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 ✐

2025-03-21 13:46:10

[ 获奖剪报]不管成绩怎么样,考完试对于学生来说就像完成了任务一样。

没有了心理负担,大家情绪明显比昨天高涨很多,回宾馆的车上,还有兴致讨论外面的建筑,又是缠着老师问,老师,我们等下可不可以出去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陈老师一脸严肃地告诫道,不准出宾馆,今天就在宾馆里面休息,明天参加完颁奖仪式我们就回去了。

回到房间,余晨看着被宾馆工作人员叠好放在床上的衣服,欣喜道,原来真的会帮我们收衣服啊。

林薇:不然呢,感情姑娘你警惕心这么高的,一直还没相信人家宾馆啊?她们在房间里呆了一会,胡老师又来敲她们门,叫她们下午吃晚餐了。

考完试的学生都放松了,晚饭时间,大家都三三俩俩地嬉笑着往餐厅走去。

但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是这样了,张宇涵一脸同情地说道,住在我们隔壁房间的那个学校的人好惨,我们刚刚出来吃饭的时候,他们还被老师留在房间里面讲课。

他们附近有一个初中生模样的人听到了,就解释道,他们应该是首都队或者是羊城队的,明天还有一个团体赛,他们肯定是在为明天的团体赛做准备。

哦。

张宇涵点头,然后有些奇怪道,那我们为什么不要做准备?本来只是想显摆自己知道的多的初中生愣住了,看着一脸天真的张宇涵,有些薄怒道,因为我们队跟你们队一样,基本上没有希望进入团体赛。

原来是这样啊。

张宇涵一脸的恍然大悟,还不忘很有礼貌地跟人家道谢,谢谢哥哥,我知道了。

林薇看着无意识伤人而不自知的张宇涵,不着痕迹地跟他拉开一点距离。

第二天上午,他们一大早就被老师带着去参加颁奖仪式。

林薇没想到这个比赛规格这么高,现场竟然有电视台来录制,主持人还是小学生们熟悉的月亮姐姐。

看到月亮姐姐上台,坐在林薇旁边的余晨忍不住激动地抓着她的手,开心地说,是月亮姐姐诶。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林薇一边应着一边努力把自己的手解救出来。

好在很快她的注意力被组委会公布的成绩转移了。

林薇有些懵地被老师推着上台,接受了组委会的领导在她脖子上挂上了一块金牌。

这次参加总决赛的选手有五百多名,而金牌可只有三十块,怎么就落她手上了。

林薇有些不可思议地打量着胸前的金牌,支持人让他们下台的时候,还是同样获得金牌的海星拉了她一下,她才反应过来跟着走下去。

余晨有些羡慕地看着她的金牌,她只有一个铜牌,但是比起同样参加比赛却只有一张证书的孔嘉却好得多。

他们省这次初中组表现不佳,倒是小学组有一金一银一铜。

陈老师看着海星胸前的金牌,不无遗憾道,要是你的成绩能记入团体就好了,说不定还能争取个团体赛资格。

毕竟进入团体赛的最后一支队伍也只有两个金牌。

颁奖完后,总成绩进入前八名的队伍就可以进入团体赛,而团体赛又会被电视台现场录制后播放出去,能够上电视是很光荣的。

团体赛的比赛形式是口试抢答,参赛队伍上台,屏幕上快速地显出问题,月宫蟠桃二百年,赠与杯赛表庆贺。

每堆十个少三枚,十二成堆多少个?主持人月亮姐姐快速读完然后说道,请选手快作答,大圣赠桃多少个?这题目虽然不难,但是要当场争分夺秒地做完还要抢答成功,对选手的压力就很大了。

坐在下面当观众的林薇默默为台上的选手点蜡,她觉得如果让她上台,脑子一定会是一片空白,更别说还要抢在所有人之前高速思考出结果了,这完全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可是台上选手们浑然不惧,你争我夺的,竞争得十分激烈。

还有一个让林薇影响很深的小插曲,可能是工作人员失误,屏幕上题目中的数字跟评委团的手里的好像不一样,以至于评委判定抢答正确的选手回答错误。

可台上的选手,虽然小小年纪却并不迷信权威。

他们非常自信,拿着重新验算后的证据跟评委据理力争,让组委会发现双方拿到的题目数字不一致,及时挽回了加分,最后成功拿到了团体赛冠军。

林薇看着台上高举奖杯、光彩耀目的选手们,大脑慢慢地从拿到金牌的狂热中冷醒了下来。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颁奖仪式后,陈老师带着他们省所有选手重新上台照了一张集体照,林薇和海星两个金牌被安排在最前面。

张宇涵看着队伍里唯二的两块金牌,再次认真地说道,果然你们市的学生脑袋就是特别聪明。

林薇对此不做表态,海星或许是这样的,但她不是的。

她现在取得的成绩一半是努力,一半是计算。

是她从三年级开始日复一日,每天埋头苦练得来的,也是她用成年人的投机主义精打细算出来的。

她身边的选手很多是真正热爱奥数,他们勇于征服一道又一道难题,就算是那些没能拿到金牌的,林薇也不会狂傲地认为他们就比自己笨。

他们只是不会像林薇一样,在做之前就先进行了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或许他们的老师也教过他们要取舍,但是也是从学生过来的林薇知道,就算被老师反复叮嘱,他们还是做不到像自己这样。

