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娘平日里在这周围牵线搭桥相当于中介一样的人物, 最靠的可就是她的名声。
要是名声毁了,就和她说的一样,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
于是, 苏嘉禾和吴大娘就约定好后天等苏父到了城里, 双方见面之后都觉得不错再签订协议。
到时候苏父就可以留下来学手艺了。
事情聊的差不多了,苏嘉禾也不复刚才那副斤斤计较的样子, 又笑了起来。
大娘,这事可真是麻烦你了。
您放心, 等这事成了, 我一定登门感谢。
苏嘉禾对着吴大娘大包大揽,也很上道, 到时候肯定少不了她的好处。
吴大娘也明白她的意思, 摆摆手笑着离开了。
等吴大娘一走,苏嘉禾立刻就发电报给苏父,上面就四个大字, 明日速来。
她走前特地交代过苏父, 让苏大哥每天都到县城里面去看有没有她发来的电报。
这种关系到自己前程的大事,相信苏大哥他们是不会马虎的。
等苏父这事确定下来,自己也就了了一件大事了。
晚上,苏嘉禾顺着时间去张教授家里吃晚饭,同时也是顺带着认认张家的其他人。
等苏嘉禾到的时候,张家果然是所有人都在了。
之前没见过的张家儿子儿媳以及侄子侄媳都笑着和苏嘉禾打招呼。
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反正当着张教授和罗阿姨的面,都是笑意吟吟的。
双方客气地寒暄之后,苏嘉禾就被拉到客厅里坐下了。
罗阿姨还是那副热情的样子, 高兴地为他们做介绍。
张教授的儿子张为看起来很斯文, 话不多, 但很有礼貌。
苏嘉禾和他交流起来也不觉得不舒服,反而有如沐春风之感。
旁边他的妻子何婉面上功夫让人挑不出错来,不过苏嘉禾敏锐地察觉出了她的冷淡。
但是苏嘉禾一点也不在意,她本来也只是想和张教授搞好关系而已,只是没想到能和罗阿姨如此投缘。
今天过来也只是为了让罗阿姨高兴而已,至于其他人,她也不会有任何要求,合得来就多说些话,合不来就不来往,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至于张教授的侄子张康,看起来十分严肃,言行举止之间颇有军人之风,感觉像是从军队里锻炼出来似的。
她媳妇史红看起来很漂亮,说话也十分温和,不动声色之间就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关怀。
小苏啊,今天咱们也没有外人。
我可是特意把你介绍给他们,想吃什么就直说,可千万不要拘束啊!饭桌上,罗阿姨冲着苏嘉禾说着。
诶呦,大伯母,您这是有了新人,把我们都给忘了呀。
史红笑着接了罗阿姨的话茬,顿时,饭桌上也轻松了不少。
罗阿姨这么照顾我,都让人吃醋了,那我可不得多吃点嘛。
说说笑笑之间,苏嘉禾笑着说了不少的话。
这副大方的样子,一点也不像是个是从乡下来的人,倒让何婉多看了几眼。
这顿饭吃下来,苏嘉禾没管其他人怎么想,只是和罗阿姨的关系又近了几分。
一听她让吴大娘办的事已经有眉目了,罗阿姨也很为苏嘉禾高兴。
这么说你还要在这多留几天了,那可太好了,再过两天我就休息了,要不到时候我带着你在这里逛逛,好不容易来一趟,当然要到处多看看了。
罗阿姨极力挽留苏嘉禾,希望能和她一起逛逛,到时候再走。
苏嘉禾禁不住罗阿姨的热情,也就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苏嘉禾就等在车站,准备接应苏父和苏大哥。
等到了半下午,差不多也就是苏嘉禾那天下车的时间了,她也打起精神来,盯着眼前下车的人群。
过了一会儿,苏父和苏大哥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两人正四处张望,苏嘉禾就挥手打招呼,爹,大哥,我在这儿呢。
看着不远处向自己跑过来的身影,苏父和苏大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俩就担心和苏嘉禾走岔了,这下子可算是安心了。
