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包书皮]林小叔学手艺是件大事,虽然那天大家好像都把林薇的话听进去了,但是林水荣还是去咨询了不少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最终才定下送林小叔去学电脑维修技术。
林水荣和贺慧银在阳泽市教书育人也有十多年了,虽不说桃李满天下,但是几届下来,教过的学生还是不少,认识的家长更是各行各业都有。
林水荣拿着电话本打了两圈电话出去,就给林小叔找到了去处。
赶在开学前一天,林水荣带着礼物陪林小叔去他未来的师傅家拜年以及正式去认师傅。
两人半下午去的,但直到晚上,林小叔才架着喝得醉醺醺的林水荣回来。
喝醉的人沉得不像话,林小叔一个人根本没办法把人弄回来,还是林小叔刚认的师傅派了个人帮着一起送了回来。
这大冬天的,两个壮小伙子把林水荣往沙发上一扔,就势腿一软,坐在林薇家客厅的地板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那满头大汗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烈日下呢。
贺慧银给两人拿了干毛巾和温水,快擦擦汗,一会凉了该感冒了。
又给来送人的小伙子打发了一个红包,将人客气地送走。
回来看着林水荣和林小叔的眼神就有些不善了,怎么喝这么多,难道不知道明天要开学吗?林小叔有些心虚,帮他大哥解释道,我那师傅特别能喝,劝酒劝得厉害,大哥护着我,就帮我挡前面了。
贺慧银听了这话,也不好说什么了,林水荣在外面向来很护着他那两个弟弟,尤其是林小叔,因为跟他年龄差距较大,简直就是当半个儿子在养。
好在林水荣酒品很好,喝醉了就是睡觉,也不吵人。
贺慧银弄了条热毛巾给他擦了脸,就把他放在沙发上,跟林小叔说,今天你哥和你一块睡客厅,我一会给你们再拿条被子出来。
林薇家只有两个卧室,一个爸妈住,一个林薇住,林小叔来林薇家这两天,都是睡在林水荣在客厅给他支上床上。
林小叔看着明显有些薄怒的大嫂,也不敢为刚刚沦为他室友的大哥分辨,乖乖应下。
喝醉的人会把被子染得臭烘烘的,贺慧银特别嫌弃这一点,所以每次林水荣要是喝醉了,就只有睡客厅的待遇了。
林薇蹲在沙发前看他爸红得跟个煮熟的虾似的脸,就听到林水荣迷迷糊糊地嘀咕着要水,忙去给他熟练地冲了一杯蜂蜜水。
林水荣有些贪杯,平时要上课的时候会克制点自己,可逢年过节的时候,总免不了醉几回,林薇这也是做惯了的。
贺慧银拿了床被子出来给林水荣盖上,接过林薇冲好的蜂蜜水,就赶她回房间睡觉了,我来吧,你明天也要开学,早点去睡吧。
五年级的林薇争取到了自己独自去开学报道的权利,贺慧银将学费拿给她,有些不放心地反复叮嘱道,你把钱放在包里,坐车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包放前面看着,一到学校就要交给老师,知道吗?放心吧,我上学期不就自己交得好好的。
林薇拉好书包拉链,朝贺慧银摆摆手。
虽然已经是义务教育了,但是各种课本费、保险费、水费林林总总加起来也要好几百块,贺慧银不放心也是有的。
林薇背着书包下了楼,正好撞上海伟叔叔送海星去报道,他看到林薇,把车停下,薇薇上车,叔叔送你一起过去。
二月春寒料峭的,有专车可以蹭,自然比林薇自己在寒风中等公交好,林薇欣喜地说道,谢谢海伟叔叔。
林薇拉开后车门,海星也在后座,见她坐上来,往旁边给她挪出空间,林薇打了招呼就坐下。
见两个孩子坐好了,海伟叔叔发动车子,对林薇关心道,薇薇,你平时都是怎么去上学的啊?都是坐公交车的。
林薇应道。
听了她的回答,海伟叔叔又是一连串地发问,是坐哪一路公交车,方便吗?要多久啊?林薇敏锐地察觉到海伟叔叔这不是在礼貌性地关心她,他这是在帮海星收集信息。
她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海星,更有针对性地回答道,很方便的,在一中门口等车就可以了,三个站就到一小了,一般十分钟就可以到。
海伟叔叔,你还可以帮海星去买学生月票,一个月交一次钱就可以了。
