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自是不解顾婉音到底是想做什么,当下倒是多少有些疑惑:怎么演戏?顾婉音微微一笑,面容沉静,眸子里却是有些冷光闪烁:这个时候,自然是越乱越好,所以母亲大可忧思过度,又受了惊吓,昏厥过去,一病不起。
到时候本就已将忙乱的局面,自然会更加的忙乱,而这样一来自然是更让人信服周瑞靖受伤的事情。
重要的是,还能分散某些心怀不轨之人的注意力。
其实,她更是想要趁机弄清楚到底那个内应是谁。
她虽然明白府里一定有别人的眼线,若是通些消息也不算什么,可是这一次,周瑞靖的性命都是受到威胁若是再不理会,将来会不会成了风气?这镇南王府,谁都可以出卖主子?光是想到若不是早先有安排,今日很可能这个时候躺在床上的就是周瑞靖本人,而不是一个替身,顾婉音便是觉得心里一阵恼怒和后怕。
这样的恼怒和后怕,自然更让她坚定了信心:这镇南王府,是该好好肃清肃清了。
也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看看,谁是忠心的,谁是奸猾的,谁是心怀不轨的。
王妃看着顾婉音,沉吟了片刻之后便是点点头:既然你有了主意,那就按照你的来。
从现在开始,我就病了吧。
顾婉音朝着王妃行礼:辛苦母亲了。
王妃忙扶住她,看着她沉静柔美的面容却是叹了一口气:辛苦的人是你。
从你嫁过来,可真真的是没有享过几日福。
一直跟着靖儿担惊受怕的。
你是个贤内助,娶了你,靖儿是你的福气。
顾婉音抿了抿唇,低下头去,轻声道:能嫁给世子爷,是我的福气。
王妃的意思,她自然明白。
可是她觉得,那些不过都是她该做的罢了。
支持周瑞靖,和他站在一起面对一切,那才是夫妻不是么?而王妃说着,心中却是有些担忧——比起先帝那个时候,这一回似乎更为凶险,牵扯也更大些。
大约是因为先帝那个时候儿子太多,所以倒是没有大规模的争斗。
如今……二龙抢珠的局面已然形成,双方都是倾尽了全力的。
谁也不会服谁,自然是更加凶险些。
其实周家一开始便是打定主意,不愿意沾染这些,可是没想到圣上倒是好。
一张圣旨,便是将周家拖进了这个泥潭了,除非周家舍弃周语绯这个女儿,否则的话根本就是不可能不插手。
可是就算周家有心做壁上观,秦王也未必就会觉得周家是真的不牵扯进来。
这个时候,周家几乎是没有了任何的选择余地,完全被动。
只能站在晋王这条船上。
晋王败,周家灭。
二者紧紧相连,谁也不能挣脱谁。
圣上那个时候的意思,必然是觉得晋王式微,所以千方百计的给晋王拉来了这么一个盟友。
自然,周家也是有好处的,若是最后晋王成了事。
那么周家就是功臣,将来更是荣华富贵。
而皇后之位,更是周语绯的囊中之物。
只是,早已经经历了一回这样事情的王妃,却是哪里不明白,周家就算真的扶持了晋王做了皇帝。
可是将来未必也就没有半点危机。
功高震主,这样的事情在哪一个皇帝的眼里,都是容不下的一粒沙子。
或许一时之间还不会发作,可是时日一久……那终归也会渐渐爆发。
周家依靠这权利生存,可是也因了这权利,活得战战兢兢。
王妃叹了一口气,心中默然苦笑:这就是双刃剑了。
一面需要丢不开,一面自己却也为其所害。
真不知道,是福气还是劫数?不过,周家这一次的危机,能不能度过去也不知道了。
若是周瑞靖有个三长两短……王妃心中一激灵,不敢在想下去。
顾婉音见王妃神色有些不对劲,便是言道:咱们出去吧,母亲。
王妃点点头,扶着顾婉音的手木然的走了出去。
眉头紧紧皱着,一脸担忧和悲痛。
她是真担心周瑞靖的。
不仅仅是演戏而已。
来了这样僻静的地方尚且如此,依旧避不开这些,更何况京城?也不知道京城如今的情况如何了。
王妃和顾婉音倒是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王妃回去之后便是病了,是走着走着突然就昏厥过去了。
当下自然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好在大夫什么的都是现成的,所以倒是也不至于太过忙乱。
不过顾婉音担心王妃,又觉得在这里比不上京城,加上周瑞靖不喜欢太多丫头,也不要人贴身伺候,所以倒是将自己身边的人拨了一大半过去给王妃——顾婉音自然是为了尽可能的将自己身边可疑的,有可能是秦王眼线的人支开罢了。
