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越的帮忙下, 杜家当真准备挖鱼塘了。
地点就选在甜水村的后山,离杜家也不远。
甜水村的名字由来就是因为这里的水好水活,要是真能把鱼塘开起来, 那指不定比周围一些村子都要有优势。
这消息一散开, 有人羡慕了。
感叹自己咋没有这么好的眼光和运气,最重要的,是感叹自己咋没有像鲁越这样的女婿呢?别说女婿,人家还只是外甥女婿,但杜功章病了的时候, 谁都看见是鲁越在村子里忙前忙后, 否则,那杜家的三分地,今年还能种上大豆?!还有芮娘, 许多甜水村的人家都有些后悔。
这宋芮娘又能吃苦又能干, 还生的美, 最重要的是能生养啊, 过门三个多月就怀了。
怎么从前就没注意到人家?要是早点说来当婆娘就好了……当然, 再怎么想也是没用的,芮娘是人家鲁越媳妇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村民们也就在嘴上念叨几句,当鲁越每次来甜水村的时候,大家伙还是笑着打招呼。
天气到了五月底,已经渐渐热了。
马上就是芒种, 紧接着又是端午。
老话说的好——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除了春耕,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 晚稻、小麦之类的, 也要开始忙活起来。
鲁越预计下个月不会闲着, 鱼塘的事情自然要抓抓紧。
鲁越尽心尽力的给杜家挖鱼塘,田氏这心里着实是过意不去。
可杜功章也帮不上什么忙,夜晚,两口子就琢磨着商量。
田氏:老杜,你说外甥女婿和芮娘帮了我们这么多,我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要不等芮娘生了……我去给她照看月子,咋样?杜功章翻了个身,眼睛一亮:不瞒你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段日子我也算是看明白了,芮娘嫁了个好男人,你去鲁家,也吃不了亏。
田氏:那肯定了,你都没去看,人二郎把西院翻修的可美气了!在院子里砌了水池、石桌子、门口的篱笆也全部修整了一遍,像是自己隔了起来,还给芮娘打了浴桶!住在里面别提多舒服。
杜功章:可他那个院子在西边吧……那夏天吸晒,芮娘又大着肚子,不是怕热的很?田氏:你说的这点儿我倒是没想到哦,不过咱们就别操这个心了,人鲁越还能让芮娘受委屈?我看没这可能……杜功章:也是……早点睡吧,那你改明儿有空,去和芮娘说一嘴这事,也让她安心。
田氏:好……-鲁越当然考虑到了夏天的打算。
越往后,芮娘肚子越大就越怕热,京都的夏天要持续热上三个多月,的确也是难熬。
鲁越想了又想,趁着铁铺不太忙的空档,去了城里的冰窖。
京都城在天子脚下,城里冰窖就有四个,当然,有一些是固定向达官贵人们提供冰的,鲁越去的那个小一点,但是离京郊近一点。
一开始,那人听说是私人买不大乐意,但鲁越坚持说自己可以到时候过来拉,价格也给的合适,那人才点头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解,问了一句:兄弟,我这冰窖大多数都是商贩来买,你买这点儿也不够做生意啊,你要干啥?鲁越头也不抬:给媳妇儿纳凉,怕她热着了。
