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2025-03-22 06:46:57

海域之上, 风大浪大。

裴危玄身侧还站着几人,站在左侧的便是霍叶,黑甲侍卫的侍卫长。

霍叶看着一望无际又波澜壮阔的海面,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出海了。

几个月前, 他们还都各自东躲西藏。

直到他找到小殿下, 小殿下带领着黑甲侍卫, 抢了两艘官船。

甚至还把官船上的铁矿跟煤矿都给悄无声息,没有惊动朝廷跟官兵的情况下卖了出去,卖了一大笔银钱。

而两艘官船也被小殿下带着人开到海域附近一个很小的岛附近。

殿下带着他们, 期间还又抢了一次官船,又把铁矿跟煤矿卖了一次。

似乎把朝廷跟宫里的伏太后给气疯了, 派遣了许多官兵,还有西南驻守的士兵在运河两岸剿匪。

以为是那两拨水匪抢的官船。

两拨水匪,霍叶也是了解的些的,有一波无恶不作, 烧杀抢掠啥都干。

小殿下带着他们收服了另外一波水匪。

这波水匪虽抢东西, 但没杀人,抢得也都是不义商人的货物,寨子里还养着许多老弱病残,寨主是个心肠不错的男子, 上有老下有小。

因为殿下带着他们连抢两次官船,伏太后几乎让西南镇守边城的士兵出动了一半。

这波水匪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还被包抄,要不是小殿下带人攻了过去, 把人全都救了, 这个寨子里所有人都得死。

小殿下收服这波水匪, 家眷也都带去了小岛上, 暂且让他们在小岛上生活着。

不过这波水匪也不知小殿下身份,他们平日都喊殿下做主子,所以这些人也不知殿下就是曾经的四皇子。

黑甲侍卫又是绝对忠心之人,绝不会跟外人透露殿下的身份。

后来小殿下就带着他们在小岛上,把几艘官船给改成一艘这样的大船。

本来他们也不会建船,但期间小殿下只是拆船时看了看,就什么都懂了,殿下教着他们改的。

这么一艘,说是巨船都不为过。

霍叶还问过殿下,建这艘船要做什么。

殿下告诉他,出海。

他还茫然问,殿下,出海作甚。

在他们看来,出海除了捕鱼还能做啥。

就算是捕鱼,用这样的巨船也大材小用,海边普通渔民的渔船才多大点,一艘官船可以抵得上普通渔船十艘。

这个巨船就更加不用说。

殿下却说,出海去寻其他的国家,那些地方有我们需要的东西。

如果能找到,不仅可以成为对付伏太后的利器,也能造福数以万计的大盛朝百姓。

霍叶愣了愣,可是殿下,海的那边不也是海吗?怎么会有其他国家?没人知道海的那边是什么,倒是有些游记上说,海的那边也还是海,是没有住人的,海上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岛,什么都没有,小岛上或许会有些野人,但小岛上面又岂会藏着一个国家的人口?殿下并没有告诉他,海外的小岛上怎么藏人。

