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岛人的帮助, 翠绿一行人上山的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在第七天,就返程了。
还带回来一群大包袱小包袱的老人、男人、妇人、小孩,是山上的山民们。
他们搬空了山上的家,跟着亚沃下山。
起初, 他们是不信的。
毕竟祖祖辈辈在山上, 山深又远, 山路难行,下一趟山得走三个时辰。
平日里, 勤快的时候,或者特别缺的日子,会一个月下山赶一次集市, 去卖掉猎物, 再买点必需品回家。
天冷的日子,那能一个季节赶一次集市。
不管什么赶集,他们都能听见集市上的人们在惋惜梁四姑娘。
那个拯救前线将士、拯救边关数万百姓、拯救大河劳民的大将军家的四姑娘。
他们的神女。
曾经所有人骂四姑娘多厉害啊,现在每个人盼望四姑娘回家多诚恳啊。
那是因为,四姑娘不计前嫌,带领他们走出贫穷, 过上安定的富足生活。
每每赶集听见、看见大河人越过越好,山上的人们,说不出来的羡慕。
如果、如果四姑娘也来拯救他们, 如果、如果四姑娘也给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山上的人开个恩,不用多么大!小小的一点恩都可以, 那么, 他们也不用成日为吃、为穿、为喝、为儿、为过冬而犯难了。
他们啊, 愿意用全部的家当, 用十载的寿命, 换一次梁四姑娘为他们开恩。
不知道是不是神女听见他们虔诚的祈祷,总之,他们的愿望实现了。
在不可思议的一天里。
男人挎上弓箭,准备入山打猎。
妇人背上背篓,进山采野菜。
然后,一群人,浩浩荡荡地上山来。
他们吓坏了,这么多人啊,是来干嘛的呀?山这么深,普通人不情愿上山,因为山上还有野兽,一旦遇上,不是被野兽叼走,就是你扛走野兽。
又打仗了吗?来征丁吗?不像啊,仗不是打完了吗?听说四姑娘带领前线将士们,从西戎的包围圈里杀出一条血路,还反灭西戎全族。
那场仗,打得太漂亮了。
他们没有亲眼见过,只路过茶肆时,听说书先生说上两句,都能想象中那是何等风采,多么飒爽。
敌军全灭,被重重包围的我军,死伤不足五千。
这是多么厉害!四姑娘宛如天神降世。
他们躲进了家,戒备地盯着上山来的人。
然而,那群人很礼貌,很客气。
他们穿得那么好,一看就是不愁吃不愁穿的人们,却以礼相待他们,道:我们是梁家四姑娘派上山来的人,你们不要怕。
他们说,奉四姑娘之令,来问他们愿意搬下山吗,愿意同他们成为大河人吗,愿意去往边关安家吗,梁四姑娘愿意给他们一个家,分与他们能收获自己粮食的土地,教他们播种。
和所有百姓一样,只需要上交五层即可。
上交的五层粮食啊,不是上交给梁四姑娘的,是上交给守护他们世代安危的前线将士的。
苍天啊!愿意竟然这么平平无奇的实现了!他们给出了四姑娘的手令,薄薄一张纸,绘画着一座一座的房屋。
这是你们以后的家,建立在大河到边关的新道路边,离大河一个时辰,离边关一个时辰。
你们可以自己挑选。
那群光鲜亮丽的人道。
不论真的假的,毕竟山上的人一穷二白,这群看起来很富有的人,能骗他们什么呢?而且,他们分鸡肉给他们吃,还有香菇肉的包子,那么香,比集市上卖的都香。
去吧,跟着走吧,这一年所祈祷的实现了呢。
然后,他们跟着走了,带着为数不多的家当,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家,跟着这群人走向下一个山民的家,看着他们心平气和地邀请山上的贫苦的所有人们,跟随他们下山安家。
山民啊,在山上生活了几十年的山民们啊。
对这一片山脉了如指掌,哪里住着人,哪里有什么,清清楚楚。
只要诚心诚意告诉他们来意,真心实意邀请他们,再给予一只鸡、两个肉包子,他们便愿意下山,并且帮助寻找下一家山民。
如此,亚沃的速度特别快。
有那么一瞬间,所有人都莫名觉得,四姑娘让他们带上鸡鸭肉包子,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山上吃好点,而是让山民们吃好点。
