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婉音叫来了陪嫁过来的陪房:頼进宝家的和王宝生家的。
两人以往在顾家便是经常在顾婉音手底下办事的,所以互相也是十分了解,也没有什么互相争斗的心思,只唯恐来了周家之后,再不能像是以前在顾家那样风光——毕竟以前在顾家,她们常在老夫人身边走动,何等的风光?你们也过来一个月了,可有什么想法?顾婉音缓缓的开了口,阖上手中的账本,端起茶杯来抿一口。
赖家的和王家的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各自低下头去。
末了,赖家的先开了口:周家对下人也是极宽厚的,只是规矩却是比咱们府上多多了。
而且二太太把持家中大小事务多年,府上各出都有她的人手,所以若是世子妃想要自己管,只怕不是那样容易的。
王家的也开了口:正是这个理。
咱们两家是世子妃的陪房,按说身份和一般的下人有不同。
可是这样长一段时间过去,我们却是没能做出什么成就来。
旁的人处处压制我们,似不肯让咱们两家出头。
顾婉音放下茶杯。
这一点她早就想到了。
二太太既然敢在新婚敬茶的时候对她那样敲打,就有胆子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来。
现在只是压制,说不得将来甚至会动手剪掉她的羽翼,让她没人可用。
那个时候,她也就自然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赖家的和王家的见她沉吟不言,只当是她生了气,心中顿时一阵惶恐——要知道她们既然跟过来了就断然没有再回去的道理,若是顾婉音厌弃了她们。
她们也就在没有出头之日。
当下赖家的忙又道: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我们和三房那边的几个婆子套上了。
老夫人那头也有一个婆子。
她女儿是在二少爷身边伺候的。
倒是让我们知晓了不少的事情。
顾婉音闻言心中也是一喜——如此的话,二太太房里的风吹草动,也就能打听得到了。
含笑点点头赞许的看了二人一眼,她这才道:二位辛苦了,丹枝,给二位那些茶钱。
丹枝在旁边听了,立刻从拿出十两一锭的银子一人塞了一个。
赖家的和王家的却是一阵惶恐,不住推辞:替主子办事,是咱们的脸面。
怎么能要这些钱?二位收下罢。
顾婉音微微一笑:请那些婆子丫头吃酒喝茶,总不能让你们自己掏腰包填了窟窿。
赖家的和王家的立刻便明白过来——于是赶忙双手捧了银子,又谢了恩。
你们好好的在园子里打听着,若是有什么事儿,就立刻告诉我。
顾婉音收敛了笑容。
淡淡的言道。
既有威严,却又不会太过冷淡,声音柔和透着一丝暖:今年是我嫁过来头一年过端午。
也是第一个节日,这节礼可不能有差错。
二位也是顾家过来的老人了,这事儿就交给你们办罢,记得。
千万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赖家的和王家的都是老成持重的,为人也够谨慎。
她也能放心。
毕竟这虽然不算是什么大事,可是若有人在其中使绊子,让她失了脸面可就不好了。
更如老太太所说,这还是周瑞靖的面子。
她伤了面子不要紧,可是周瑞靖的脸面却是顶重要的。
等到赖家的和王家的走了之后,顾婉音将丹枝拉到一边,小声吩咐:我大伯那里的节礼,你亲自去送。
记着,必见了我大伯母才能回来。
丹枝目光一闪,可是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大太太?顾婉音点点头。
见了我大伯母,你就告诉她,说我进宫谢恩的时候。
遇到了荣妃娘娘。
荣妃娘娘同世子爷说起四皇子。
你问她,这事儿大伯是什么意思?话说到这个份上。
相信谁都应该能明白。
她现在最担心的是,这不是荣妃的私自决定,而是顾家的决定。
若真是那样……丹枝亦是明白过来,眼底光芒一闪而逝,秀眉也拧在一起:容妃娘娘这是要……奴婢知道这事情的严重性,必会问出个究竟才回来。
恩,你去吧。
顾婉音挥挥手,心里极不安稳。
但愿这不是整个顾家的意思才好。