那人楞在当场,在鲁越走出老远之后都没回过神来,啥?要干啥?给媳妇儿纳凉?我的个乖乖,这鲁家老二,是娶了个天仙啊这么宠?芮娘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她除了嗜睡一些,早孕的害喜之症并不严重,甚至胃口还挺不错,精心养了不过大半个月,脸颊上都养出了点儿肉,瞧着惹喜。
自从芮娘怀孕后,一向不爱出门的鲁老太太也经常出去串门了,这人嘛,有好事的时候就想出去炫一炫,鲁老太太活了一辈子,这毛病也是改不过来的。
这不,鲁老太太在街坊四邻走上那么一圈,回来的时候就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二郎媳妇啊。
芮娘正在自家院子里琢磨刺绣,听见娘喊她,连忙起身出来了。
鲁老太太:你过来尝尝,这是月牙镇上卖的酱。
酱?芮娘走到厨房,就见到婆婆手中拿着一罐玻璃瓶,芮娘用筷子沾了点尝了尝。
鲁老太太:味道咋样?芮娘摇了摇头:有点太咸。
鲁老太太:我也觉得滋味不够!和你做的差远了!这是在哪卖的?鲁老太太:刚才遇到你隔壁婶子,说是在月牙镇买的,可多人买!我就问她匀了一瓶过来,那天你王婶儿不是说京都的酱也不如你,我看八成是的!多少钱呀……芮娘拿起那酱仔细看了看。
鲁老太太伸出一个手。
五十文。
芮娘睁大了眼。
可这酱里面也没肉啊,就是普通的豆豉。
是吧,二媳妇,你要去做,肯定不止卖这个数。
芮娘心头一荡:娘,你是说……鲁家婶婶。
院外忽然有人喊,鲁老太太和芮娘同时转头。
是个年轻的小后生,正站在院子门口试探的看。
你找谁?鲁老太太走了过去。
那后生见到人,先恭谨的作了个揖:婶婶好,我是鲁恒的同窗,他让我顺道给你们家带个话,他已经在路上了,可能今晚或者明天到,走的有些急,就没给家里写信。
鲁老太太眼睛一亮:三郎要回来了?!是,我们学堂放了几日假,让住在郊区的学子芒种时回家帮忙。
鲁老太太笑的合不拢嘴:你们学堂还挺贴心的……来进来坐,芮娘,给倒杯茶。
芮娘忙转身去,那后生接过水喝了两口:多谢婶婶,那我走了。
鲁老太太:路上慢些!被这后生一打岔,两人就把酱的事情给忘记了,正巧鲁越也刚刚回来。
刚走的人是谁?鲁老太太:二郎回来的刚好!那是三郎的同窗,说是三郎快回来了,快,上街买鱼割肉去!鲁越神色也一喜:不用,我今天买的多,还割了羊肉,够吃了。
芮娘笑着道:好,我来烧饭。
……二郎割了几斤新鲜的羊排,羊肉有膻腥味不好处理,鲁老太太做不来,只能是芮娘。
芮娘在厨房忙活,鲁越在院子里时不时就过去瞅上两眼,尽可能的给她帮忙。
羊排剁成小块浸泡出血水,葱、姜、白芷、胡椒、香叶,这些配料是做羊肉的必备。
红烧羊排,芮娘选用胡萝卜做配菜,切成滚刀块。
浸泡好的羊排先焯水,焯水时要用料酒去腥,撇去浮沫后捞出控水。
焯水只是第一步,做糖醋排骨的时候排骨可煎可不煎,但在做羊排时,煎炒就是必须的。
起油锅煎炒,目的是收紧羊排的肉质和去除羊肉里的膻腥味,煎制两面略黄,把多余的油倒出,再放提前准备好的香料和葱姜继续翻炒。
芮娘到这时才想起来酱的事情,因为她自己去年准备的豆瓣酱已经快见底了,放上一勺,红艳艳的豆瓣酱可以增香更可以上色,芮娘一边炒着羊排,一边琢磨着酱料的事情。
