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伤了人?老太太皱起眉头,目光关切。
顾婉音低下头,温婉道:小孩子哪里知晓轻重?气狠了,下手也就重了。
伤的是哪一家的公子?老太太又问。
是杨家。
刚调进京城做官。
顾婉音平静答道,避开了二太太的目光。
然二太太却是陡然惊呼一声:杨家?我记得那家可是和平北王关系极好,是儿女姻亲呢。
顾婉音抿了抿唇。
看来,二太太是早就知晓此事了。
那么,是不是老太太将她叫来,也有二太太的功劳?看来二太太是铁了心要为难她了?杨家?老太太似是想起了什么:我记得那家人是嫁了女儿进了平北王府,在京里势力倒是有些。
顾婉音没开口,如今还能说什么?既然老太太是不愿意她出门,那她无论如何大约也就出不了这门子了。
与其焦躁,倒不如静下心来,看看二太太到底想要干什么。
二太太目光一闪,正了正颜色看着顾婉音道:可不是?所以婉音哪,你们顾家可千万记得以和为贵呢。
着若是闹起来,说出去不仅不好听,说不得连带着咱们家这些爷们出去了,也被人指指点点呢。
顾婉音目光一凝,唇角的笑容更是冷了下来。
二太太这是在警告么?是让她明白,既然嫁进了周家,那就是周家的人,最好不要再去顾家搅合。
这话怎么说的?老太太扫了二太太一眼,语气有些嗔怪:靖儿媳妇是顾家出来的,如何不能管那些事情?依我说,不仅要管,还要好好管呢。
靖儿媳妇生母去得早。
家里也没个主事的人,她不帮衬着,谁帮衬?你这样说。
却是太过自私了。
别忘了,你的儿媳妇也在顾家呢。
二太太顿时有些讪讪:老夫人教训的是。
老太太看她一眼,随即语气又软了下去:不过你也是一心为了咱们周家。
我自然是知道的。
看着老太太慈爱的样子,顾婉音越发的收紧了手指。
老太太看似在帮她说话。
可是其实呢?其实不过也是明里暗里的敲打她罢了!当下顾婉音抬起头来,看着二太太诚恳一笑:二婶说得本就是。
我自然知晓这个道理。
不过也就是两个小孩子打架罢了,能闹多大?现在杨家人一时生气,不肯原谅顾家也是有的,可是只要顾家有诚心,如何会一直计较下去?不过说起来,我那弟弟也是被惯坏了。
不仅我和祖母纵着。
就连荣妃娘娘也极喜欢他,越发的让他不知晓天高地厚了。
听到荣妃娘娘这几个字,二太太面上表情一僵,心中更是腹诽道:若不是看在顾家还出了个荣妃,顾家大房和三房都极有前途,她就算是拼着坏了名声,也是断然不会去下聘的!亏得这会子还好意思卖弄?老太太闻言却是点点头:是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荣妃娘娘的份上,总不会动真格的。
靖儿媳妇你也无需担心。
只管呆在家里,小孩子不懂事,好好管教也就是了。
老夫人说的是。
顾婉音垂下眸子,扇子般的睫毛掩盖住眸子。
看上去谦卑而温顺。
嗯,今儿我也累了,你便先回去吧。
靖儿难得在家一日,你也陪着他。
老太太笑盈盈的言道,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这几日太阳大,天气热,你也注意身子,别因为担心跑来跑去。
到时候染了暑气可不是好事。
若要知晓什么消息,便让婆子丫头跑一趟就是了。
也就是说,让她最好只呆在家中,哪里也不要去。
顾婉音心里清楚,老太太这是变相的下了禁制令了。
当下也不愿再多留,起身笑着告退。
二太太却是没有出来。
依旧殷勤的替老夫人捏腿捶背。
直至顾婉音出了门,她这才压低声音道:老夫人,您瞧瞧,小门小户的就是这样。
哪里比得上高门大户?老太太皱了皱眉,似有些不快:如今她已经是靖儿的媳妇了。
可是老夫人您看看,她这样,如何能掌管家业?二太太又道,言语之间多是讥讽:瑞靖也是倒霉,娶了这么个事儿婆回来。
三天两头便是有丑事传出,也不知这顾家到底怎么回事。
说着,二太太不由叹了一声:我们瑞明命更苦。
顾家嫡小姐都是如此,更别说那个庶出的!聘礼都下了,你还想悔婚不成?老太太睁开眼睛斜睨一眼抱怨不止的二太太,神色渐渐有了丝不耐:虽说条件是差了些,可是过两年寻个由头,再娶一个平妻就是了。