但殿下却告诉他,这趟海他一定会出去的。

所以霍叶挑选了一部分的人,跟着殿下出海。

跟着去的人除了霍叶还有其他一部分黑甲侍卫,再就是之前收服的水匪中的两人,并不是水匪中的老大,水匪的老大叫陈义,留在小岛上照看家里。

跟着去的是个壮实的光头,名字叫大头,武艺了得。

这大头说他小时候头就大,所以家里人喊他大头,后来饥荒家里人死光了,他也差点饿死,被陈义捡到,带回寨子里面去。

另外个则是寨子里面文弱书生,应该也算是寨子的军师,叫做陈河。

是陈义在河边捡到的,捡到时,陈河才十岁,问什么都不知,不知是忘了身世还是不肯说。

后来被陈义带回寨子,给起名叫陈河。

陈河跟大头站在裴危玄的另外一侧。

壮实的大头看着远处霞光漫天的景象,震撼地说,真,真好看。

裴危玄站在甲板上,身形修长,眉如墨画,正眺望远处晚霞。

海风吹得他的衣衫簌簌作响,鬓角的发丝也被吹得凌乱飞扬。

他面容沉着,即便是第一次出海,也没有丝毫畏惧之心。

他们这也才在海上走了两天而已。

就这样,又走了小半月,所有人都有点闷得慌,一群大男人整日在甲板上练武。

除此之外,所有人都瘦了点。

因此船上就带了一个厨子,还带了许多干的面饼。

整日要么吃硬得跟石头一样的面饼,要么就是这厨子做饭,但厨子也是黑甲侍卫中临时拉出来的,做饭味道不用说,就是能熟而已,这样吃半个多月,自然受不住。

连霍叶这样吃了半个多月,都忍不住舔了舔嘴角,他格外怀念当初殿下去源宝镇竹林里找他们时带的酱香饼跟猪肉干,实在太美味,以至于到现在都没忘记那味道。

那是许沁玉做的。

殿下还说她以后想开食肆开大酒楼。

希望等他们回去的时候,许小娘子的食肆已经开起来,到时候他就能敞开肚皮吃上一顿。

每日晨起跟夕阳落下时,裴危玄都会来到甲板上观看风势和气象。

这日晨起,裴危玄看远处的微微的海浪,还有风势,以及天空之中的气象,看过后,他眉峰微皱。

到了夕阳落下时,他又观测风势同气象,最后道:再遇见小岛需停靠过去暂且歇息几日。

霍叶道:殿下,怎么了?裴危玄道:再有三日,会有极大的风浪和暴雨。

霍叶自然知道海面上下暴雨起大风浪有多危险,住在海边捕鱼的渔民们最怕的就是这种天气,他当即立刻道:好,再遇见岛屿便停靠下来。

就算是这样的巨船,在这无边无际的海域上,也不过如同一叶扁舟,会被瞬间吹得七零八落。

倒也算运气好,又走了两日,就遇见一座小岛屿。

次日,暴雨而至,远处的海域波涛凶猛,像个吞噬天地的巨兽。

众人都看的变了脸色,这样的天气要是继续在海域上航行,真就是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也幸好殿下会看气象,不然这出海只怕是九死一生。

霍叶也忍不住担心,这趟出海,殿下一直没明说到底想做什么,只说海外有别的国家,那里有殿下想要的东西,具体是甚却不得而已,难不成是可以抵挡伏朝廷千军万马的兵器?可到底什么样的兵器可以抵挡朝廷的十万大军。

几日后,众人又回到船上继续航行。

所有人都不知他们这趟航行会遇见些什么,能否活着回来,但都愿意跟着裴危玄去闯这一趟。

………………半月过去,许记食府的panpan朝食跟暮食人满为患,甚至还有不少人愿意拼桌,就为吃上一口许沁玉做的朝食和暮食。

许记食府现在每日收入还能多个几两,因为点烤羊排的客人多了些。

现在倒也不用许沁玉亲自在铁网跟炭火上面烤,她找人砌了个‘烤箱’。

其实就是面包窑,原理跟烤箱差不多,可以烤的东西还挺多的。

也可以叫烤窑。

许沁玉画好图,特意找的砌灶台的师父帮她砌的。

砌好后等着风干,然后烧火彻底让烤窑定型就能使用了。

这东西就跟现代版烤箱一样,能节省不少时间,除了烤羊排,还能烤鸡烤鸭,烤各种面包蛋糕蛋挞蜜饯干果都好使得很。

注意好火候,平日里还能帮着她烘干各类食材,帮她把野生菌烘干,由着成哥儿研磨成粉末做调味的调料,别提有多方便。

烤羊排也能一窑一窑的烤,烤的时候注意下火候翻面,才吃起来也是外焦里嫩,虽然烤羊排贵,但喜欢吃得人还挺多,每天暮食时都能卖出去十份左右,有好几份都是富商员外特意遣奴仆过来买的。

不过这东西吃了上火,许沁玉每日特意煮了绿豆糖水,特意送给点了烤羊排的食客,其他食客要是想喝绿豆汤,就得四文钱一碗。

还有食府的另外道招牌,秃黄油拌面或者秃黄油拌饭。

这个一开始没什么人买,倒是有些吃得起的想着为何一个拌面跟拌饭都要二百文钱,点了一份尝尝看。

看着满满一小碗金黄亮泽的膏状,香气逼人,倒在米饭跟面上一搅拌,入口简直惊为天人,鲜香不说,还有酥糯的口感,再带上一丝清甜,香醋的酸,口感分明,却又层层递进在口腔里混合出不一样的滋味。

