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电影大亨

2025-03-25 14:03:15

二太太的行踪,阿蕙也让佣人探听好,然后告诉她。

知道二太太去了老太太那里,阿蕙就去了三个赵嘉林的院子,想找个机会先跟三哥透露点情况。

幸好三哥在家。

他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台照相机,正在摆弄。

看到看到阿蕙进来,对阿蕙说:来,给你照个像!他屋子里服侍的女佣海棠正躲得远远的,不肯给赵嘉林照,估计是跟有些老人一样,怕照相机把魂摄进去。

阿蕙记得,早年照相机传到中国,有不少人是这种迷信思想。

这屋子里光线不好,景致也不好,我穿的衣裳更加不好,照出来不成样子。

阿蕙对赵嘉林说。

赵嘉林瞪了她一眼,架好相机就要照。

阿蕙只好让他照了一张。

照好之后,赵嘉林对阿蕙说:洗出照片,我送给你。

阿蕙只得说道谢,然后又问他:怎么突然摆弄起照片?我在英国念书的校友,他去年年底才回国,在茂城开了家报社。

他见我在家没事,问我要不要去帮他跑跑新闻。

赵嘉林一边摆弄着有些沉手的相机,一边跟阿蕙解释,其实我没什么兴趣。

可是我学的专业又找不到事做,总不能老是这样混日子,就答应考虑考虑。

阿蕙点头。

后世比较出名的传媒公司,没一个出身茂城的,所以阿蕙对赵嘉林那个朋友没什么兴趣。

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的。

阿蕙说:找点事做也不错。

上次去宁叔叔家吃饭,你还记得吗?宁叔叔也劝你找点事做,别整日在家,人都荒废了。

阿蕙一起宁家,赵嘉林心里就有些烦躁。

他不太喜欢宁雍总是督促他上进,好像对他寄予了很多希望。

赵嘉林最怕这样。

他不想成为任何人的希望。

当年他父亲不也是寄予厚望?他也算努力,三年留学生涯,把船舶工程学得科科皆优,满怀信心回来帮助父亲的企业。

结果,他毕业回国,父亲身体不行了。

大哥接手了家族的公司。

父亲怕他们兄弟为了争夺公司的经营权,临终前规定了赵嘉林和二爷赵嘉俊不可以去公司上班。

茂城别的船舶公司、甚至东南其他的船舶公司,都不可能雇茂城船舶世家的三少爷去做事。

害得他不得不赋闲。

虽然他也很享受在家没有约束和压力的生活。

只是,好几次同学聚会,看着回国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成就。

听着他们吹嘘自己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每到这个时候,赵嘉林心里也挺羡慕的。

也挺难受的。

三年留学,他等于是白学了。

偶然反省的时候,他心里也难过。

经过这件事,赵嘉林是害怕了期望。

谁也别对他有期望,免得他自己也跟着有了希望,然后又一瓢水,泼了他的希冀。

我答应考虑考虑。

他那家报社,是去年才成立的。

没什么气候,靠他老子养着,我怕过不了几天关门歇业了。

我弄了个失业。

那才尴尬。

赵嘉林避开宁家不谈,只是说报社的事。

这个担心,倒也靠谱。

阿蕙就问他:你哪个同学啊?赵嘉林笑了笑:你不认识。

他又不是茂城人。

他是武|汉的。

他老子现在在茂城海关衙门任总长。

他回国后,他老子怕他回去惹是生非,就把他拘在自己身边,给他开了个报社。

武汉人,开报社的。

阿蕙突然想起,到了三十年代,电影业新起,那个最出名的电影公司,就是从一开始的报社起家的。

戚氏电影公司,她印象最深刻。

她还和戚氏的老板娘欧阳氏颇有交情,那是个和宁嫣然性格很相似的女人,所以阿蕙觉得她很好,和她渐渐来往多。

后来阿蕙在美国。

到了四八年的时候戚氏的老板和老板娘也去了美国。

他们找到了阿蕙,和阿蕙比邻而居,也算几十年的交情。

因为这些人要到十年后才出现,阿蕙就没有想起来。

可当年戚氏电影公司的老板,并没有在茂城开过报社。

这样一想,阿蕙又觉得自己太敏感了,笑笑没有说话。

赵嘉林却继续道:……他叫戚海久,在家排行第九呢。

他爸爸五六个姨太太,他也是姨太太生的。

阿蕙只觉得背后一惊:戚海久。

戚海久,武汉的戚海久?阿蕙声音一提,反问道。

她声音有些锐,把赵嘉林吓了一跳。

