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2025-03-25 14:09:36

出了正月,没了年味,一切照旧生活。

暇玉在吴家被供成‘姑奶奶’一般供着,没人敢对她一句不是。

原本就对穆锦麟恐惧的吴敬仁,自从这次女儿带着外孙回来,就连女儿看着,都带了一股京师来的凶悍气质,他能不能说话就不说话,原本吴孟翔归来给他带来的喜悦,随着他的再次失踪而烟消云散,他便整日扑在家里的配药房内鼓捣自己那几味药。

这一日风和日丽,不冷不热的正适合在外散步。

用过早饭,暇玉闲来无事在吴家院内溜达消食。

路过父亲书房的时,想起穆锦麟曾跟他说过的话,便推门进去,见屋内并无其他人,径直走到书架前,他记得锦麟曾告诉她,说她爹藏了一笔私房钱在《神农本草经》里。

她仰着脖子从书架最上横排扫视,终于在中间部位看到了那用蓝色函套装的书籍。

她取了凳子来,扶着书架踏上去,踮脚抽出厚厚的那套《神农本草经》,下了凳子,把书摆到桌子上细看。

刚打开函套,拿开最上面一本,就看到下面被掏空的书体内,放了一小锭金子。

她哭笑不得,原来还真有!正这时,忽然听到书房外有人来了,她也不慌,而是拿起那小金子左看看右瞧瞧。

来人推门进来,道:暇玉,原来你在这,娘还以为你去哪了,在房里找不到你。

来的不是父亲而是母亲。

方氏注意到女儿手中的金锭子,又看了看那被掏空的书本,立即就明白了,一步上前,啧嘴道:是你爹藏的?暇玉笑道:我待着没事,寻思过这来找本书看,没想到发现这其中的乾坤奥妙。

她将金锭子交到母亲手中:来,您拿着罢。

我爹收着也没处花。

方氏道:他怎么没处花?前两天他没少往柴薪胡同跑,我指使了个人跟着,结果你猜怎地,你爹竟然去看了小孟翔。

……暇玉佯装吃惊:是吗?他居然出现了,他想做什么?谁知道!方氏道:不管他想做什么,只要我还活着,就别想得逞!她话锋一转,蹙眉道:不过,我也闹不准他究竟要做什么。

因为最近吧,又看不到你爹去那柴薪胡同了,连小孟翔这个人也不见了。

兴许是在外面过不下去,找我爹要点糊口钱的。

拿完了,人就走了,您别操心了。

将这金子收好,免得我爹再花到不该花的地方去。

方氏将那金子揣进袖中,又仰头看了看那一排排的书籍,心说指不定这里面还藏了什么,待哪日有空,非得一个个查验不可:唉,不说这个了,省得烦心。

她把书籍整理好,就要踏着凳子往回摆。

暇玉担心母亲年岁大了,有闪失,便去夺:娘,我来吧。

你笨手笨脚的再摔着!方氏自己登了高,把那套书塞回书架上,完了嘱咐暇玉:你以后要拿什么东西,记得叫丫鬟来取,千万别自己想当然的觉得没事。

没事还好,你要是摔着磕着了……穆锦麟还不得把这家给夷平了。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暇玉苦笑:哪能说自己拿本书看,还能摔着。

母女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话出了书房,这时就看到在吴家负责照顾泽儿的老嬷嬷跑来,一脸惊慌的道:夫人,小少爷叫您过去,说要给您看点东西。

暇玉一见这老嬷嬷的表情就心知不好,忙提着裙摆,加大步子往卧房赶:发生什么事了?你细细说。

小少爷本在看书,可屋外那猫叫吵的他看不进去,老仆便去给他赶猫,可回来发现小少爷蹲在地上,手里扣着什么东西,非叫老仆来唤夫人您去看。

方氏亦急急跟着,扯着帕子心焦的说道:这小祖宗又闹的是哪出啊。

可千万别有事——暇玉一进门,就见泽儿蹲在书桌下,见她们来了,欢天喜地的道:娘,外婆,你们快来,看我逮到什么了?暇玉哪里管他逮到什么了,提起裙摆钻到桌下,将他的手一把拽开,就看到一个小老鼠跐溜的从他掌下跑了出去。

啊——暇玉尖叫一声,提起儿子的后衣领把他拽出桌子,使劲推搡了几下,训斥道:那东西是能用手抓的吗?!泽儿完全没感受到母亲的怒气,兴冲冲的道:我看到它从屋外跑进来,跑的可快了,可没我快,我一伸手就给按住了!暇玉翻开儿子的小手,见上面没有伤痕,稍稍松了一口气。

继而点着他的脑门训斥道:要是咬了,你就该得病了,治不好会死人的!她说的严重,可小孩子哪里懂什么病啊死的。

他只是暂时蔫下来了,嘟囔道:还以为娘您会夸我。

你要是用功读书向好,娘自然会夸你。

可你看看你现在,抓了一个耗子,你是猫吗?泽儿一默,须臾竟真的张口学了一声猫叫:喵儿——然后笑嘻嘻的看着母亲。

暇玉惊愕,她扪心自问,从没有一刻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他怎么就能调皮捣蛋至此呢?!把一个耗子扣在手心里,兴冲冲的给她看,挨训斥了,不仅不知悔改,还顺杆往上爬。

