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野炊]果然,林薇的预感还是很准的,在六年级上期开学一个多月后,她收到了她的钢琴十级证书。
看着前世未能一见的十级证书,林薇发现她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
她现在已经不需要用它来证明什么了,收到后也就是看了两眼就收起来了。
暑假跟她一起去考级的简佳也顺利通过了,听说她拿到证书后,已经被她妈妈带着去省城面试了好几所学校了。
简佳偷偷跟她说,她妈妈想让她以音乐特长生的身份去参加高考。
不得不说,就从利益考虑,她妈妈做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以简佳还算不错的文化成绩再加上艺术生的身份,将来可以考到比走纯文化生路线更好的大学。
林薇突然就有了一个意识,关于高考这场战役,并不只是高中三年,它开始的更早,参战的也并不只是学生,还有她背后的家庭。
只是林薇从来没有想过走艺术生路线,艺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已经拿到了钢琴十级,但是她也没有想过以此为专业。
钢琴这种东西,真的很难用努力弥补天赋,别人先不说,王安楠的存在就是一个最直观的写照。
同样的一首曲子,王安楠一个礼拜就可以让谭老师点头,而林薇要练半个月。
越学到后面,曲子越难,林薇就越难跟上他的练习进度。
不过她也没有多少的失落,真要以钢琴为专业,整天地泡在琴房,也不是她想要的。
她觉得以后能够自娱自乐,有一门能拿得出手的特长就可以了。
所以对林薇来说,高考也是一场再难也必定要奔赴的战役,而她能做的是在此之前好好学习,储备尽可能多的弹药。
只是班上最近却没有一点学习气氛,她的同学们被另外一件事情牵动着全部心神,他们要去秋游啦。
可能是想着这是他们小学最后一次秋游,今年六年级的秋游不再是例行的,背着一书包零食去郊外或者公园看看风景,而是去城外的耳朵山上野炊。
组织一场野炊可比组织一次普通的秋游麻烦多了,陈老师一个礼拜前就开始在为这件事筹备。
出去野炊不像秋游,带点零食就行了,锅碗瓢盆茶油酱醋这些可都得备齐。
陈老师就这件事专门开了一节班会课。
将野炊需要准备的东西一项一项写在黑板上面,还考虑到了每组差不多都是八个人,将准备的东西的分成八份。
又将野炊那天要怎么分工,特别详细地讲解了,让他们组内自行分配好后,由组长先登记好再交给她把关。
至于当天每组要做什么菜,她就没管了,只是抛下一句,当天校长和老师都会过来品尝他们做的菜,最后会评选出做得最好的一组。
这可忙坏了同学们,课间的时候,班上人人都在讨论这件事,你带什么,我带什么,那天要怎么分工。
还有做菜,他们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加城市户口,有这两点先天属性,就意味着在六年级可以做出一道工序稍微复杂的菜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刚开始大家都信心满满地报上可能是他自己最喜欢的菜,什么糖醋排骨,可乐鸡翅,啤酒鸭,那菜名是一个比一个复杂。
信誓旦旦地保证他爸爸她妈妈这个菜做得最好吃了,他一定学会到时候做给大家吃。
后来可能是回家尝试过了,转天立刻把自己的菜单降级了,一天一个主意,闹得小组长天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确认。
林薇眼睁睁看着原本一道道高大上的菜最后都变成了各种和鸡蛋有关的菜。
可是也不能所有人都是炒鸡蛋,这次野炊是六年级一起组织的,到时候也是一块评比。
要都是这种菜的话,他们班就输定了,于是只能强制要求每组只能有两道炒鸡蛋的菜。
