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2025-03-25 14:05:45

绣春入了祖父的院落。

一院子的寂静晨光中,他正独自拄着拐杖立在一棵老松之下,仰头望着松枝之上来回跳跃着啄食松果的一对鸟雀,便停在了他身后。

半晌过去,见他明明知道自己过来了,却始终没转身,显然是还在负气,仍记恨自己昨日顶撞他的事,便轻轻咳嗽一声,道:该进去了。

好治眼睛了。

她说完话,见他还是没理睬自己。

便又重复了一遍。

这才听见他瓮声瓮气地道:我用不着你来治!绣春哼了声:可惜治都治了这么久!你再不想欠我人情,这人情也已经欠定了!赶紧早点弄好,省得我再在你跟前晃着让你闹心。

老头子定了半晌,终于一顿拐杖,气鼓鼓地往里而去。

绣春跟着进去,见他僵硬地坐在平日的那张椅上,绷着脸一动不动,也没理睬他。

只照往日程序替他做完后,道:这是最后一次了。

接下来只要再吃段时日的药估计就能痊愈了。

刘先生知道该如何处置……见他神色略微一动,立刻抢着道:我知道你讨厌我。

你放心。

往后没事我不会在你跟前晃。

等那事了结了,我立刻就会走人。

老头子神色愈发难看了,眉头紧皱。

今天葛老爹出门了。

你们是不是有什么安排?过了一会儿,绣春实在忍不住,见边上没人,便轻声问了一句。

你一个女孩家,管这些做什么?我自有主意。

陈振冷冷道。

绣春被噎得说不出话,负气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正要出去,远远听见外头院落里有小厮的声音传来:老太爷,林太医来了——陈振啊了声,立刻起身。

那小厮跟着已经推门而入,笑道:老太爷,林太医来了,已被迎到了前头客厅。

他听说你此刻正在治眼睛,便说没什么急事,让您好了再去。

陈振道:已经好了,这就去吧。

小厮接过陈振的手,扶着往外去。

~~林奇在前头南大院的会客厅里,由陈立仁陪着叙话,没等片刻,见陈振便来了,起身相迎,二人寒暄,分宾主坐定,叫其余人都出去了,陈振便道:林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

说起来,老夫心头还记念前次之事。

倘若不是林大人暗中相助,我陈家还不知会如何。

此种恩情,老夫谨记在心。

本该亲自登门致谢的,只是因了眼睛不便,这才只派了家人过去。

还往林大人勿要见怪。

林奇笑道:陈老太爷言重了。

我不过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何至于你如此挂怀。

说罢叹息一声,令郎之事,我也略有耳闻,实在是遗憾……看向他的眼睛,又关切地问道:我方才来时,听三爷说,你正在治眼?如何了?陈振道:快痊愈了。

林奇靠近,仔细察看了一番后,点头道:暴盲之症,能似你这般痊愈,老夫行医大半辈子,也是少见。

莫非出手替你医治之人,也是那位董秀?陈振一挺胸,可不,正是她!你别看她年纪小,医术着实高明!林奇抚须笑道:无须陈老太爷说,我自然也清楚。

金药堂得此少年,可谓如虎添翼,实在是件天大的喜事。

林奇这么夸,陈振便又谦虚开来了:林大人谬赞。

她还年轻呢,不过略通岐黄,再加上运道罢了,那里比得上太医院里众御医的神技。

林奇见他口中这么说,神色里却不无得意之态,呵呵一笑,点头道:我今日过来呢,一是想再买贵堂所出的紫金膏。

前回那瓶子药,我给魏王殿下施用,取效不错,快用完了……陈振立刻道:这等区区小事,何至于林大人亲自过来?叫个人过来说一声便完了,我自会派人送去!说完忙要起身去唤人备药,林奇忙阻拦了,不急不急——我过来还另有一事,重新坐定后,林奇道,这事便是和那董秀有关。

