辽东城,将辽东城围的水泄不通。

作者有话要说:战争战争~~要分啊,很辛苦地日更呢~不过晋江貌似显示不出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