于是到了最后,大家都抢着要去做捡柴生火之类的活。
没人愿意改菜单,组长又得一个一个去游说,让他们换一个高级一点的菜,忙得不可开交的。
林薇她们组倒是很快就定下了,毕竟她百来号人的活动都组织过,这八个人的小组活动更加不在话下。
她在当天就写了一个野炊活动方案出来,把需要做的事分得特别清楚,她的组员只要选就好了。
在事前准备中,别的都好说,就只有两个大头比较麻烦,锅和碗。
锅子是要带两个的,一个煮饭一个炒菜,林薇自己解决了一个,问组员,锅子有这么重,你们谁离学校近一点好带一些?就有一个女孩子举手了,我家就住在学校前面,我可以带一个。
林薇点点头,在她名字后面写了个锅子,刚想进行下一项,看着那女孩稚嫩的脸,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你知道要带什么锅子来吗?那女孩信心满满地回答道,知道,你带的锅子炒菜,我就带一个电饭锅。
还好多问了一句,不然到时候在山上去哪里给她找排插?林薇耐心跟她解释了山上没有电,必须要带炒菜的大铁锅。
人家还有些迟疑,估计她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用铁锅煮饭的,林薇要不是在老家看到她奶奶这么做,她也不知道。
解决了锅子,还有碗,林薇才不准备让她的组员们真的从家里一人带两个碗过去,那瓷碗重不说,还容易碎。
她决定充分利用同学家里的资源,你们家里有没有什么亲戚是开饭店的?结果同学们都摇头,林薇不死心地再问了一句,你们好好想想,真的没有吗?她的同学们都是本地人,不可能三姑六姨里面没有一个人跟吃打交道吧。
结果还是摇头,就在林薇想着干脆去校门口的小吃店花点钱买算了。
张遥突然慢半拍开口道,我家里没有亲戚开饭店,但是我自己家里开了饭店可以吗?听了他的话,林薇心梗了一下,在心里默默劝自己,不气不气,不跟小孩子计较。
她尽量不带情绪地回复道,可以,你能不能跟你爸妈说,要二十份一次性饭盒筷子带去野炊,我就不安排你带其它东西了。
张遥点头,没问题。
林薇看了他一眼,难怪长这么高,原来是家里伙食好。
解决了两个大头,剩下的就简单了,把两个最坐不住的男生安排去干粗活,其他人就根据自己要做的菜带对应的食材过来就好。
林薇才不像别的小组长一样由着他们来一天三变地改菜单,再问清楚他们组没有人在家有下厨的经历后。
直接写了几个西红柿炒蛋还有肉丸子汤之类对厨艺没有要求的菜给他们挑,至于硬菜,林薇就打算自己上了。
最后又嘱咐了一声,所有的食材都要在家里处理好。
就把他们组的活动安排交上去了,陈老师看一眼就点头了,认可了他们组的安排。
他们组是第一个上交的,不知道陈老师是不是把他们组的安排表给别的组看了,有好几个组也开始改成带一次性饭盒了。
林薇会知道这个事情还是张遥跟她说的,张遥很重义气,跟班上大部分男生都是兄弟相称,玩得特别铁。
这不,有一个兄弟知道他家开饭店,就找上门来求救。
张遥跑过来问她,我能不能也给他拿一次性饭盒?林薇本来还有些诧异,这种事情为什么还要来问她,可看着张遥脸上的纠结,突然明白了。
这次野炊不但班与班之间有竞争,班内小组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张遥要是答应了,就等于给竞争小组送东西了。
一边是兄弟义气,一边是小组输赢大事,张遥可真不容易,小小年纪就要面对这种权衡。
想明白后的林薇看着张遥一脸的我特别想答应兄弟但是又不能对不起我的小组的挣扎,忍笑点头,没关系,你给他拿吧。
见林薇支持他,张遥长舒一口气,浑身轻松下来,就像是放下了什么大事一样。
到了秋游这天,林薇左手一袋子处理后的食材,右手提着一口大铁锅,就这么艰难地出门了。
海星看到她这造型,很有义气地帮着接过她的大铁锅。
林薇看他手里提的东西也不轻的样子,问道,你带了什么?我负责带大米。
