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宇堂本来就有些紧张, 被人这么一打断,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生气,还是松了口气。
沈欢喜也顺着看过去, 发现喊萧宇堂的,是王小明, 她昨天见过那孩子,听到有人那样喊他。
王小明是八九岁的小胖子,脸圆圆身材也圆圆的,有点像《哆啦A梦》里的胖虎。
他是这附近的孩子王,跟在他身旁的,还有五六个五到八岁的孩子, 见萧宇堂看过来, 他扯着嘴做鬼脸。
萧宇堂,我昨天又看到你捡我们不要的玻璃珠了, 都坏了, 玻璃珠不圆怎么滚啊,能玩吗?还是你喜欢捡垃圾玩?你捡垃圾, 略略略……孩子王一带头,跟在他身边的其他孩子也朝着萧宇堂做鬼脸。
略略略,萧宇堂捡垃圾,略略略。
除了玻璃珠, 萧宇堂还捡我们不要的破弹弓, 萧宇堂捡垃圾, 略略略……略略略略略, 萧宇堂捡垃圾!……啪!萧宇堂板着脸, 拿起手里的玩具枪, 一枪打在了王小明脚下。
沈欢喜吓了一大跳, 给萧宇堂买这个玩具枪的时候老板可没说里面有子弹,还能打出来。
一看,子弹是直径三四毫米的塑料珠子。
□□十年代,国家对儿童玩具的管控还不是很严格,这样能打出子弹来的玩具枪并不少见,沈欢喜也是疏忽了。
王小明见到自己脚下的地板被萧宇堂的子弹打出了一个小坑来,也吓了一大跳,和他的跟屁虫们一起后退了好几步。
我有枪,为什么要捡你们的破弹弓?枪不比弹弓好玩?萧宇堂说完,又啪的一下,在王小明脚下打了第二颗子弹。
王小明又吓了一跳,他想说什么,可是他没有玩具枪啊,被萧宇堂吓唬了两次,又是生气又是羡慕的,更多的是不服气,又无可奈何。
我还有所有颜色的玻璃珠,为什么要捡你们的。
萧宇堂又从口袋里掏出几个新的玻璃珠来。
这年代孩子们玩的玻璃珠大都是透明的,里面有一个做成旋风形状的各种颜色的芯,沈欢喜给两个男孩买了这样的玻璃珠,还买了几个新品。
新品是没有芯的,表面有一层荧光色,可比那些旋风芯的玻璃珠好看多了。
当萧宇堂拿出来的时候,王小明等孩子们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那样的玻璃珠。
萧宇堂捡他们扔掉的玩具,他们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可现在空口无凭,萧宇堂的玩具枪和新玻璃珠却是拿在手里的。
萧宇堂,你这些玻璃珠是在哪里买的?王小明的一个跟屁虫方小万想买一样的玻璃珠就问。
王小明连忙瞪了方小万一眼,方小万不说话了,只听到萧宇堂开了口。
在百货大楼里面买的,和你们在玩具店买的可不一样,百货大楼的东西可好多了,也贵很多。
这年代,百货大楼可是和高级、贵重挂钩的,里面的东西还真不是谁都买得起。
几个孩子听说是百货大楼,顿时蔫了。
王小明看向萧宇正。
原来你们去百货大楼了啊!那萧宇正你也买了玩具吧?是不是买了芭比娃娃啊?肯定是,娘娘腔就喜欢洋娃娃,娘娘腔娘娘腔!萧宇正娘娘腔!……沈欢喜听到这些孩子起哄顿时就怒了。
昨天听赵秋娥说萧宇正娘娘腔的时候她也不高兴,赵秋娥是她朋友她就不说什么,也不好说什么,这些个孩子和她非亲非故的,她可不能放过。
什么是娘娘腔?就因为萧宇正比你们干净比你们斯文就是娘娘腔了?你们那么不喜欢干净不喜欢斯文,怎么不到猪圈里去打滚?快去!干净斯文是优点,你们却想要做猪,那你们以后别洗澡别洗衣服了,都做猪去。
你们还小,还得要靠你们爹妈照顾你们,你们不干净不斯文,是在说你们爹妈养得你们没教养还不卫生了?养猪呢。
沈欢喜也是气头上,说出来的话幼稚也一点都不客气,但是杀伤力很强。
几个孩子听完她说的话都懵了。
都是些孩子,哪有那么强的逻辑思维?他们听完沈欢喜的话,看着白白净净的萧宇正,心里想的是他们才不要到猪圈里去打滚。
