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们家自己的铺面, 你不用什么店租的成本,开店和别人比的话投入会少一些吧?王牡丹试探。
这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沈欢喜点头:是啊。
那你可不可以把你店面的招牌, 还有门这些外人看到的东西弄得好一些?我瞧着你们这门,有点老旧了, 现在也一个招牌都没有,一看就不像开门做生意的。
王牡丹一脸嫌弃。
啊……沈欢喜抬头看看,果然看到张桂芬这店,还真是连个招牌都没有。
当然哪怕有招牌她也是要换掉的,她总不能继续用着俊俊妈的招牌做生意,她只是有些意外俊俊妈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 也不弄个招牌。
之前租你们家店面做生意的那个女的, 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弄招牌, 那很正常, 可是你们家也不至于说连弄好招牌门面的钱都没有吧,人靠衣装, 店也是,你不好好弄,又怎么招揽顾客呢。
王牡丹又说道。
再说吧,我现在连货架都还没弄好呢。
沈欢喜说完, 就先去店里指挥李木匠的学徒们摆货架。
王牡丹跟过来, 就一直站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 沈欢喜不动她不动, 沈欢喜走动她就跟着挪。
小沈你别光顾着弄货架, 我说的问题也很重要啊, 你不能这么满不在乎的你看我店里, 装修得好,招牌也好看,哪怕是远远看着,都很容易被吸引,这不比别的卖画的店要显眼得多?你要是也好好装修起来,咱俩这店挨在一块的,岂不是更能吸引人了。
这样啊……沈欢喜也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到这里,王牡丹的目的就很明显了,就想让她好好装修这个店。
你看吧,我这个店是不是挺显眼的,把人吸引过来,人家说不定也会多看你的店两眼,你这也算是沾我的光了,从前俊俊妈就是这么沾我的光的,我白白被她占了便宜,心里肯定会不舒服,但是人家条件差,我也不好要求人家拿钱出来装修啥的,可是你不一样啊,要是能好好装修起来,你自己就能吸引顾客,咱俩也算是双赢,你说是不?王牡丹补充。
她这话意思更明显了,说俊俊妈从前是沾她的光,占她的便宜。
如果沈欢喜现在不好好装修这个店的话,那也是沾她的光,占她的便宜。
小沈姐,我觉得这位女同志说的没有错啊,好好弄个招牌,对做生意也有好处。
要不,你干脆就在我们家店里做招牌好了。
你在我师傅这里买了这么多货架,我们肯定会给你优惠,加上是熟人,我师傅和我们都很用心做的,总好过你再另外在外面找人。
听了王牡丹的话,李木匠的一个小学徒小马说道。
小马你好好干你的活,管人家的事情这么多做什么,人家小沈买这么多货架,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你怎么知道她还能拿出钱来好好做招牌呢?一起过来帮忙的张婶说道。
她知道小马是为了帮李木匠招揽生意,但是她不希望沈欢喜不情不愿,或者是被人怂恿着来做他们生意,这样的钱她挣得不安心。
小马被训斥了一通,不敢说话了,张婶再看向王牡丹。
我说这位女同志,你管得是不是有些宽了,哪怕人家小沈的店是挨着你的店的,你也不能来干涉人家的营生呀,你店里是装修得挺不错的,但这又不是小沈叫你这么装修的,你怪人家沾你光占你便宜,没道理的吧。
我啥时候这么说了?我说的是以前在这儿开店俊俊妈,又没说小沈。
王牡丹被张婶这么说还不高兴了。
我的意思不是双赢吗?我店的招牌显眼,能招人注目,也能帮小沈的店吸引顾客。