和她有关?陈振迟疑了下,不知何事?林奇道:是这样的。

前次董秀在我与几位同僚面前谈了些有关小郡主病情的医理。

初听之下,有些难以接受,细细思之,却又觉得有些道理。

太医院里的诸多御医们对此也争论不休。

我便想择日将他请去再加详细探讨。

陈振再次迟疑了,心中有些不愿。

他如今知道了董秀其实便是自己的孙女后,想法自然随之改变。

一个女孩儿家,让她再这样乔装入宫,万一出了什么纰漏,便是件大事。

林奇却哪里知道他的心思,见他不应,连声催道:他可在?陈振无奈,只好叫人去将绣春请来。

~~方才陈振走后,绣春便一直在猜想林奇过来的目的,隐约总觉得与自己有关。

此刻见下人果然来请了,对镜理了下衣冠,便去了前头。

进去后,朝林奇见了礼,听说了他的来意,沉吟片刻后,道:林大人严谨治学,晚辈十分钦佩。

对于林大人的提议,我自然无不应的道理。

只是太医院隶属皇家,我不过一介草民,这般频繁出入,恐怕有些不妥。

见林奇面露失望之色,接着又道,其实不必我亲自过去。

不敢隐瞒林大人,更不敢冒领大功,这温病学说,并非我所创,乃我从前在江南之时,从一位杏林先生那里习得的。

林奇眼睛一亮,是谁?绣春道:他姓吴,讳瑭,乃江苏淮阴人。

淮阴吴瑭……林奇皱眉,没听说过……是。

先师醉心医学,不求闻达,故一生籍籍无名。

他潜心研究温病,曾写《温病条例》书稿,将温病分成上中下三焦,系统论述病因、病机、治法以及方药。

只是未曾付梓。

我有幸拜读。

愿意详加复写出来,林大人读后,自然一目了然,所有疑虑尽可得解。

林奇听说那位吴先生已故,先是唏嘘不已,感叹真正济世良医存于民间,等听到绣春能复出这医稿,欣喜异常,忙起身,肃然道:如此有劳你了。

得稿后,我必诚心拜读。

日后倘被证实有理,必定以尊师之名付梓成书,好叫传播天下。

绣春也诚挚道:林大人乃当世大医,德高望重,却能这般孜孜探求,晚辈十分敬服。

圣人尚不耻下问,何况我这凡人?林奇道,不知何时能出稿?绣春也跟着笑了,郑重道:林大人放心,在力求无误的前提下,我会尽快。

林奇点头,看一眼绣春。

绣春见他神色转为严肃,似乎欲言又止,因对他极有好感,便主动道:林大人可还有别事?有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必定应承。

林奇叹了口气,道:是这样的,我庐州老家有一年迈叔父。

我自幼失怙,便是由这叔父将我养大的。

前些日得到老家传讯,说叔父年迈体弱,恐将不久于人世。

我想回去见他一面,已经往上递了告假,不日想来应能批下了。

估计这一去,少则数月,多则小半年才能回。

别的倒没什么,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魏王殿下的旧疾。

他那旧疾,从前在灵州时,随军医生不够尽心,他自己也大意,一直没得以好生医治,这才有愈发败坏之相。

如今既回了京,自然要好生调理,一直由我跟着。

如今我要走了,这叫谁接替,倒是难住了我。

恰前几日从叶侍卫长那里听说,殿下数月前入京时,路上旧疾发作,便是由你给止的痛?这不正好!交给你,我也放心。

陈振咳嗽一声,推拒道:恐怕不妥……魏王殿下千金之躯,董秀恐难当大任……林奇不以为然摇头,陈老太爷不必担心。

我看董秀行。

原本是想把此事交给太医院同僚的。

只是你也晓得,术业有专攻。

精通此道的两位太医,一位年迈体弱,殿下却日日早出晚归,恐怕难跟得上,另位正好半月前不慎跌断了腿,如今还在家将养。

实在寻不着合适的人,这才想到了你这里。

且再说了……林奇稍稍压低了声,殿下监国,又是位仁善君子。

你们趁此机会若能结交上他,往后对金药堂有利无弊。

陈振自然明白这道理,只是有些不愿放自己的孙女这样出去而已。

见林奇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了,自己倘若再推拒,实在不近人情,只好道:多谢林大人照拂。