而且沈欢喜这话可是诛心啊,要让他们父母知道他们在外头说自己父母的不好,那还得了?可是萧宇正他喜欢画画!还去跳蚤市场买破烂的漫画书看!女孩子才喜欢画画呢。
是,女孩子才看漫画呢,他还是娘娘腔。
他看漫画!他画画,他就算不干干净净,也是娘娘腔!……熊孩子们又起哄了起来。
萧宇正刚才被这群熊孩子骂娘娘腔,小脸皱巴巴的,好不容易沈欢喜帮他出气,让他脸色好看了些,现在他的小脸又皱起来了。
沈欢喜笑了起来。
为什么男孩子就不能喜欢画画?有很多画家,都是男人,比如唐伯虎、徐悲鸿、齐白石,他们都是男的,难道你们说他们是娘娘腔?不,他们可是很厉害的画家!一番话,让那群熊孩子不敢说话了。
唐伯虎他们不一定知道,但是徐悲鸿和齐白石他们都知道的。
学校教室的走廊上会挂着很多名人画像,他们学校就挂着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画像。
我们家萧宇正有个伟大的梦想,他想成为一个画家,所以他才喜欢画画,喜欢看漫画的。
那你们呢?你们这么大了,有自己明确的梦想吗?哪怕有,你们做了什么行动了吗?我们家萧宇正不仅有梦想,而且还行动了,他会去看漫画,会去画画,就是为了实现梦想,他会是个有出息的人,比你们这种只会说难听的话攻击别人的熊孩子有出息。
沈欢喜一气呵成地说完。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对女性的恶意都很大,但是不代表着对男性就没有恶意。
前世萧宇正因为抑郁症自杀,沈欢喜甚至有点怀疑是因为他从小就受到这样那样的言语攻击。
前世她也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年轻的男摄影师,因为从小就被周围的人攻击是娘娘腔,在二十五岁那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像这样的孩子,应该不是少数。
王小明和他的跟班们听完沈欢喜这番话彻底懵了。
从前桂香村这边的孩子们打闹,打人可都是不管的。
主要是被欺负的都是萧宇堂和萧宇正,萧宇堂和萧宇正的爸爸残疾,妈妈在他们被欺负之后不会帮他们。
其他孩子的家长见到被欺负的也不是自己家孩子,就更不会帮了,因此王小明他们才会那么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地欺负萧宇堂和萧宇正。
从前他们欺负萧宇堂兄弟的时候,哪怕兰林香在,也不骂他们,只会骂萧宇堂兄弟俩没长进,没出息,让她失望。
亲妈都这样,如今和萧宇堂萧宇正在一块的可是后妈,那更不得像他们亲妈一样说一句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们?怎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可这个后妈没有这么做,反而替萧宇堂萧宇正出头,还说到他们头上了。
几个年纪小些的熊孩子被说没有萧宇正有出息,也害怕自己以后真没出息,哇的一声哭着跑了。
剩下的王小明和几个稍大点的孩子也觉得没面子,就跑了。
萧宇正刚才垮着的小脸才彻底舒展开来,抬起头看着沈欢喜,朝着沈欢喜伸出手。
妈妈,谢谢妈妈。
沈欢喜,一愣。
她嫁到萧家以来,这两个继子一直都是很排斥她的,萧宇正表现得没有萧宇堂那么明显,可也没喊过她一声妈妈的。
这一喊,别说沈欢喜了,连萧宇堂都面露惊讶。
意外的是萧宇堂竟然没有说什么。
沈欢喜蹲下来,把才三岁的萧宇正抱起来。
好,妈妈在这里呢。
正正,刚才妈妈说的话你听了吗?你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你喜欢画画,想做画家,你就去做,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因为我们正正是有出息的孩子,比那些说你的孩子有出息多了。
嗯嗯,谢谢妈妈。