……端午节前一天,顾婉音早早的起床,先去给老夫人请过了安,又与王妃说了今日回门去,各处都妥帖了,她这才出了门。
出门却是愣了——这不是周瑞靖的马车么?瞧那车夫,也是一直给他驾车的那个。
难道是他提前回来了?这念头刚冒出来,她便是摇头否决了。
周瑞靖才走了一个时辰,这会子朝会怕是刚开始,哪里就那样快回来了?想必,是特地将马车留给她用的罢?这样想着,便问那车夫:世子爷今儿怎么走的?车夫低头垂手立在一旁:回世子妃,骑马走的。
世子爷说,骑马能快些。
顾婉音点点头,心里一暖。
上了马车之后,她觉得自己似乎都还能闻到马车里周瑞靖身上淡淡的味道。
周瑞靖不喜熏香,身上只带着一个茉莉干花的香囊提神用。
所以他身上倒是没有别的味道,只一股淡淡的茉莉和胰子的味道,闻起来干净而舒服。
不过她也不喜欢太过浓烈的香气,所以衣服上也不让丫头们熏香。
这一点,他们二人倒是挺像。
从周家到顾家并不远,所以没过多久便到了。
刚进老夫人的院子,李氏和薛氏就迎了出来,拉着她好一阵亲热。
顾婉音仔细看了看李氏,然李氏脸上却是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
倒是感应她的目光,李氏笑起来:怎么,不认得了?怎么会不认得?顾婉音微微一笑,挽住李氏的胳膊:成日都想念祖母、大伯母和三婶呢。
李氏笑了一阵,忽而压低声音道:这几日老夫人心里不痛快着呢。
你待会好好哄哄老夫人罢,好几日没个笑脸了。
顾婉音登时一惊:怎么会?出了什么事了?还不是琮瑞?好好的非要闹着去参军。
李氏叹一口气,老夫人最疼的就是他们兄弟两,哪里就能舍得?况且,你哥哥都还没成亲。
这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呸呸呸,我这说的都是什么呢!李氏自觉失言,一阵懊恼。
大嫂这话可是大实话。
薛氏接口道:上战场也的确是太过危险了一些,只是琮瑞他一心想去,咱们能怎么办?薛氏还有一句话没说的是:可若说要建立功勋,从文不如从武。
虽然危险,可是自古不是有话,富贵险中求。
只是薛氏身份尴尬,怕被人疑心她们三房庶出见不得二房嫡出的好,便将此话咽下去不提。
顾婉音叹了一口气:哥哥想去,若咱们不同意,除非是将他关起来,否则只怕他是铁了心的。
与其拦着他,倒不如顺着他。
李氏和薛氏都叹一声,不再言语,三人一同进了屋子。
老夫人早就等在厅里,顾婉音进了屋子一抬头就看见了老夫人。
当下便唤一声:祖母,快来我看看。
老夫人忙招手让她过去,脸上笑容灿烂:我瞅着倒是比在家里丰腴了一丝,气色也更好了些。
祖母瘦了。
顾婉音忍不住有些哽咽。
老夫人是真的瘦了,比起她出嫁的时候,更加的瘦了。
一双眼睛都有些凹陷了下去,看着不仅没了往日富态慈祥,倒是显得有些苍老。
都是让你那个不肖哥哥给气的。
老夫人恨恨埋怨:好好的,非要说什么参军。
也不知是着了什么魔!顾婉音见老夫人如此抵触,一时间倒是不好直接支持顾琮瑞了。
想了想,便转而笑道:兴许是听了世子爷那些事情,才动了这些心思。
老夫人若有所思:我看也是这么回事。
见着世子风光,他自己也想去试试。
只是战功是好立的?世子从小习武,从小受镇南王耳濡目染,他如何比得上?话也不是这样说。
顾婉音抿了抿唇,心中竟是有些不舒服。
虽说是亲亲的祖母,可是她听着这好似周瑞靖立功是理所当然的语气,便是下意识的就有些抵触。
周瑞靖身上的伤疤,她还见得少了?若不是豁出命去挣,哪里就有那样容易的事情?不过这话却是不好说出来,毕竟现在老夫人对参军这事儿已经是抵触,若她再说详细了,只怕更不好说服。
二来,她若是为这个和老夫人争论,却是有些不好意思。
幸而老夫人说过也就算了,并未再提。
只她心里想着,老夫人都这样认为,旁人说不定都是这样认为的,心中便是有些忿然,颇觉得不公平。
一时间恨不得让所有人都去看看周瑞靖身上的伤疤,知晓他的辛苦,他所付出的艰辛才好。
只是这显然却是不现实的,所以她也只能在心中憋闷,忿忿不平罢了。
一时间她压下情绪,又继续劝说下去:祖母也不能这样想,哥哥有抱负是好事,咱们合该支持他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