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韦氏那吃完午饭, 芮娘和田氏回到了自家院子。
这到了下午,芮娘的任务就重了。
回到自家厨房,田氏一边帮着芮娘摘菜一边道:你那个大嫂的手艺还不如我, 真的是……那鸭子那么油腻, 我家老杜都是够不挑的人了, 都吃不下去。
芮娘一边处理着鸡一边道:鸭子是不好做,我也不确定我这个能好吃。
田氏笑了:你放心,你的手艺舅母绝对能打包票,说真的, 就是照顾你月子那一个月我和你学了不少菜, 回去后, 老杜都胖了些!芮娘笑:真的啊?你没见吗?那脸上的肉都多了。
芮娘笑:那挺好的,我瞧着您气色也好些了。
田氏眨了眨眼, 笑:说起来, 多亏了你上次介绍那个老周, 我找他抓了药, 现在虽说还没动静, 可我也觉得我的气色好了不少, 是不是?是。
芮娘认真答复:的确好了不少。
田氏:那就好,我啊,就调整好心情, 默默的等, 等着看明年能不能怀一个。
肯定行!两人在院子里说着笑着, 芮娘把鸡给炖上了, 鸡汤朴实无华, 放进砂锅里面就不用管, 闲下来的功夫, 芮娘准备处理鱼了。
杀好的鱼切花刀,鱼肉想要做出来好看得保证鱼的完整性,切好花刀的鱼直接扔到锅里去煎翻面的时候容易碎,芮娘选择把鱼尾巴提起来,从两边先淋上滚烫的油,这样花刀会绽开,好看而且也能定型。
田氏在一边看着,咋舌自己又学到了一招。
芮娘今天要做糖醋鱼,好看也红火,冬天是买不到六月柿的,好在之前用来做蜜饯藕的白梅还剩了些,白梅汁和糖也能调制出味道不错的糖醋汁。
每年过年都得吃鱼,这就叫年年有余。
鸡鸭鱼肉现在都有了,芮娘开始准备素菜,冬日的时蔬不多,但用心准备还是能做出写花样的,花菜、芹菜、菠菜、冬笋,黄芽菜,每一道蔬菜芮娘最会选择最合适的烹饪方法。
黄芽菜是一种特殊的大白菜,冬日取,比普通的白菜还要白嫩异常,味道也要更加甜美,只用清炒或者是用高汤煮,就能吸收最鲜美的味道。
芮娘正在处理黄芽菜,鲁越他们几个男人都回来了。
真冷啊!山上的雪老厚了!大郎一进屋,就冷的直搓手。
鲁老太太就在芮娘院子里等呢,听见动静探出头来:咋样,路好走不?鲁越和鲁恒也走了进来,鲁恒身子最单薄,整张脸都红红的,看起来有些狼狈。
山上的雪厚,路不好走,三弟还摔了几下。
鲁大郎道。
一听说小儿子摔了,老太太立马心疼坏了:没受伤吧,摔哪儿呢?可要紧?鲁恒摸了摸鼻子:没事娘,就滑了两跤,不要紧。
鲁老太太:山上冷,你们几个快过来烤火,取取暖。
鲁大郎和鲁恒都坐在火炉边上,只有鲁越去了厨房。
老二黏媳妇儿,鲁老太太已经见怪不怪了。
芮娘在厨房,已经准备把热卤凉菜端上桌了,鲁越大步走过来,她笑着抬头问:回来了,还顺当吗?鲁越一边帮她端菜一边道:顺当,爹的坟头有落雪,我都清扫了。
那就好,时间也差不多了,准备开饭吧。
伴随着黄昏将至,鲁家正式的团年饭要开始了,鲁越搬出了一张大圆桌,家人全部都围在桌面,桌底下生了一盆炭火,暖和又温馨。
韦氏抱着大丫也来了,瞻哥儿和大丫关系好,两人在炕上咿咿呀呀的玩着,似乎不明白今天这个节气的重要性。
而鲁家三兄弟,走到了门口,准备点燃团年饭的炮仗。
噼里啪啦的,照亮了天色渐晚的小院。
芮娘和田氏笑着开始端菜,韦氏也走过来帮忙。
八个凉菜,凉拌菠菜、豆芽、腊肠、水晶肘子、卤牛肉、鸡爪鸭掌、扁蛋,还有一盘油炸花生米。
男人们最喜欢这些下酒菜,鲁越一口气搬出了三坛,鲁大郎一看就差点趴下了:二弟,你中午就没喝啥,现在是啥意思?鲁越:中午还要去祭祖,晚上不用,大哥酒量好,就别推辞了。
鲁大郎抹了把脸,无奈的笑。
饭桌上已经响起了酒杯的碰撞声和划拳声,芮娘则还在厨房准备热菜。
几个炖汤,鸡鸭最后上,喝了酒都想吃点儿热菜,时蔬只能现炒。
冬笋是冬天里难得一见的美味,要买冬笋需得起早,菜市上的冬笋往往会被一抢而空,若买不到就只能上山去挖,却也不如春笋那么好找。
干烧冬笋,鲜、辣、脆,还带着一点点的微甜,是一道下饭菜,比起油焖冬笋还少了一股油腻。
冬笋切块,要用刀背轻轻拍松方便入味,再下锅煮开。