只是吃过一次就会上瘾。

所以开始买的人不多,这小半月过去,秃黄油拌面拌饭的名声就已经传开。

但是做这个麻烦,需要人剔除蟹肉蟹黄。

成哥儿也忙得很,食肆里就没一个不忙的,因此秃黄油几天才能做出来一些,基本还没做出来就被人预定了。

这才开业半个月,许沁玉都累得慌,她掐了下自己的腰身,本来就细,感觉更细了,应该是累得瘦了点。

闻氏每每看见眼中,自是心疼,她又不好劝说什么,在食肆里就是把自己能做的活儿都包揽了。

做包的活就彻底丢给了宁姐儿,她每日只专心帮玉娘。

好在最近成哥儿的姐姐桃姐儿总找宁姐儿玩,桃姐儿女红也不错,现在宁姐儿带着桃姐儿一起做包。

家里还有桂氏,家里的活儿桂氏带着两个孩子也能做。

桂氏干活时就嘱咐黑玉看好凤哥儿和芫姐儿,黑玉只要瞧见两人过去水井那边或者去大门口就朝桂氏嗷呜嗷呜的叫,也是个看家看孩子的好手。

因为太累,许沁玉打算以后食府每半个月就休假一日,不然身体都吃不消,她赚钱也是为了过更好的日子,总不能把自个给累坏了。

所以朝食暮食时,许沁玉就让陈氏她们给食客上菜时,同食客说说明日不开业,食府所有人休沐一日。

食客们虽然有些舍不得,但都表示理解。

既是休息,自然连鱼丸鱼头这些也不会继续做。

次日,许沁玉就好好歇上一日,这整日,她什么活儿都没干,饭也不用做,是闻氏做的。

许沁玉除了朝食暮食的时候出去吃饭,其他时候就在床上躺了一天,也睡了一天,别提多舒服,整个人也都彻底缓了过来。

…………而许记食府的名声还传到了闻家。

闻家前些日子把三房分了出去,闻老太爷就立刻让人去买了六个奴仆回来。

想要像以前奴仆成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肯定是不成的,这些奴仆也只是负责宅子里的洒扫、浆洗衣物和做饭。

毕竟太多奴仆的话,得花费不少银钱,银钱得省着点花。

在牙行挑选奴仆时,闻家就特意要求会做饭食的。

会做饭食的奴仆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听闻是官宦之家的厨子,家中抄家后就又被发卖了。

所以才被闻家买回来。

买回来后,闻家让这人做了顿饭食,的确是比白姨娘跟孟氏做的好吃些,但那也是因为白姨娘跟孟氏做吃食太难吃了。

相比东来居的厨子,奴仆做的连那些帮厨都不如,更加不同说去做酒楼的大厨。

闻蕴灵本来还期待这个奴仆手艺了得,最后也不过是失望之极。

她是想找个名厨才准备开酒楼事宜。

没找到名厨,就算开了酒楼,味道比不上东来居,这营生自然是亏本的。

她还是很清醒的。

可名厨又哪有这么容易找的,她在源宝镇吃过饭食味道最好的便是东来居,她甚至也挖过墙角,觉得只要给的工钱比东来居高,大厨肯定愿意跟着她去新酒楼,结果刚说出口,那大厨耷拉个脸,转身就走了。

给她气得不行。

所以她也一直再找别的名厨。

倒不是她非要开酒楼,而是吃穿用行,吃排在最前头,民以食为天,其他营生她又没接触过,找不到人脉自然没法做其他营生,开酒楼就不用,只要找得大厨就能开起来,酒楼也是极赚钱的,可以说比其他许多营生都赚。

因为她在京城时,认得京城最大酒楼吉祥楼东家家中的嫡女,知晓吉祥楼每月起码能赚万两银子朝上。

不过那也是因为吉祥楼极大,八.九间铺面大小,六层高的大酒楼,生意极火爆,每日都是坐无虚席。

所以她才一心想开酒楼。

既然家中这个奴仆做的饭食味道一般,她也不指望这人给她的酒楼做大厨。

味道一般,还是东来居的饭食好吃,所以闻蕴灵又经常去东来居用朝食暮食。

但也不是天天都去,隔三差五的去而已。

最近去东来居用饭食,她总是听到有人议论许记食府。

今日过来吃朝食,她又听见旁边的食客议论起许记食府来。

作者有话说:偷偷的加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