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之前的一系列事情后, 周家大队对苏嘉禾的信任那是与日俱增,不管大家伙说什么,最后都以对苏嘉禾的吹捧而结束, 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要是其他像苏嘉禾这样身份的人和一个大男人交谈过密的话, 那不出一天,肯定各种流言满天飞。
但是对于苏嘉禾, 还真没什么人敢乱说话。
别的不说,人手上可握着他们的前途呢!现在村子里谁不想进厂子干活呢?所以说啊, 村里人可一点不傻, 什么人能招惹,什么人不能得罪, 他们心里可都清楚的很呢!苏嘉禾可不知道背后这些人对她的议论, 两人到了公社之后,很快就见到了严书记。
等苏嘉禾为严书记介绍了楚靖之后,就安静地在一旁当壁花, 偷懒地理所当然。
严书记一听他们的来意, 很是惊喜,这竹编真能卖出价钱来?这我倒是没想到啊!别的竹编不行,但是苏厂长的竹编就可以,当然了,这是因为人家的手艺了得啊!不过这一点,您不用担心,苏厂长说了,她会对质量严格把关的。
楚靖一边信心十足地吹嘘苏嘉禾的手艺,一边还给严书记吃了个定心丸。
然后他就把苏嘉禾从家里带出来的几个竹编品拿了出来, 摆在了两人说话的桌子上。
有道是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饶是严书记已经被之前楚靖夸赞苏嘉禾的话给吹嘘的飘飘然,但此时此刻见到了摆在眼前的竹编品,他才不自觉地吸了口凉气,又惊又喜,这,这真是竹子编出来的,可太漂亮了。
这简直就是艺术品啊,怪不得怪不得!严书记也算是扎根一线的干部了,平日里家里也是有竹制背篓之类的东西的。
在他看来,这竹编的东西不是很常见吗?听了楚靖他们的话,他本来只以为是城里人没见过世面,瞧个新鲜,才对乡下的东西大惊小怪。
没成想,直到看到了眼前的竹编,他才明白,原来没见过世面的竟然是他!楚靖一副胸有成竹,理所应当的模样,怎么样,严书记,我没有骗您吧?您瞧瞧,这样的东西肯定能卖得上价格。
那大城市的人送礼就讲究个新鲜漂亮,咱们这可是艺术品,等谈成这一单,把名声打出去,还怕没人来下订单吗?不错不错,你说的很有道理。
没想到啊,苏厂长年纪轻轻,却有这么多的本事,这可真是太难得了啊!事情说到这一步,很明显严书记已经答应了两人的想法了。
接下来,就是要尽快联系那边的点心厂,把这生意谈下来,然后加班加点地把东西生产出来,就像楚靖说的,这名气打出去了,还怕没订单吗?想到这儿,严书记就高兴的合不拢嘴,这两个人可真是他的福星啊!刚办起了药厂,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能开起个新厂子了!这可都是他的政绩啊,想来再过不久,他们这红旗公社可再也不是这十里八乡最穷的地方了!好啊,这可太好了!严书记仿佛看见了自己的通天大道,当然要全力支持苏嘉禾和楚靖了。
于是乎,在政府的帮忙下,红旗工艺厂很快就成立了。
这玩意纯粹是靠手工编制的,也不需要厂房设备啥的,只要有块空地拿个小板凳就能开始做了,关键的是需要有这手艺的人!当然了,这农村地方,大家伙或多或少都会点竹编手艺,只是技术的好与坏罢了。
有的人手巧,编出来自然像模像样。
有的人手笨,编出来的东西奇形怪状。
这自己用倒是没什么,但很明显是不符合苏嘉禾的要求了,这就需要她的选拔和培训了。
于是苏嘉禾和楚靖兵分两路。
楚靖去联系点心厂的人并和他们谈判,弄清楚对方的要求,并尽力地谈个好价格。
而苏嘉禾就要尽快把适合的人选出来,再给他们培训示范,这也是一份不容易的活儿呢!想起之前希望药厂的事,苏嘉禾和楚靖一商量,还是直接在全公社招人吧!反正这竹编的手艺,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的,要是只在大队里挑选,恐怕也招不到几个合适的人!楚靖已经离开去联系点心厂的人了,苏嘉禾想了想,向大队长借了村里的大喇叭,带着夏美兰和王翠花两人一起来到了之前开褒奖大会的台子上。