锅里起油,菜油和猪油混合用,煸炒出葱姜蒜的香味,再下红油豆瓣,下冬笋继续翻炒,调味后加一勺高汤,正好砂锅里的鸡汤咕咕噜噜的,一勺正好,继续干烧,一直到汤汁浓郁,冬笋的每一处都裹上了酱汁,出锅收火。
几道热菜还有豆豉炒腊肉、上汤黄芽菜、清炒莴笋、焖烧扁豆、清炒小白菜、番椒牛里脊、蒜薹肉丝,外加一锅鲜美的鸡汤上桌,正在屋里拼酒的几个男人们见到热菜,终于放下了酒杯。
鲁大郎已经喝的有些上头了,大手一挥:弟妹的手艺真越发好了,看着就香!田氏正端着八宝鸭进来:别急,硬菜还没上呢。
啥硬菜,众人都朝她手上看去,完整的一只鸭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拆掉竹签,刀尖一划拉,里面吸收了整只鸭肉精华的八宝料冒着热气露了出来,众人惊呼一声,芮娘先给老太太盛了一碗:娘先吃,吃了八宝料,来年事事顺心。
鲁老太太哈哈大笑:好好好,二媳妇的祝福好!老二真是好福气!芮娘脸红了一瞬,鲁越深深的看了她一眼。
这顿团年饭,明显比中午那顿吃的酣畅多了,大家有说有笑,筷子就没间断过。
杜功章甚至还在饭桌上做起了诗,说到这个,鲁恒也有了话题,两个文人喝酒对对子,鲁大郎和二郎则在一起商量明年的生意。
瞻哥儿和大丫在炕上咯咯咯的笑,韦氏的注意力一直在女儿身上,看上去是个慈爱的母亲。
鲁老太太欣慰的点了点头,虽说分了家,至少过年还在一起,也算是圆满的……饭后,传统是要守岁,但鲁老太太是熬不住了。
带着孙子孙女要先睡觉,各房回各院,芮娘和田氏则把饭桌收拾出来,还要包明天早上的饺子。
鲁越摆出来好些糖果点心,芮娘也把之前的蜜饯藕拿了出来,田氏一吃就爱上了。
这藕真不错,像红薯干的口感,但是没红薯干那么腻,我先前啊,在京都买了一次桂花糖藕,那个腻哟。
芮娘笑:桂花糖藕里面填充了糯米,和我这个做法不一样。
我喜欢你这个,真不错。
喜欢您就带一些回去,不过我做的不多,来年要等二郎重新去采蜂蜜,我才能再做。
田氏看向鲁越:二郎还是能干,上山下河,啥都能给你找回来。
芮娘火炉边,脸蛋红扑扑的,她甜甜一笑,鲁越的视线就被她深深的吸引了。
我也觉得是。
鲁越心中火热。
……子时,各家各户要开始放炮仗了,芮娘抱着瞻哥儿走了出去。
大丫胆子小,和韦氏站在后面,芮娘原本也要捂住儿子的耳朵,却没想到瞻哥儿看见烟火比谁都高兴,咿呀咿呀的笑个不停,还要去他爹的怀里,鲁越也高兴,干脆抱过儿子举高高的,芮娘站在一边笑。
郊外的烟火虽然比不上京都那么璀璨,可高楼少,地广人稀,挨家挨户都出来庆贺新年的到来,欢呼声笑闹声,响彻了整个村落。
在最高最亮的一顿烟花炸开时,芮娘和鲁越对视了一眼。
媳妇儿。
鲁越低声唤她。
嗯?鲁越眼里只有芮娘此刻的模样,他缓缓开口:明年一定是个好年。
嗯,一定会是个好年头的。
…………大年初一,全家人又在一块儿吃了顿饺子。
饭后,杜功章要和田氏回甜水村了。
舅舅舅母不多留几天?田氏笑着道:不了,家里的鱼儿们也要紧,得回去照看。
好,那我等初三回去看你们。
芮娘笑着道。
鲁越出门送的人,只是这回田氏没让鲁越送回去,而是在城郊叫了辆牛车,坐着回去了。
大年初一不宜出远门,鲁越也没推辞。
回去的路上,又看见临街叫卖的糖炒栗子,鲁越买了两大包。
芮娘抱着儿子在屋内烤火,见他回来,笑道:今天没什么客人吧?没有,大年初一不出门,明天才有人上门。
芮娘:鲁家还会有什么亲戚来吗?有没有我不认识的?鲁越仔细想了想,摇头:我也不知道,估计没有。
那我还能偷偷懒。
鲁越也脱鞋上了炕,难得的闲暇时间,他开始一颗颗的给芮娘剥栗子,刚出锅的糖炒栗子轻轻一按就是一个裂口,栗子黄澄澄的,一口甜香。
鲁越一口气给她剥了十来个,吃的芮娘接连摇头:不要了不要了,这东西好撑肚子。
鲁越笑着说她娇气:以前没饭吃的时候就把栗子当饭吃,还不像这么甜,生的也吃过。
芮娘惊讶极了:你还过过这种日子?嗯,小时候穷,又打仗,爹没日没夜的干活,却赚不到钱,只能给朝廷做贡献。
这是铁匠世家最害怕的事情,战争。