海星还很费劲地把手里提着的米往前给她看了一眼。
这样吧,我们把东西都放锅子里面,两个人抬着走。
林薇就打算做个可乐鸡翅,手里就只有一罐可乐和十个鸡翅,看海星有些吃力的样子,提议道。
于是两人就一人拿着锅子的一边耳朵,走在路上很是拉风。
到了学校,一小的操场上已经停着好几辆大巴车了。
各班班主任带着小蜜蜂在各班的大巴车旁边安排着事宜,已经到了的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呼朋唤友,十个人能闹出一百个人的动静。
此时刚好下早读,两边教学楼的走廊都挤满了羡慕的其他年级的学生,对操场上指指点点的。
有观众捧场,六年级的学生就更要表现出自己的欢欣鼓舞,把大巴车的窗户全部打开,车和车之间隔空大声交流,一个个恨不得敲锣打鼓地来昭告自己的开心。
直到大巴车开动了,还一个个地像是要去做什么大事一样,朝两边走廊上被留在学校上课的学生招手。
他们今天的目的地耳朵山因为山顶一侧的形状像耳朵而得名,只是林薇左看右看都看不出有哪里像耳朵了。
不过这里确实是一个野炊的好去处,海拔不超过两百米,在半山腰有一个绝佳位置,左边是树林,右边是一条河,中间则是一大片适合野炊的空地。
应该是有学校先来过了,空地上遗留了很多个用石头堆成的灶,让他们享受了一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快乐。
林薇眼疾手快地占据了两个看上去比较完整的灶,让组员们把东西放下,安排进林子捡柴的捡柴,去打水的打水。
然后把灶整理了一下,就把两口大铁锅架了上去。
得亏她奶奶节省,虽然老家都是用煤炭,但是她老人家觉得煮猪食用煤炭太浪费了。
所以老家还保留了柴火灶专门用来煮像猪食这样大份量的食物,林薇才学会了生火。
捡柴小分队一回来,米也淘好上锅了,林薇就跟老师借来打火机把火生上了。
生好火之后,林薇把要做菜的人排了个顺序,让他们按顺序做,她自己最后压轴。
林薇满意地看着自己小组的成员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自的任务,她自己则是四处转了一圈打探敌情,别的小组还乱着呢。
就比如叶希贝她们小组,还没有开始就出麻烦了,他们组专门负责带调料的人竟然没有带盐过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一组人正对着空锅发愁呢。
这时,林薇就很有优越感了,他们组其实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负责带油的那个同学带的是香油,林薇看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谁叫林薇深知他们是什么德性呢,早有先见之明地安排了两个人带调料,双重保险。
看着他们这块的哀怨都要冲出云霄了,负责带盐的那个同学愧疚地脑袋恨不得低到地上去,林薇忍不住向叶希贝问道,跟别的组借一下不就行了?大家都还没有做完菜,都不知道会剩下多少?怎么借啊?叶希贝睁着大眼睛不解道。
不怎么做菜的人是不怎么会估算调料的分量,但也不至于此吧。
不过,林薇看了一眼自己小组那边,要是同学们都是这么想的,那她也不能不顾组员们的想法,就凭着和叶希贝的交情把他们组的盐直接借出去。
林薇想了想,偷偷给叶希贝支招,班上这么多小组,你每个小组去借一点不就行了。
叶希贝眼一亮,跑回去跟她们组员嘀嘀咕咕一波,就拿着一个饭盒出来化缘了。
转了一圈,确认自己组进度最快后,林薇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小组的阵地,他们组已经做好一个菜了,做好菜的同学正兴奋地端着碗四处邀请别人品尝呢。