如果说小沈的招牌也做得显眼些,我们两家店挨在一块,岂不就是更显眼了,这么两家店挨在一块,能吸引的人岂不更多?生意不就更好做?你这意思是你们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就靠着这招牌这店面好看,就吸引人过来了?不做长客生意?没听说过那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啊?要你们店里卖的东西好,就会有很多回头客,根本就不需要用这些什么吸引人的手段来做生意的。
张婶又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好了好了,别说了。
沈欢喜打断了王牡丹,她也不想看到王牡丹在这里和张婶吵起来。
张婶之所以会和王牡丹理论,就是怕她拿不出钱来,所以想帮她让王牡丹打消这个念头。
说到底就是为她着想,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张婶帮她,自己却一声不吭吧。
张婶,李叔,其实不用这位王同志说,我也是想做个招牌的,刚才小马说你们这里也可以做招牌,要不你们就帮我一起做了吧,我这货架不都是从你们那边买的吗?全都是胡桃木的,我就想做个胡桃木的招牌,这样和店里的货架也统一,会好看些。
沈欢喜又说道。
你真想做招牌?张婶问。
她就怕沈欢喜是为了不让王牡丹说,所以才让步的。
这阵子和沈欢喜来往得多,她知道沈欢喜是不爱计较的人,他们夫妻俩又从萧山河那里得到了那么大的恩惠,自然不想让沈欢喜吃亏。
沈欢喜点点头。
我想做,这个店之前不是俊俊妈用来卖副食的吗?俊俊妈卖的东西都是自己手工做的,她手艺好,口碑也好,她店里应该有不少熟客,我做招牌一来也是想告诉她那些熟客这店里换人了,二来我自己做生意,总得把自己的招牌打出去,可别到时候熟客想要介绍我的店,人家问是哪家店,他们却只能指个地址,却说不出名字来吧。
张婶听沈欢喜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
说的也是,那既然老李在这里,你直接跟他说吧,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招牌?李叔,你就做一块和隔壁的挂画店那么大的招牌挂在我店门口就成,上面刻上‘欢喜小铺’四个字,字我让山河写,他写好了之后我送到你店里去,你就按他写的来刻。
沈欢喜说道。
萧山河的字好看,她觉得谁的字都比不得,用他写的字最好。
行,那我就先回去准备牌匾,刚好这两天没有什么事情,你把大山写好的字送过来,我马上就可以给你做好。
好。
这边沈欢喜已经和李木匠说好了,王牡丹却还是有些不满意。
小沈,你没说清楚你这个店是干啥的啊?欢喜小铺?这个店名不明不白的,别人哪怕看到你们家牌匾,也猜不到你是做啥生意的,这样不太好吧。
刚才在我说之前也没见你说想做招牌啥的,你是个店名,该不会是临时想出来的吧?要不再想想?或者你告诉我你想做什么,我帮你一起想。
哎呀我说这位女同志,你怎么还得寸进尺了?你刚才叫人家好好搞个招牌,人家也搞了,还说用的是胡桃木,这都是挺好的材料了,有些不走心的,直接挂一块塑料牌的都有,你还想说什么呀?人要知道知足,这只是你隔壁的店,又不是你自己家的店,还真别管得太宽了。
张婶又替沈欢喜抱不平。
那这个也不是你家的店呀,我现在是和小沈商量,又不是和你商量,小沈都没说话呢,你说这么多干什么?王牡丹冲着张婶怼了回去。
牡丹,你怎么在这边啊?我上次跟你要的画到了吗?张婶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瞧见一个四十出头胖女人站在沈欢喜的店外头叫王牡丹。
哎,我马上就过来。
王牡丹先冲着那胖女人说了一句,再回头看沈欢喜一眼,小沈同志,你都有钱搞一个胡桃木的招牌了,干脆就好好想想怎么搞呗,你现在是刚刚开店做生意,我这个店可是开了五年的,我比你有经验,我是想着和你能够双赢,肯定不会害了你。
王牡丹说完也不等沈欢喜回答,就回自己店里去招待那胖女人去了。
牡丹,我刚才在你店里等了一会儿都瞧不见你人,没想到你竟然到隔壁店来了,怎么呆了这么久呢?要不是听到你声音,我还不知道你在这边呢。
外头那胖女人抱怨。
王牡丹叹了口气。