海伟叔叔果然很感兴趣,又朝林薇问了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林薇知道他问的目的是什么,回答得尽量都在点子上,就当作是车费了。
车程不长,很快就到了市一小,海伟叔叔当初托人找关系是直接找了市一小的教务处主任,现在还不知道是去哪个班报道,得先去找主任。
林薇虽然知道,但也不好说,只能给他们指了教务处的方向。
海伟做了几年生意,自认还是会看人的,从刚刚短暂的交谈中,他发现林薇这小丫头心里是个有成算的人。
于是分别的时候将她当做个大人拜托道,海星刚刚转学过来,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叔叔要拜托薇薇多帮帮他。
叔叔,你放心吧,我就在一班。
虽然觉得海星并不会有这个需要,林薇还是报上了自己的班级信息,转头朝海星说道,你有什么不知道的来找我就行了。
海星就站在他们旁边,全程很少说话,听到爸爸拜托林薇的话,也没有一般小男孩的羞赧或者不自在。
听到林薇的话,还很有礼貌地点头致谢。
林薇目送他们去了教务处,然后自己去班上报道。
报道日的流程千篇一律,报道,查假期作业,发新书。
林薇现在也是查同学寒假作业的检查团的一员,她跟几位班干坐在教室讲台前的第一排,手下按着一张花名册,一脸严肃地迎接前来报名的同学。
林薇自己也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这所谓的《寒假生活》形式大于意义,反正老师们收上去也不会看,大概率就是卖废品。
因此查得比较松,只要是大致上完成得差不多的,就给人家打了勾。
她也因为这举动,把自己平时管班时不近人情的形象挽回了一点。
所谓开学三天耍的传统跟五六年级没什么关系,可能是快要接近升学了,为了给他们营造紧张气氛,学校一开学就开始让他们跟六年级保持一致。
往年发了新书就可以回家了,今天发完新书,班主任还留他们在教室里,说要跟六年级一样上节自习课才能走。
无力反抗的学生们只能乖乖坐下,只是互相之间那眼神传得飞起,眉飞色舞得不知道有多开心,很少有人能够乖乖静下心来,像老师说得那样预习新课。
来报道的有像林薇这样自己来的,也有还是家长陪同的,更有家长代劳的。
班上有一个同学在寒假的时候不小心摔到了腿,没办法按时来学校上课,他家长过来跟班主任说明情况。
请长假需要去学校那里办手续,陈老师在班上看了一圈,指了林薇上台看纪律,然后就陪家长去学校那里办手续了。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好管了,不过一班的同学被林薇镇压惯了,对她管班接受良好。
这也是陈老师指定她的原因,老师们私下里说,林薇在班上比有些任课老师还有威信一些,班上那些刺头男生谁也不服管,对她倒是服气。
林薇拿着数学书坐在讲台后面,她非常能够理解同学们因为长假过后第一天上学而躁动不安的心。
因此只要他们不发出动静,也没有较真地去管那些挤眉弄眼。
林薇她很认真地把数学书从头到尾翻一遍,确认有没有超过她认知范围外的知识点,这是她每次拿到新书做的第一件事。
虽然她有超前学,但是到底不如按照教育大纲编的教材来得系统,好在目前为止还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那边海伟领着海星从主任那里拿了条子去找到二班的班主任,顺利报了道。
但是有一个小问题,学生的教材都是学校在上一个学期就订好的,海星是寒假期间才联系这边转学的,市一小这边并没有订他的教材,因此他的教材得自备。
了解到今天上午就要自习后,海伟将海星在教室里安置妥当,就去给儿子找教材。
他好歹也在这里当过几年老师,还是知道哪里有教材卖的,他直接去了新华书店,那里一般都有多余的教材,找人按课本原价买了一套,又马不停蹄地送到了学校。
他把海星喊到教室外面,把教材交给他,见儿子接过,问道,你们什么时候放学,我来接你。
海星摇了摇头,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去就好。
海伟看了一眼海星,他这儿子从小就表现得很是聪明,又因为被他经常带着出席一些生意场合,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纪行事就很有模有样了。