每一个铁匠在战争时只能打制兵器,哪里能做到养家糊口,也就是和平年代,才是个受欢迎的职业。
芮娘沉默了,片刻后,她忽然开口:二郎。
嗯?年后咱们盘一间铺子吧?鲁越笑了:怎么了?被吓到了?不是,我那天出门买菜的时候听说了,现在虹桥那边,有临街的一排小铺子出售,那里虽然小,但是虹桥是进城的必经之路,人多,在哪里开铺子,不会亏。
鲁越有些意外的看向她:你想开铺子,卖什么?芮娘有些不大好意思:说出来你别笑我,我就想买些点心、酱料这些的,你觉得行吗?鲁越见自家媳妇儿没开玩笑,也开始认真思索起来。
恐怕不行。
芮娘一怔,以为是鲁越不同意她出门做生意,有一瞬间失望,谁料鲁越接下来就开口道。
那边的铺子都是专门卖一样有特色的,比如你要买点心,那就是点心铺子,要是买酱料,那就是酱料铺子,混着卖,打不出名气。
芮娘渐渐暗淡的眼神又重新亮了起来,原来鲁越是在教她怎么做生意:那……那我怎么办……鲁越想了想:你要是真的喜欢,不如就直接开饭馆吧,点心和酱料都能搭着卖。
芮娘听到这个话,愣住了。
饭馆……她从来没想过。
能行吗……娘不会同意的吧……开饭馆,意味着她根本没时间照顾瞻哥儿,农家妇人,很少能出去抛头露面做生意的。
其实别说农家妇人了,就是城里的,也很少见到。
即便从前几年开始,朝廷已经明确规定,妇人可经商。
鲁越笑了:分家了,娘管不着。
这话说的不讲理,芮娘沉默了。
鲁越见她真的担心此事,笑道:不如我们打个赌,我赌娘会同意,赌注……赌注是什么。
鲁越靠近芮娘的耳边,低声笑着说了句话,芮娘白嫩的小脸瞬间臊了个通红,不正经……芮娘伸手,鲁越下意识的就知道她要做什么,一把握住粉拳,笑着放在嘴边亲了一口,芮娘瞪他………………傍晚,鲁越当真去找老娘商量这个事情去了,芮娘在房内有些忐忑不安,只能通过逗瞻哥儿来分散注意力。
没多会儿,鲁越回来了。
男人进门的神色严肃,芮娘的心就凉了一半:咋样?娘说不行?不行也是意料之中……芮娘迅速调整心态:不行也没……娘说让你尽早就去看铺子,免得被人先抢了。
鲁越神情的严肃瞬间一扫而空,笑着道。
芮娘怔住,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娘……同意了?鲁越捏了捏她的脸:不然呢,我瞎编的不成。
芮娘方才暗淡的双眼瞬间亮起:真的?见她如此小心翼翼,鲁越也放柔了声调:真的,娘说瞻哥儿她可以帮忙带,除了定时喂奶,其余都不用你操心。
芮娘的脸红了,听鲁越这么说,她又有些纠结了,瞻哥儿还这么小,正是离不开她的时候,可她……鲁越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她的想法,笑着道:开饭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开始说不定没人,你还有大把的时间的,而且,我打算要请个人。
请人?没生意芮娘能理解,只是为什么要请人。
鲁越:不然你太累,你要是太累,我就不同意开了。
芮娘明白了,她心里暖暖的,考虑了一下,道:那初三你陪我回甜水村的时候看看吧,反正也不急的,只是今天说到这儿了,开铺子没那么容易我知道,要考虑的事情还有很多。
嗯,好。
鲁越伸手,又捏了捏她的脸蛋儿,低头和她咬耳朵,我赢了别忘了赌注……刚刚还觉得鲁越靠谱的芮娘又瞪了他一眼,不正经……鲁越只是笑,拿起桌上的盘子,继续给芮娘剥栗子……-初一不出门,初二就开始走亲戚,到了初三,妇人们也会回娘家去看看。
初二忙了一整天,韦氏也有些累了。
鲁大郎今年结交了不少朋友,这到年关跟前,上门的人还挺多,韦氏招待了整整一天。
不过,鲁大郎晚上还挺高兴,因为这两三天韦氏逢人就带着笑,起码看上去没那么丧,也给够了他面子。
夜幕降临,鲁大郎洗完后先去睡了,韦氏小心翼翼的上了炕。
大郎……嗯?韦氏:明天就初三了……你能陪我回趟娘家吗?鲁大郎原本已经有了困意,这会儿却是一个激灵。