彭姐,我就好心教隔壁新来的那小沈做生意嘛,就是不知道她能不能听得进去,如果她能听我的,以后她的生意可就好做了,她要不听我的,也不知道她的店能不能开得下去呢。
彭姐你来说说吧,她说她的店要叫什么‘欢喜小铺’,你就说说看,你光是看这个店名,你能猜到她店里是做什么的吗?你会走进去吗?这谁能看出来是做什么的呀?你看看你店里写得多清楚,‘牡丹挂画店’,一目了然,任谁看了都知道你店里是干啥的,她那名字就没这效果。
这不就成了?那小沈怎么就不懂呢,她是不是想店子刚开张就倒闭呢。
王牡丹又叹气。
……王牡丹和彭姐聊天的话传到沈欢喜店这边,张婶和小马他们都听得不舒服了。
欢喜,隔壁这个王牡丹是不是先前就和你是认识的?张婶不确定便问。
沈欢喜摇摇头。
我来这里之前都没见过她。
张婶他们闻言,都皱起了眉头。
既然不认识,她管那么宽干什么?还以为你们多熟呢。
小沈,我知道你耳根子软,但是你可别听她的,你跟我们买了这么多货架也花了不少钱了,你手头上如果说暂时不宽裕的话,就别着急做这个招牌,你甭管她说什么,你看这满大街的铺子,有几个店是有招牌的。
是啊,小沈姐,看隔壁那个腊肉店,那可是远近闻名的腊肉店,喜欢吃腊肉的都喜欢到他们那边去排队买,过年过节更是少不了,可是他们就是靠着口碑做生意,都没一个招牌的。
小马接着也说道。
沈欢喜笑着摇摇头。
没有,我就是想做这个招牌,和王牡丹没有关系,哪怕她不说我也会想做。
钱的事情你们不用为我担心,我手头上还是有不少钱的,够花。
是你自己想做的就好。
刚才一直不说话的李木匠开口了。
不过小沈,你这店真的就叫‘欢喜小铺’就成?真不需要写清楚是干啥的,就像隔壁的挂画店一样,在招牌上就写清楚吗?李木匠又问。
沈欢喜摇摇头。
不用,就叫这名字。
她说得很肯定,主要是她现在自己也还没确定她的这个店以后到底要做什么,而且哪怕现在做了决定,她也有可能随时会改行。
就好像她现在靠着炒邮票挣了第一桶金,但却不能一直只靠这个挣钱似的。
时代发展太快,变化太多,自己接下来要走哪一步她自己也不确定。
在招牌上把做什么写得很清楚,倒是能让人一目了然,那如果哪天她突然想改行,那岂不是又得改招牌?行,那我就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李木匠也不多说什么了,就按照沈欢喜说的做。
……沈欢喜把摆货架的事情交给李木匠他们,她自己跑到印刷厂那边去。
现在这个年代,打印机还是比较稀缺的精密仪器,普通老百姓和普通商家都买不起,她要是想打印点什么东西,还得跑到印刷厂去,价格还不便宜。
幸好先前去印刷三北工程的宣传册,她和印刷厂的人都熟悉了,因此她来打印东西还有优惠价,能省不少钱。
沈欢喜打印的是传单。
上辈子这个时候她在做原煤加工的生意,这辈子她不想再做这个需要牺牲陪伴长安长宁的时间的生意了,因此她得想别的挣钱的法子。
她暂时还想不到什么别的合适的挣钱路子,刚好现在邮票市场还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她就暂时先继续做邮票。
哪怕她炒邮票回笼资金慢,她手头上囤得最多的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票也一时半会儿卖不出去。
但是只要这个市场还是一个上升市场,那做这一行就还能有钱挣,只是她得转变方式,不能只靠炒来挣钱。
这些天她也想了不少,能想到的就还有邮票寄售,以及邮票回收的生意。
上次去邮政局门口摆摊卖邮票,后来不是下了雨吗?下雨了她只好收摊了,其他摆摊卖邮票的也只能收摊。
因此炒邮票还是有可能遮风挡雨的铺子比较好,但并不是每一个炒邮票的人都有那个经济条件去盘个铺子的,这样一来,应该就会有人需要邮票寄售这个服务。
而且不管是哪个时代,不管收藏什么东西,总会有些人不理智消费,囤了很多货,以至于影响到自己正常生活和资金链的,这些人为了回血,就会需要出售收藏品。
上辈子沈欢喜就没少见一些贷款消费收藏了手办、汉服、Lolita裙子的孩子为了回血,在闲鱼上低价转卖他们的东西的。
也会有一些收藏了古董字画、工艺品、宝石玉器的大人为了回笼资金,低价出售他们的藏品的。
