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教导

2025-03-25 14:06:06

陶氏第二日早早的便是出现在了二太太的院子里。

按照规矩姨娘都是要给正妻日日请安服侍的,陶氏纵然狂妄,却也不敢不来。

只是陶氏去得早了,二太太却是还没起。

丫头们自然是不会放陶氏进去,当下只得站在院子里头等着。

虽说现在还不算冷,可到底早上的风也有凉浸浸的,站久了便是觉得通身冰凉。

陶氏一站便是小半个时辰,等到二太太起身的时候,只觉得浑身都凉透了,发丝也是润润的,带着早晨的露气。

陶氏进屋的时候,明显听见了丫头们的嗤笑声。

陶氏咬了咬牙,只当是没听见,若无其事的进了屋子去。

陶氏心中自然是明白的,二太太或许不是没起身,反而指不定站在哪个窗口看着她站在院子里呢。

这么做不过是二太太给她的下马威罢了,她若是连这个都忍受不住,自然是只会更加凄惨。

至少,二太太有了更多的理由来折腾她。

陶氏自然是不会给二太太这个机会。

所以,不管二太太今日如何,她都会忍耐住。

陶氏进了屋子的时候,只感觉屋中暖和,一股暖风扑面而来。

冷热交替太快,又受了那么久的露气,陶氏几是立刻便是感觉身上不舒坦起来,脑袋昏沉沉的,没了精神。

二太太正坐在梳妆台前梳头。

听见陶氏进来的动静,也没有回头,只是从镜子里扫了一眼,轻笑一声:听说你早早就来了?等得这样久,恐怕心中已经不耐烦了罢?陶氏在二太太身后三步的距离处站定,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恭敬而又小心的答道:妾身不敢。

嗯。

也是我这几日身上不舒坦,这才起得晚了。

二太太言道,目光却是显得意味深长。

——身上不舒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陶氏?所以,说来说去,还是陶氏自己作孽罢了。

二太太的话音刚落替二太太梳头的丫头便是迫不及待的言道:可平日里我们太太比今日早起足足一个时辰呢。

这话的意思便是有些深意了。

陶氏反应倒是极快,忙回道:那我明日再提前半个时辰来。

甚至说这话的时候,陶氏的面上还带着笑,有些讨好有些怯怯。

看上去好似真的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讨了二太太的欢心,好让自己日子好过一些似的。

二太太闻言,嘉许的看了陶氏一眼,仔细的欣赏了一回陶氏面上的神色。

似乎像是要找出什么虚伪不足的地方,又像是被陶氏这般的行为感动。

只是等到二太太嘴唇一掀的时候,说出的话却是刻薄无比:你这心意是好的,只是我不喜欢外人伺候人多了在我跟前晃,我也心烦。

你明日还是别来了。

二太太这是讥讽陶氏呢。

陶氏这般,也算是拿热脸贴了冷屁股。

陶氏面上的笑几乎是险些挂不住,当时便是僵在了面上。

陶氏缓缓的低下头去,好半晌却是柔声谢道:多谢太太恩典。

嗯。

二太太也不客气,笑着应了。

随后随后捻起一只东珠耳环递给丫头替她戴上。

那东珠足足有小拇指大小,虽说不算极品,可是难得的晶莹圆润而且还是凑成一对的,也是难得的好东西。

戴上耳环之后,二太太微微晃动了一下头对着镜子仔细看了许久之后,才又接着对陶氏言道:对了,老夫人说你不懂规矩,让我好好教导你规矩呢。

要知道,咱们镇南王府不是一般的人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的。

既然你有这个福气,那就好好学着,别替咱们老爷丢了面子。

这边是明摆摆的讥讽了。

说陶氏是阿猫阿狗,说陶氏不懂规矩。

更是提醒了陶氏——日后她的命运,紧紧的攥在她二太太手里呢。

若是陶氏老实也就罢了若是不老实……陶氏对二太太话里话外的讥讽置若罔闻,只低声恭敬的应了:但凭太太吩咐。

二太太露出一丝沉吟之色,随后言道:我也没时间和那功夫教导你。

这样,我让我身边的大丫头瑞珠教你吧。

她跟着我,没什么是不知道的。

你跟着她好好学。

二太太这般说,分明是在羞辱陶氏——教导规矩自然有专门的嬷嬷。

哪里需要用一个丫头?想着陶氏要被一个丫头训斥教导,算什么?岂不是说她连二太太身边一个丫头都不如?不过陶氏也是个能忍的,当下竟是没有半分的波澜,低声应了。

转眼间二太太已经是梳妆完毕,二太太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这才又抬头看一眼陶氏,忽然似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了,青哥儿日后养在我名下,你若是没有要紧的事情,就不要去看他了。