豆瓣酱也差不多要开始做了,好的豆瓣酱要在三伏天发酵两到三个月,工序复杂麻烦,最近就要开始着手,至于她春天做的菌菇酱……锅里的羊排让她无暇多想,炒香的羊排加清水没过原料,放提前炒好的糖色和酱油,胡椒粉、盐巴调味,接着,就盖上锅盖开始慢慢炖,要炖小半个时辰,芮娘这边刚将羊肉炖上,院门口,三郎就回来了。
二哥。
鲁越就在院中,听见鲁恒的声音,鲁越猛地抬头,芮娘和鲁老太太同时走了出来。
三郎!你回来了!鲁老太太次次见着三郎,次次都这么激动和兴奋,鲁恒站在门口笑:娘,回来了。
快进屋进屋!我的儿,累坏了吧!鲁恒看上去黑了些,似乎又高了些。
鲁越也走了过来,替弟弟拿下背上的东西:进屋歇着吧,你二嫂在煮饭,一会儿就能吃了。
鲁恒看向芮娘:辛苦二嫂。
芮娘脸上也挂着笑:三弟还是这么客气,快进屋吧。
鲁恒进了屋,老太太自然坐在身边嘘寒问暖。
学堂学习累不累?辛苦不辛苦?最近功课怎么样?夫子怎么说?这些问题鲁恒次次都要被问,但三郎脾气和耐性都是十足的好,笑着一一回答。
鲁恒:这次回来时因为芒种和端午,这几日回来,端午就不回了,家里春耕我没帮上忙,芒种肯定是要回来帮忙的。
鲁老太太:哎哟哟,家里要你操什么心,你只管一心读书就行了!鲁越也进了屋,鲁恒看了眼自己二哥。
但是我听说大哥去苏州了,二哥一个人忙活的春耕,很辛苦吧?鲁老太太:你是从哪知道的?鲁恒:偶尔上街遇见一个邻居听说的。
鲁老太太犯了嘀咕,这自家大郎的事情怎么还能传到那么远去……鲁越:回来了就别操心芒种的事,先好好歇歇。
鲁恒微笑:多谢二哥。
芮娘在厨房,他们说话的空档羊排也已经炖的差不多了,中途加的胡萝卜也已经绵密软烂,出锅前撒上蒜苗,炖好的红烧羊排没有一点儿羊肉的膻腥味,红艳艳的汤汁浓郁,羊排软烂脱骨,老远都能闻到羊肉香。
鲁家街坊四邻又伸出头来感叹:不知道鲁家又在做啥好吃的……羊排一上桌,给这顿晚饭增添了更多风味,鲁恒感叹:在学堂时,颇为想念二嫂的手艺,今天终于又尝到了。
芮娘问:食堂的饭菜不合你的胃口?鲁恒叹气:二嫂有所不知,那岂止是不合胃口,我们学堂的饭是周遭出了名的难吃,味道不好倒是其次,常有同窗闹肚难受才是要紧事,有同窗戏称,我们吃的是猪糠。
鲁老太太吓了一跳:这么严重?!你可有吃坏过?!我还好,因着上回二嫂给我的酱和饼,我去食堂的次数比同窗都少,幸而没吃坏过。
鲁老太太唏嘘。
说到那酱……我有一事倒想麻烦二嫂。
鲁恒似有些犹豫,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道。
芮娘笑:三弟有话直说就是。
鲁恒:我有几个关系较好的同窗,尝过那酱,十分喜欢,这次我回家,他们万千拜托我一定要多带几瓶回去,还说愿出高价买进,不知二嫂……芮娘还未开口,鲁老太太便立马问道:买?他们出多钱?鲁恒:一百文。
芮娘和鲁老太太吓了一大跳。
一百文?那京城最好的酱料铺的顶酱不过也就这个价,鲁老太太看向芮娘:二媳妇,我早上说啥来着,你这手艺,有赚头!鲁恒笑道:二嫂手艺确实是好,若是二嫂愿意,这次多做些,我带回学堂,说不定还能推销一波。
鲁老太太:你们学堂能行干这事?这有什么,夫子也十分喜好,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芮娘心动了,她是真的心动了。
一瓶一百文……十瓶就是一贯……芮娘犹豫了片刻,道:可以,我多做些就是,但是三弟你的同窗就不收钱了吧,就送给他们就是,若是陌生人要,可适当收些。
芮娘这主意老太太同意,立马点头:二媳妇说得对,和你关系好的你就送给他们,将来也好处关系。