把他拉出去,他那些生意场上的朋友谁不羡慕他有一个这样出色的好儿子。
这段时间家庭发生了变故,饶是海伟到现在都有些没能适应过来。
可无论是父母离婚,还是换了新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些对别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世界要崩塌的大事,海星却都很平静地接受了,只是原本还有些活泼的性子变得沉默了起来。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回去继续做生意,到时候就要留下海星一个人在这个他其实不怎么熟悉的阳泽市生活,海伟就有些愧疚,还是我来接你吧,你都不知道去哪里坐公交车。
我知道的,来的时候,林薇指给我们看了,她还说了要坐哪一路,她能坐公交车回家,我也可以的。
海星抱着自己的新教材,再次重复道。
看海星这么坚持,海伟只好答应了,看着海星进了教室,跟同学们一样看起新书,他才放下心来。
临走时,想起海星刚刚话里提到的林薇,他抬头左右张望了一眼,之前林薇好像说她在一班吧,那应该就是左边这间教室了。
海伟心一动,往前几步,走到一班教室外,透过窗户往里面看,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讲台上面的林薇。
她们班教室里面没有老师,但是学生们都还算规矩地坐着。
他也是做过老师的人,当然知道没有老师在场,学生会是个什么德行。
现在这般场景一定是林薇的功劳了,没想到林薇这小丫头还挺有一套的,海伟心里赞许道。
后排有个调皮的男生正在探头探脑地四处张望,突然看到了站在窗户后面的海伟,吓得急忙低头看书。
海伟失笑,转头又去看了一眼海星就离开了一小。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铃声响,同学们欢呼一声就纷纷往外跑,今天下午不用上课,他们万分珍惜这最后的自由时光。
林薇跟叶希贝和曹文静一起走到市一小附近的公交站台,叶希贝极其灵活地挤上公交车,一马当先地坐下,并且快手快脚地给她俩也占到了位置。
林薇在叶希贝旁边坐下,看到了慢一步上车只能在人堆里挣扎的海星,朝他招手,让他扶着自己的座位靠背,又说道,把你的书包给我拿着吧。
五年级的书包有一定重量,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背着还是有些吃力的,听她这么说,海星把自己的书包给了她。
林薇接过放在自己的书包上面。
叶希贝看了一眼陌生的海星,悄悄地推了推林薇,小声地问道,谁呀?他叫海星,也是一中的教师子弟,以前在外面上学,这学期也转到一小读书了。
林薇简单地说明,又给几人互相做了介绍。
曹文静只是礼貌地打了个招呼就没有说话了,叶希贝听说海星也是一中的教师子弟,立马就觉得亲近了起来,倒是对他表现得很热情。
听说他以前是在大城市上学,对他有很多好奇,只是碍于还不太熟,就强压下去了,只是在和林薇说话的时候,她那滴溜溜的眼珠子时不时就瞥一眼海星。
公交车很快就到了市一中,除了曹文静,林薇三人先下了车,又跟叶希贝约好明天上学的时间,林薇就和海星两人朝市一中走去。
刚刚有叶希贝叽叽喳喳还不觉得,但是现在就俩人并排一起走,却不说话,林薇觉得有些奇怪。
林薇自许自己要大一些,主动找话题,别的她也不了解,那就说学习吧,刚好她也有点疑问,你给我的习题集有几个题目的思路我有些理不顺,你能给我讲讲吗?是哪几个题目?见他这么好说话,林薇就将要问的题目以及卡住她的那一步说了。
海星听到她说的题目有些诧异,看了过来,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这在挺后面了,你就做到这里了?听海星这语气,难道那些题目的位置他都记住了,林薇心里有些惊讶,面上不忘解释道,这两天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我就做得比较快了点。