也好让我和他培养感情,不然将来孩子自己都糊涂,不明白谁是他母亲呢。

听了这话,陶氏纵然脾气再好,也是忍不住露出几分异样来。

要知道,作为一个母亲最在意的是什么?还不是自己的孩子?二太太这话犹如一柄利刃,狠狠的便是刺进了陶氏的心底,当场疼得陶氏几乎维持不住面上的表情。

若不是紧紧的掐紧了手掌,陶氏说不得真的会一时冲动······可是到底最后陶氏面色几经变换之后还是沉寂下去,近乎屈辱的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来:是。

二太太见陶氏如此能忍,唇角不由浮起一丝冷笑。

霜华一般冰寒迫人。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这就回去学规矩吧。

我也该去老夫人屋里请安了。

说完这句话,二太太也不再理会陶氏,径直便是走了那个方才伺候二太太梳妆的丫头却是站在了陶氏跟前,朝着陶氏微微一笑:陶姨娘,我就是瑞珠了。

您看——陶氏盯着瑞珠看了半晌,才陡然松开早经掐出了深深痕迹的手掌,朝着瑞珠微微一笑,那咱们这就回去吧。

这个时候倒是一改在二太太跟前的恭敬,略有了几分傲色和主子的气势。

仿佛是为了找回方才在二太太身上丢失的面子一般。

然而瑞珠除了微微嗤笑的看一眼之外,更是心中冷笑——让你装,等会有你好受的!顾婉音瞧着二太太神清气爽的出现,便是笑着朝二太太点点头。

二太太也不知怎么了,竟是破天荒回了个笑容,甚至亲热的上前来:婉音你今日倒是早。

二婶今日气色倒是好了许多。

顾婉音不动声色的看一眼二太太华贵的衣衫,掩着唇笑了:想来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