萧宇正说着,就抱住了沈欢喜的脖子,孩子才三岁,黏糊糊的,小小的身体软得很。
萧宇堂想了想,也抬头看沈欢喜。
以前有人嘲笑我们,我妈就骂我们为什么不合群,骂我们不会社交,骂我们没出息……你不一样,你会帮我们。
萧宇堂说到这里顿了一秒,又继续开口。
可是你还是没我妈好,我妈是大学生。
沈欢喜:……她本来以为萧宇堂会和萧宇正一样也和她说一声谢谢的,哪想到这家伙竟然给她来一个欲抑先扬?萧宇堂见沈欢喜不说话,就想着自己会不会是太过分了,于是凑近沈欢喜一些。
你带我们去学校交费报名的时候,我看到我妈了,我和正正去追她。
嗯?沈欢喜低头看了孩子一眼,她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萧宇堂和萧宇正那天突然跑掉是去找兰林香了。
所以萧宇正摔倒,是因为跑太急了?她在想是不是因为她突然过去了,所以打断了两个孩子去找他们亲妈,就见萧宇堂又开口了。
可是我们没追到,我妈她带着她两个继子上了私家车了,她对她两个继子很好,她两个继子都穿着小皮鞋。
嗯……沈欢喜又想起来了,那天她带着孩子们去买小皮鞋,萧宇堂突然说了句你们做后妈的,都喜欢给继子买皮鞋?原来,竟是这个意思。
我妈她对她两个继子好,就像你对我们不错一样,后妈不一定是坏的。
你也对长安长宁很好,说明给别人做后妈的女人不会不管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妈妈肯定会来找我们的,我们妈妈不会真不要我们。
嗯,没有妈妈不爱自己孩子的。
沈欢喜很平淡地说道。
前世她好几次在苏家听到兰林香和萧山河打电话,兰林香一开口就说萧宇堂和萧宇正废物、没出息、不成器、不像样……能骂孩子的词几乎都拿出来骂了,兰林香对萧宇堂和萧宇正是真的肉眼可见的嫌弃。
可她也知道萧宇堂年纪还小,这年纪的孩子肯定更爱自己亲妈,她也不想破坏了孩子的梦,因此就不说什么。
她干嘛没事和人家亲妈吃醋,她一直很清楚自己后妈的定位。
她抱着萧宇正,带着几个孩子往家的方向走了。
萧宇堂跟在后头有些懊恼。
他好不容易把憋了两天的话说出来了,为什么说出来味道又变了。
他憋了很久总找不到机会开口,就是想对沈欢喜说他觉得她挺好的的,为什么还要提起他妈?他妈真的有那么好吗?的确是大学生,可是从来都没站在他们这边过,不会像沈欢喜一样给他们买零食,不会说他们一句好……萧宇堂摇摇头,不想了。
跟上去,就见到沈欢喜已经把萧宇正放下来,蹲在一个担子小贩的箩筐前。
箩筐里放着红豆,沈欢喜正抓起一把来看。
老板,这红豆怎么卖啊?哎哟,老什么板啊,咱不兴那套,叫俺同志就成,这红豆八分钱一斤。
这么贵,不能少点吗?哎哟这还贵啊?你瞧瞧这红豆,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你到粮油店买,这不得一毛多钱一斤啊。
行吧,给我称五斤。
沈欢喜看到这红豆品质的确不错,也不是老板自卖自夸,就想多买点放在家里屯着。
老板麻溜地拿出秤砣来,给沈欢喜称了五斤,和沈欢喜对好称后,还抓了一把放进去。
一下子买五斤,就送你一些。
谢谢你了同志。
这天晚上,沈欢喜就拿出一斤的红豆,拿温水泡着。
第二天吃过早饭,她就拿到蒸笼里蒸,除了泡开的红豆,还蒸了一大海碗的糯米。
家里四个孩子都是嘴馋的时候,她不想让孩子养成在外头买零食吃的习惯。
时代发展得那么快,现在外头的副食零食都是良心的,可再过几年,流水线成熟了,甚至开始机械化生产的时候呢?那时候可就没什么保证了。
长安长宁进来想给她打下手,才发现也没什么能帮得上的。
沈欢喜就拉着几张小凳子,和两个女孩儿坐在一起。
长安,长宁,你们介不介意正正叫我妈妈?沈欢喜想起昨天回来的路上,萧宇正一直抱着她喊妈妈,她就怕长安长宁会不高兴。
长安长宁摇摇头。
不介意。
因为我们也叫正正的爸爸爸爸啊。
是呀妈妈,他叫我们妈妈妈妈,我们叫他爸爸爸爸,很公平。
