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离开金府

2025-03-25 13:58:48

三千字奉上,感谢阅读。

钱氏领着金敏前脚出了门,金老爷提脚去了书房准备书信并安排人准备好马车,只留得范氏招待李氏。

李氏很是焦急的拽着范氏,弟妹,你不能让我家老爷知道这事,我可是受了你的托付才跑了这么一趟。

哎哟,您先松手啊,别就这么拽着我们家夫人。

范嬷嬷很是鄙视泼妇般的李氏,所以对着李氏并无恭敬所言。

李氏讪讪的松了手,范氏拍了拍衣袖,轻飘飘的甩出一句话,放心,信不到,钱也不会少了你的。

说完,只示意了一眼范嬷嬷去拿了银子,然后静静的坐在椅上,等着金老爷安排好将这李氏打发了。

听得不会给自家老爷知道,银子也不少,李氏顿时眉开眼笑,坐在椅上细细品味茶水,时不时发出啧啧的感叹声,很是无礼。

只是范氏此时没有心思计较这些,范氏心里很是恼恨,当时要是钱氏一中毒便让李氏出现大闹,想必此时事情必定不是如此发展,甚至有可能要了那小贱人的命!范老夫人的信中早早交代过要选个好时机,将金敏与钱氏一棒子打死。

夹竹桃,糖精换糖的法子都是范老夫人教的。

然而范氏从小便被捧在手心长大,嫁入金府又得夫君宠爱,钱氏又不理事,养的范氏自私自大,并不擅长计谋。

上次谣言之事连同今日之事,都是心思深沉的王嬷嬷帮着出谋划策。

可是今日事到临头时,范氏看着钱氏真的吃完点心后中毒腹痛不已,被一点小小的胜利满足的忘记了李氏,直到金敏快要咸鱼翻身之际,才想起李氏,却早已过了最好的时机。

范氏心中暗暗责怪范嬷嬷,为何当时不提醒她,又是责怪王嬷嬷为何事前不重点提醒要李氏早早出现,而只是一句话带过,让她并没有放心上。

此刻再懊悔也不是办法,范氏只能认了事实,却是想到从此钱氏和金敏便被打发到了乡下,心头大爽,高贵端庄的脸上隐隐透出阵阵笑意。

九月十八,宜出行,这天从起床雨便一直下个不停,或许是天在留人?金敏早早便指挥春玉夏玉收拾好了箱笼。

此时金敏站在屋内环顾四周,检查着是否有遗漏。

小姐,这一去,我们何时回来?春玉低声问了一句。

金敏转头微笑的看着春玉,并没有答话。

夏玉却是答了一句,还回来做什么?他们都要害小姐。

胡说!春玉白了一眼夏玉,带着焦急的神色,对着金敏说道,小姐,将来您总得从咱们金府出嫁啊。

金敏知道自己心底其实不愿再回到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但是她说过不会再逃避,她说过一定要所受的屈辱千倍百倍的偿还,冲着春玉笑了笑,会回来的。

听着金敏的话,春玉叹了口气,她何尝不知小姐是多么厌恶夫人,可是,夫人是小姐的嫡母,小姐将来的婚事必须有夫人的打点,才能风光出嫁。

只怕到时候夫人对小姐。

只能盼着老夫人长命百岁,照拂着小姐。

主仆三人各怀心思,谁都不言不语。

这时,一声弱弱的声音从帘外传来,小姐,奴婢夏云,有话对小姐说。

是夏云,进来吧。

金敏唤了声。

夏云的步子很轻,如她的人一般乖巧,跪在金敏面前,扣了个头,小姐,奴婢想跟您一起。

其实很不忍那么小年纪的姑娘跪在自己面前,可是自己只是个平凡的人,无力去改变什么,对抗整个时代的礼数,金敏并没有让夏云起来,只轻轻的问道,为什么?夏云低垂的脑袋,答道,奴婢想照顾小姐。

我想听实话。

夏云抬起脑袋,急急的回道,奴婢是真心想跟着小姐。

奴婢看着小姐待春玉姐和夏玉姐好,奴婢也想和小姐和春玉姐夏玉姐像。

像一家人那样,奴婢不想一个人孤孤单单。

并没有被感动,金敏只直直的看着夏云并不言语,夏玉劝道,小姐,上次还是夏云通风报信的。

小姐。

似是回过神,淡淡一笑,以前有了个春云,我害怕你也是。

夏云闻言焦急的摇着头,红了眼眶,金敏示意春玉拉起了夏云,别哭,我知道你个好的,可我不能带你走。

夏云一听,急切的又想跪下,金敏拉住她,别急,我是想将这个家。

金敏环顾四周一圈将我们这个小屋交给你看着,一直等我回来,你可愿意?眼泪夺眶而出,其实只要小姐信她接纳她便可了,她只想和小姐和春玉夏玉像一家人一般,她不想只能那么孤单的羡慕的看着小姐她们如此热闹开心,所以她努力做好她该做的,见了小姐有了麻烦,她立刻去找老爷通风报信。