瑞明娶亲之后,想必越发懂事,日后仕途也更顺畅。

二太太喜气洋洋的一挑眉:那就承你吉言了。

若真有那么一日,我纵然是死了,也瞑目了。

二人客气了几句之后,这才一同进了老太太的院子。

闲话了几句之后,老太太便是问起:后日晚上就要踩花堂了。

可准备好了?瑞明那头也有嬷嬷教导了不曾?这可是极其要紧的,可不能出了差错。

二太太笑着应了:老夫人只管放心,绝不会出差错的。

上次世子成亲也是那嬷嬷教导布置的。

怎么着也不会出错的。

那就好。

这几日忙起来,你们也不必过来请安了。

只是各自准备好该准备的事宜就是。

到底是要办喜事,老太太也是十分欢喜的。

毕竟作为长辈,能看着孙子们成家立业,哪里有不高兴的?想了想又想起陶氏来,老太太便是又问一句:陶氏可还老实?这话自然是向着二太太问的。

只是顾婉音和三太太心中也好奇,便是看向二太太。

二太太却是自信满满的一笑,似乎并不在意这件事情。

只道:以前也就罢了,既然如今进了咱们家的门,我自然会好好管教的。

老夫人放心。

我也说了老二一顿,他也知道错了,心中后悔着呢。

你也别老记着那事儿,夫妻哪里有隔夜的仇?这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才好。

老太太又劝了一句,声音虽然是柔和,可是眼神却是有几分警告的味道:可别让外人看了觉得笑话。

这是自然。

二太太也不见神色有异,只是笑盈盈的应了,似乎真的是想开了。

老太太定定的瞧着她看了半晌,确信是没有问题后,终于是挪开了目光。

二太太便是低下头去,在那么一瞬间,顾婉音看见二太太面上的笑容迅速冷了下去,目光也是凌厉。

当下心中便是明白,二太太不过是做给旁人看的罢了,心中只怕仍是解不开那个疙瘩的。

我明日要进宫去一趟,靖儿媳妇你准备准备,随我一同去吧。

老太太忽然说出这么一句话,十分突兀。

顾婉音惊了一下,不过随即想起周瑞明结婚,老太太自然是要进宫一趟的,当下便是笑着点头应了:是,老夫人。

我回头就去打点。

嗯。

老太太应了一声,随后却是提起了永和郡主:永和郡主最喜欢咱们府上的芙蓉糕,你让人准备些,到时候带去给永和郡主也好。

第三七零章再度试探晚上就寝的时候,顾婉音跟周瑞靖说起进宫的事情。

当下周瑞靖便是皱了眉头——你现在这身子……无妨的。

横竖只有半日时间。

顾婉音知道他是担心,便是笑着安慰了一句。

老夫人只怕还对永和郡主没有死心呢。

不怕,听说圣上已经有意给永和郡主指婚,下头递上去的名字里头,可没有咱们周家。

周瑞靖唇角一挑便是露出笑意来,看上去,倒是有几分得意之色。

显然这其中,也有他的推波助澜罢?顿了顿,只听他沉声继续言道:况且咱们周家刚被狠狠斥了一通,许多人都觉得咱们失了圣心,自然不会上赶着来巴结了。

顾婉音抿唇一笑,世子爷也清闲了不少。

周瑞靖低头看她,仲手将她绾发的玉簪拔去,任由她一头青丝如瀑般泻下。

顾婉音嗔怪的看他一眼,伸手去拿那玉簪:世子爷做什么?散着发睡着也要香甜些。

周瑞靖却是先一步下了床去,将玉簪放在了梳妆台上。

明日起床头发可不好梳,只怕都要打结的。

顾婉音无奈,只嗔怪看他,想着让他将玉簪拿过来从新将发绾上。

让丫头多费些时间罢了。

大不了,我替你梳。

周瑞靖却是不肯,几步又重新回了床上来,抱着她躺下,又细心的将被子拉过来仔细的替她盖好。

竟是比丫头们动作还要温柔几分。

顾婉音心中一阵温暖,不由拽了他的袖子,往他身边依偎了几分。

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便是红着脸道:我听嬷嬷说过,若是怀孕了,就要分房——周瑞靖一愣,随后却是拥着她,将唇凑到她耳边低声言道:放心,我只抱着你睡又不做其他的,自然不用分房。

只是,抱着温香软玉,却又不能品尝也着实是件让人痛苦的事情。

只是,不管怎么样,他仍是不想分房睡。

顾婉音感觉他的喷出的热气热热的覆在她的耳朵上,只觉得又痒又酥,忙往后躲开去。

世子爷快安心睡觉罢。

明日我可要早起呢。

说起进宫这件事情,周瑞靖到底是不放心,皱眉道:明日进宫你万事小心。

除了太后宫里,哪里都别去。

那些妃嫔——我明白。

顾婉音轻轻握了他的手。

圣上既然让那些妃嫔都无法怀孕,那么定然是用了什么手段。

若是她误打误撞的沾上了,岂不是倒霉?顿了顿又道:再说了,我在宫中也没有那样的机会随意乱走。

她说的这些,周瑞靖何尝不知道?不过是白嘱咐一句罢了。

翌日。

顾婉音自然是早早的就起床梳洗。

周瑞靖却也是陪着她一同起了,又看着她用了几样点心,这才亲自送她往老太太屋里去了。

老太太也是收拾妥当正在用早点看着二人进来不由笑了:你们两个倒是起得早。

说着便是放下筷子,从银鹭手中接过茶盅漱了口,又用帕子擦了嘴这才起身道:走吧,咱们这就进宫去。

顾婉音便是上前扶着老太太,老太太含笑看一眼顾婉音:昨儿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可准备好了?备好了。