鲁恒舒一口气,十分感叹:那真是要多谢二嫂……鲁越此时开了口:做这个酱累不累?你现在怀着身子,尽力而为。
鲁恒闻言忽然睁大了眼:二嫂怀孕了?!鲁老太太笑道:光顾着说去了,对,你二嫂怀了!你大嫂也有了!不过你大嫂觉得你大哥不在她急得很,暂回娘家住去了。
鲁恒脸上漫上喜色:咱们家今年真是双喜临门,太好了……鲁老太太也笑:何止啊,你今年定能再中个秀才,那咱们家就是三喜临门……我一定努力,不辜负娘的期冀…………芒种至,鲁恒当真跟着自家二哥一起下田种地。
田里的人见到鲁三郎,也觉得稀奇:回来了?哟,三郎回来了?鲁恒脾气好,总是笑着和大家一一打招呼。
芮娘则在家中开始忙活起菌菇酱的事情,春天里的菌菇新鲜且多,进了六月,其实已经不常见了。
但芮娘自有办法,用不了菌菇还可以用别的,春天里挖了许多的笋,笋丁可以入酱、梅菜干可以入酱、藕丁和肉丁搭配更是可以做出不一样的风味酱料。
还有一样东西,是芮娘自己最爱吃的。
滋味独特,制作也不算麻烦,那就是——腐乳。
腐乳要用豆腐制作,豆腐对大多数家庭一般的人家来说并不是常见的东西,而把豆腐专门放置着长出霉毛,那更是许多人都不会去做的事。
至少在甜水村,芮娘没有机会尝试过。
京都还好,听说芮娘要做腐乳,那卖豆腐的娘子笑着道:芮娘手巧啊,腐乳要选卤水豆腐,这个给你。
芮娘笑着接过:多谢,再多割些,我多做些,给我家三弟带去。
鲁家三郎的名声周围邻居都是知晓的,那豆腐娘子感叹:你这个做嫂嫂的也真是好,照顾弟弟……芮娘笑了笑:应该的。
芮娘走后,那豆腐娘子也忍不住唏嘘,她还记得去年三郎回来,韦氏也出门割过豆腐,那个小气劲,好像只要三郎一个人的份儿就够了,哎……真是不比不知道。
芮娘难得出门,周围人都笑着和她打招呼。
芮娘肚子瞧着起来了些吧?几个月了。
芮娘:三个月了,还没呢。
快了快了,等你五个月就明显了,慢些啊,别累着。
邻居们的关心让芮娘也心生暖意,等这批酱做出来了,也让送去邻居们尝尝鲜吧,她想。
新鲜的豆腐要切成小方块,用开水汆烫,之后再铺在簸箕里,簸箕底下要铺一层干稻草,芮娘也不大知道原理,只是记得山里的大娘教过,说这些干稻草里有能让豆腐长白毛的东西。
豆腐块要在上面放置两三天,等到长出细腻的白色的绒毛才行。
这个过程还要耐心等待,芮娘放好豆腐之后,就去准备别的酱料了。
-桃花村韦家。
自韦氏回来后,韦家难得连着两天都割了肉。
新鲜的鱼没买到,只能天天吃猪肉。
一开始韦氏倒还忍了,可没想到刘桂香的手艺两年丝毫没有进步,好好的排骨汤,炖不出清澈的香味,搞得浑浊不堪,还油腻的要命,韦氏饭桌上吃的有些反胃,就嘟囔了两句。
刘桂香骨子里虽然还是怵这个小姑子,可她毕竟也做了韦家两年多的儿媳妇,还生了个儿子,这韦氏一嘟囔,她就有些受不了了。
要吃香喝辣干嘛回娘家啊……在婆家吃的不够好吗?刘桂香一还嘴,韦氏要炸了。
你没喝吗?这汤就是难喝啊,不让人说吗?刘桂香也不服气:这怀孕了就这么金贵吗?我当初怀孩子的时候也没这样天天喝吧,再说了,这排骨肥一点炖的汤就是这样的,看不惯自己动手呗。
韦氏一听,不可思议的看向她,话到嘴边被钱氏拦了下来。
好了好了,饭桌上呢,都少说两句。
韦氏睁大了眼:娘,她平时在家也这么说话吗?!一直在一边不说话的韦父忽然开口:都少说两句!毕竟是一家之主,韦父一开口,饭桌上就忽然安静了下来,韦氏气性上来,干脆也撩了筷子,气冲冲的回了房。