而他们所背的锅碗瓢盆,生米生菜,才是他们嘴巴的归属。
回到渡口村,有村民就不太信地问了四姑娘一嘴。
梁妆很理所当然:出发前,不是让你们大吃特吃一顿了吗?怎么,还想天天吃啊?山上的孩子们长这么大吃过吗,你们就不能大方点,给人家尝一尝?你们有脸争着吃吗?把问的村民给盯得一愣一愣的,莫名觉得自己是真错了。
对啊,他们天天吃,好意思跟人山上没吃过的抢吗?村民赞同地点头:四姑娘说得对。
把将军府的人逗笑了。
果然没有人逃得过四姑娘的魔爪。
山民们,被分到村民家挤着住。
梁妆供吃供喝,初来时还比较腼腆,住个一两天,地盘子踩熟悉了,大家也放开了,跟着村民们一起干活。
毕竟,好吃好喝好住,什么都不干,心里怎么着都过不去那道坎。
第九天,梁妆分析好所有山脉图,并多一遍仔细询问山民们后,在图纸上标注很多点。
叫来上过山的人、和前线将士们。
梁妆把山脉图挂起来,道:把这片山,分十二段,我们先开第一段。
千校尉,你们跟我打过仗,这第一段,由亚沃带路,你们去埋。
这次用的不是炸弹,你们上山时,手脚轻点,不要遇火,把它们盘在这几个位置。
梁妆点着图纸上标注的点,道。
位置不要偏差,我们只开山,不毁山脉。
这次的火药威力猛,都注意安全。
当然,照例提前问所有人,不愿意去的私下跟亚沃讲,我们不强求。
不管去,还是不去,你们都参与了这次开山计划,你们都是英雄!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愿意去!我们愿意!千校尉带头大喊。
小五拼命吼: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咱们听从四姑娘指挥!声响震透院子。
梁妆很满意:去吧。
本姑娘等你们平安归来。
队伍出发了。
亚沃、阿父和两个山民带队,手脚轻灵的人背上火药,向第一段山出发。
第十天。
梁国安回边关带领的大部队抵达渡口村。
大部队不是一般的大,驻守关外的前线将士们都来了,边关城的有能力的百姓们都来了。
前头的人进了村,后头的人还堵在老路上。
梁妆让翠绿和小五,把队伍往渡口和镇上散去。
散了一天才散完。
大河这边挤得一眼过去全是人,都带着家当,铺盖往地上一铺,啃完干粮,蒙头大睡,养精蓄锐。
人太多了,梁妆管不了伙食,让梁国安回去带人时,便让每一个人都自备干粮。
自备干粮有什么,现在家家户户富有极了,根本不在意。
况且,四姑娘开山,是为了边关更好的发展。
他们愿意,卷着铺盖,带着劳具,就跟着来了。
此时的边关城,人往街上一站,视线过去,街头巷尾全空了。
空城了。
深有体会的是边关集市上跑商的商人,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妇人问一问是什么情况。
答:去大河接四姑娘回家勒!奇迹!真是奇迹!奇迹在第十二天嘭——的爆发,地动山摇,山体崩裂,山石碎成渣簌簌滚下。
地面摇动不止,震得县里的房屋都在晃。
梁妆事先吩咐过,炸山的时候,县里、镇里,周边的人,全部疏散在宽广的地方。
震感来的时候,徐县令站在田埂上,杵着铁锄,抹着额头上的汗水,感慨万分。
是的,挖渠的人不够,他亲自上阵了。
靠着铁锄,感受着脚下的震动,和挖渠的县丞、县尉六眼相视。
开始了,四姑娘开始了。
如他所料,大河人不干,来干的就是边关人。
边关的百姓们、前线的将士们,在梁妆一声令下,开始掘山!*庆郡。
茶肆的说书先生说到梁家四姑娘一句杀!,在西戎几万精兵里杀出一条血路。
喝茶人兴致高昂时,地面哗哗抖动。
茶桌上的茶盏磕来碰去,哐当响。
吓得大家齐齐往外跑。
怎么、怎么回事?大家挤在抖动的街上,面色紧张。
房子要倒啦!要倒啦!一声传一声,恐慌的气氛蔓延,大家一下子吓得更惨了。
我的娃啊!我的珍珠瓶啊!还没拿出来啊!大家又挤着,想要回去抢自己的家当。
安静!都安静!不要挤!城卫兵拦住众人,站住!不要到处挤!安个屁,老子家都没了,安你娘的屁!百姓们挤着去冲城卫兵。
城卫兵只好拿长矛抵挡,喊来更多的城卫兵。
城卫兵再多,也抵不过心慌意乱的百姓们。
没法子,城卫兵只得去请示太史。