一般来讲,行业越是发达,进入行业的人越多,冲动消费和需要回血的情况和人数就越多,沈欢喜也能够做这部分人的生意。
她的广告单里就详细写了邮票寄售和邮票回收两个业务。
她整整打印了五百张的广告单,回来之后就让张桂芬和萧山河帮她到大街小巷去分发,尤其重点到邮政局门口去发。
四个孩子放学回来也自告奋勇地去帮她发广告单。
没过多久,她这边可以寄收邮票,还能回收邮票的消息就传开了。
李木匠那边动作也很快,第二天就帮她把牌匾给做好了,沈欢喜叫他们直接帮忙把牌匾给挂上,她又去买了两块桌面大玻璃,拿到店里铺在两张桌子上。
玻璃的下面就和邮政局的柜台玻璃下面一样,放了很多邮票,既然做邮票生意,就得把氛围给搞出来。
现在正是邮票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沈欢喜也不用再多印那么多的广告单,500张也够了,把500张广告单全部都发出去之后,她就叫张桂芬一起到她店里面来打扫卫生。
张桂芬说人家开店的都得找个懂风水的帮看看日子,沈欢喜嫌麻烦,就不弄了,等招牌货架都摆好弄好了,她就随便去买了两串鞭炮回来放一放,就算是开张了。
她这个店随时都有可能会换行,要按照张桂芬说的,换一次就要搞一次开张仪式那里多麻烦,索性就不搞了,何况哪怕现在三北指挥部的工作要闲很多,也没有完全不需要去办公室的,她没有那么多时间。
甚至在放鞭炮意思意思开张的时候,她都没让萧山河和孩子们来,张桂芬说她这样太草率,但是又拿她没办法。
放完鞭炮,两天没见的王牡丹又跑过来了。
小沈,你真听我的把招牌给弄上了呀,这挺好的,可是你怎么只听一半呢?我不是叫你把你这店里是干什么的也在招牌上写清楚吗?你怎么没听我的呢?就你这样真想做生意?王姐,你确实是管得太多了啊。
你先前让我好好弄个招牌的目的不就是想让我捯饬得好一些,让咱俩这两家店挨在一块更能惹人注目吗?我现在这不是好好做了个招牌吗?你还要管呢。
说白了,我要搞这个招牌和你说的话半点关系都没有,我凭什么要去听你的。
可既然我把这个招牌弄出来了,那你先前想惹人注目的目的也达到了,所以我这个店生意好不好,有没有人过来,这就更不归你管了。
沈欢喜一边擦桌子一边说道。
王牡丹还是不高兴。
我是好心提醒,别人当我是多管闲事,我说不得别人什么,可是你不能这么说,因为我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咱俩双赢,反正你这个招牌做好了都能惹人注目了,为什么就不能再写得更清楚一些,好增加一些人气呢。
你能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你店里是做啥的,能多吸引一些人过来,对你又没有坏处,你不听我的真是有些不是好歹。
王姐,你这边有长寿图吗?外头有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
有我给你找去,你进来吧。
王牡丹答,也不再理会沈欢喜了。
张桂芬皱起了眉头。
欢喜,我忘了同你说了,隔壁这个王牡丹,人挺不好相处的。
先前俊俊妈不是在这铺子这儿做生意吗?王牡丹就老过来叫她弄招牌,催了至少有个半年吧,俊俊妈也拿不出钱来,他们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多。
那王牡丹知道了之后还是没放弃,依旧是隔三差五地催,还说俊俊妈要是做好招牌,生意肯定会更好,弄得俊俊妈见到她都绕道走,她这人就是管得宽啊,实在不行,如果你嫌烦的话,你就不在这里做生意,反正我手头上还有另一个铺子,你到那边去。
凭啥啊?沈欢喜可不乐意,因为她喜欢多管闲事,要过来干涉我开店,我就要搬走吗?我就不听她的,她能把我怎么着?她是不能把你怎么着,可是如果她也像之前隔三差五地去找俊俊妈似的来找你,也会影响你心情。
要不这样吧,以后我就在这儿帮你看着店,要是她再敢过来说什么,我就帮你骂回去。
张桂芬有些恼火地说。
