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的第二轮开始, 张潇潇气定神闲地出了备战间。
表面上看起来是无所畏惧的玉娇龙,可实际上心里还是在打鼓。
如果每轮都让青木美月领先两分,那么她们之间的分差将越来越大。
所以决赛只能拼一把, 至少有了第一轮的分数,就算第二轮翻车, 第三轮也还有转机,可以保住排名和积分就足够了。
张潇潇望着雪道顶端飘扬的彩色小旗,风速一直都是这样,并没有多大改变, 也对她的跳跃起不到非常大的帮助。
她目前能够依靠的, 只有她自己。
梁英岱在她耳边道:放手去做,注意安全。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张潇潇已经领会了其中的含义。
她从平顶上蹦了两下, 就到了赛道边缘。
拉下雪镜,在与裁判颔首示意后,便嗖地一下滑下了斜坡。
刚才蹦跶那几下是为了平复心情, 而真正到了雪道上, 粉雪踩在脚下,绵软踏实, 张潇潇反倒没有了丁点紧张。
刚才还在怦怦直跳的心脏,此时在有力地搏动,为她接下来的一切做铺垫。
在接近第一个道具区时, 张潇潇没有像往常一样,选择背向上杆。
一直将近滑到道具区时, 所有人都很疑惑。
却见张潇潇扭转腰肢, 利用前面一个小起跳台飞跃而起, 360度上杆!雪板重重砸在栏杆上, 没有任何停留,就顺着重力向下滑去。
张潇潇如同在平地上搓雪,利用刚才旋转的惯性,再次旋身,后腿抻直了仿佛在夏日海滩边悠闲冲浪。
只不过她身后扬起的浪花是激荡的飞雪。
要用单板在道具上做出这些动作,要有极强的操控能力,也极其耗体力。
张潇潇本打算360°下,但在下去时,已经感觉腿部的一丝酸痛,她瞥见不远处的第二个道具区,就暂时按捺下这个冲动,选择了180度下道具。
重新回归正位的雪板再次踏雪前行,张潇潇黑色的滑雪服因为过快的速度而出现残影,仿佛是真正的高手在雪中御剑而飞。
第二个道具区的彩虹是张潇潇的强项,backside上杆,而后前滚翻下道具,张潇潇对身体的操控能力让人看到了托雷斯蒂的影子。
正在备战间里的托雷斯蒂也露出了个笑容,她的进步神速。
青木美月跟她比划着问道:你就不怕她超过你吗?托雷斯蒂笑得很自信,道:她总有一天会超过我,但我会尽力让这一点晚点到来。
但我很高兴,单板滑雪的女孩依然不服输。
疾驰向第三个道具区的张潇潇深深地调整了一下呼吸,她会在这里继续提升难度。
通过起跳区时,张潇潇直接就用了一个前空翻上墙。
在此之前,她没有试过这个动作。
但是从起跳区到雪墙的距离和位置,她太熟悉了,熟悉到闭着眼睛也能判断出来,唯一需要克服的只是心理障碍。
当雪板平面接触到雪墙顶部的那一刻,张潇潇明白,她成功了!张潇潇身体后倾,周身溅起冰雪,嘴角极其自然地翘了一下,在雪墙尽头用了她最擅长的前滚翻,重新下到雪道上。
在她听不见的地方,观众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她又在调整雪镜了!方思婕叫了起来。
调整雪镜本来是张潇潇在调整心态时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但是每次她调整完,就会有惊喜。
所以大家就把张潇潇这个动作视为放大招的招牌动作。
这次也不意外,张潇潇在第一个跳台再次跳出了1620。
她似乎对1620适应很快,并没有太多的犹豫,第二个跳台还是1620。
而第一轮中,她在最后一个跳台蓄力,所以观众的期待值随着她在最后一个跳台跃起时,到达了顶峰。
在跃起的瞬间,张潇潇脑海中跳出无数个念头,她在起跳的那一刻犹豫了。
但在下一瞬间,她就摒弃所有念头,用尽所有力气,面对在运动中呼啸的风声,再次旋转了整整四圈,但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最后一圈,眼看着在1620时,她的身体已经有了下落的趋势,她的雪板还是与前行方向垂直,她根本挽救不回来。
可偏偏就在落地之前,她脚上的雪板硬生生地就这么被脚踝扭转,板头直冲终点!张潇潇跳出了五圈,还落地了。
观众席有那么一会儿的静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直到张潇潇后背着地,顺着雪坡这么一路溜下来,解说才最先反应过来。
现场与直播的解说同时喊道:张潇潇尝试了1800!尽管没有完全成功,但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而且张潇潇旋转的周数足够。
裁判间里也开始议论起来,在以往的比赛中,也有因为选手动作足够有难度,没有成功但也打出高分的,这次张潇潇的挑战也可谓是充满勇气,裁判们也在此时陷入了纠结之中。
张潇潇从地上爬起来后,拍了拍护具,感觉浑身的骨骼没有问题,反而有些放松。
她的分数出的有些慢,到她啃完半个包子,才看到最后的得分87.56。
比上一轮高了整整7分。
张潇潇隔空跟梅若宁击了个掌,这次没等后者,就上了缆车,回去准备最后一轮。
在后面出场的青木美月顿时脸色不太好,她就算和上一轮表现相同,也会被张潇潇甩开5分。
教练在出发之前给青木美月打了气,青木美月重新进行了表情管理,才出发开始比赛。