是啊,武汉的戚海久……赵嘉林回答,怎么,你认识他?一样的名字,一样的籍贯,一样的经历,只怕是后来那个电影大亨无疑了。

没有。

阿蕙笑着回答,不过,名字很特别,跟咱们家哥哥们的孩子一样,用排行来取名。

在家排行第九,所以名字里有个久字,跟阿蕙那些侄儿侄女似的。

听到阿蕙的解释,赵嘉林不疑有他,哦了一声。

你去试试吧。

阿蕙对赵嘉林说,戚海久的爸爸在海关做事,认识不少人,他的报纸应该不愁出路。

你不用担心随时倒闭。

倒闭是其次。

赵嘉林见阿蕙认真和他说起这件事,他也认真把自己的考虑说给阿蕙听,我怕做不好。

我和戚海久是朋友,倘若我做的不好,他又不会批评我,又对我不满,反而得罪人。

既然考虑了这么多,说明赵嘉林是有心去报社上班的。

阿蕙就说:你也婆妈。

既然是朋友,自然会坦言相告。

倘若这点坦诚都没有,你交他做朋友也没有意义。

再说了,你和他在公司里是老板和员工,他若是这样公私不分,报社迟早也维持不下去。

你且看看……赵嘉林微微沉思。

他还是说:你说的也对。

我再考虑几天吧……阿蕙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戚海久出现了,他的妻子欧阳幼睿,阿蕙什么时候能再遇到?那可是个比宁嫣然还要大大咧咧的、泼辣勇敢的女人。

阿蕙和她的友情,从中年一直持续到老年。

那些友情,是弥足珍贵的。

欧阳幼睿的三个孩子,叫阿蕙干妈。

每到周末,几个孩子都会去看阿蕙。

那是阿蕙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色彩。

最后阿蕙身子快不行的那半个月,是戚家的大女儿一直陪着阿蕙到最后,算是给阿蕙送终了。

养儿女。

也不过如此吧?下次有空,让我见见戚海久吧。

阿蕙又对赵嘉林说。

赵嘉林则戒备道:见他做什么?他可是有未婚妻的。

阿蕙啼笑皆非。

两人说着话儿,赵嘉林的女佣海棠重新端了茶进来。

赵嘉林放了相机,正要端茶喝,大嫂屋子里的人跑了过来。

对赵嘉林说:三爷,大爷和大奶奶让您过去说话。

转脸看到阿蕙也在。

又道,:四**也在这里?大爷也请您过去……是二嫂的事吧?阿蕙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徒然一提。

大哥找她和三哥,肯定是商议二哥的事。

赵嘉林还在问那个女佣:大哥大嫂找我做什么?阿蕙已经起身,道: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说着,她自己已经走了出去。

赵嘉林忙跟着阿蕙,也走了出去,还顺手把自己摆弄了许久的相机拿上了。

他笑嘻嘻对阿蕙说:等会儿给大家照张合影,看看我相机水平如何。

他只当是小事。

等会儿。

只怕没人有心情照合影,包括赵嘉林。

阿蕙苦笑,没有说什么。

二月的茂城。

嫩黄色迎春花悄然盛绽,露出新嫩的新装,点缀了林影的萧索。

空气里有丝丝甜味。

晕染了徐徐暖风,也晕染了大地春回。

午后的阳光多了几份明媚。

阿蕙走得很快,赵嘉林没感觉,毕竟他步子也大,却让女佣辛苦不已,一路上小跑才能跟上阿蕙和赵嘉林的脚步。

到了大嫂院子门口,只感觉静悄悄的,佣人们都敛声屏气。

赵嘉林这才察觉到不对劲,问阿蕙:大哥叫我们来,不会是家里出事了吧?阿蕙悄声道:都到门口,还问我……心里却苦笑:不是出事,大哥召集全家人做什么?进了正堂,发现西边墙角,两个女佣看着十二岁的赵明益和九岁的赵明珊。

两个孩子低垂着头,不敢吱声。

看到阿蕙和赵嘉林进来,他们俩压低声音喊了声三叔和四姑。

赵嘉林则问:今天不用上学?赵明益不敢回答,又把头低了下来。

赵嘉林转头,原来是大哥出来了。

这架势,任谁都明白,大哥正在处罚两个侄儿。

怎么了?明益又淘气了?赵嘉林见大哥黑着一张脸,问道。

大哥却摇摇头,对阿蕙和赵嘉林道:先进去吧。

等阿蕙和赵嘉林转身,绕过什锦槅子,就听到大哥吼两个孩子:现在给我回房!没有我的话,哪里都不准去,听到了没有?两个孩子声若蚊蚋:听到了。

然后女佣陪着赵明益和赵明珊兄妹,送他们回了自己的房间。

阿蕙和赵嘉林往里走,只见大嫂、二嫂和老太太,三哥女人脸上都有泪痕。

赵嘉林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