先前她就觉得那王牡丹人挺烦的,但既然烦的是俊俊妈,她也管不着,可现在王牡丹都烦到她儿媳妇身上来了,她就不能不管。
沈欢喜笑着摇了摇头。
没事的娘,你也不要和她吵,和气生财,我要真跟她闹矛盾了,以后挨着做生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才尴尬呢,这事儿你真不用管。
我瞧着那王牡丹也不像是坏人,她可能只不过是有那么一个执念罢了,刚来的时候她还想说开车送我呢,人应该不坏。
世上哪来那么多坏人呢?但是不能说人不坏,你就得处处让着的。
我也没让着她,刚才过来找我的时候,你见我对她说话客气了吗?我也不是那种会被人欺负的人,只是说我觉得她人不坏罢了。
好了娘,你在我这儿也帮了不少忙了,要不你先回去买菜做饭吧,我店里还有一些事情要忙,怕是没有时间做饭,而且咱今天还没买菜呢,你先回去买菜去,今天就辛苦你了。
行吧,那我先回去。
张桂芬看了看沈欢喜挂在墙上的挂钟,只好先回家做饭去了。
出门的时候,她还冲着王牡丹的店哼了一声。
王牡丹招待完她那个顾客,又跑到沈欢喜店里来了。
小沈,我刚才的话还没说完呢,你听我说,你这样真的是没办法做生意的。
你刚才瞧见我店里来的客人没有?那是有钱人,她公公过生日呢,就买了一幅很贵的长寿图。
现在这年头,老百姓才好不容易吃饱了饭,又有多少人家有那个艺术细胞去好好装修家里的啊,能有那心思去买挂画做装饰的那都是有钱人,都有消费能力的。
你说来我店里的都是这样的有钱人,他们经过你店的时候能不过来消费消费?从前俊俊妈店里很多客人就是我店里的顾客,我让她占了那么久的便宜,心里一直不舒服着呢,你也不像是喜欢占便宜的人啊。
反正你肯定会沾我的光,就像俊俊妈一样,你难道就不会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吗。
你就好好去弄个招牌,好好告诉人家你做的是啥,又没多大点事。
你就说吧,我到你店里来都这么多次了,到现在还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呢。
现在是做邮票生意的。
沈欢喜像是没听到王牡丹前面那些长篇大论似的,直接就回答了她最后一个问题,还递过去一张广告单,自己看吧。
王牡丹看了一眼她的广告单,就哎哟一声叫了起来。
你这广告单里不是写得挺清楚的吗?为什么就不能够在招牌上写清楚呢?你哪怕写个‘欢喜邮票小铺’,加上邮票两个字也比现在这个好啊。
你也别怪我说话难听,就你这店名,如果不改的话,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有生意呢,难道你就那么厚脸皮想一直沾我的光吗?王牡丹说完,就啪的一声,很不高兴的,把沈欢喜递给她看的那张广告单拍到了沈欢喜的桌子上,看到桌面玻璃下面的邮票,她更不高兴了。
你连着店里的桌子都能让人看出来你这是做邮票生意的,偏偏就是不在招牌上写清楚,你到底会不会做生意的?你又不像俊俊妈似的没有钱,就这么心安理得地占我的便宜呢,加两个字能有多难呢。
你在这占我的便宜,欠我人情,又不能把生意做好做大,对你也不好,你图的是啥呢?咱俩就双赢,你不用沾我的光,还能多挣钱,何乐而不为?王姐,我不想和你吵架,就是我的店随时都有可能会……你好。
沈欢喜欢还没有说完,一个二十出头,背着个双肩包的男青年从外头走了进来,打断了她。
你好。
沈欢喜站了起来。
请问你这里是可以做邮票回收的是吗?年轻人问。
是的。
沈欢喜回答的功夫,也悄悄打量了一下年轻人。
他脚上穿着一双回力鞋。
这年代回力鞋对很多人来讲可不便宜,年轻人能买得起回力鞋,说明他经济状况还不错。
但是他这双鞋已经很破旧了,脚尖处还开了胶,这也说明他只是曾经经济状况不错。
请问你想要来卖什么邮票呢?沈欢喜问。
西……西厢记,收吗?年轻人的脸微微有些红,似乎挺不好意思的。
收的。
你有多少?量大价格从优。
我有二十八张,《惊艳》八张,《假期》五张,《听琴》五张,《长亭》十五张,现在回收价是多少?票面价格的五倍。
沈欢喜很平静地答。