苏父和苏大哥不光人来了,还带着不少的衣物和粮食。
这都是苏嘉禾走之前嘱咐过的,毕竟有可能就直接留下来了。
所以两人也不嫌麻烦,就都带过来了。
苏嘉禾接到人就带着苏父和苏大哥去招待所了。
一通忙乱,等两人到房间住下来之后,这才开始说话。
爹,你们这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问题吧?没有,放心吧,平安的很。
我和你大哥又不是小孩子,两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能有什么事!苏父摆摆手,表明一切正常。
倒是你,这才刚进城吧,就一切都弄好了?一说起正事,就连苏大哥也停了下来,准备听苏嘉禾说话。
我这也是赶巧了,这不,刚一托人打听,就遇到合适的了。
可不就马上让你们过来了,要是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小妹,你可真有本事。
不仅在咱们公社吃得开,在这城里也能找到人啊!苏大哥干巴巴的说着。
平时他话一向不多,这会儿也是被苏嘉禾的速度给震惊到了!这么难的事情,怎么到了小妹的嘴巴里,就像吃饭一样了呢。
一直到现在,他都晕乎乎的,没想到自己这就要和爹一起学手艺了。
这可是省城啊!大哥,我说过的事肯定要做到呀。
你就安心在这儿,好好跟着爹,到时候记得听爹的话,一准儿错不了。
苏嘉禾笑着安抚苏大哥。
在她的印象里,苏父是个精明厉害的人,让苏大哥听苏父的,肯定没问题。
嗯嗯,放心,我肯定听爹的。
苏大哥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和苏大哥寒暄了会儿,苏嘉禾就把这里的情况和两人说了。
苏父是个精明人,瞒肯定是瞒不了的,就算她不说,他们在这里学手艺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到时候苏父肯定会察觉到的。
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把事情说清楚,免得以后再出些纷争。
于是苏嘉禾就把方师傅的情况和两人说了清楚,至于自己是怎么找人、又托了什么人,这就不用和他们说了。
什么!一听苏嘉禾一个月要给方师傅三十块钱,而且还只包住不包吃,苏大哥就惊讶地站了起来。
三十块钱,这都赶上工人的工资了!这也太贵了,虽然他们知道小禾肯定是要搭人情又要费钱,但是也没想到会要这么多呀。
小妹,这也太多了,要不还是算了吧,我们回去吧!苏大哥被这个价格吓坏了,这么多钱,他想都不敢想,这城里人可真敢开口!苏父倒是在一旁没说话。
大哥,你可想好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这可是省城最有名声的师傅之一,这也是赶巧了,下次我也不能保证还有这个机会了。
苏嘉禾绷起脸,神情严肃。
这,我……苏大哥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看向苏父。
沉默了一会儿,苏嘉禾才开口。
爹,大哥,这世上可没有白吃的午餐。
咱们没有特别的关系,跟人家师傅非亲非故的,不花大价钱,人家凭什么把家传手艺教给你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就连交钱学习,我都托了人的。
虽然听起来价格贵了点,但说实话,目前我还是能出的起的。
这手艺学来了,可就是咱们自己的东西了。
爹,我可是看在你的脸面上才这么做的,你怎么看?虽然也要花钱,但苏嘉禾觉得值得。
她出的起钱,而且也愿意为苏父掏钱,苏大哥只是顺带的而已。
再说了,等到过两年改革开放之后,市场活跃起来了,可就能挣钱了!不管是让苏父帮忙管理竹编厂也好,还是自己开厂也好,那他一定要对这行了解。