林薇急忙阻止,你这样等下评比的时候就不剩多少了,还是快点先盖上吧。
张遥拿过来的一次性饭盒是那种带盖子的,多少有点保温,林薇看着同学盖好盖子,将其放在旁边铺好报纸的地上。
林薇怕他们又出什么幺蛾子,就留在旁边一直盯着他们。
等林薇把自己那道可乐鸡翅做出来后,他们组就宣布大功告成了。
趁着别的组还在忙活的时候,林薇充分利用了饭盒盖子,将每道菜重新进行摆盘,然后摘了些野菊花和一些常青树的树枝回来,放在报纸一角作为装饰。
全部做完后,林薇站起来看了一眼,满意地点头,有那么点ins风的感觉了。
现在就等最后的评比了,林薇四处看了一眼,锁定了老师们所在的位置,跟组员交待了一声,你们好好看着这里,我去请老师他们过来。
路过叶希贝她们组的时候,林薇忍不住关心了一下她们的进度,就看到放在地上的明显是家里用的盐罐,好奇道,这是哪里来的?坐在地上一个看火的男生得意地回答道,我从我姥姥家拿过来的,我姥姥家就住在山脚下。
所以孩子你的秋游体验感还好吗?这是游着游着就到家了。
林薇默默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然后去把老师们请过来。
老师们正聚在一起聊天,见林薇这么早就来邀请,还有些惊讶,按以往的经验,学生应该还要再折腾一会的。
不过林薇人都来了,老师们都还挺给面子的,跟着她去了。
看到摆在地上林薇精心布置过的餐桌,本不报什么希望的老师们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味道怎么样先不说,就光凭着摆盘的观赏度以及这速度,跟旁边还在手忙脚乱的其他组对比,就已经先赢了一半了。
林薇邀请老师们在她特意搬过来充当座位的石头上坐下,让组员们给老师盛饭。
学生们不管厨艺怎么样,只要是开火了,大炒锅多多少少也会发散一点香味出来。
老师们也都是一大早就跟着出来忙活,被食物的香味攻击了半个上午,多少有些饿意了,看着林薇他们组的饭桌,还真有些忍不住食指大动。
林薇看着帮着盛饭的同学特别卖力地将饭压得瓷实再递给老师,默默担心了一下老师们的胃。
毕竟等下还有三十多个小组等着他们一一去品尝呢,他们要是在第一个小组就吃饱了怎么办?有林薇在旁边监督,特意挑选的菜式加上又是柴火烧出来的,他们组的菜不说多好吃,但至少没糊没黑,卖相不错,味道也达到了家常菜标准。
再加上是老师们在空腹状态下吃的,所以老师们都吃得很满意,离开的时候纷纷竖起大拇指夸道,不错,色香味俱全。
野炊结束后,校长给排名前三的小组颁奖。
他们组毫无疑问地拿了第一名,人人都是劳动小能手,并且为他们班下周的流动红旗立下了大功。
◎作者有话说:呜呜呜呜,明天,明天一定。
◎最新评论:我们小学也有过野炊,我当时带的葱花炒蛋,在家调好味,到了河边垒灶生火煮好饭之后直接炒,除了有点咸,还是蛮下饭的。
饭后还组织了拔河比赛我们就没有过这些活动我们小学都没这些活动,因为怕出事,春游都是在学校草坪上放风筝吃零食。
做菜也没有,唯一的就是做水果拼盘比赛加油加油不够看呀这章笑死了撒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撒花撒花打卡打卡哈哈哈哈操不完的心明天一定哦!这是你说的喝了这瓶营养液,明日再战三万三!大大加油加油更新,好喜欢看这种回忆童年的文哈哈哈哈哈哈我六年级的时候学校也组织我们爬山秋游,但是校长硬是说是拉练锻炼,本来定的野炊是全县全部小学六年级都轮流的去一个山,结果好家伙不知道哪个学校先去了,结果还没轮到我们学校去的时候山都被点了2-3次可,最严重的时候人山上种的桃树都被烧了,哈哈哈消防车都惊动可,毕竟差点烧了一个桃林子,然后教育局赶紧下通知都不让去野炊了,改看电影了哈哈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