你说什么?年轻人微微皱了皱眉头,我刚才到邮政局门口那边的摊子问了,现在西厢记的价格都已经涨了十倍,你这里回收价怎么只有票面价格的五倍呢?我这是回收,就是这个价格。
当然了,咱这边也是买卖自由,我也不会强买强卖,如果你愿意回收,你就卖给我,你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强求,实在不行你自己拿到邮政局门口那边去摆摊,我不会勉强的。
……年轻人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看着沈欢喜点了点头。
行吧,五倍就五倍。
他说着,就打开了他的包包,拿出一本集邮册来。
沈欢喜看到的是一本封面挺精致的集邮册,想来这个年轻人也是曾经热爱集邮的,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么着急用钱,需要回收邮票。
他的集邮册空荡荡的,也没几张邮票,他从里面把西厢记的票都拿出来,递给沈欢喜。
沈欢喜数了数,算好钱递给他,年轻人拿了钱,很快就离开了。
他前脚刚出去,后脚就有一个父亲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进来了。
你好,同志,请问你们这里是寄售邮票的对吗?男人一进来就问。
沈欢喜点点头。
是的同志,请问你想要寄售什么邮票呢?男人摇摇头。
我不是来寄售邮票的,我是听说你这里也有邮票寄售,所以想过来买。
啊……沈欢喜有些惊讶,她想不到买邮票的人会这么快就找过来,她以为先来的是来回血或者来寄售邮票的呢。
所以刚才那个年轻人进来说要卖邮票,她没有意外,这个父亲带着女儿来买邮票,她倒是有些意外了。
邮政局那边不是有很多摆摊卖邮票的吗?你怎么没去那边买呢?沈欢喜问。
这不是下雨了吗?摆摊的少。
你这里是做邮票寄售的,种类应该会更多,能挑选的也更多啊。
我爱人昨天邮政局门口那边的摊子去找,想买一张《癸亥年》票给我女儿,都没有。
我想你这里应该有。
沈欢喜听他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好意思啊,我这里也没有,我这个店也是刚刚开张,业务都还没找上门呢,我也不知道第一个来找我寄售的老板会什么时候来。
你要是想买邮票的话,可以等一阵子再过来,现在这边现在只有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票,还有几张西厢记的票。
爸爸,我要西厢记的票,邻居家的欣欣姐姐都有西厢记,我还没有呢,我看过欣欣姐姐的西厢记票,《假期》和《惊艳》都可好看了,里面的姐姐穿的衣服就跟仙女似的,我想要嘛爸爸。
小女孩扯了扯男人的衣服请求道。
沈欢喜连忙把刚才那年轻人拿来卖的西厢记的票都拿出来,还特地挑出《假期》和《惊艳》。
小朋友,你想要的是这两张票吗?这两张票现在我这边的价格是票面价格的八倍。
要是你想买的话,就可以跟我买。
你们可以到邮政局前面的邮票摊子那边去问问,现在西厢记票的市场价格都已经是票面价格的十倍了,在我这里买还算是比较实惠的。
行,我就跟你要一套西厢记的票,四张我都要,不只是《假期》和《惊艳》,这个《听琴》和《长亭》我也要。
男人听完沈欢喜的话,马上说道。
行,票都在这里了,你就每张自己挑出一张来吧,总共是8块4毛8,我给你抹个零,就8块钱吧。
好!那男人听说价格这么优惠,沈欢喜还给他抹了零,立马就掏出了8块钱来,跟沈欢喜买了一套西厢记的票。
王牡丹在一旁看着都傻眼了,沈欢喜用5倍的票面价格可以收回来的西厢记票,转眼就以8倍的价格卖出去了,前前后后都不到5分钟的时间,还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这生意这么好做的吗。
男人带着他女儿出去之后,又有两个20出头的年轻姑娘进来了。
两位姑娘,你们是来买邮票的还是来寄售邮票的?沈欢喜招呼。
我们来卖邮票的,你们这里做邮票回收是吗?那个高些的姑娘问。
沈欢喜点点头。