不过这样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却是觉得顾婉音有些小心过了。
这日,王妃身边便是有人私底下悄悄儿的嚼舌头,几个丫头闲着没事儿一起磕牙,便是说起了这件事情来。
说着说着,竟是觉得是顾婉音为了把持住周瑞靖身边的人才故意如此做的,哪里是为了什么孝顺和清净?直说顾婉音是个小心眼儿的容不下人的,说着说着又说起顾婉音是小门户出来的,做派什么的也都是小家子气,让人瞧不上眼。
这话大约也就只有几个人相信——只要稍微有点眼色和脑子的,哪里听不出这些话里头的醋意?分明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哪对于这样的话,有人深以为然,但是好在大多数人都是一笑置之。
王妃自然是听不见这些个闲言碎语的,可是却也压不住有人在她跟前嚼舌头啊——这不,今儿就有人学舌了。
这日王妃刚喝了药歪在榻上养神,一个管针线的丫头便是轻盈的过来了,一副有话要说却又犹豫不定的样子。
自然人家过来也不是为了打小报告,而是来问正事的——前几日王妃说天冷了,要给自个儿孙女做个暖和的披风,王妃自然不会亲自动手,动手的都是底下的丫头。
这不,这个丫头不就是过来交针线的?只是王妃往丫头脸上溜了一眼,自然不可能看不出丫头别有用意,当下忍不住在心中冷笑——不过是寻个由头过来就是了。
那一脸的表情,可比不说更让人奇怪在意哪要说这个丫头还真是聪明着,还知道遮遮掩掩拐弯抹脚了。
不过王妃倒是也不拆穿,只顺着丫头的意思故作好奇的问道:怎么,还有话要说?吞吞吐吐的。
我还会吃人不成?丫头直接便是跪下了,咬了咬唇,一副毅然的样子,本来这些话也不该我拿来说,一来王妃正养着病呢,可听不得这些个话。
二来这些话也实在不是什么好话,更不该我一个丫头说。
可是既然王妃问起,那自然是没有再隐瞒的道理。
王妃不动声色的淡然看着这丫头声色并茂的表演,微微点了点头,轻声催促:你说吧。
这会子,她倒是真的好奇起来了。
这个丫头到底要说什么?又有什么目的?这丫头倒是也口齿伶俐,当下便是将一些丫头们如何背地里议论顾婉音的话说了,倒是说得活灵活现的,一点也不含糊。
王妃盯着丫头,听完了却也没有表态,反而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回王妃的话,我叫春末。
这个叫春末的丫头答得恭恭敬敬,既没有狂喜,也没有战战兢兢的畏缩样子。
倒是让人看着觉得是个懂规矩的有气度的。
再看容貌,王妃这才发现,原来这个叫春末的丫头长得也是极好的。
王妃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向跟了自己多年的嬷嬷,也是一直贴身伺候加管着银钱的王嬷嬷,赏。
虽然只有一个字,却是极好的表明了态度。
只是,表面上是赏赐了,可是心里呢?王妃说真的,并不太喜欢春末这样的。
一句话便是能说明春末的心态,当了*子还想立牌坊。
丫头们议论主子也是有的,纵然说过了,这个春末也不必跑来自己跟前学舌,大可告诉管事嬷嬷,私底下训诫也就罢了。
可是偏偏春末却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方法……这就耐人寻味了。
要说春末没有半点私心,谁信呐?横竖王妃是不信的。
不过春末可不知道王妃心中怎么想的,得了赏赐,自然是喜出望外,又一再表明了忠心,这才退了出去。
不过春末倒是也聪明,知道有些话说多了就让人有些厌烦,所以倒是没有多说。
点到即止。
待到春末出去之后,王嬷嬷瞥了撇嘴,一脸看不上:这丫头倒是个会来事儿的。
王妃轻轻点点头:可不是?现在的小姑娘啊,太过聪慧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太聪明,有时候想事情,就会想歪。
她若是春末,绝不会这样做。
这样做,反而是下下策。
看着占尽了好处,实则……损失极大。
不过……王妃看向王嬷嬷:底下的人真这么议论了?真说世子妃是那样的?王妃的目光看似柔和,可是实际上却是通透得厉害,让人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隐瞒。
王嬷嬷见实在是瞒不过,便是点点头:我也听说了。
王妃不必理会,我回头叫人处理了就是。
别为了一点小事上了神。
现在可是要静养才好。
说真的,王嬷嬷心中是不痛快的。