现在弟弟叫妈妈妈妈了,我们还想等哥哥也叫妈妈妈妈呢。
我也是。
也不知道哥哥什么时候才肯叫妈妈。
……沈欢喜听了两个孩子说的话,顿时松了口气。
重组家庭,她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给长安长宁的爱不够,要分出去。
别说萧宇堂萧宇正并不是她们亲兄弟了,哪怕是亲兄弟姐妹的多孩家庭,能分到的父母的爱都会比独生子女要少。
她这辈子重生回来就是要守护长安长宁的,她可不想让两个女孩感觉自己得到的爱要被分出去。
现在见长安长宁不介意,她顿时放下心了。
长安长宁说的没错,也许萧宇堂和萧宇正会分走她们的母爱,但是他们也会在萧山河身上得到父爱啊。
除了萧山河,她们还能从张桂芬那里得到来自奶奶的关心,甚至萧宇堂和萧宇正也会陪她们玩,会有来自兄弟的陪伴。
在桃林村的时候,长安和长宁总被姚翠红和冯生辉骂,导致两个孩子都不敢和村里的小朋友玩,除了彼此之间,她们没有别的朋友了。
现在多了萧宇堂和萧宇正陪着,两个孩子也能玩得开心一些。
萧宇堂和萧宇正还会陪她们玩过家家呢。
从前长安长宁就羡慕别的女孩玩过家家,却找不到机会的。
总之独生孩子有独生孩子的好,多孩家庭有多孩家庭的好。
长安长宁不是独生了,沈欢喜就努力让他们家,成为更好的非独生家庭。
你俩在这里,不能去玩火,也不能离灶台太近,很危险的知道了吗?妈妈一会儿就回来。
沈欢喜说完,就先从厨房出去,刚好看到张桂芬在院子里晾衣服。
娘,昨晚我问你家里有没有石舂,你说有的,放哪儿啊?你拿来做点心啊?昨晚泡红豆的时候你说的,我刚才给你洗好了,放那儿呢。
张桂芬指了指院子里的石桌子。
沈欢喜才看到那个还湿漉漉的石舂。
她想过去搬,张桂芬刚好干完手头上的活儿,就先她一步过去帮她搬起来了。
瞧瞧你,小胳膊小腿的能干啥?还是我来吧。
要搬去哪里?到厨房去吧,辛苦了娘。
沈欢喜也不好意思,可哪里拗得过张桂芬。
好嘞。
张桂芬说着,就搬着石舂往厨房里走。
沈欢喜也不干看着,就过去把石舂里的木杵拿起来。
萧家院子离桂香村的大槐树不远,邻居闲聊的声音传了过来。
小沈同志真帮堂堂正正出头,去说那几个孩子?可不是啊?方小万和周国庆都被气哭了。
要我说也是王小明那几个孩子嘴太碎了,去说堂堂正正在先。
话是这么说,不过小沈同志一个大人,跑去掺和小孩子的事情会不会有些小题大做了,都是些孩子,她可是成年人。
我也这么觉得。
现在看来她这后妈是做得挺好,对孩子比兰林香那亲妈好,就是太夸张了,什么事都要插手,是堂堂正正自己不会给自己出头?他们就是不会才需要她帮啊,兰林香拉不下面子,她脸皮厚些。
……张桂芬也听到这些议论声,就看向沈欢喜。
欢喜,你也别把外头人说的话放在心上,堂堂正正被说的事我也听说了,我觉得你做得好,为什么大人就不能说孩子了?是那些熊孩子先欺负到堂堂正正头上的,你做得好。
嗯。
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帮堂堂正正出头。
沈欢喜说道。
她可一点都不在乎外头的人怎么说她的。
张桂芬突然叹了口气。
唉,从前真是我和大山疏忽了。
兰林香不给孩子们玩那些玩具,还说没出息的孩子才会那样,堂堂正正就从小都没买过玩具。
我和大山也就习惯了,都不知道孩子还会在外头捡别人扔的。
我们以前,对两个孩子真的疏于关心。
说起来也不怕你觉得肉麻,我觉得能有你这个后娘,是堂堂正正的福气,我们萧家都得感谢你。
娘你就别这么说了,都是一家人,哪需要感谢来感谢去的。
对了堂堂正正呢?怎么吃了早饭就不见他们了。
拿着新玩具出去玩去了,从前他们可不敢在外头玩,就怕别人说他们,现在两个孩子可自信不少。
我刚才去买洗衣膏,还瞧见酿米酒卖的那钱家的小孙子找他俩玩呢,以前两个孩子在桂香村这边可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嗯……那是挺好的。
沈欢喜答着,也想等有机会也让长安长宁多去交几个朋友,山河呢。