靖儿那头我已经是想好了。
哼,若是今年她没动静,我就再给靖儿娶一个。
到时候,谁也没话说。
二太太一愣,随即便是想起——顾婉音已经是讨厌了,若是再娶一个回来,这次还是老太太选,那老太太肯定就会将管家的权利交到大房手里。
到时候她们二房怎么办?!想通了这一层,二太太顿时又有些懊悔——早知如此,便不该成日在老太太耳边念叨这些了!二太太思量间,老太太却又是叹了一口气:其实,撇开家事不说,靖儿媳妇也算是懂事。
若不是顾家太……二太太不愿再说这个话题,便忙岔话道:老夫人您说,这一次太后过寿咱们要准备些什么礼物才好?当今太后,可是老太太的表姐,因了这一层关系,他们周家和皇室之间的关系有不同。
而老太太每年太后过寿的时候,总会进宫贺寿。
这寿礼,自然是要精心准备的。
我早差人在金光寺请了一尊白玉观音回来。
老太太笑道,太后必定喜欢。
这些年,若不是有太后帮衬,只怕当今圣上,是绝不会让真难王府如此昌盛。
就是这次赐婚……老夫人叹了一口气。
若不是明白太后的意思,她是绝不会轻易就应了这亲的。
顾家虽宫中有荣妃,可荣妃已经年纪渐大,却始终没有子嗣。
在后宫里,这样的女人是最不缺少的。
所以谁也不会拿这个当回事儿。
至于宫外的顾家大房和三房,虽然都是有些实力,可是比起那些高门世家,又岂止是差了一星半点?顾家看着风光,可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力。
不过是看着花哨罢了。
唬一唬那些小门小户的也就罢了,对于他们周家来说,却是怎么也比不上的。
所以,太后当时才会那样一口应承下来。
太后和圣上,都不愿意镇南王与权贵世家结亲。
周瑞靖心里也是极其清楚这一点的。
老太太心里清楚,否则不会那样坚决的要娶顾婉音。
论美貌,和顾婉音相比,也不是没有更好的,反而应当是多如牛毛才对。
论家室,京里合适的也不只是一家。
虽说有克妻的名声在外头,可是他们是周家,想要攀上来的还会少?只是,顾家却是最不具实力的。
这样的岳家,对周瑞靖来说只会是拖累,而不是助力。
所以,太后和圣上,乐见其成。
只有这样,才算是从根本上在打压镇南王府。
只是,即便是知晓明白这些,老太太却依旧是心有不甘。
至于二房那头……老太太倒是很满意。
如今没有分家,若是二房的媳妇家室太好,岂不是就生生的压过大房去了?到时候,周瑞靖该在这个王府里,如何自处?只是对于老太太的心思,二太太却并不知晓。
只当老太太是顾忌名声,这才不得不认了。
却全然没想到,为何在老太太如此不满顾婉音的情况下,却对顾瑢音没有半点不满,反而有那么一些乐见其成的味道。
不过,如今顾家发生的这件事情,却是让二太太有些庆幸——正因为如此,想必顾家没功夫管聘礼的事情了罢?这样一来,她也就可以瞒天过海,悄悄的榨取更多的银子。
她可不愿意白白便宜了那个庶女。
顾婉音回了院子之后,周瑞靖却已经在屋里了。
见她回来,便抬头笑道:今儿的甜汤,实在是太甜。
下次若要我吃,可少放些糖?顾婉音顿时面上一红,有些不好意思来。
当时她想着让周瑞靖帮忙,又怕消息传递不出去,这才想了这么一个法子。
如今倒是让他打趣了。
不过,顾婉音更担心的是顾家如今的情形,便也抛开不自在,忙追问道:世子爷可知晓顾家如今的情形?周瑞靖便是料到她要问这个,当下便将情形说了一遍:你大伯母已经过去主持了,顾家暂时也没如何。
你大伯也带着琮琦去赔罪了。
就连荣妃,也派人从宫里出来,给杨家送去补品和药材。
我想杨家那头,迟早会松口。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齐家想要利用这次事情,来和他们镇南王府过不去。
如今他却是不出头,齐家自然也就没趣,加上荣妃和顾家的面子,杨家也就不会真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