她懂了,遗传的威力是强大的。

暇玉冷冰冰的道:毓泽,你先去把手用胰子洗五遍,再去堂子用胡椒盐水把身上洗一遍,衣裳从里到外都换了,然后再回来见我!方氏这时拉过小外孙,吓唬他道:还不认错,你娘要打你呢。

再不认错就要吃板子了。

泽儿乌溜溜的眼睛一转,反而不吭气了。

暇玉深吸一口气,又轻轻吐出,平静的说道:好了,快去洗吧,其余的回来再说。

泽儿知道自己要挨打了,便垂头丧气的跟着老嬷嬷出去洗手洗澡了。

等他再回来时,可能是兴奋劲过了,态度好多了:……娘,我错了……错哪里了?不该抓小耗子。

为什么不该?因为……娘会生气……娘为什么会生气?因为……抓小耗子…………暇玉恼然纠正:是因为老鼠特别脏,带着很多让你生病的东西,娘不让你抓,全是为了你好,懂吗?泽儿想了想,道:我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以后抓住什么,千万不能给娘看。

她还是觉得不对劲,可孩子错也认了,并保证以后不这样做了,她还能怎么样?孩子还小,犯了错得给他改正的机会。

她完全不认同‘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

动辄打骂的话,会把亲情打碎。

这时方氏也在一旁劝:行了,孩子还小,他都知道错了,就这样吧,别计较了。

暇玉将儿子拽到自己面前,这一次语气温柔:你想想,你要是病了的话,你爹该多担心你,娘该多担心你。

以后做什么事,得先想想关心你的人。

不提他父亲还好,一提泽儿更蔫了,玩着手指,闷闷的说:爹怎么还不来接咱们?不要咱们了吗?一见儿子这般难过,暇玉便笑道:傻孩子,你爹不要谁,也得要你。

他现在忙着,等忙完了,就来接咱们了。

所以你要乖乖的,否则等你爹来了,发现你调皮捣蛋,该不接你回去了。

……那泽儿乖……想到锦麟,她也不由得难过起来。

不知他一个人在京师过的怎么样了,这个新年,他怕又是一个人孤零零的过的吧。

还有苏家的案子什么时候能办完,他什么时候才能接自己回去。

东厂的人来过后,她立即派人回去给锦麟报信,将前因后果都说了。

可却迟迟没有回信,不知他是将这件事处理完了,还是这件事给他制造了麻烦,将他缠住了。

午饭时,澄玉在太医院坐班没回来,吴敬仁一头扎在配药房里不出来。

于是唯有暇玉和母亲,以及大哥的媳妇赵氏一起简单用饭。

这赵氏祖上据说给太祖皇帝把过脉,最厉害时有人做到过太医院院判,只是后来子孙不济,医术不精。

成祖迁都时,赵家没有荣幸跟随,一直留守南京,基业虽然不大,可胜在悬壶济世的时间悠久,提及赵家也是无人不知的。

赵家有心巴结新来的吴家,将模样性格都好的嫡女嫁给吴澄玉做妻,两家往来慎密,一起发财。

这位赵氏虽是女子,不能出门问诊,却醉心医术,在自己小院内建了一个暖房,里面养着许多珍奇的药材毒物,和吴澄玉很是般配。

而她性格也和澄玉有几分相似,慢悠悠的不爱说话,从不挑事闹事,一心孝敬公婆。

所以身为婆婆,除了自己丈夫糟心让人心寒外,方氏的日子过的极是舒心。

可对比起大房家的福气,二房吴敬义家就差远了。

先是得到女儿身死的消息,后来美玉的母亲许氏竟抑郁生疾,一病不起。

这日下午,方氏叫上女儿一并去许氏房里坐坐,聊聊天。

见到许氏的时候,她半卧在榻上,唇无半点血色,硬挤出虚弱的笑容说:……大嫂,你们来了,我起不来了,没法……咳,咳……方氏赶紧坐下:她二婶,好好休息罢。

暇玉心里不是滋味,说到底二婶的病都是因为她觉得美玉死了所致。

可她又不能将美玉没死的消息说出来。

暇玉,几天不见,你好像清瘦了。

许氏苦笑:你千万保重身子,别像我,像我一样,咳,咳……二婶,别说了!暇玉单膝跪在床沿上,给婶子顺背,手拍在瘦弱的脊背上,仿佛再大力些就能摧折它一般。

许氏握住侄女的手,虚弱的笑:那我不说了,让我好好看看你……看着你,就好像美玉回来了……方氏听的难受,眼圈一红,就要落泪。

这时玛瑙进来找她,说外面来客人了,她赶紧道了一句:暇玉,好好陪你婶子说话便急急出了门。

你美玉姐……当初有苏家这门亲事,别提我们多高兴了……却没想到这个是鬼门关……我们还高高兴兴把她往里送……这不怪您,说到底是怪我,若不是我嫁进穆家,苏家想拉拢指挥使也不会发生这么多。

许氏叹了声:