夏云含着泪乖巧的点点头。

只是个孤单的孩子啊,金敏心中感叹了一声,这折磨人的时代,这些花儿一般年纪的孩子应该还在向着家人撒娇,与朋友欢乐嬉笑。

去把我院里的小丫头都喊到院子里集合,我有话交代。

一共只有四个打扫的小丫头,人很少,都在十岁左右,金敏望着这四个小丫头,斟酌了一会,开口道,今日我便离开了,会带着春玉夏玉,以后你们四人就听夏云的话,替我照看着这个院子,待我回来不会亏待了你们。

是,谨遵小姐的吩咐。

稀稀拉拉并不整齐的回答声响起。

金敏无心计较,只又添了一句,倘若有人见我不在,便不听夏云吩咐,偷奸耍滑,待我回来必定严惩不贷。

回答金敏的又是一阵稀稀拉拉的声音,带着冷漠麻木,并没有热情。

只能这样了,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很快到了吉时,小厮麻利的将钱氏和金敏的箱笼搬上了马上,一辆华丽的马车。

金敏看着这精致的马车,外面挂着小灯笼,车门上的帘布挂起了来,钩在两旁,一副珠帘挡住了车门,窗户上是绸缎所制的窗帘,想来金老爷将府里最好的马车拿了出来。

金敏瞥了眼范氏,果然范氏在看着马车的时候嘴角抽了抽。

这辆是钱氏与金敏坐的,后面还有两辆下人坐的,便没那么华丽了。

东西都搬上了马车安置妥当了,金敏立在钱氏身后,钱氏难得的红着眼眶看着自己的儿子,她何尝舍得离开她这个辛苦了半辈子拉扯大的儿子,可是为了敏姐不得不离开了。

她老了,照顾不了那么精细了,她怕敏姐的命折在了范氏的手里,那些过往,她知道范氏心里的委屈从未消失过,可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敏姐成了范氏的消除怒火的发泄品,她只能带着敏姐远远的走开,待敏姐嫁了人也就好了。

钱氏永远都是那么嘴硬心软,此时已不计较范氏令她中毒,令她中毒并不是要她的性命,只是想借机要了金敏的性命。

金敏明白祖母的为难,她理解老人家的想法,祖母只想一家人都好好的,祖母只想整个金府都好好的,所以祖母不计较她自己被范氏设计中毒,不计较范氏一而再再而三谋害金敏。

祖母不计较,委屈自己委屈她,是不想毁了金府。

而她,她不是金敏,她不在乎金府,她可以计较,她要范氏偿还祖母遭的罪,偿还她受的屈辱。

说她自私也罢,她不想再尝尝那日的失去祖母的恐惧,两世为人,祖母是唯一一个什么都不顾的为了她挺身而出的人,给她温暖,替她挡风遮雨的人。

祖母带她离开,是为了保护她。

而金敏选择离开,是为了长齐羽翼,再回来。

母亲大人,路途遥远,珍重,到了金家村立刻派了金大回来复命。

金老爷万分不舍,转头吩咐金大,你就护送老夫人到金家村,老夫人安定下来再回来复命。

金大恭恭敬敬的领命,便走去站在了钱氏的身后。

钱氏红着眼眶,哽咽着点点头,老爷放心,你也要保重身子。

又朝着范氏招了招手,好好照顾老爷,照顾琪姐和毅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范氏乖顺的应着,是,母亲放心。

金琪和金弘毅也乖巧的回应,祖母放心,孙儿(孙女)会听母亲的话的。

一家人一一话别,金敏最后给金老爷跪拜行了大礼,感谢父亲那日的挺身维护,父亲放心,女儿定会照顾好祖母的。

金老爷带着复杂的神色看着这个日益陌生的女儿,最终所有的话语化做一声叹息,去吧。

他猜到了那日事情的经过,知道母亲的想法,唯一不知道的是这个女儿的心思,他亏欠这个女儿,可他也亏欠了范氏,他只能努力的公平对待二人,现在母亲要带这个女儿离开,也是件好事。

坐在马车里,车外的雨一直下个不停,钱氏和金敏谁都没有开口,过了很久,钱氏幽幽的出声,敏姐,可怪祖母?金敏摇了摇头,靠在了钱氏身上,敏姐永远不会怪祖母,祖母都是为了金府为了敏姐。

祖母做的够了,剩下的她会自己去做。

金府,我一定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