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竞赛]没过两天,语数老师就用起了新的小蜜蜂。
就是林薇有些好奇,她们手里都有两个班,不知道另外一个班给她们买了没有。
至于陈老师说的过几天就会到的杂志,足足等了一个月才有音信。
杂志到的那天,他们做完课间操一进教室就看到讲台上多出几本杂志,摆得特别整齐,外面的塑封都没有拆。
有同学好奇地想去看一下,手就被留守在教室的值日生挡住了,他们像守着黄金宝藏的恶龙一样护着杂志,大声说道,现在还不能拆,要等陈老师来安排。
陈老师很快就过来了,她喊了两个男生把教室后面闲置的一张课桌搬到教室前面的角落里。
然后把订的杂志放在上面,跟同学们说道,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班的图书角了,里面的书大家轮流借着看。
林薇快速地算了一笔账,她们班六十二个人,每人两元,就是124元。
平摊到每个月,差不多就是20元左右的杂志购买经费,大概可以订四到五种杂志,这还撑不起一个图书角吧。
陈老师应该也是同样的想法,她又号召同学们回家拿一些自己的课外书放在图书角,互相分享。
把图书角置办妥当了,陈老师在教室看了一圈,指了姚欣桐负责管理图书角,图书角的书籍只能在教室里面看,每天放学的时候,姚欣桐你要负责清查好。
现在规矩定得好好的,但是到了学期末的时候,林薇敢保证,图书角里的书还能剩一半,就算她们班的同学有良心。
林薇回家把自己不看的课外书都整理出来,林水荣和贺慧银在这方面毫不吝啬,给她买了很多小学生读物。
但是这些现在都不在林薇的阅读书目里,她干脆趁这个机会整理出来处理掉。
第二天,她背着一书包的课外书去学校,姚欣桐给她登记的时候,她一个人的书目占了半张纸。
姚欣桐做这些事非常认真,还找出一本她漏掉没写名字的,让她补上。
虽然知道这书给出去就算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是林薇还是依言写上了名字。
只是她没有想到,她这本只是为自己不看的闲置书籍找个去处的行为,在同学们看来,就是林薇大公无私为班级体做贡献,同学们被她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于是在她的带动下,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的书籍带到班上,图书角很快就被填充满了。
陈老师甚至在班会课上将林薇这一行为树立成典型,对她大夸特夸。
听着陈老师那夸张的溢美之词,林薇在下面尴尬得抠出一座魔仙城堡。
可看着旁边同样被夸,却骄傲地把头抬得高高的,明明开心得满脸通红却又故作镇定的同学们。
林薇有些伤感地想到,自己的思想到底被社会大染缸污染了。
什么时候起,觉得因为这样的行为受表扬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明明在小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是很光荣的啊。
刚开始有图书角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新鲜,每天去借书看的人络绎不绝。
但是这时候,家长给买的书都差不多,优秀作文选占了一半,然后就是各种童话书,寓言故事书。
大家书柜里的书目严重雷同,渐渐地人就少了。
不过很快有人通过班上订的杂志开启了一个新的潮流。
何佳,今天有你的信。
早上还没有开始早读的时候,大家正三三俩俩地闲聊着,就见班长一脸激动地拿着一封信进来。
信的主人何佳还没有说话,坐在前面的人就立马抢了过去,快速地看了一眼外面,然后大声报告道,哇,这一封信是从海市寄过来的。
那何佳以后就有海市的笔友了。
旁边的人羡慕地说道。
是的,因为那批杂志发展出来的一个新潮流就是交笔友,现在的学生杂志的最下面会公布全国各地一些学生的信息,一般是姓名班级学校以及爱好。
看到的学生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根据他们留下的学校班级信息,寄信过去,如果对方回信了,就证明你俩交上笔友了。
刚好四年级已经开始学习写信了,发现新大陆的同学们掀起了交笔友的热潮,有笔友的学生平时聊天的时候,十分热衷于用我笔友三个字开头去造句。
在这个企鹅软件还不流行的时代,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拥有一个远方的朋友,是很让人羡慕的。
林薇以前也交过几个笔友,传信传得特别真情实感的,把对方奉为知己,可惜后来随着升学就渐渐地失去联系了。
林薇班上有好几个人寄了信出去,每天都伸长脖子等回信,唯一有资格去拿信的班长,被他们逼得每天都要往学校的传达室跑好几趟。
而一旦有人收到了回信,他绝对就是今天班上的话题人物。
一封信传了半个教室后,今天的话题人物何佳才终于追上,她把在传递中被弄得有些皱的信封抹平整,不悦地说道,你们干什么?这是我的信。
旁边的人充耳不闻,还催着她,快看看,里面写什么了?何佳看似抱怨实则炫耀道,你们急什么,我都没着急。
说着在众人催促中,不急不慢地打开信封,避着旁人的视线快速地看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就立刻合上,用一种非常刻意表现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语气说道,哦,也没什么,我上次跟我笔友说,我是双鱼座。
所以我笔友这次回信就告诉我,她刚好是摩羯座,我们的星座适合一起做朋友。
