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兵式完了,教官们便要走了,送他们来的军车再一次出现在校园里面。
训练的时候一个个大骂法西斯,可真到了离别的时候又依依不舍起来。
在军车旁边,大家排队跟教官告别,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教官们的驻地就在市外,男生们还邀请教官以后一起打球。
还别说,林薇印象里学校后来还真的组织过类似的友谊赛,毕竟军民鱼水情嘛,只是来的人早就是新面孔了。
至于女生们,内敛的说声再见就算了,有些感情丰富的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这时也不记得单教官平时的冷脸了,一个个低着头围着他不让人上车。
教官们的领导已经坐上车了,单教官眼里写满了焦虑,想扒拉开又不敢动手,在中间一边急得团团转一边还在想话安慰。
林薇看这气氛不对,低头组织了一下语言,刚好她还没有跟教官告别,就上前笑着说道,教官,你要走了,我想送你一副对联。
单教官下意识地回了一句,什么?林薇就清了清嗓子,紧皱眉头,一脸正色,字正腔圆道,上联,笑什么笑,不准笑。
下联,动什么动,不准动。
横批,打报告了吗?这几句话都是军训时单教官嘴里频率最高的话了,林薇还故意学着单教官说这些话时的神态动作,一下子就戳中了同学们的笑点。
大家都笑开了,注意力一被转移,悲伤的气氛一打断,后面就很难回来了。
单教官顺势跟大家说了几句好好学习之类的套话,就得以顺利脱身,不过临走前还特意看了林薇一眼,他觉得这个学生班长还挺有一手的。
上午弄了阅兵式,下午学校也没让人闲着。
脱下迷彩服,重新换上校服的林薇又来到上午阅过兵的操场,主席台上拉开的横幅上面写着青少年必上的三堂课。
一个讲师模样的人拿着走音的话筒情绪激扬地在台上给他们洒鸡汤,中途也少不了作为样板的老师学生发言。
听着校长动情地讲述那个模范教师送了多少学生上了名牌大学,因为操心学生的学业,忽略了自己的家庭。
那个老师掷地有声地说道,虽然我自己的儿子只读了中专,虽然我对不起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可以说,对学生,我无愧于心。
接着是一个女生上台,声泪涕下地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她父母都是残疾人,不能工作,全家靠做环卫工人的奶奶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她一边做家务活一边也没有耽误学习,考上了一中。
校长也在旁边进行补充,黄灵娟同学从小学起,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是去菜市场......这几年很流行这种所谓的情感教育,用对家庭的缺席来凸显教师的敬业,用同龄人的苦难来告诫其他学生,你有这么好的条件,就更要努力学习。
跟身边多多少少被触动的同学相比,冷眼旁观的林薇显得有些不合群。
没办法,虽然她不记得以前的她是怎么想的,但现在她是真心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反感。
等现场气氛被烘托起来了,之前的那位讲师再一次拿到了话筒,不过这一次他手里多了几本书,名字就叫做《青少年必上的三堂课》。
所以一切的感动都是为了卖书?林薇回家跟父母聊起这事,才知道能够在这种场合上台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荣誉。
那位上台的老师还是不知道打败了多少竞争对手才争取到这个机会的,林薇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等经受了学校安排的身心教育后,高一新生才算是正式进入了学习,新生们正在努力适应和以前截然不同的高中学习生活,为此疲于奔命。
一班都提前上了大半个月的课了,自然就省了这个环节,甚至还有多余的精力放在其他东西上面。
一起学习了一个多月后,何心怡在一班以原来六班同学为基础同时收纳新成员,迅速建立起了新的八卦中心,该中心主要工作就是共享小说和追星资讯。
前面一个工作现在越来越红火了,校门口有一家金榜,胆子和荷包日益充裕的高中生们,有好几个人在那里办了卡,使得中心的资源得以扩充。
而且现在还分为两派,买书派和租书派。
买书派以花火和二飞以及各种五元的散装小说为主,一般几万字左右。
都是校园恋爱或者青春伤痛文学,内容一般比较清水纯洁,基本上跟初中的口味保持一致。
但是租书派就不一样了,他们看的是跟字典一样厚的大部头小说,两三百万字的那种,因为书店是按天算,为了节约钱,基本上一天就能看完。
关键是内容也复杂了许多,林薇有一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书名,抱着重温经典的心理问何心怡,这本书能借我看一下吗?何心怡看到林薇手里的书,没有像以前一样一口答应,而是急忙抓回这本书,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这不适合你,你换一本。
这似曾相识的对话让林薇差点以为进入平行时空了,她再一次确认书名,这确实是本言情啊。
再说就算不是言情,可从初中她叫破那篇同人文开始,何心怡就把她当作同道中人了。
林薇不解道,哪里不适合?就是不合适,你不应该看这种。
何心怡把书抱在怀里,一副誓死守卫的样子。
林薇试图说服她,可是我以前就已经看过了,就是有些内容不记得了,才想复习一下。