韦氏离桌后,韦城也看不下去了:这华华嫁出去不过两年,脾气见长啊。
钱氏瞪他:行了!她是啥性子你之前不知道?这两年鲁家日子过得好,娇气了一点点也正常。
那是一点点?刘桂香瞪大了眼,娘,凭良心说咱家之前条件也不差,可也没有这么吃的吧,她回来两天炖了两顿汤了,排骨肥了不行,太瘦了也不行,真不知道要怎么伺候她。
儿媳妇有怨言,那钱氏心中也不好受。
再忍忍,明天我来炖,你歇歇,给豆子也多喝点,这娃现在长身体……韦氏回房后,钱氏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敲门进去了。
果不其然,韦氏一个人躺在床上生闷气。
钱氏换上笑脸:华华,娘给你煮了个糖水蛋,你快起来吃,别饿着了。
韦氏这才慢吞吞的坐了起来,看向钱氏手中的糖水蛋。
红糖炖的荷包蛋补人,韦氏撇了撇嘴,气消了一些:还是娘好……钱氏笑:娘对你不好谁对你好……快喝了,咱们村的肉肥,炖出来汤就油腻,明个儿赶集,娘上镇子去给你买鱼去,这孕期啊,就是要多喝鱼汤才行。
韦氏眼睛一亮,忙道:嗯!我要鲫鱼,鲫鱼炖的汤养人。
钱氏一口应了下来:好,就买鲫鱼!只不过……韦氏一面喝着糖水蛋,一面抬头问:只不过咋了?前世有些尴尬:只不过娘手上没钱,你也知道,钱都在你爹那……这阵子春茶生意正是周转难,所以……韦氏懂了,她放下碗,二话不说就从柜子里取出那个装钱的小匣子:娘,别说了,我先给你两贯,你不够了再问我要吧。
我辛苦给大郎怀孩子,买肉买鱼什么的也不能花你们的钱,而且我出门的时候婆婆还给了五贯。
钱氏听说鲁老太太还给了五贯,眼中露出喜色:放心吧闺女!娘明天就让你喝上新鲜的鱼汤!韦氏笑了笑:谢谢娘……-第二天一早,钱氏果真上了桃花镇上赶集。
桃花镇和月牙镇差不多大,早市里,还真有几家新鲜卖鱼的铺子,钱氏走过去瞅了瞅。
这鲫鱼咋卖?鱼摊主道:四十文一斤。
钱氏叫喊出来:这么贵?!去年不才二十五嘛。
鱼摊主笑:今年年初上游发大水,多少鱼塘都被冲了,现在的新鲜鱼价格早已今非昔比咯!钱氏咬了咬牙:二十五!卖就给我称两条!那鱼摊主淡淡一笑摆了摆手:您别家看看去吧。
钱氏气不过,别家看看就别家看看,她还不信了,这鱼现在要这么贵?!钱氏在早市溜达了一大圈,还当真没有寻见便宜的新鲜鱼,她叹了口气,摸回了原来的地方。
那你就给我称一条……再来条鲤鱼吧……钱氏不情不愿的道。
那鱼摊主笑道:鲫鱼炖汤起码要两条呀,你只要一条没法做。
钱氏咬牙:就一条,我给我孙子炖着喝,小孩子一个人……鱼摊主不再说什么了,笑着给钱氏称了一条鲫鱼和一条鲤鱼。
回到韦家,钱氏有些心虚,立刻先将那条鲫鱼处理了干净,上锅去炖。
一条鲫鱼的确只够一个人吃的,她用了小锅炖,还特意叫来儿媳妇嘱咐了两句。
刘桂香听说这鲫鱼是给韦氏一个人的,撇了撇嘴:知道了,我在这看着,那那条鲤鱼呢?钱氏犯了难。
按理说,这也是用女儿的钱买的,可是家里也是有好些时候没吃过鱼了,她看了看女儿那锅专门的鱼汤,咬了咬牙:红烧了!你来做,全家一起吃!刘桂香这才高兴:行,我来!……午饭时,韦氏见着面前的一碗鱼汤总算是高兴了,只不过一条鲫鱼浓缩出来的汤只有一碗,她喝完后问钱氏:娘,还有吗?钱氏心里一激灵:今早去的迟,那鱼摊主的鲫鱼只剩一条了,我立马就买了回来,你不知道,这鲫鱼汤熬起来费时费力缩水的厉害,一条鲫鱼浓缩在一碗里才叫精华咧。
韦氏点了点头,这汤的确挺白的。