何佳不但拥有了一个笔友,还是一个跟她星座适配的笔友,这实在是太让人羡慕了。
在众人艳羡中,何佳把信放回信封,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里,过程中半点也不让人碰。
叶希贝也很是羡慕,两人一起去上厕所时,她就有些郁闷地说道,我都寄了那么多封信出去了,每一封都写得满满的,怎么一封回信也没有呢?林薇问,你是不是用信纸写的信?叶希贝点头,是呀,我还特意让我爸爸给我买了一叠信纸呢。
林薇就给她出主意,这样,你不要用信纸写了,你不是有一个很漂亮的软皮本,就是里面的纸都是有图案的那个,你就用那个写。
也不用光写字,你画画画得那么好,也可以画一点画上去。
叶希贝半信半疑道,这样就可以了吗?林薇肯定道,你先试试,不行你来找我。
她就不信了,四年级小学生交笔友难道还真看什么性格内涵,就算看,凭着几封语句都不通顺的信能看出来什么。
叶希贝写个300字的作文都费劲,想把那种信纸写满,不知道要写多少流水账上去,对方看没看完还是一个问题。
还不如就选一张漂亮的信纸,随便写几句话,然后画点好看的画上去,营造一个精致的形象来得靠谱 。
好,下课。
铃声一响,数学老师将粉笔扔回粉笔盒中,喊了声下课就走了。
数学科代表则赶紧催着小组长们把上课时写的课堂作业赶紧交上来。
林薇他们这小组坐在靠墙那边,收作业特别不方便,她懒得一本一本费劲地收,就冲后面喊了一句,张遥,把数学作业本摊开传上来。
陈老师可能觉得林薇管同学管得好,把张遥这个不好管的塞她们组来了。
林薇近来积威甚深,她人又就站在自己位置上盯着,他们组的组员倒是没人敢跑,一个接一个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作业往前面传。
林薇,给你。
曹文静把后面传上来的作业本摆齐后才给林薇。
林薇等他们的时候,把前面两个人的收好放在桌子上。
从曹文静手里接过后面人的作业就叠在上面,又数了一遍,确认没有疏漏就给数学科代表了。
再次回到座位的时候,就见曹文静坐在座位上,正安静地阅读从图书角借的书籍。
她坐在那里,好像自成一个世界,跟周围喧闹的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比起来,林薇这也热闹太多了,她也想安静,可清静不起来。
座位轮了一个月后,她又回到了教室里面靠窗的那一组,窗外正对着乒乓球台,有些无聊的男生在打乒乓球的时候,发现她坐在这里,非要特意拐两步过来跟她打个招呼。
女生们也时不时来向她咨询星座问题,叶希贝最近也喜欢跑过来问题目。
因为暑假林薇有意识地给她巩固提高,她开学后发现书上这些知识感觉特别亲切。
上课的问题都能答出,做起作业来有如神助,她现在对学习积极多了。
学习就是这样,一旦你发现自己的进步,从中获得成就感之后,就会忍不住继续下去。
林薇知道叶希贝其实很聪明的,她后来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的时候,一下子就赶上来了。
而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各科满分第一的林薇,自上了四年级后,各种各样的竞赛开始找上门了。
先是陈老师把她叫过去,跟她说,省里有一个作文竞赛,让她交一篇作文上去。
自从三年级开始学作文以来,林薇平时大大小小的作文比赛没少参加,也没少拿奖,她对林薇的能力还是信任的。
但是这次是全省范围内的,规格要高一些,所以陈老师特意叫她过来交待一句,让她把初稿写出来后先给她看一遍。
林薇对这个还比较放松,从以前起,作文就是她的拿手好戏。
回头很快就写好了一篇契合主题的作文,刚交给陈老师。
那边数学老师说也学了这么久的奥数了,平素在学校自己组织的奥数比赛中表现还行,也该出去见见世面,准备派她出去参加市里的奥数比赛。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通知,林薇从这学期开始就要去上学校专门为各班数学尖子生准备的奥数辅导班了。
以后的周六,林薇可以不用去参加兴趣班了,换成去奥数辅导班。
上辈子林薇应付教学大纲里的数学还可以,但是在奥数上表现得差强人意,所以从来没有被数学老师挑中去参加传说中的奥数班。
奥数班跟平时大部队的奥数兴趣班不一样,这里面的人全是各班挑选出来有奥数天赋的学生。
每个班只有四个名额,整个年级一共十六个人组成一个班,是学校专门收拢过来悉心培养,好放出去拿奖的。
三年级学生也上了一年的奥数兴趣班,学生们有几斤几两数学老师也摸透了。
数学老师直接定了名额,林薇她们班是林薇、姚欣桐、曹文静还有一个叫孙昊宇的男生。
因为是死对头,林薇清楚地记得上辈子姚欣桐和自己一样,并没有参加奥数班。
想到她一下课就趴在座位上写奥数的身影,林薇些许良心不安,该不会真是被自己刺激进了奥数这个大坑吧。
简佳也被他们班选来奥数班,简佳在奥数班跟她打招呼的时候,林薇真的想问一句,到底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殊不知别人看到她也是这么想的。
◎最新评论:加油按爪我们小学订的是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其实都没怎么看加油加油追平,加更加更~大大的文风好喜欢追平啦营养液(1/1)成就达成,有一定几率掉落更新,请侠士再接再厉追平我小时候学奥数属于那种题做出了也觉得是错的,关键是每次老师和我说我做对了的时候,我都觉得是自己蒙对了(笑哭)就稀里糊涂的,每天做题都觉得真的是这样的吗?加油,写得很好
追平爪追平撒花小学都这么卷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