看董秀这孩子自己怎么说吧。

绣春见林奇殷切望着自己,一时倒也想不出什么能推拒的理由,还在沉默时,林奇已经当她应了,轻轻掌击了下桌面,那就这样说定了。

我走之后,殿下便交给你了。

事不多,你只需隔两日去一趟王府,接替我先前的事便行。

林奇把自己先前定下的类似康复治疗的详细内容一一告知了绣春后,叹了声可惜,我目前也只能做到此种地步,让他暂时免遭遗毒之苦而已。

想要彻底拔出旧疾余毒,恐怕还须些时日,一时也没什么好法子。

又叮嘱了些注意事项,让绣春明日先跟他同去一趟,熟悉过程,便告辞离去了,陈振亲自送他出了大门。

~~林奇去后,陈振回来,对着绣春皱眉半晌,最后道了声那位魏王殿下虽说为人还行,不似旁的乌七八糟之人,只你一个女孩儿家,出去后也要万事小心,记住了没?绣春知道他这话确实是为自己好,不再跟他抬杠,嗯了声。

回了房后,记着答应过林奇的话,立刻便开始仔细回忆从前读过的那本《温病条例》,在页面端正写下着者吴瑭之后,开始着手列大纲。

手头既有事,时间便飞快而过,一晃眼便第二天傍晚了,正忙得昏天暗地,巧儿来叫,说老太爷备好了车,问她准备好了没。

绣春这才想起昨日林奇的话,忙放下笔,揉了揉有些胀痛的脑袋,匆忙收拾了一番,出了门,在两个健壮家丁的相送下,往魏王府方向去。

到了后报上名,大约是事先得过吩咐,这回门房态度颇客气,开门迎了她进去。

那俩家丁在茶水房候着,其中一个门房便对她道:殿下还没回,你可先去禊赏堂等着。

说完,便有一王府下人领她入内。

一路曲折到了,见是间轩阔的起居屋,坐北朝南,墙上有字画,对面悬一青铜剑,多宝格上错落摆设各色古玩器具,墙角有一半人高的三足盘龙香炉,龙嘴中微烟袅袅。

很快有侍女来奉茶,又去了。

屋里再度只剩绣春一人。

四下静悄无声。

静得她甚至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能听到。

不知怎的,她忽然竟起了丝紧张之意,闭上眼睛,用力呼吸了几口气,这才镇定了下来。

也没到处乱看,只安静地坐等林奇到来。

天快擦黑时,听到外头起了阵脚步声,夹杂了说话声,其中一人,正是林奇的声音,心中一松,急忙站起来相迎。

几个侍女进来掌灯。

屋里大亮。

林奇与一四五十岁的妇人随后一道进来。

看见绣春迎了过来,林奇笑道:你来了?来,过来认个人,往后便是你跟她打交道了。

指着那那妇人道:这位是方姑姑,殿下回京后的起居饮食,一应都是她掌着。

说完,又对那妇人道:这位便是我跟你提过的金药堂小先生董秀。

这位方姑姑,穿了件宝石青的提花褙子,头上插了只玉簪,打扮甚是素净,脸庞圆圆看着人也和气,但那双眼睛却透出了丝精明之色,绣春知道必定是个厉害的人,不敢怠慢,忙朝她过去一步,作揖道:方姑姑好。

方姑姑打量了下绣春,目中带出略微疑惑之色,但很快便消了去,面上露出笑,道:小先生不必客气。

我听林大人说过你。

他既对你如此推举,想必你有些本领。

往后殿下之事,要你费心了。

绣春忙称不敢。

那方姑姑再打量她几眼,又与林奇说了几句,这才去了。

屋里只剩林奇与绣春后,林奇便询问书稿之事,绣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边回忆,边写。

怕出错,故很慢,一篇还没完成。

林奇笑道:是我性急了,恨不得立刻看到。

你莫急,慢慢来。

绣春点头。

再等片刻,外面天已经咕隆黑了,还没见魏王现身,林奇看出她有些不耐,便笑道:我已经跟殿下说过你了。

只他何时归并不定。

通常在亥时后。

有时也会提早些。

故咱们最好要早些来……他话还没说完,听见外头有侍女呼唤殿下之声,林奇停了下来,咦了声,殿下回了。

今日怎的这么早?说罢急匆匆起身去迎,绣春一听,忙也跟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读者嗯呐扔火箭炮,破费了么么。

大家,明天不更新了,后天周五入V,早上9点,到时候三更。

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正版订阅。

非常感谢你们!!!V后只要力所能及,我会保持日更。

如果有事,或者出现瓶颈,需要整理思路,可能会停一两天,我会请假。

最后就是老话了,各转载论坛帖主及贴吧发帖人,大家和我应该都是老相识了。

请勿同步更新,至少保持3小时的延后。

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