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己创业

2025-03-25 13:58:09

小富贵的面刚刚吃了一半,就有人闻香而来。

看时间约莫到午时了,附近赶脚的车夫和小贩们也都该吃午饭了。

以往因为味道的原因,吃面的倒也不算多。

一天大概能卖二三十碗的样子。

趁着下面的时机,嫣之赶忙和大娘说,面卖三文一碗,没敢涨太多。

大娘发愁道:以往卖两文都不好卖,今天涨价更没人吃了啊。

嫣之又往锅中加了些面:大娘,这些虽说都是穷苦人家,但是咱们的面买的也不算贵,如今再加些分量,又是骨汤面,三文不算多了。

这些车夫小贩本来体力消耗就大,以往的一份素面也吃不太饱,如今加了分量,又有骨汤调味,味道也好多了,所以顾客吃完听到涨价,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反而大加夸奖。

顾客们都是聚集一起做事的,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午时以后竟也来了不少顾客吃面。

忙到未时末,也就是现代大概两三点,由于许大娘准备的面粉不多,竟然卖完了。

大娘很开心,卖了几年面了,生意还没这么好过。

大家收摊过后,去市集买了明天要用的材料。

许大娘要多买些面,嫣之本来想让大娘再买些别的东西,明天加个品种。

今天大概卖了七八十碗,已经不少了。

卖了两吊多钱呢。

她想还是先做几天骨汤面,调查下市场,再看看能不能卖些别的。

回到家已经快到酉时了,大家总算是能停下来歇息。

小富贵跑了一天,又是帮忙擦桌子又是帮忙收碗筷,早就趴在李氏肩膀上睡着了。

许大娘乐滋滋的在算账,以往她卖面是两文一碗,一天下来也就五六十文,净赚的话三十文就算很多了。

今天卖了以往的一倍的量还要多,又加上涨价,虽然骨头和熬汤的炭花了一点钱,还是赚了很多。

大娘拉住李氏塞给她五十文:妹子,多亏了你家姑娘的主意,咱们今天卖了不少钱。

以后这面摊卖的钱,咱们对半分。

李氏大惊:大姐,这如何使得?面摊是你的,我就是给你帮帮忙,这一天我们都吃喝在你这,万万是不能收的。

嫣之白了一眼,就这么点儿钱,开口劝到:娘亲还是收了吧,要不大娘会不开心的,还有,以后咱们一定能赚的更多。

李氏推脱不得,只得收下。

摆面摊已经快半个月了,除了第一天外,以后每天都能卖上一百多碗。

生意最好的两天卖到了两百多碗。

嫣之一家也分到了一两左右的银子。

有了这点儿本钱,嫣之琢磨着要干点儿别的。

可是问了大娘,这儿租个店面一年少说也要十两左右。

这里是南市。

也就是现代说的贫民区,这里都要十两的话,那要是在其他地方的店铺不要几十两上百两了。

没办法,只能现在扩大经营,再存点儿钱。

嫣之算了一下,半个月存了一两,一个月就是二两,存够开店的银子至少要大半年。

她想了很多,可是在现在都不是很实用。

还是做吃的吧。

快餐,应该不错。

说干就干。

和大娘商量了下,大娘也同意李氏一家自己干。

许大叔还抽空给做了桌椅和拉东西用的板车。

至于炉子和摆放炉子的架子,就要去铁匠铺自己定做了。

嫣之画了图,她设计了两个连在一起的炉子。

本来还打算定做一些类似现代快餐的铁盒,由于铁器很贵而且没有现代的处理工艺,铁盒很容易生锈才放弃。

买了些普通的餐具还有两个大的陶制的煲。

这些东西把存的银子全花光了,问大娘借了一些。

买些了必备的材料。

还狠狠心买了些纸张,纸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贵了,嫣之只恨自己没有在现代的时候学习造纸术。

她自己现在就是个文盲,所以让李氏写了几份菜单。

定了些家常菜。

香椿炒鸡蛋,鱼香肉丝,香菇菜心,木耳炒肉,醋溜白菜几样。

还定了几样汤,打算是每天一样,随餐赠送。

嫣之初步把肉菜定为十文一份,鸡蛋七文一份,素菜五文一份。

点菜赠送一份米饭还有一份汤。

鱼香肉丝是嫣之压箱底的菜色。

所以每天定量,只有前十位点餐的顾客能吃上。

嫣之看到市场上竟然有卖辣椒的,但由于不知道这里人的口味,没有做辣的菜。

这儿只有猪油,还得自己做,嫣之买了些肥肉,炸出猪油。

剩下的猪油渣,放些盐巴做成花卷还能卖。

如果不吃米饭,要吃花卷的话可是要掏钱买的,两文一个。

弄好了这些,嫣之就开始开张了。

头天晚上把要做的材料收拾好,第二天一早,嫣之就带着一家人出发了。

李氏一直觉得对于嫣之这么小就担起重任很愧疚,所以重活累活全不让嫣之沾手。

嫣之看李氏推着板车的身影,想着生意好了,一定要雇人,不让李氏和小富贵吃一点苦。

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纪来的,还比不上古人么。

她把买来的纸张裁成小份的,让李氏给缝了个小册子。

又用烧黑的炭磨细了记账用,只是用的全是简体,也只有自己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