他出去了,说你要去三北指挥部做宣传员,以后肯定要联系印刷厂和报社的,他先去了解一下哪个印刷厂好,再去联系联系报社的人。
三北指挥部以前是没有宣传处的,和这些相关的经验都是空白的。
他真是有心了……不过我还不一定能被录取呢,到三北指挥部做事怎么说都是吃国家饭,报名的人应该不少。
哎呀欢喜,你怎么就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呢?大山他就是对你有信心,所以才帮你去联系这些的,怎么到你这儿你就觉得你不一定能被录取了呢。
嗯……沈欢喜也不多说什么了,反正等结果出来也没几天了。
和张桂芬进了厨房,就闻到蒸熟的糯米和红豆的香味儿。
沈欢喜打开蒸笼的盖子,用筷子在糯米碗和红豆碗里戳了戳,翻了翻,发现都熟透了,就和张桂芬一起把糯米和红豆都从蒸笼里拿出来。
你这是要做什么啊?张桂芬问。
做红豆糯米卷。
张桂芬一脸的疑惑,这是什么东西,闻所未闻,于是就问沈欢喜。
沈欢喜把做法步骤一五一十告诉她。
先把糯米加白糖捣烂,再把红豆也加白糖捣烂成红豆泥,在擀面板上铺一层糯米擀平了,再铺一层红豆,卷成卷切块就做成了。
这听起来就好吃啊,我能帮上啥忙吗?你帮我把那边那罐子糯米粉炒熟吧,翻炒快点,别炒糊了。
糯米糊太黏糊了,会粘在擀面杖上,撒上一层熟的糯米粉就不会糊了。
沈欢喜指了指她上次在副食店买的糯米粉。
好嘞。
张桂芬特别乐意帮沈欢喜,就去擦锅,翻炒糯米粉去了。
长安长宁也要帮忙,沈欢喜就把红豆和白糖放到石舂里,让两个孩子去舂红豆。
红豆不黏糊,舂起来没有舂糯米那么费劲。
当然,两个孩子年纪太小,力气不大,沈欢喜也没真让她们舂多久,等她俩稍稍把红豆舂碎,她就把木杵接过来,她来舂。
张桂芬炒熟了糯米粉,笑着看向沈欢喜。
你这后娘是真做得好,你瞧瞧,你嫁过来也没多久,堂堂正正都胖了很多。
娘,这也不全是我的功劳,堂堂正正是胖了,难道长安长宁没胖啊?长安长宁也是到萧家没多久,就长了不少肉,孩子们都过得好呢。
沈欢喜说着,就伸手,在长安长宁肉呼呼的小脸蛋上都捏了一把,手感真好,就跟捏果冻似的。
两个女孩儿被捏痒了,咯咯笑着跑开。
沈欢喜舂好了红豆泥,再把石舂冲洗干净,接着去舂糯米糊。
都舂好了,就去做红豆糯米卷。
张桂芬在一旁看着,都惊呆了。
文G十年,老百姓的苦日子就过了十年,哪怕现在改革开放了,大家条件好了,温饱问题解决后就会去做零食点心,那也顶多是江米条、锅巴之类的东西。
沈欢喜刚才描述红豆糯米卷的时候说得很简单,可一做出来,张桂芬才发现竟然那么精致,摆在盘子上后,更好看了。
我上次经过电影院,看到新电影的广告照片上就有外国人吃的点心,长得都没你做的这个好看呢。
娘谬赞了,这就是很简单的点心,又不难。
哎哟你可别这么说哦,你这点心是真做得好啊。
咱村里那个姜晓梅你见过不?烫着卷发涂着口红打扮很时髦那个。
她嫁得好啊,男人是开罐头厂的,家里都买了四轮的私家车,她也不用干活,平时没事就变着花儿给她儿子罗晨晨做点心。
罗晨晨平时没事就拿着他花样百出的点心到巷子里吃,桂香村的孩子们别提多羡慕了。
我也见到过,以前也觉得姜晓梅是厉害,可和你一比啊,都拿不出手了。
沈欢喜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这明明是很简单的小零食,在零食数不胜数的二十一世纪,红豆糯米卷在点心里都排不上号的。
旋即她想到这里还是老百姓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没几年的八三年,就理解了。
她叫长安长宁和张桂芬先尝尝。
三个人小心翼翼拿过红豆糯米卷吃了一口,连连称赞,长安长宁开心地眯起了双眼。
沈欢喜看着两个女孩,险些没红了双眼。
前世这两个女孩直到去世,都没吃过她做的点心,甚至很可能都没能好好吃过点心的。
她刚把红豆糯米卷都切好,就见到萧宇堂和萧宇正兴高采烈地回来了。