她的动作还是那么具有攻击性,小小的身躯在各个区域旋转跳跃,直切要害。
青木美月的粉丝也为她捏了一把汗,好在青木美月的心脏还比较大,这一轮也发挥出色。
最后一个跳台时,看得出她也想挑战1800,然而她在空中想加入抓板动作,导致转速降低,最后也只跳出了个不完整的1620,却是成功落地。
张潇潇在回到备战间时,刚好看到青木美月出分,86.01,只比她低一分多一点。
但张潇潇在道具区的难度系数,比青木美月高的可不止这一点。
张潇潇心里有了点数,裁判没刻意压她的分,但不代表不会给青木美月更多的友情分。
好消息是,她和青木美月的距离缩小的一分。
而梅若宁也紧紧跟在她之后,目前的分数差距是四分。
等梅若宁上来时,张潇潇还开玩笑说:我们这是把个人赛比成了团队赛。
梅若宁依旧是高冷的模样,你小心我超越你。
那你试试呗。
这三名小将你追我赶之间,反倒是把跟大魔王的差距给拉近了。
托雷斯蒂再强,也有极限,而这三个小将正在挑战她的极限。
发挥稳定有时候是优点,也是缺点。
托雷斯蒂在第二轮和第一轮的分数几乎一致,但也意味着她和第二的青木美月,第三的张潇潇,越来越接近了。
第三轮开始前,有较长的休息时间,各个工作人员也要对场地做一定的维护处理。
观众席也三三两两地讨论起来,很是热闹。
反观备战间里的各位选手,倒是都更加紧张,基本都没什么声响。
张潇潇看到托雷斯蒂又拿出了手机点着什么,应该是在调整音乐。
张潇潇不需要手机播放,太多的音乐都已经储存在了她的脑海里。
托雷斯蒂发现张潇潇在看她,问道:你喜欢音乐吗?张潇潇想了想,道:算是。
我最喜欢钢琴,大提琴也不错,你呢?你喜欢什么乐器?张潇潇的标准答案应该是大提琴,然而她却临时改了主意。
某样一响起就能力压全场,直逼天灵,引来百鸟朝凤的乐器冲进了她的脑海。
唢呐。
唢呐?托雷斯蒂惊讶道。
嗯,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它很吵。
但用对了地方,就有无限种可能。
在华国,英雄出场的bgm通常就是有唢呐的。
好了,该准备下一轮了。
第三轮的比赛明显比前两轮紧张了一些,就算是张潇潇之前出场的那些选手,也都一个比一个拼,甚至有滑出八十分的高分。
可惜只要后面的选手不失误,也很难反超。
张潇潇重新回到起点,在这里她已经练习了无数次,但每一次面对这个赛道,她面前的都依旧是未知。
梁英岱这回只说了四个字:看你的了。
她知道张潇潇的心里有一团火,必须要在某个时刻燃起。
张潇潇点头,拉下雪镜,没有做出OK的手势。
她也在紧张,但这种感觉也在她滑下雪道的时候消失殆尽。
在道具区,她依旧像上一轮一样,没有失误,宛若飞燕踏雪,轻巧地就从第三个道具区最高的那个墙头跃下。
如果是武侠片,那她一定就是轻功独步天下的那个女侠。
到了最受瞩目的跳台区,张潇潇的呼吸一滞,但动作没有犹豫。
她已经想象过无数的可能性,但在这里,只需要遵照她的本心,她的惯性。
一跳凌空,风雪忽紧。
所有人的心跳随着张潇潇一起跃至最高点。
张潇潇前手抓住前刃,在空中翻转的至少两周内,她都没有松手。
整个人如一枚飞镖,正好就在四圈半后,精准地扎入地面落点。
草,第一个成功了!瞿斯扬身在看台,却也不比张潇潇轻松。
就在即将松口气时,张潇潇又接近了第二个跳台。
这次她从侧面滑上去,整个身体随着坡度而倾斜,由惯性抛向高空。
张潇潇的雪板底部寒芒乍现,她脚踏雪板,利用向前飞行的距离,延长滞空的时间。
就在这段时间内,她再一次突破了四圈,又一个精准落地的1620。
前两个跳台的优异表现似乎在向所有人昭告一件事:张潇潇会在最后一个跳台挑战1800。
果然,在滑向最后一个看台的过程中,张潇潇抬手调整了一下雪镜。
就是这么一个动作,又让所有人屏住呼吸。
张潇潇这一次的动作都非常用劲,而且是最后一轮了。
吴凯面露忧虑,她的体力也应该快到极限了。
在雪镜压暗的视角里,张潇潇看到了跳台,看到了一线天空。
只需要越过这个跳台,就有一片无垠的蓝天。
黑色的身影踏雪飞驰,飘向高空时也带着凌云之意。
在她翻转过四圈时,没有人惊讶,但她的手依旧牢牢抓在板上。
抓板动作只需要足够清晰,让裁判看见就行。
张潇潇却倔强地在空中抓住雪板,握在手中的不再只是分数,而是独属于她一人的荣耀。
解说间里的两人看得眼睛发直,看到张潇潇在最后时刻终于松开抓板的手,终于在转足五圈时落地,看到她直立着滑出一段距离,然后忽然身体前倾,双膝跪入雪里,整个人扑进雪里。
这个动作并不好受,张潇潇只能尽可能加大触雪面积,来冲击力对身体的损害。
停到终点之前时,张潇潇已经在雪里打了个滚,整身黑色滑雪服上全是斑驳的雪。
张潇潇在站起身时依旧在笑着,一手拍雪,一手朝观众席打招呼。
分数还没有出来,但观众席已经掀起热浪。
方思婕的呐喊几乎变成了嘶吼,尤以昊就差把唐辛举过头顶给张潇潇助威,就连一向端庄自持的Sean都起身鼓掌。
解说禁不住站起身来,声音微颤,却掷地有声: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①作者有话说:注:①这句话的出处众说纷纭,目前比较可靠的是剑网三的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