这可不是快了一点,海星回忆了一下自己当初做到那花的时间,这林薇该不会除了睡觉吃饭就都在做题吧。
海星心中闪过这个猜测,见林薇还在等他的解答,忙专心回忆当初自己的思路,给她讲了。
听到思路的主人亲自讲解,困扰林薇半天的疑惑茅塞顿开,她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的。
又把另外几道题也一起问了。
这样互相讨论着习题,他们就到家了,林薇想到那半小时来一趟的公交车,怕海星因为不熟悉时间错过,就把等车的最佳时间跟海星说了。
海星点点头,示意自己记住了。
开学这一天的食堂还只是个半动员,只开了小小几个窗口,菜色也不好,因此林薇家一般还都是在家里吃的。
好在从老家带回来很多半成品的菜,将其简单加工一下,再随便炒个时蔬,以贺慧银的厨艺也能糊弄过去。
进家门的时候,贺慧银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林薇顾不上吃饭,跟贺慧银打了声招呼就先找出海星给的习题集。
餐桌已经被占了,她就直接趴在客厅的茶几上,翻到对应的题目那,将刚刚经海星提点后,想通的思路再用自己的思维重新走一遍,确认自己完全掌握好了这种解题思路,她才停下来。
其实这些题目她不是不会做,只是她的解题思路比起海星的有些不同,要么是仗着自己耐得烦,多走了几步硬算出来,要么是用上了初中高中知识解答。
没办法像海星一样只是完全利用当前所学知识做出来,那如同天马行空般的思路是自己怎么都没办法想到的,甚至还要听人家解释才能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联想起来。
林薇叹了口气,要不说人比人气死人呢,要是自己没有掌握超前的知识,没有比同龄人多出一截的耐心,在同样的年纪,是没有办法解出这些题目了。
薇薇,过来吃饭了。
林薇一进门那急切的架势,贺慧银都不敢打扰她,现在看她自己停了,才出声喊道。
来了。
林薇把东西收拾好,去了饭桌前,看就她们两个人,问道,爸爸不回来吃饭吗?林小叔是他做学徒的地方包饭,林水荣怎么不回来。
他们班主任今天约着一起聚餐,就不回来吃了。
贺慧银给林薇夹了一筷子菜,催道,快点吃,一会该凉了。
林薇吃过饭,将餐桌收拾好后,林薇把新书拿到变身为书桌的餐桌上,给自己的新书一一签上大名。
她的大字已经略有小成,这种事情已经不需要劳动林水荣了。
贺慧银看着她光溜溜的新书,奇怪道,你不包书皮了?不包了。
林薇摇了摇头。
今天出校的时候,她是有想去买书皮包的,可是被叶希贝拦下了,她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下学期都要上六年级了,又不会跟小孩子一样不知道爱惜书,哪还要包层书皮来保护,你也不怕被人笑话。
林薇记得好像长大一点后,同学们是不会给教材包书皮了,但是她不知道这个界限点原来是发生在五年级下期。
虽然她还是有些不理解,但是为了跟小伙伴保持一致,不被人笑话,她也决定不包书皮了。
◎最新评论:我小时候是用挂历包书皮,那时候还没有卖书皮的我从一年级开始都是自己去报名,我爸妈直接是放养我,导致他们认为我自己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四年级的时候给我买了大巴卧铺票让我一个人回老家接还在读二年级的弟弟,当时返程我奶奶不放心送我们回来,坐了俩天卧铺才到,后来回老家读书暑假去爸妈那都是我一个人,弟弟回来读初中也是我领着暑假去找爸妈我喜欢包书皮加油虽然知道大大每天固定更,但还是厚脸皮的求加更~超好看可爱叮叮叮,您的营养液已到货,请更新查收!撒花好好看,哈哈哈哈哈,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但是同类型的基本都看遍了,会继续追更的哦,作者加油!我到高中毕业都会包书皮,因为那些书都能二手出售,能卖个好价钱嘿嘿小学好像还好,初高中真的就懒得包书皮了,大学的书直接名字都拼音缩写有种看女儿的感觉了哈哈哈哈,薇薇冲呀我是初中才不包书皮的大大加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