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 全福的生意更火了。
各府开始筹备年货,富贵人家在吃喝上,必定样样全福,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
不富足的人家, 也想沾沾喜气, 抠抠索索一点银子出来, 斤斤计较着买点全福的蔬果,算是犒劳自己这一年来的辛勤, 也能让孩子们尝鲜过个有模有样的年。
那一大早,冰天雪地里就排起了长龙,准备抢购全福最新鲜的蔬果。
年关近了, 全福要歇业七天。
蔬果虽比以前多, 但满足不了盛京这么多人。
京里人都知道,更何况还有京外人慕名来全福采买年货。
于是天不亮,路面尽是积雪,各府采买和百姓们,操着手,瑟瑟发抖地在全福门外排起队来。
这一排, 整条阳湾街都挤满了,排出街尾好远好远。
将军府的马车路过那里,让翠绿大吃一惊。
姑娘, 我们买不买啊?翠绿撩起帘子使劲看。
全福的门开了,排前面的人将采买单往怀里一塞, 嘴里振振有词地念着蔬果名字, 冲进去就开始抢。
生怕迟了一拍, 就被抢光了。
还真的只是一分钟的功夫, 有些菜已经空框了。
再不上就没了, 姑娘,翠绿将脑袋从外车外收回来, 我听他们说明天全福就关门了。
梁妆嗯了一声,挤得累。
不买。
又不挤姑娘你,你等着啊,我去买。
姑娘最喜欢吃那个小青桔,要是全福关铺七天,那过年吃什么啊!翠绿越想越觉得应该去买,全买完。
于是,说着就要撩帘子下车了。
被梁妆一把拽住:有的吃,会有人给我们送来,全福有的我们都有。
全福没有的,我们也有。
梁妆说得肯定。
翠绿又坐了下来,好奇问:谁啊?年关前一天。
通银钱庄的白管事上将军府了,打着讨债的名头。
通银钱庄的白管事是个心思玲珑、又很会来事的人,叫钱庄伙计们带着刚从地里摘下的新鲜蔬菜、果子,光明正大上将军府催债了。
打人不打笑脸。
将军府的管家只好让了钱庄人进府讨债。
毕竟几月前,将军府确实向钱庄借了一笔钱,数目还能大。
两万五千两银子,如今到年关了,一分未还。
钱庄轰轰烈烈上门,盛京传得飞快。
百姓们一边夸赞通银钱庄会做人,很通融……又借钱、讨个债还送礼,真是哪儿都好。
另一面,狠狠指点将军府,借钱不还,穷死了。
然后,将军府被催急了,将名下所有铺子全拿长生当铺去当了。
将军府的铺子,百姓们可熟了,熟得同自家屋子一样。
这些月来啊,将军府除了那家文宝斋的铺子,其余铺子全部挂了牌贱卖。
但没人买!准确说,是没人敢买。
不知道哪儿起的谣言,说将军府人手沾血,背上背了无数人的魂魄,杀气太重,搅浑了铺子的风水,所以每家铺子的营生都不好。
之前还只是传说,还是有人去看将军府的铺子,想买一买,毕竟是贱卖。
然而,当新的文宝斋一开张,那些想买铺子的人都歇了心思。
商人就是如此,不得不信那些谣传风水。
不然,怎么文宝斋开业当日下午,就开始没有生意了?越往后的日子越冷清,进文宝斋的人都是去观摩蝉翼纸。
隔壁商铺的伙计说:文宝斋啊,几个月没开铺啦!他家管事都躲起来不敢出门勒。
亏整那么大个铺,铺大生意一桩也没成,可惜可惜啊!说这不是手里握得人命太多,哪有这么折财路的?将军府的那些个铺子,一个也没卖出去。
这到年关了,人家钱庄管事客客气气来讨债,总不能一分都拿不出吧?将军府没法子,便将铺子拿起长生当铺当了。
十二家铺子,被长生当铺管事折价又折价,比贱卖还贱卖。
六百两,十二家铺子所当的价。
当铺管事说:您这铺子啊,虽然在盛京,但也真不好卖,没人愿意买啊。
我们收了,是看在大将军确实为难的份上才收的。
不然这铺子啊,送人都不敢要。
将军府的管家当场呆住了。
十二家铺子,六百两……打发叫花子都不带如此的。
年关了,大家欢欢心心过个年,我给您凑个双数,六百两。
当铺管事笑得眯起了眼,您看当还是不当?当!不当回府交不了差。
四姑娘说了,无论如何都得当了。
管家揣着薄薄的六百两银票,回了将军府。
梁妆拿到银票后,一脸为难地看向白管事:您看……只有这六百两了,再通融通融?等我爹爹和大哥的年俸下来了,一定给钱庄送去!梁妆急切地再三保证,而且我娘也回侯府借钱去了。
白管事也显得很为难,但是将军府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银子,也不能硬来,毕竟是大将军。
梁妆还有个公主封号。
白管事收下了六百两,请四姑娘尽快啊,不然老奴也不好向东家交代啊!梁妆连连点头应好,让管家送白管事出府。
白管事又向四姑娘贺了个,才出了将军府。
通银钱庄的人前脚离开将军府,后脚京城就传飞。
了。
长生当铺以六百两收了将军府的十二家店铺,当真是诛心!堂堂大将军为国为民,在边关操劳数十载,一朝回京,面临的就是年年亏损的将军府,以及人人、一个下贱商人都能骑在将军府头上作威作福、掏空将军府的现状。
守卫太周数十载江山的大将军,真是苦之又苦啊!打了数十年的仗,失去了众多将士,还让自己儿女受了一辈子也无法痊愈的战伤。
如今,留给大将军的就是没银子过年,负债累累,被迫卖商铺为生。
真是苍天无眼!民间有人如此搅拨着传言,本来还瞧热闹的百姓们,顿时如梦初醒。
大将军保卫了他们,他们却在年关时眼睁睁看着长生当铺压榨了将军府?这算什么?大将军手上的鲜血为谁而沾?为太周百姓而沾!大将军身为盛京人,为何年年在边关回不得京?为太周回府寸步不让而坚守前线!如今国泰民安了,为何大将军会被人讨债上门?为何会被小小当铺无情地压榨?为国为民的大将军何至于此?天子脚下,帝王何不作为?为国为民的大将军都受如此遭遇,他们这些小百姓,他日待当铺更加壮大了,小百姓们又会落入何种境地?肯定比将军府如今还要凄惨吧!长生当铺何至于逼人如此?百姓们纷纷质问当铺,堵在长生当铺门前,质问他们良心何在,如此对待将军一府!当铺管事慌了,使伙计上前大喊:又不是我们逼的将军府!我们收将军府的铺子是在帮助他们!将将军府逼成如今的是通银钱庄!百姓们不为所动,通银钱庄在将军府有难时借出了银子,到了年关,去讨债是应当的。
但长生当铺不是,在将军府有难时,长生当铺贱了又贱将军府,还大义凛然在帮助将军府。
简直在羞辱将军府,在羞辱百姓们这为将军府抱不平的做法。
没有人愿意被人羞辱,特别是羞辱他们的是阶层最低的商人,是曾经无耻地赚过他们钱的当铺。
于是,有人站出来说当初自己当东西,如何如何被长生当铺的伙计折价了又折,还态度恶劣地说爱当不当。
一件事一旦开了口,就再也止不住。
于是,更多的人站出来,细数长生当铺的恶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