因为他们还学不会像林薇这样清醒地算计得失,他们看到再难的题也总是会先尝试一下。

昨天一考完他们就拿到了标准答案,几人一对照,只有林薇是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出来了。

其他人包括海星都因为在不会做的题目上浪费了时间,以至于最后急急忙忙的,在自己会做的题目上都有些失误。

所以林薇想,虽然她受限于天赋,没办法成为台上那批最顶尖的。

可只要继续努力并且能够把实力发挥到极致,也总能有属于自己的璀璨吧。

毕竟,不受限地发挥出全部实力也是一种能力呢。

回到宾馆,老师就让他们回去收拾东西,说等下吃完午饭就走。

林薇刚收拾到一半,陈老师拿着手机找了过来,说省报的记者要对她和海星做一个电话采访。

生平第一次接到记者采访的林薇还忐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接过老师的手机,结果电话那头的记者问的就是一些这次考试题目怎么样?你觉得又什么收获?这样简单的问题。

林薇稍微考虑了一下措辞就回答了。

他们是下午一点的火车,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提前得到通知的家长们在火车站接到了已经是睡意昏沉的孩子。

市一中也放假了,贺慧银和林水荣一起来接孩子,他们已经在电话里知道比赛结果了。

在外人面前还绷着,客套地谢过两位带队老师这几天对孩子的照顾,结果一上车就露馅了,迫不及待地问道,你们的金牌呢。

林薇无奈,从包里掏出金牌给两人看。

一事不烦二主,来接他们的司机就是两天前送他们来的司机,看到这一幕,乐道,没想到我这车还接了两个文曲星呢。

贺慧银一边嘴上客气,一边又忍不住说出这个金牌全国也只有三十块,增加这块金牌的含金量,引来司机更多的溢美之词。

在知道林薇从全国总决赛中拿了金牌回来的消息后,附中的校长在一中校长陪同,拎了几瓶好酒来家里坐了一趟,敲定了林薇初中会在附中读后,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送走了校长,林水荣和贺慧银忍不住跟林薇确认道,你真不去省城读了,那边还特意打电话过来了呢?林薇坚定地摇头,省城那边应该是从带队老师那里要到了林水荣的联系方式,林薇刚到家,就有几所学校打电话过来说可以考虑提前录取林薇。

毕竟一等奖常有,可全国金牌却不常有。

林水荣和贺慧银都忍不住心动了,要不是林薇意志力坚定,哪还轮得到附中校长来收揽。

林薇和海星之前接受的采访也放出来了,虽然只是采访了他们两个人,但是整篇报道他们两个的比重比较小,前面大篇幅地都是在赞美他们省的奥数成绩是如何地再创新高。

只有报道的最下面,附上了两人的采访对话。

林薇一看,上面所谓的原话明显就是记者经过修饰过后的,林薇根本就没有办法从那上面的官话中看出自己的原意。

报道中还附上了他们在台上拍得那张集体照,林薇在陈老师的指挥下,手举金牌笑得格外傻气。

这份被林薇格外嫌弃的报纸,林水荣特意买了三份回来。

一份小心地收起来,说到时候拿回老家给林薇爷爷奶奶他们去看。

一份就很显眼地摆在家里,放在客人进门就能看到的地方,以备客人问起的时候可以炫耀有名。

最后一份小心地剪下来贴在他的剪报本上面,林薇眼疼地看着他剪报本上面一溜烟的国家大事中,突然夹杂着一页与其格格不入获奖类新闻稿。

林水荣喜欢做剪报本,几乎每年都会做一本,里面都是他觉得对时代有大影响的时事资讯,林薇没想到原来自己一个小小的获奖也能被他归类在其中。

剪报本现在还没有完全落寞,还有很大一批人有剪报的习惯。

甚至学校里也鼓励他们做,上学期市一小就要求学生们要在一个学期内做一本剪报本出来,期末的时候还挑选制作优良的作为展示。

因为林水荣在做剪报本,林薇家一直有订报纸的习惯,林薇就直接捡林水荣剪过的报纸。

她就剪后面板块的文化常识或者一些精美小短文,看到有不错的配图也收集下来。

然后当做手帐本一样将其重新排列布局,在旁边用艺术字写好日期,期末的时候还因为设计巧妙被选到学校里去展出了。

◎最新评论:能走到全国赛的,都很厉害按爪棒床前明月光,更文上晋江,营养液浇灌,码字翻一番~客官,您点的营养液,本店接受以更新来付款哦。

打卡打卡打卡打卡撒花撒花撒花在准备教资,每天看一章更新,不错不错打卡我都抱着营养液来看你了,快把存稿君交出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