她又看向桌上那条鲤鱼,刘桂香做的红艳艳的,一股油焖味,鲤鱼不补人,她没胃口,又吃了点别的就回房歇着去了。
钱氏见她走后才松了口气,此时刘桂香的儿子豆子小声道:奶,我也想喝鱼汤。
刘桂香忙去堵他的嘴:喝什么鱼汤!吃鱼肉!娘给你剥刺……-芮娘今早也吃的红糖蛋,只不过是鲁老太太亲自炖的,除了红糖,里面还放了黑豆、红豆、芝麻、花生……这些东西都是鲁老太太亲自去药铺问的,大夫说是对孕妇好,养人,打两个荷包蛋,每天早上煮这么一碗,隔段时间炖筒骨汤和鱼汤,她的孙子肯定能养的白白胖胖的!芮娘本就喜欢吃甜食,一碗红糖蛋喝的干干净净,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她的腐乳发酵的差不多是时候了,芮娘走到院中去看,果不其然,簸箕上的豆腐块已经长出了细细密密的绒毛,白白的,她连忙把豆腐全都拿进厨房,净了手,又取来一个干净的盆。
豆腐上的毛被抚平,裹住豆腐,放在盆中。
接下来就是炒盐,腌制腐乳的东西不麻烦,有两种,辣的和不辣的,不辣的主要是咸香味道,用盐、莳萝、花椒末、小茴香、陈皮,炒出香味后等冷却。
每块豆腐的每一面都要均匀抹上香料粉,最后放入瓶子里,密封,待盐巴融化出水。
辣味的也是一样,只是香料粉里要放番椒粉、五香粉,装瓶的时候豆腐要事先在白酒里滚一圈,再密封。
芮娘不确定这次做腐乳能不能成功,做的并不多,最后一共做了五瓶辣味的,五瓶咸香味道的。
密封之后,这还不算结束,等晚些时候罐子里的盐巴融化出了水,辣味的腐乳里面要再倒熟香油封口,咸香的瓶里则要放用水融化的红曲粉和黄酒,出来的腐乳带着红曲米的颜色,难怪又叫做红腐乳。
至于菌菇酱,是昨晚就已经装瓶了的。
梅干菜肉酱,新鲜的番椒肉酱,豆豉肉酱,芮娘一共做了二十瓶,想来也是够三郎和他的同窗吃一阵了。
卖的事情她暂时没有考虑,五十文一瓶的酱料她都不敢想,何况是一百文。
等全部忙完,又快到中午,鲁越和鲁恒浑身是汗的回到了院子里,芮娘连忙出去给两人递了个帕子。
累坏了吧,快洗洗。
这样的六月天,下地干活很是磨人。
鲁越早就换上了褂子,褂子的背后也都被汗水浸湿透了。
鲁恒更是累得不行,接连摇头:二哥厉害……我不行了……鲁越常年干活,体力是好些,就是热。
芮娘又端出提前晾好的凉茶,两人咕噜咕噜的一大碗。
芮娘心疼坏了:洗个澡歇会儿吧,马上吃饭。
鲁越摇头:下午还要去甜水村,不洗了。
芮娘:鱼塘的事?不是都差不多了吗?鲁越:还差最后一点儿,明天官府的人要来验工了,最好别出差错。
那先吃饭吧,下面吧,是你爱吃的肉丝臊子…………三郎离家前一天,杜家的鱼塘也竣工了。
一共五亩大的鱼池,杜家这次也是下了血本,官府的鱼池要求水深、水宽、水活。
好在甜水村的活水条件好,鱼池就挖在离河的不远处。
先前开挖的时候,村民只知道杜家要修建鱼塘,没成想这么快就修好了,拆了栅栏众人再去看,纷纷咋舌。
这幸得是有鲁越,不然就杜功章那身子板,能干的了这个?!何止啊……这么大的鱼塘要花费不少的钱吧,杜家能有这家底?……肯定也是鲁家帮忙的吧。
我的个亲娘,这杜功章是找了个好外甥女婿,比我家女婿都上心……村民的羡慕是真的,杜家的感激也是真的。
杜功章看着这么大的鱼塘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连声道谢,鲁越只道是一家人,不必客气。