在府邸里悠哉喝茶的太史,早在地动的刹那,挪到院子里。
与此同时,粮官钱恒远前来府邸:太史大人。
太史:钱大人何事?还能是何事,左不过是梁四一回来就着人挖沟渠、开山修路的事情。
太史心知肚明,就想冷眼旁观。
上次打仗,他和钱恒远商议得很好,自认为没有纰漏,想蒙梁四一把,结果梁四没蒙着,兵马粮草送出去了,皇恩下来,圣上随口表了他几句,再无其他。
最大的功劳,最大的恩赐,全落在将军府上,落在那个坏他好事的梁四身上!叫太史如何不气?更过分的是!挖沟渠明显无益于庆郡、还让徐县令来请他带领庆郡百姓前去挖沟渠!这都什么事?挖沟渠,大河发了,关庆郡半铜钱事啊?虽然徐县令愿意用大河未来一年的粮食收成来换,他也不乐意!因为,梁四要开一条大河到边关的耗时最短的路,还派人给他送来一封信:【五月十五开山,地面微动,不用爬,波及不到庆郡,震一会儿便不震了。
】浓浓的讥讽意味快要跳出信纸、喷到太史脸上了。
笑话!初听传言,太史只道是痴人说梦话,如果真有这么一条短路,大河和边关百前年何不开?还用大将军年年守年关,防止匈奴和西戎等小族的骚扰?然而,地面一动,太史就知,梁四来真的。
她娘的真要开山!沟渠挖了,山也在开了。
所有的好处都给大河和边关占了,他们庆郡屁都没沾到点。
太史越想越气。
依下官看,庆郡再帮梁四一把,又何妨?钱恒远很乐意帮梁四一把。
毕竟打仗借兵马粮草的事,梁四许诺过钱恒远的药材,在时隔一年之久的前几日,兑诺给他了。
一箱一箱地抬进钱恒远的府邸。
而想坑蒙梁四的太史,当然是一点好处也没有捞到。
这也是太史这一年来,一直记恨边关,记恨被边关扶持的大河,记恨梁四的原因所在。
钱恒远一切知道。
太史抖出梁四的那封信,讽刺道:人梁四压根就没想让庆郡帮!信纸上洋洋洒洒的大字,确实流露出那么个意思。
钱恒远道:开山用不着庆郡,但挖渠如何用不着?太史请看。
钱恒远一挥手,下人抬进来两个箱子。
箱子掀开,铺满的人参,闪瞎了太史的眼。
钱恒远道:边关的菜如何的美味,想必太史大人已经尝过了。
不仅尝过,还每一顿都有,只要吃过边关的菜,没人愿意再吃别的菜。
但边关的药材,太史大人怕是没有尝试过吧?粮官指着箱子,这是四姑娘派人向太史大人送来的礼,感谢去年太史大人借兵用于边关种植。
太史盯着满当当的人参,没忍住,上手拿起来看。
比男人的巴掌大,色泽上层,长须茂密,跟个胖娃娃似的。
太史的眼睛都看红了,这人参,竟然比他让人从京里带来的人参还要大,还要好!再往箱子下面翻,灵芝、鹿茸、石斛……苍天啊!全是上等药材!这边关是被佛祖开光过吗!怎么这么能种!太史难以置信,眼睛钉在箱子里,不肯挪开。
许久,就能控制住自己从箱子里分开精神。
梁四送来的这两箱礼,是在向他表示,只要庆郡帮助她挖通沟渠,功劳报酬,是怎么也轻不了的意思吧?太史不由自主地笑了。
这买卖,比徐县令给得强多了。
钱恒远趁机给太史画饼分析:太史所见的这些,只不过是边关百亩地里的小小一部分。
将来的边关可不止这。
太史有所耳闻吧,梁四打造的海船坚固无比、速度非凡,太周无船能敌。
海路,未开先入梁四囊中。
又有,梁四从海外运回的大批畜牲,养得比阆郡的畜牲好还。
往后,海路、陆路、边关、大河、连庆郡养不起的大批畜牲,都是她梁四的囊中物。
九月,圣上大寿。
依照下官这两年对梁四所做的了解,梁四必定会在进京前,大肆发展边关和大河。
若此时,咱们不上梁四的船,待梁四进了京,庆郡再想上梁四的船,拍马也上不去矣。
太史,您何不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上了梁四的船,往后,边关有的,庆郡也能有。
同梁四一根线了,庆郡又如何轻得过后起的大河?大河终归是大河,梁四再怎么扶,也是庆郡脚下的大河。
庆郡的未来,是在大河头上,还是大河反超庆郡,全在这个时刻了。
太史沉眉思索。
钱恒远说得不无道理,只是梁四这个人啊,太令人来气了!她总能用轻飘飘的一句话气死人。
到底抵不过梁四绘下的大好前途,太史一把盖下箱盖,道:来人!召集全郡百姓,前往大河挖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