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回城天已经全黑了。
几人又去了嫣之的府里。
嫣之买了地,又不用自己付钱,自是很兴奋。
可无奈天色不早,秦雪和若兰都是急着回去的。
略用了些饭,便送了几人回去。
秦煊送了秦雪回宫,自己又折返到嫣之府里。
嫣之此时已洗漱完,觉得有些倦了。
见秦煊去而复返,也只得强打了精神陪着。
秦煊笑道:不花你的银子,可是不觉得心疼。
那地两千两便已足够,偏偏你还给了三千。
嫣之眯着眼乐:我是想以后建房的木材就不用再花钱了,三千两也很值了。
两人正在商议,没想到张炎也到了府里。
秦煊黑着脸道:大晚上他来干什么?嫣之心想,大晚上你不也常来。
还是回道:怕是有事相商。
还是出去看看吧。
忙带了秦煊迎去厅里。
张炎和秦煊相见,俩人都有些不快。
秦煊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觉得晚上只有他才能来,张炎虽是帮助嫣之,但仍是不舒服。
张炎虽觉得疲累,还是想和嫣之说说善堂的事情。
未来能有自己的医馆,他很兴奋,耐不住大晚上就跑来和嫣之商量。
嫣之听张炎说明来意,忙命谜儿取来她早就画好的设计图。
她把院子分为五个部分。
每处都建成二层的楼房。
第一处最大,是收养人员的住处。
此处被隔三个部分。
第一个院子是孩子们的住处。
想到收养人员的大部分都是孩子。
嫣之按照前世的印象,和张炎秦煊说起高低床。
双层的床位也能节省不少空间。
第二个院子则是一些有劳动力的人员,这些人可以种地,或者做些杂事。
第三个院子则是收养的一些无劳动力的人。
第二处是学习的地方。
此处被嫣之隔出三个院子,一处是教文,一处是学武。
另外一处大些,是学习手艺的地方,嫣之打算把工坊也开在此处。
第三处是餐厅,和议事的地方。
做饭的人选除了嫣之聘请的厨师,打杂的部分则从收养的人群中选择。
第四处则是先生,武师及工匠们的住处。
第五处则是为张炎开的医馆。
不光是善堂里的人病了可以免费就医,连附近山村的百姓们也可以看诊。
家庭困难者则医药全免。
二楼嫣之打算打造成病房,也方便一些重症病人就近治疗。
征得张炎同意后,打算把愿意学医的人选放过来,也能照顾这些病人。
至于自住的院子,则不算在这五处之内。
嫣之打算就住在原来买来的院子。
秦煊嫌恶道:你为别人打算的好好的,自己则住旧房子,那里还能住人吗?嫣之可怜巴巴的看着秦煊:这些房子已早早超过我的预算。
本以为两千两银子就能搞定的,现在设定好了之后发现买材料找工匠,又比原来设想的要大上很多,两千两根本不够。
我都觉得这地买小了呢。
以后的开销也不是小数目,我当然是能省则省了。
秦煊黑着脸:买地的钱我都出了,你还想怎么样?大不了你住的这处院子的钱我也出了,反正以后我过去也要住。
一定要弄得像样些。
嫣之心里狂喜,还是道:不如你好人做到底,以后的开销也负责一部分吧?秦煊怒了:你自己要做善堂,还打算不出钱?哪有这样的好事?嫣之看看呆立在一旁的张炎,笑道:我这小本生意,哪里能赚那么多钱?可比不上你的真……秦煊一把捂住嫣之的嘴:我掏还不行吗?嫣之阴谋得逞,得意的狂笑。
张炎没想到嫣之设计的如此细致,当下对嫣之又多了份佩服。
她能开起漱芳斋,又能想到开善堂。
真正是女中大丈夫。
不由说道:嫣之不光是女子中少有的能干,又满怀慈悲。
我在这里代大家谢过嫣之了。
说着深深施了一礼。
嫣之忙拉住张炎:张公子……嗨!大家也熟了,张公子若不嫌弃嫣之,我就喊你张哥怎么样?张炎急忙应承:能让嫣之喊一声哥哥,是我的福气。
嫣之忙道:张哥放弃官位和身份能来帮我,也是为了大家牺牲很多,嫣之本就充满敬意。
我和若兰又是姐妹,喊你一声哥哥一点儿也不过。
一旁的秦煊见张炎成了嫣之哥哥,有些莫名的开心。
当即道:张公子就不要客气了,以后善堂的事情,也就有劳张公子了。
你能来帮忙,我也是十分开心。
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嫣之白了秦煊一眼:虽是你出钱,这善堂还是我做主!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趾高气昂?又转头和张炎说:张哥,以后有需要银子的事情再来找他。
张炎本来听到颇多关于秦煊的传闻,十分不喜。
如今这两日相处,觉得秦煊为人还不错,善堂秦煊又出了大把的银子,更是对秦煊多了几分好感,当即也笑道:以后若是缺了银子,我定是找二皇子要,以后也有劳二皇子了!几人说笑了几句,嫣之想起自己打算在年前开起来,当即和张炎说道:张哥,如今已到九月,我想明日拿到地契之后就抓紧开始建房,争取能在年前把善堂建好。
天气转冷的话,不光活不好干,街上的乞儿们也会吃不少苦头。
越早建好他们也就少受些苦。
不过虽是赶时间,房子还是必须好好建。
这些就麻烦张哥操心了。
又转头看向秦煊:二皇子,您答应给找的先生和武师们也能准时到吧?还劳烦二皇子近日陪我去城外的破庙看看。
秦煊大惑不解:先生和武师都包在我身上!绝对不会耽误你的事情,只不过为什么要去破庙看看?嫣之当然不能说是在前世看的电视剧里面,流浪的人群大多都住在破庙里。
只是答道:我前些日子与公主和若兰逛街,认识了不少乞儿,了解到很多人大都在城外的破庙里休息。
我想去看看,顺便告知他们善堂的事情。
他们大多都不识字,贴了告示也没什么用处。
还是自己去通知才好。
秦煊这才明白,当即应了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