何心怡有些犹豫地确认道,真的?为了证明,林薇把努力想起的主角名字和几个剧情说了。
听了林薇的话,何心怡长舒一口气,看她的眼神就变得微妙,用一种原来你是自己人的态度把书爽快地给了她。
林薇狐疑地抱着书回去,等她在这本小说里面看到了许多印象里没有的内容,她才明白何心怡是在闹哪一出。
可怜林薇上辈子高中的时候被管得很严,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些。
后面工作后,才有了看小说打发时间的习惯。
而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没有接触实体书了,都是在网上看得删减版。
林薇津津有味地补上了没有看过的部分,甚至还发现其中应该还有两段精彩内容的书页被人撕下了。
林薇把这个指给何心怡看,何心怡接过,见怪不怪道,肯定是被人撕下珍藏了,没关系,这里盖了书店的印章,不会让我赔的。
林薇看她这淡定的样子,很想问一句,少女你的重点是不是放错了。
何心怡还在热情地问道,你还要不要看其他的?不用了。
林薇摇摇头,其实她对这个更多的是抱着怀念的想法,倒是不怎么感兴趣,不过看何心怡这么光明正大的样子,她还是提醒道,你悠着点,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要是被老班发现你就死定了。
放心吧,我保密工作做得好着呢。
这倒也是,她就要从来没有被抓到过,而且何心怡的自控能力还是可以相信的,从她永不坠落的排名就可以看出来。
只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何心怡,就在说下这话的第二天,周老师突然趁着课间操的时候在班上大查小说情况。
等同学们做完操回到教室的时候,就看到讲台上一堆花花绿绿的小说,周老师面若寒噤地站在旁边看着他们,一副风雨欲来的模样。
本来打闹着进教室的同学立刻安静了下来,一个个跟个兔子一样,几乎是踮起脚尖快速地溜回自己的座位上。
周老师手一拍,厉声道,真是没想到啊,我们班竟然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校长还要别的班向我们班看齐,你们这样要我怎么好意思啊?不管是不是涉事者,都被骂得抬不起头,默默接受着来自周老师的疾风骤雨。
不过周老师这次好像没打算追究到底,狠狠输出一波后,最后扔下一句,下次要是教室里再敢出现一本小说,你就不要在我们班待了。
就叫人把没收的这些书送到他办公室去。
在心里打鼓的相关人员才松了一口气,周老师一走,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周老师突然进行突击检查。
最后得出一致认同的结论,肯定是宋凯那里出了篓子。
原因有二,一个他最爱看小说了,二个他今天请假了。
福尔摩斯们根据这两个证据破案似乎有些武断,但是下午重返学校的宋凯直接证实了这一点。
宋凯沉痛地向组织承认错误,说完还有些不适应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原来是不戴眼镜的。
为了挤出看小说的时间,白天学校管得严,学业又重,他就晚上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偷偷地看。
几个月下来,他原来还算正常的视力急剧下降,他个子又高,坐在后两排,上课就看不清黑板了。
实在没办法,就跟家里说要配眼镜,本来他爸妈还以为是因为高中学业加重了,才要去配的。
可是到了眼镜店,才发现除了视力下降,他还有散光,视力下降可以说是因为学习用眼过度,可散光是怎么回事,他爸妈就问了出来。
人家配镜片的师傅就说,一般都是因为侧着看东西,压迫眼球了,你家孩子是不是经常侧着看书啊。
宋凯做贼心虚,就露出马脚了,知子莫过于母,他爸妈当时不动声色,趁他松懈后,直接抓了他个现行。
然后他就获得了男女混合双打,这还不算完,他爸妈还联系了周老师,请求在校也要进行严厉监督,由此才惹来周老师的收书行动。
◎作者有话说:有人知道小妮子吗?她在我旧书箱里的存在感有点高。
◎最新评论:删减版太真实,以前上高中拿着诺基亚用流量看台言小说没感觉什么不对,后来上大学在网上找txt版本的,重新看一遍才发现原来以前看的纯纯删减版。
台言小说看得多火花魅丽优品,摩羯座的诱惑天蝎座的告白,凉音浅夜,还有好多言情小说是在人家捐到我们学校的书里面看的,在班上流行言情小说之前其实都在看杨红樱还有伍美珍,就是阳光姐姐哈哈哈,我上学的时候还是看网络小说比较多,实体的也就花火,恋恋中国风,还有找同学借的一些杂志,小学时喜欢看查理九世、杨红樱,初中时班上流行哑舍,高中时到处找人借脑洞小妮子真的青春哈哈哈哈撒花撒花以前上学时,看了小妮子的(亲亲亲吻鱼)好好看,看哭了! 码字没动力?来瓶营养液!写文没灵感?来瓶营养液!营养液——对作者大大最深沉的爱~(null)这些都是青春呀
码字没动力?来瓶营养液!写文没灵感?来瓶营养液!营养液——对作者大大最深沉的爱~二飞是飞言情飞魔幻吧……那时我超喜欢飞魔幻……那个时候什么安妮宝贝超火,我初中的时候看了好多这种青春伤痛文学,什么天使街23号,麻雀要革命,还有左耳……甚至还看了韩剧《宫》的原著当年报亭好多9块钱一本的小说作者都是小妮子,印象深刻的一本讲的是一个国人在韩国当偶像,里面有段台词大概是她爱他,他爱她,他爱他,记不清了,当时觉得很好看有没有看过恋糖糖作品的?小时候邻居姐姐推荐的,入坑第一部小说的作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