是她做主瞒着王妃的,如今春末来了这么一出,岂不是让她尴尬起来了?若是王妃问罪起来,还真是给她一个没脸。
最新章节 第五九零章 平安收费章节(12点)第五九零章 平安王妃这头有人嚼舌头,顾婉音那里也是不例外的。
只是这头素琴嚼舌头却不是为了那些个龌龊腌臜的理由。
素琴是为了顾婉音好,一心替顾婉音鸣不平呢。
这不,趁着顾婉音在外头查看给小栖霞做的被子的时候,素琴便是嘀咕开了:我就说世子妃太好性儿了,这样的人留着作甚?要我说,趁早打发出去才是呢咱们王府又不是买不起丫头,纵着她们做什么?一天到晚都是心术不正的,看着就让人生气。
这都什么时候了?偏偏一个个儿的,还说那样的话也不瞧瞧自己长什么样,难道还想着乌鸦变凤凰?顾婉音听着素琴连珠炮一样的说着,不由叹了一口气,这次倒是难得的没有训斥她,只柔声道:你也不必如此气恼,人各有志,说的就是这个。
再说了,真撵出去又如何?将来买进来的人难保也没有这个心思。
而且,那是王妃屋里的人。
我怎么能做主?素琴听了这些,登时丧气起来。
虽然心中仍是不痛快,不过却是也明白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的。
只是到底心气不平:可是总不能就这么姑息着。
我现在不得空,等我得空了再说。
顾婉音点点头,算是应下了。
素琴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丹枝在旁边笑起来:你这丫头,倒是比主子还要威风了。
瞧瞧,世子妃都得顺着你了。
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素琴被这样一打趣,面上登时红了,又羞又恼的辩解:我哪里是这样了?我也是担心世子妃好性儿被欺负了顿了顿,素琴倒是又想起一件事情来,便是又问道:世子妃,外头都说,世子爷伤得厉害。
可是真的?顾婉音看了素琴一眼,点点头。
这件事情是机密,素琴一向口没遮拦,万一嚷嚷出去可是不得了。
所以倒是只有丹枝和碧梅两个知道。
平日里周瑞靖的起居也是她们两人的负责的。
的确伤的很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
在那之前,怕是我们不能回京城去,只能暂时呆在这儿了。
顾婉音叹了一口气,面色有些不好起来。
周瑞靖一去这么多天都没有消息,她心急如焚,偏偏还不能表露半分,这样的煎熬让人快要发疯了。
眼下已经是十一月里头了,再有一个半月就要说过年的话。
若是真……怕是真的要在这里过年了。
顾婉音想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心中多少对周瑞靖有些埋怨起来。
说真的,她觉得周瑞靖多少也该捎个信过来,只言片语,哪怕就说一句话,她也能放心些。
正在出神,就听外头的人过来禀报:世子妃快出去吧,晋王殿下派了人送东西来了。
吩咐说一定要亲自交给世子妃您呢。
顾婉音一怔,抬起头来,随后便是忙放下手中的东西,整了整衣裳,便是疾步往外头迎去。
心头却是碰碰的跳起来。
这个时候,晋王派人送东西过来,会不会就是给她带消息的?一定是了,否则晋王何必说亲自交给她?冬日里寒风凌冽,可是顾婉音却是走出了一身毛毛汗。
晋王派来的人已经在二门上等着了,顾婉音看了一眼,心中却是有些个失望。
随即又忍不住暗笑自己笑太贪心了。
能有周瑞靖的消息已经是不错了,难道她还想要看见人不成?真是……或许人都是这么贪心的吧?有了消息,还想要亲自见一面。
不过想想也是不能,如今这里也不安全,周瑞靖不该过来这里。
万一被人发现了,岂不是前功尽弃?和这个相比,顾婉音倒是宁愿他别回来了。
不管如何,还是安全最重要。
只要过了眼下这一关,还怕什么见不着面?顾婉音笑着摇摇头,将心里的杂念都抛开去。
来的是晋王身边一个亲信,虽然是个宦官,可是自幼就在身边伺候,很是得力。
晋王派他过来送东西,一来是重视二来也是怕人打探了消息去。
见了顾婉音,那宦官便是行礼:奴才给世子妃请安了。
顾婉音点点头,不用拘礼,劳烦你一路辛苦了。
随我进去吃口热茶吧。
既然是宦官,也不必担心什么男女大防,带进内院也没什么。
宦官点点头,笑眯眯的很是和气:那奴才就是敬谢不敏了。
当下二人也就没有再多说,一路回了屋子。
待到坐定之后,顾婉音便是看着宦官,也不开口。
那宦官倒是明白,笑着言道:晋王爷说,这里不比京城,散散心还好,常住也是有许多不好。