他睁眼,皱着眉头看向韦氏:你想回娘家?你还想去看你那个老娘?鲁大郎语气严肃,韦氏有些委屈:那也不可能不来往了呀……我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我娘了,大丫现在都三个多月了,也不可能不回去见她姥姥姥爷吧?这初三回娘家,不是家家户户都这样的吗……再说了,我二哥前几天托人带了信,说是娘病了……我……鲁大郎直接打断了她:大丫没见过她们,你生大丫的时候她们来搭把手了吗?谁照顾你月子的?还有之前那事,我都不想再提了。
韦氏委屈的不说话,鲁大郎回过神来:难怪我说你这两天咋和转了性子一样,感情是惦记着这事。
韦氏勉强笑了笑:那你能应吗?鲁大郎不说话。
韦氏这回学聪明了,也不闹也不吼,只是不住的拿大丫说事,希望鲁大郎松口。
鲁大郎本质还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韦氏求了半天,他翻了个身不耐烦道: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我去了的话娘又要说我,你爱去哪自己去!韦氏眼睛一亮,这个结果已经符合她的心里预期了,只要大郎松口能让她回去就成,不一起就不一起。
那我明天上街买点东西去!韦氏高兴的道,鲁大郎沉默着,没吭声了……次日,鲁越也要陪着芮娘一起回甜水村了,出门的时候,正好遇见抱着大丫的韦氏。
两人一愣,芮娘问了句:大嫂出门去?韦氏尴尬的笑了笑:嗯。
抱着女儿,又提着这么多东西,想也知道是去哪,鲁老太太此时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看了看正在院里嗦面的大儿子,鲁大郎纯属装瞎装聋,就当看不见。
人家家里的事情,她和鲁越当然不能说什么,于是也没管,上了自家的牛车。
鲁老太太等人走后,才喊了一句:大郎,你进屋来。
鲁大郎擦了把嘴,过去了。
你要么别让你媳妇儿回娘家,要么你就和她一起回,你说你现在在这做样子给谁看?她一个人大包小包的还带着大丫,我一个老婆子都不放心,你心是真的大!鲁大郎皱眉:她不回去和我闹,我和她一起回去,二弟和弟妹要多心,我让她一个人回您又要说我,我觉得这皇帝也没我难做!鲁老太太怒极反笑:就你,也不照照镜子,还和皇帝比,二郎和芮娘才没那么小心眼!再说现在分了家,你自己的家务事你管不好,还指望谁给你管?鲁大郎还是没明白这个道理,挠了挠头:那我到底怎么办嘛!蠢货,跟上你媳妇儿去,我管你进不进那个家门,把我孙女给我照看好平安抱回来就是!鲁大郎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娘!鲁老太太恨铁不成钢的摇了摇头,人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可她这都是一个肚子生出来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芮娘和鲁越坐在牛车上,芮娘感叹她真的快有一年没回去了,自从怀了瞻哥儿,出行尤其不便,这条熟悉的路也变得有些陌生起来。
鲁越笑道:这路宽了些,这一年下山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你没发现?发现了,花都少些了。
是,但去年我给芮娘摘花的地方还在,等一会儿到了,我再给你摘一把。
芮娘笑了,她也想起去年回门时鲁越给她摘得一把小黄花,其实挺丑的……但那是她男人第一次送她花,她带回去还养了几天,等枯萎了才恋恋不舍的扔掉。
路上当真还遇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看见芮娘,每个人都很惊讶:芮娘生了?噢哟,难怪好久不见了。
这奶娃娃可真白啊,胖乎乎的。
芮娘看到熟悉的乡亲们,也笑着一一打了招呼,牛车在山路上缓缓前行,前面,就到了杜家的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