这几天这地方就属于她们了,她已经提前向严书记打好招呼了。
红旗工艺厂招工了,红旗工艺厂招工了,你会编背篓吗?你会编篮子吗?你会编竹筐吗?如果你都会,那就来参加我们红旗工艺厂的招工吧!多劳多得,月入百元不是梦!你,还等什么呢!苏嘉禾拿着大喇叭,一点儿也不觉得害羞!自从经历过不久前的褒奖大会之后,她觉得她已经无所畏惧,已经没有什么能击倒了她了。
她就是钮祜禄.嘉禾了!旁边来帮忙的夏美兰和王翠花已经都傻了,她们两人和苏嘉禾一向交情好。
听说她需要帮忙,作为好姐妹,两人义不容辞地答应了。
她们也听苏嘉禾说了招工的事,可惜她们两人都不会,还想着正好可以让家里会的人来试一试呢!来的路上她们一直好奇要怎么帮苏嘉禾招人,对方神神秘秘地表示,她会先做示范的,到时候她们两个只要跟着她做就行了。
两人一听,觉得没毛病,于是摩拳擦掌地来了!可是看到苏嘉禾拿着大喇叭,在台前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夏美兰和王翠花惊得目瞪口呆,嘴巴都能塞下一个鸡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这,这让她们怎么学?两人弱弱地对视一眼,默契地后退一步,她们可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
台下的人也很诧异,似乎没见过这等新鲜事儿。
这时候,秋收刚结束,大家伙手里也都有些余粮,所以到公社的人还挺多的,很快就有不少人围了上来,听苏嘉禾在说些什么。
这可是苏嘉禾特意挑选的日子和地点,就等着大家伙把招人的消息传出去呢。
毕竟等到楚靖一回来,他们就要开工了。
在这之前,她可得招到合适的人选才行。
台下的人听了一会儿,就弄清楚了苏嘉禾说的意思。
别说,这情形还真是第一次见呢!没想到还有人这么大张旗鼓,用大喇叭来介绍工厂招工信息的呢!以往哪里招人,这消息都不会轻易传开,最多会在工厂门前贴张告示,这要是没些门路的人,压根就不知道。
等传开了,人招工早就结束了!所以苏嘉禾弄这一出,还真吸引了不少人来,国人就喜欢看热闹,这在下面围着看热闹的人可一点都不少。
很快,苏嘉禾就被人认出来了。
就有那心里有疑问的,在苏嘉禾停下来的间隙里,大着胆子开始问问题了。
真有那么高的工资?我们这是多劳多得,按计算钱,只要有本事做的多了,工资自然高。
编背篓这有啥的,还真招会编东西的人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三日后正式报名,到时候需要考核的,通过了就能挣钱了。
不会认字也可以?可以,我们这次招的都是手艺人,不管年纪大小,不论男女,也不需要学历,只要有手艺就行了。
……开始问的人还没几个,一见苏嘉禾有问必答,而且态度还很好,大家伙也就啥都敢问了。
苏嘉禾看着热闹起来的人群,对着夏美兰和王翠花使了个眼色,示意对方快点过来帮忙。
两人没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始上了。
别说,这人啊还真是奇怪,本来死活都张不开嘴,等真的迈出了那一步,就发现好像也没什么。
良久,围着的人渐渐离去了,终于在其他两人的帮忙下,苏嘉禾可算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完了,三人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了。
这事累就累在需要费嘴皮子,说了一天三人的嘴巴早就干了。
就这样,苏嘉禾等三人在这地方一连说了三条,这红旗工艺厂要招人的事总算是传出去了,整个公社就没人不知道。