官府当真来了人,在鱼塘周围转了一圈后也点了点头,不错,朝廷可按照你们的亩产量发放鱼苗,你们看要多少?杜功章念书还行,轮到这些事就完全不行了,鲁越知道一些,问:怎么个算法?亩产五百斤,投放八百尾,亩产一千斤,一千三百尾。
我建议你们从小开始,鱼的种类呢,最好也是混产,比方说主养鲢鳙,就放六成的鲢鳙,其余占比三成到四成最好。
鲁越点了点头:那就听您的。
行,那来个人,和我登记。
朝廷审批下来,三天内发放鱼苗,这几天你们就清塘。
杜功章问:咋个清?那人笑道:你咋啥也不懂。
先把水排了,池底曝晒两三天,再撒石灰,用来杀虫,过几天引新水!好好好,多谢。
杜功章连声道谢,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懂得那点儿圣贤书,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这实际生活中,也是有深奥的学问啊……芮娘怀着孩子,没能去鱼塘亲自看,只等鲁越回来和她讲了许多。
男人忙活了一整天回到院子里,芮娘心疼坏了,起身又去厨房给他下了碗饺子,鲁越一口一个。
慢些吃,别噎着。
你们下午也吃的饺子?鲁越问。
芮娘嗯了一声:我调的味,娘和的面,我俩一起包的,香吗?媳妇儿和老娘一起包的饺子能不香吗?鲁越一口气吃了三十个,要不是大晚上怕不消化,他还能继续吃。
芮娘笑道:明早给你包包子,今晚少吃点,不然难受。
鲁越点头:别包包子了,累不累?芮娘:今天面和馅料都还剩呢,不包浪费了,又不重新弄。
对了,我发现咱们院子里的井可好了,夏天了,里面可凉快!吊个篮子下去里面放瓜果和肉,都是冰冰的!鲁越脸色一变,你去井边了?!芮娘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我没去,娘去的……鲁越这才松口气:你别去,那井边水多,滑。
娘有经验,我害怕你出意外。
芮娘乖乖点了点头:我记住了,我不去。
鲁越又想伸手揉她。
两人洗完上了炕,芮娘主动将人从后面抱住。
鲁越一怔:怎么了?这段日子开始热起来了,他害怕芮娘难受,晚上都没有抱着人睡,芮娘主动,这还是第一次。
芮娘蹭了蹭他后背:这段日子辛苦你了呀……我舅母那边……鲁越去寻了她手握着:都是一家人,这么生分做什么?也不是生分……芮娘道。
你白天要管铁铺还有家里,这段时间芒种又忙,还要去帮我舅舅挖鱼塘,真的很累……鲁越眼神柔和下来:还好。
芮娘:那我明天给你做好吃的呀……你想吃什么?鲁越:随便做,我啥都吃,你就做简单的。
芮娘笑了:娘起初说你好养活我还不信……现在看倒是真的了,随便是什么呀,那明天我给你扯面吧,油泼面?鲁越点头,油泼面他爱吃。
面顶饱,上回芮娘做的油泼面又辣又香,嗦一碗下肚,能顶大半日。
明早我去给你买油条,西街口的酪浆和油条你不是爱吃吗?我早起去。
鲁越说完,没有听见芮娘的回应,再一翻身,人已经睡着了。
鲁越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笑,娘说过,当娘的在睡,肚里的娃娃就是在长身体,鲁越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将大掌覆在芮娘的小腹上,这里微微凸起……正孕育着他鲁越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