请问你们都有什么邮票?想要卖哪些呢?我们这里有黄帝陵票、京剧旦角票,还有计划生育票,请问同志,这些票的回收价格是多少?黄帝陵和京剧旦角的回收价格都是票面价格的5倍,计划生育票刚出来不久,现在的回收价格是票面价格的两倍。
行的同志,你来帮我们算算这些多少钱吧。
矮一些的姑娘把一小袋邮票放到沈欢喜的桌子上。
沈欢喜看着她那小袋邮票,目测也有个五六十张,她压抑着心里的兴奋,去数那些邮票,算钱,两个姑娘都对好了之后,还多给了两个姑娘一块钱。
你们来卖的量大,所以价格从优,最多给你们一块钱,不过这个事情你们两个自己悄悄知道就好,出去了可别对外头的人说,然后你们要是还有邮票想要回收的,可以随时过来找我。
沈欢喜说道。
她也是想让她这个店快些占领市场。
好像做炒邮票的生意似的,她几乎是云北市第一个做这个的,所以她很快就挣了第一桶金,但是很快跟风的人就越来越多,炒邮票就越来越难了。
邮票回收也是同样的道理,她能挣钱,肯定很快就会有人跟风,所以她就打算好了,以后只要是到她这里来卖邮票的,她都会卖个人情,那他们以后有邮票就还会拿到她这边来卖,而不是去找那些跟风她做回收邮票的人。
可别小看这些来卖邮票回血的,他们会需要卖邮票回血,说明他们都是容易冲动消费的人,要不然就不会囤那么多邮票,因此他们囤了第一次,就有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同样的,他们需要回血一次,就有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对沈欢喜来讲都是潜在的客户。
两个姑娘听沈欢喜说多给她们一块钱,别提多高兴了。
好的同志,谢谢你,以后我们旅游票需要回收的就第一个过来找你,要是我们的朋友们也有需要买邮票的,我们也介绍他们过来。
高一些的姑娘说道。
沈欢喜笑着对她们点点头。
好的,不过你们也要帮我告诉你们朋友,你们介绍过来的人我会给高一些的价格,别人我可不会,你们不要向外传啊,不然我这生意也难做呢。
好的。
还有你们朋友有需要买邮票的,也可以介绍他们到我这里来,我这里做的可不只是回收邮票,还有邮票寄售的,想要什么邮票都可以到我这边来问,哪怕我这里没有,我也可以先帮你们记着,联系有的老板。
好的。
两个姑娘点点头就高高兴兴的拿着卖邮票的钱出去了。
又是在她们刚出去没多久,又有人进来了,就是来的还更多,有七八个人,而且还不是一起来的,有的是来卖邮票的,有的是来买邮票了。
卖邮票的,沈欢喜肯定会马上就买下来,买邮票的,有货沈欢喜就卖,没有货,沈欢喜就跟他们解释说新店刚开张,还没有多少人过来寄售,叫他们几天之后再过来。
但是看着来回血的人越来越多,沈欢喜觉得用不了几天,她这里应该就什么邮票都有了。
王牡丹一直在她店里看着她忙来忙去没有离开,见她忙个不停,回收倒卖就没停过,人都傻了。
当然沈欢喜太忙了,压根就没有注意到王牡丹的表情,总算空闲下来的时候,她才看向王牡丹。
王姐,你刚才说我招牌上写不清楚我做的是什么,所以生意不好做?……王牡丹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觉得有点难堪。
你还说我会沾你的光?你看今天到我店里面来的人,有哪个是你店里的老顾客啊?……王牡丹依旧无言以对。
如果我们两个没记错的话,刚才这阵子你店里可是一个顾客都没有的,可是我这边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啊,王姐,你说是不?我不懂!王牡丹很难堪,突然激动地喊了起来。
刚好又有个年轻人走进沈欢喜店里,王牡丹直接就冲到那个人跟前去……你!我问你!王姐你干什么?沈欢喜吓了一大跳,连忙跑过去拉住王牡丹,她怕王牡丹吓跑她的顾客。
王牡丹却一把甩开了她的手。
沈欢喜没有防备,后退了好几步,险些没摔倒。
我没跟你说话呢,我问的是他!王牡丹看向那个刚进来的年轻人。
这……你们这里不是做邮票的吗?你想问我什么?那年轻人也是吓了一大跳后,才战战兢兢地问王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