萧宇堂脸上挂着笑没说话,萧宇正就开口了。
谢谢妈妈!妈妈!我们拿着你给我们买的玻璃珠和玩具去玩,别的小朋友都羡慕我们,我们可神气了!嘻嘻。
嗯。
不过现在快开学了,你们可不能总想着玩了,等开学去了学校,就要好好学习,要玩就玩得尽兴,要学就学得专心。
沈欢喜这番话,主要是说给长安和萧宇堂听的,萧宇正和长宁才多小啊,上幼儿园还不需要考虑这些。
哪想,除了萧宇堂和长安之外,萧宇正和长宁了点头。
萧宇堂没说话只是点头,其他三个孩子异口同声说知道了妈妈。
好了,堂堂,正正,我刚做了点心,过来尝尝吧。
是红豆糯米卷!我和姐姐也帮忙了!长宁很神气地说道。
萧宇堂和萧宇正刚才进院子来的时候就闻到空气中飘着一股甜香了,料到家里应该新买了什么点心,结果竟然是沈欢喜亲手做的。
红豆糯米卷?听都没听说过,还是第一次见,但是看起来很好吃。
沈欢喜拿了两块,一快递给萧宇堂,一块递给萧宇正。
谢谢。
谢谢妈妈!正正喊得可比萧宇堂清脆多了。
红豆糯米卷香香甜甜,糯米糯糯的,红豆泥沙沙的,红豆放的白糖比糯米多一些,吃起来就甜一些,卷子的最外层还有一层炒过的糯米粉,滑滑的……这样吃起来,不仅口感软糯,还特别有层次感,萧宇堂和萧宇正的味蕾一下子就被征服了,觉得之前吃过的所有零食都比不得这个。
萧宇正连连说好吃。
萧宇堂也不知道怎么了,脸红红的,没说话,在萧宇正说话的时候他就点头。
最后脸实在是红得不行了他才开口。
长安长宁帮了忙,我们也要帮,有什么活要干的?沈欢喜听他这么说,也不想着说只让自己两个女儿干活,不让继子干的,哪怕长安长宁是主动帮忙。
想了想,就让萧宇堂和萧宇正去洗石舂。
本来还想叫两个孩子吃够了再去洗,结果两个男孩一个卖力地挪着石舂,一个抱着木杵就从厨房出去了,等洗干净了,才跑回来,又每人拿了两块红豆糯米卷。
萧宇堂和沈欢喜张桂芬打了招呼,就拿着红豆糯米卷跑出门去了。
还没开学,孩子们都趁着开学前的空闲功夫抓紧时间玩耍,桂香村小巷子里都是玩耍的小孩。
萧宇堂就抓着红豆糯米卷,带着萧宇正,一直走到玩耍的孩子多的地方菜抓起来吃。
红豆糯米卷的甜滋滋的香气向四处传开,巷子里的孩子们都没见过这种点心,忍不住都看向萧宇堂和萧宇正。
萧宇堂和萧宇正都吃得很香,红豆糯米卷很软,糯米又有一定的粘度,吃的时候还能小小地拉出一点点丝儿来,好几个孩子都在咽口水了。
堂堂,正正,你俩吃的是什么?在哪里买的啊?一个小朋友问。
萧宇堂嘴角勾了个勾,他花了半秒钟的时间把笑容憋下去了。
我后妈做的,外面没有得卖,买不到。
你后妈还会给你们做好吃的?后妈不打人?小朋友又问。
萧宇堂摇头。
不打,她还做了很多,还会做别的东西,挺厉害的,以后我们还能吃更多。
萧宇堂说着,不少孩子就看着他,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张桂芬做午饭去了,她说沈欢喜做点心也累了,不让沈欢喜下厨。
沈欢喜没事干,见萧山河这么久都没回来,就想去找他,哪想到刚出门,就见到萧宇堂在那里炫耀。
她怕萧宇堂尴尬,就先在院子里等一会儿。
张桂芬说萧宇堂和萧宇正以前都过得很憋屈,在桂香村没有朋友,被人排斥,还经常被人嘲笑,更别说能在小朋友们面前直起身子了。
孩子爱慕虚荣不好,喜欢炫耀也不是什么好的习惯。
但是想到萧宇堂和萧宇正以前的经历,沈欢喜就不说他们了。
孩子委屈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能得意一次,就让他们得意吧。
等萧宇堂炫耀完,也吃完了点心,开始玩玻璃珠,沈欢喜才出去。
刚走没两步,就看到萧山河回来了。
娘都和我说了,不过你也不用这么着急的。
总会用到,给。
萧山河给沈欢喜递过来一本笔记本。
沈欢喜接过来,翻开看,是萧山河一早上去调查的结果。
云北市总共有三个印刷厂,一个国营的,两个私营的,萧山河把三个厂子印刷东西的价格,工期都写得清清楚楚,另外还有广告登报的的方法和要走的流程等等……云北市三北指挥部的确没做过宣传,在宣传方面的经验就是空白的,应该也没有联系过印刷厂报社这些。