这几天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你知道吗?这红旗工艺厂要招人啦……巴拉巴拉,所有人都很感兴趣。
还有那从来没学过竹编的人,也想要去试试,于是临时抱佛脚,也去山上砍了竹子,偷偷在家里练习呢。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苏嘉禾按照时间来到了报名地点,好家伙,这队排的,乌泱泱的简直看不到头。
不过这样也好,这么多人,总能招到合适的人吧,苏嘉禾抱着这样的期望如是想到。
考核非常简单粗暴,就是按照要求现场拿着竹条开始编。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就能通过了。
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容易。
大部分人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的,也有很多人是这两天突击,才刚学了一点就来了。
还有些人倒是会一点,但是编的东西非常粗糙,根本不过关。
苏嘉禾宁缺毋滥,要求很高,就这样报名结束后,一共才挑选了不到二十人。
这淘汰率,可比药厂高多了。
等人都到齐之后,苏嘉禾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了。
这些人都是熟手,只是以前从没往苏嘉禾编的那些东西想过,大多只是做些背篓、筐子、篮子之类的器具。
此时经苏嘉禾一点拨,自然是如同茅塞顿开般,很快就上手了。
这边苏嘉禾做的如火如荼,那边楚靖也如鱼得水,很快就联系上了点心厂的郑强郑主任。
这位郑主任就是当初去李向党家里的那个人,他和李向党的战友是亲戚,一次偶然去拜访,这才促成了这单生意。
当然了,这几年也少不了李向党和他战友的说和帮忙。
郑主任一看到这精美的竹编就惊为天人,类似的东西他也不是没看到过,但苏嘉禾所做的绝对是艺术品。
他一下子就有了想法,刚好厂里要做一些高档货,这不就是特色吗?要是做好了,绝对能让他们厂子一举扬名!所以这次和楚靖交谈的时候,他对价格这些方面都好说,但对质量和交货时间则是非常看中,再三强调。
楚靖很快就摸清楚了对方的在意点,于是两人交谈起来那就更是和谐恰当了。
很快,楚靖就带着对方的要求回来了。
按照两人商讨的结果,他们这边要先按要求做出模板来,点心厂那边看过之后觉得满意,才能批量生产。
当然了,这质量和时间是要严格把控的。
这对苏嘉禾来说不算什么,很快就按照对方的要求做出来不同样式的产品。
郑主任非常满意,甚至不知道选什么好。
于是最终决定,这几款都要了,到时候他们随机包装。
随着这话一起打过来的还有定金,看来这下子是稳了。
有了这笔钱,苏嘉禾很快就带着人开始编制,只有通过来她的要求才算合格。
一天天地冷下来了,往常这时候的人们都会趁着下雪前多进山弄点东西,毕竟这时候的大山是最慷慨的。
不过今年整个红旗公社有些不一样,虽然也有些人进山,但很明显没有往年的人多了。
大家都窝在家里学习竹编了,虽然苏嘉禾要求高,一共才要了那么点的人。
但等到工资一发,做的最快最好的人竟然真的有几十块钱,其他人也都不少。
虽然还没到一百,但这不是才第一个月嘛,而且果然和苏嘉禾说的那样,多劳多得,这可不就让人眼红了嘛!这每天安安生生地待在家里,就编编东西而已竟然能赚这么多钱,这也太轻松了!等有人去苏嘉禾那里一问,只要通过考核的人她就要,所有人就忍不住了,磨拳擦掌地学了起来!学,必须得学,不学不是人!所有人的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这又不是念书,作为农村人谁还不会编东西啊!凭什么人家就能轻松月入几十,还就不信了,这年头,谁还比谁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