正好宫中送来贡品过来,晋王爷便是做主也送了过来。
还有些寻常的吃食药材什么的。
也不算是什么稀罕物。
这里头还有咱们王妃的心意。
王妃让我给世子妃带一句话,说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担心也是无益。
好好保重自己才是正经的,也好让家人放心。
一面说着,一面又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盒子来:这是王妃给侄女儿的一番心意。
让世子妃别嫌弃呢。
丹枝忙接过来,亲自捧了过去。
顾婉音接过,顺手打开来看。
里头是一个绣工精致的荷包。
上头绣的是平安如意麒麟纹,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做的。
针脚也的确是周语绯的。
看样子,竟是周语绯亲手做的。
顾婉音微微的露出笑意来。
捏起荷包笑着对宦官说道:回去之后,替我向晋王妃道谢。
捏起荷包之后,她登时感觉到不对劲——当下便是明白,怕不只是一个荷包这样简单。
当下心中一动,面上却是丝毫不露,只是暗暗的却是用力的握住了荷包。
像是唯恐人抢去了一般。
宦官又说了几句话,便是起身告辞。
顾婉音忙让丹枝带下去吃饭,一定让用了饭,呆上一夜明日一大早再上路。
宦官却是婉拒了,到底只用了一顿热饭,便是匆忙回京去了。
待到人都出去了,顾畹音便是起身往内室走去,碧梅十分自觉地守在了门口。
因为到底还是男女有别,所以便是在床前隔了屏风。
倒是将房间隔成两部分。
周瑞靖在里头养伤,顾婉音并不过去。
坐在床前,顾婉音将荷包打开,果然看见里头有一张折叠的信笺。
取出来打开,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熟悉的字体。
当下顾婉音按住胸口,心都是狂跳起来。
果然是周瑞靖的亲笔信。
顾婉音定下心来,然后飞快的将信看了一遍。
其实信上也没说什么,只三言两语几句话。
一是报了平安,二是嘱咐了几句,旁的倒是一句没有。
顾婉音说不出失望还是高兴,好不容易得了消息,却只这么几句话,任谁也是高兴不起来。
不过能有消息,至少知道他还平安,她却也觉得高兴异常。
到底还是高兴多些吧。
顾婉音忍不住的将信看了好几遍。
然后便是起身朝着外头走去。
依旧让碧梅守着,只让其他几个小丫头跟着,一路去了王妃的屋里。
王妃正静卧着修养,见顾婉音来了,便是撑着身子坐起来,给王嬷嬷打了个眼色,王嬷嬷会意,便是领着丫头们齐齐退出去。
顾婉音掏出信笺,递给王妃看了。
王妃同样是高兴又失望,忍不住的看了几遍,这才又交给了顾婉音。
顾婉音却是举到烛火跟前烧了。
这东西,能不留下还是不留下的好。
让人发现了岂不是起疑?王妃叹了一口气,看着顾婉音已经有些消瘦的脸颊劝道:过了这段时间也就好了。
你千万保重身子,别让自己身子垮了。
要知道,这身子可是自己的。
你不心疼,有人心疼呢。
旁的不说,为了夕照你也也千万保重自身。
顾婉音点点头,母亲放心我明白。
王妃心道:我也知道你明白,可是你却是依然这么一日日瘦下去。
如何叫人不担心?不过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再说什么沉重的话题,顾婉音便是问道:母亲这几日身上感觉如何?就这么躺着,想必是难受的。
王妃果然皱眉道:这骨头都睡疼了。
再过几日,母亲便是好了吧。
眼看着要过年了,咱们也好好准备着。
虽然怕是不能回京城去,可是也不能马虎了。
顾婉音笑着言道,却是十分体贴的站起来替王妃捏起了肩膀来。
王妃拍了拍她的手,心中欣慰,语气却有些森寒:这一病,倒是让我瞧出许多端倪来。
我们府里这些人,也太让人失望了些。
母亲也别气恼,气坏了身子可是不值当的。
顾婉音轻声劝道,顿了顿又添上一句:这段时间不好发作,不过日后总要寻个由头,好好处理处理。
正是这个道理。
这管家啊,可不能心软。
一心软反而被奴才们拿捏住了。
王妃点头,一本正经的嘱咐。
只怕顾婉音年纪轻,不明辨这些个道理,最后吃亏。
多谢母亲提醒。
顾婉音笑着点头,感激的看王妃一眼。
虽然道理她早就明白了,可是王妃能这样提醒着她,可见对她是真的关心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