就之前他们在乡下学的那点东西,只能是一知半解!等跟着方师傅好好学习,或者进厂多观摩观摩,那可都是了不得的经验呢!你想好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苏父看着苏嘉禾,开口说道。
想好了,爹,我就愿意给你出钱!苏嘉禾半点不犹豫。
行,既然你这么有孝心,那我也不推辞。
你再和我说说这几年的事情。
看着小妹和爹聊的热火朝天的样子,苏大哥后知后觉,好像自己只是个顺带的啊!不过,苏父没说什么,他也不敢反驳,只好也在一旁认真听着。
这么说,我们是以方师傅远房亲戚的身份来的,那还能进家具厂学习吗?听苏嘉禾让他们不仅要跟着方师傅学习,也要在厂里好好观摩,毕竟也有不少机器需要会用啊。
放心吧,我都问过了。
你们又不用厂子发工资,是方师傅的学徒,有免费的劳力帮忙干活谁还不愿意啊。
方师傅带你们进去,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等商量的差不多了,苏嘉禾就让苏父和苏大哥好好休息,明天就准备和人见面了。
第二天,苏嘉禾就带着苏父两人去了吴大娘家里,这也是之前他们商量好见面的地方。
这也是苏嘉禾第一次看见方师傅,对方看起来很严肃,不苟言笑。
打过招呼之后,方师傅就开始向苏父问问题。
听了苏父的回答,方师傅看着满意了不少。
两人你来我往地说了好一会儿,才总算停了下来。
苏嘉禾看向苏父,见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这才继续笑着和吴大娘说话。
来之前她也和苏父说好了,苏人老成精,又干了多年的木匠,对方有没有真材实料,还是能看出来的。
于是乎,接下来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条件之前都已经谈好了,见过面之后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双方约定好第二天就开始登门学艺之后,就都离开了。
回到招待所,苏嘉禾又和苏父约定好,每隔半个月会让苏二哥把粮食和票给他们运过来,让他们及时去拿。
到时候是自己开火,还是在方师傅家吃饭,这就由他们自己决定了。
晚上回到房间,苏父对着大儿子,这事小禾可算是又出钱又出力,费了不少的心思,咱们可不能辜负她的这份心,可得好好学。
虽然苏父现在也清楚了,苏嘉禾主要还是为了他才愿意这么做的,但也不妨碍他敲打大儿子,毕竟这机会可不是谁都有的。
爹,我记着呢。
您放心,我一定认真学,绝对不会让小妹白花这钱的。
苏大哥就差拍胸脯向苏父保证了。
第二天,眼看着苏父带着苏大哥跟着方师傅走了,苏嘉禾才转身离开。
走之前她还塞了不少钱和票给苏父,苏父为人老道,相信两人能照顾好自己。
苏嘉禾又出去熟悉了下这城里的街道,这才回了招待所。
第二天,她收拾整齐就出门了。
今天是和罗阿姨约好的日子,要陪着她出去逛街,看这时间也差不多了。
等到罗阿姨家的那条巷子时,罗阿姨已经在巷子口等着了。
罗阿姨,我没迟到吧,你怎么在这儿等着呢?苏嘉禾有些奇怪。
嗨,你当然没迟到。
只是我是个急性子,收拾好了就出门了。
在这儿等着你刚好,你一过来我就能看到。
好了,那咱们就走吧!罗阿姨笑呵呵的,挽着苏嘉禾的手就出发了。
她还能说什么呢,当然也跟着一起走了。
现在的物资不丰富,不过省城肯定比其他地方要好很多。
其实这两天闲着的时候,苏嘉禾已经把大部分的街道都看了一遍了,也不算太陌生。
不过罗阿姨是本地人,当然比她熟悉多了,而且还有自己的熟人,有内部消息。
没错,这年头买点东西还要凭关系的。
好东西还没等上架,就被人分的差不多了,你要真等着上架买,那就只能拼手速了!罗阿姨热情好客,总是想给苏嘉禾买点东西。
有些能推,有些实在推不了,她也只能收下了。
当然了,礼尚往来,苏嘉禾也买了不少东西送给了罗阿姨,毕竟她们才认识不久,不好就这么收人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