如果说她真的能被录取去做宣传员,萧山河去调查的这些资料,真的很有用。
有什么问题吗?还是资料不够齐全?萧山河见沈欢喜盯着笔记本看了很久便问。
他调查的资料并不是很多,一页纸就写完了,按理说沈欢喜看不了那么久才是。
沈欢喜摇了摇头。
没有问题,这些都是很有用的东西。
她之所以盯着笔记本看那么久,真不是因为有什么问题,而是萧山河的字,太好看了。
入木三分、笔势雄奇,虽然写的是字,沈欢喜却看出气势磅礴、气吞山河的感觉。
上辈子做阿飘的时候沈欢喜见过萧山河的字,就是他在她的火化确认书上签的名字。
那个时候她就觉得他的字很好看。
可是自己的名字是每个人的一生写过的最多的字,很多人写字很不好看,但签自己名字会签得很好。
也正因如此,沈欢喜前世看到萧山河的字只是惊讶,并没有盯着看多久。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她发现,萧山河可不是只写自己的名字写得好,他写什么都写得好!看他的字,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就像看他的脸一样。
……周一,就到了三北指挥部出宣传处录取名单公示的时候了,告示就贴在三北指挥部的大门口。
沈欢喜被潘建国和陈文芳带去指挥部一次,知道路,也知道并不是很远了,于是就自己走路去了。
离着指挥部大门还有个三四十米的距离,沈欢喜就看到那大门乌压压围着一大群人,远远的就听到嘈杂声了。
原来竟然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个事,看来报名的人应该也不少。
在二十一世纪,沈欢喜听说过一句话,宇宙的尽头就是考公。
看来不管是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有很多人有想吃国家饭的想法,哪怕不能大富大贵,旱涝保收的稳定谁不想要呢?沈欢喜走得近了些,就见到一个二十二三岁的姑娘一边抹眼泪一边从公告栏那边走出来了,她身边跟着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正在拍她的后背安慰她。
婉君,没事的,我们还可以去找下一个单位,你还这么年轻。
我听说桃林实验小学那边正在招代课老师,做老师还不用那么辛苦还有寒暑假,咱也不一定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啊。
名叫婉君的女孩被安慰了一通,哭得没那么厉害了,可沈欢喜还是看到又有另外几个女孩一脸失望地从公告栏那边过来。
还有几个男青年,高兴得跳起来,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沈欢喜本来就有些紧张,看到高兴得跳起来的全是男人,一脸失望的全是女青年,不由有些紧张了。
她知道云北市三北指挥部宣传处这次要招二十个宣传员,人数也不少,但是现在看到的,好像只录取了男人,没录取女人,难道不要女的?沈欢喜皱眉。
但是再紧张,也得面对结果,她深吸了口气走过去。
公告栏前还是乌压压很多人,沈欢喜努力挤进去。
不好意思,让一让,借过一下,不好意思。
沈欢喜一边说着,终于挤到了宣传栏前,往公告栏的名单上看去……孔英毅、董振雄、莫宏韦、尚晋华、单建平……一路看下来,似乎全是男人的名字,沈欢喜硬是一个长得像女人名字的名字都没有。
她甚至看到了陈富贵的名字。
连陈富贵都被录取了?她越来越紧张,继续往下看去……吴国祥、丁文博、汤海帆、岳丹青、魏忠诚……她看的名字越来越多,也全是男人的名字,后面的名单越来越少了,她还是没看到自己名字,握着拳头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