老夫人只管放心。

顾婉音笑着答了,却见周瑞靖也上前来扶着老太太,不由一愣。

周瑞靖朝着她露出一丝笑意:我送你们上马车就回。

顾婉音还未来得及说什么,老太太便是笑了:怎么,你还怕我将你媳妇带不回来了?顿了顿又道:靖儿自从成亲之后,倒是变了许多。

一面说着,一面含笑看向顾婉音:我心了明白是因为你的缘故。

你作为他的媳妇,凡事可要多劝着他些。

他脾气拧做事只认定了自己的路,从不肯考虑他人的感受。

如今他还听你的,你可替我多看着他些。

老太太这番话大有深意。

顾婉音垂下眸子,羽扇般的睫毛轻轻覆盖下来,掩住了眸子里的情绪。

是,老夫人。

她心知肚明这是老太太在敲打她。

到底周瑞靖直接将陶氏的事情面禀了圣上,导致二老爷丢官被罚,老太太心中是不舒坦,对他们有些怪罪的。

周瑞靖心中也明白,只是却也不好开口,只闭口不言。

老太太看一眼周瑞靖,大约是明白他心中不认同她的话,便是又放缓了语气言道:我知道你们这么做也是怕日后万一被人发现了,那时候圣上越发震怒。

只是凡事也该三思而行,至少也该同我商量商量。

你们是不是这个道理?如今你二叔……老太太话里话外,都是责怪他们夫妻二人不肯跟她商量。

凡事瞒着她罢了。

顾婉音瞧了一眼周瑞靖,见他眉头微蹙着,便是忙开口道:老夫说得极是,原也是我们年轻,考虑事情不周到。

改日我亲自再去跟二婶二叔赔不是。

然后再有什么大事,自然都该是老夫人您拿主意。

世子爷一向孝顺,不跟您说也是怕您跟着担忧。

我知道他是个孝顺的。

老太太听了这样的话,面上的神色慈和了几分:只是你们到底年轻,哪里懂得那么许多门道?顾婉音自然是点头称是。

一面还暗自里拽了拽周瑞靖的袖子。

周瑞靖无奈,也只得跟着应了:是我的不是。

见二人态度如此恭顺,老太太心中到底是舒坦起来,便是没有再多说。

周瑞靖送她们上了马车,又在门口看着马车走远了,这才转身回了自己院子。

想起方才老太太那番话和顾婉音的态度,周瑞靖只觉得心中有些憋闷——他自然明白,顾婉音也是为了他才如此恭顺,才能面对老太太的一再指责,只是顺从而不忤逆。

他只觉让她受了委屈。

到了太后宫中,顾婉音便是扶着老太太去给太后请安。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太后看着竟是比上次苍老了许多。

永和郡主正在旁边陪着太后说笑,看着顾婉音和老太太进去,面上顿时闪过一不自在,嘴里的话也是不由停了下来。

°二人给太后请过安后,太后便是赐了坐,笑着问起老太太:这几日府上想必很忙罢?老太太笑着答道:也算不得很忙,横竖有她们打点着,也轮不道我来操心。

我也是乐得清闲。

太后闻言便是笑了,你是个有福气的,靖儿媳妇这样能干,你只管安享晚年便是。

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

哎,若是真有福气,老二也不会一时糊涂做出那样的事情来。

老太太却是叹了一声,语气中不无恼怒:倒是平白连累了瑞明那孩子。

日后他在衙门里如何在同僚面前抬得起头呢?瑞明那孩子也是个好的。

太后也是叹了一声,神色上有些同情:你家老二也的确糊涂,怎么的竟是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若不是靖儿求情,圣上必定是要严惩不怠的。

原本圣上的意思是靖儿立了大功,已经打算给靖儿升官的。

只是后来……圣上恼怒,这事儿也就作罢了。

老太太却是淡淡道:那是他二叔,若是他不求情,那才是不孝不义呢。

不管怎么说,靖儿的人品都是极好的。

太后和蔼的说着,忽然转头看向永和郡主:永和,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永和郡主方才也不知在想什么,正在走神,听见太后如此问,一惊之下回过神来,啊?嗯,是。

太后说得极是。

你这孩子,想什么呢?太后被永和郡主那副摸样逗得笑起来,出声打趣:怎么,莫不是也在想,日后嫁人也该嫁给像是镇南王世子这样的人?太后一面说着,一面意味深长的看了顾婉音一眼。

顾婉音垂着头,唇角的笑容都不曾有半点松动,只是沉静的坐着。

也不知是没听出太后的意思,还是浑然不在意此事。

然而永和郡主却是反应极大,下意识的便是朝着顾婉音身上看去,面上的笑容也是十分勉强。

半晌才听她答道:镇南王世子的确是人品极好,也对世子妃极好,的确是让人欣羡。

世子妃的的确是个有福气的。

至于我将来要嫁给什么样的人,我想我父王必定会替我选一个不下于镇南王世子的人才是。

言下之意,永和郡主是要以端亲王的意思为准了。

而端亲王,怎么也不会同意自己女儿给人做小,更不会和周家扯上关系。

太后一怔,眉心微微蹙了蹙便是松开。

她自然是感觉到,去了一趟镇南王府之后,永和郡主的心思……似乎是变了。

每每提起周瑞靖,神色便是有些不对,要么是岔开了话题,要么便是闭口不言。

竟是和原本大相径庭了。

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永和郡主改变了看法太后也不好问,所以才想着趁着今日再试探试探。

可是看来……永和郡主似乎不再对周瑞靖有意思了。

像是镇南王世子这样的人,可是凤毛麟角。

太后笑了笑,看向老太太:瑞明成亲,哀家也不能去观礼,也算是哀家这个姨奶奶的不是。

哀家已经命人备了东西,一会你替哀家带回去,交给瑞明吧。

那我先替瑞明谢过太后了。

老太太笑着答道。

嗯,难得你进宫,陪着我说些私房话罢。

至于年轻人,让她们去外头走走也好。

太后显然是有什么话要单独说给老太太,特特的将人都支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