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上第一批菜成熟时, 阳湾街的十二家商铺拆了幕帏,门板上贴着喜庆的纸,写:【本铺于十一月十一日开业,开业大酬客活动, 凡购满一两银子, 可减免十文钱, 购满二两银子,可减免二十文钱……依次类推, 无上限。
】识字的人在那儿念着。
百姓们听得啧啧称奇。
但凡我有一两银子,还来买你这不知道是啥东西的东西?我早上文宝斋去了!还不知道卖什么呢,就开这么高的价!也不怕折本了!果然是没做过生意的小丫头。
瞧热闹的百姓们鄙夷着走了, 倒也在京中传出了小小风言。
随着一车车蔬菜从庄子拉进商铺后院, 百姓们对十二家商铺的好奇也一点点消失了。
直到挂上了遮盖红布的、横跨十二家商铺的、绑了八朵大红花的牌匾,百姓们又好奇起来了。
*十一月十一日。
仿佛算准了一般,持续大半月没有出过太阳的盛京,终于出了一轮金灿灿的太阳。
龙飞凤舞,边鼓鸣响,银铃清脆。
在热闹闹的巳时, 白鹿掀了牌匾的红布,硕大的金边全福蔬果市霸占众人视线。
全福蔬果市正式开业!城南不是有菜市嘛,这还怎么还开个菜铺?你就不懂了吧, 铺里卖菜多高贵啊,好歹是钱庄的养女, 真能搁路边卖菜啊?瞧瞧呗, 看看能卖个什么名堂, 动不动就一两银子十两银子的。
凑热闹的百姓们涌进了店铺, 如何尽都惊呆了——十二个商铺全打通了, 一眼望不到头,铺内程亮又宽敞,分了无数的区域。
最大的两区为果市、菜市。
一半卖果子,一半卖蔬菜。
分得特明了,明确到他们走在里面、一眼就能瞧见自己想买的东西在哪里。
收银在左侧门口,十八只秤放在那儿,到等待人们选好东西后去上秤结账。
右进、左出。
规划得规整有序又合理。
只是……这里面的东西真的太过昂贵!而且过分新鲜精致!进来的百姓们,没有人敢说自己见过比全福蔬果市里的东西,更好更新鲜的蔬果!甚至近一半的蔬菜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那些精美的果品更甚!果品虽少,只有十来样,但样样鲜美。
这里面的蔬果,每一样都像极了刚采摘来的。
也的确是刚采摘运来商铺的。
珍巧如女孩子手大的水晶南瓜,二十五文钱一斤。
叶片带朝露、根须粉嫩的绿茵茵菠菜,十文钱一斤。
每颗如婴儿小指细圆的嫩红圣女果,三十文一斤。
圣女果还有多种类,嫩黄得盈透的黄心圣女果、圆如珍珠的珍珠圣女果、莹里透红的像樱桃般圣女果……每种价钱各不同,倾斜的货架,越往上的格子里的越贵。
钱袋扁扁的百姓,连挨近了都不敢,怕打翻了赔不起,远远的避开了果市。
百姓们进去得快,出来得慢。
逛整个全福,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不是因为铺子过大,而是所卖之物,让人流连忘返。
梁妆坐在前街的飞檐楼包厢,透过后廊窗,看着白管事协助白鹿,将全福打理得井井有条。
太阳升得越高,全福越空。
贫穷的百姓们不再往里凑,普通的百姓进去凑个热闹变出来,稍微富足的百姓试探性地买了一个、自己能承担的蔬菜尝鲜。
不过一个时辰,京里传遍了全福蔬果市的贵和鲜美。
倒不是百姓们多能唠嗑,而是各府采买的婆子家、下人们,逛完了全福后,回府跟人唠嗑那菜多好多新鲜,还有那果子,贵得离奇。
下人们的嘴一叨起趣事来,比风吹还快。
各府夫人们便很快听说了,尊贵的夫人们当即派身边丫鬟、嬷嬷前去看一看。
急性子的地位没有那么高的夫人,听闻是钱庄白禄双养女所开的铺子,带着一半好奇一半照顾一番的心情,去了全福。
临近午间,进全福的基本都是乘马车、坐轿子而来的夫人们,带着丫鬟、嬷嬷,审视一般地打理起全福。
待瞧见传闻中的圣女果,眼里闪烁着惊喜的光。
白鹿让人端来清水,素手洗净了果子,请夫人们品尝。
清甜的果汁弥漫在口中,众夫人面露喜悦。
这果子,从品相上看就极其讨喜,味道更是不错,在心理上,果子已经升得极品鲜果了。
夫人们让人装了喜欢的品种,全要了。
十八只秤不够秤。
果子尽数卖空,新鲜的蔬菜也几乎售尽了。
在晚间,伙计们将白日里没有卖出的蔬菜,放进了最右侧靠门口的单独区域。
折价区。
折价区,所有蔬菜,两文钱一斤。
路过的百姓们瞧得眼睛都红了,比城南菜市卖得还便宜!而且全福的这些蔬菜,是清晨采摘、运到铺上卖。
才一天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不新鲜,比城南那些喊着现摘现卖的还新鲜呢。
菜形茂盛,叶片又大,又嫩。
不掰外衣都是那么鲜嫩,才两文钱一斤。
吃碗素面都不止两文钱呢。
妇人们心里盘算着,脚下生风,冲上去就抢。
可以多买些,这么新鲜能搁好几日呢!可是,那么多人啊,抢不过啊!手快地抢走了好多好多,脚慢的一片菜叶也没有摸到。
她们问:天天都有折价?伙计答:没卖完就有。
于是,全福蔬果市,白日里,富裕人家的夫人们、或者各府的采买下人们来买。
一到酉时,蹲守路边的百姓们一瞧见全福的伙计们开始清理货架,就立刻冲去折价区等待开枪。
有些人家,还牵来了大的、老的、小的一起抢。
这么新鲜又便宜,谁不抢谁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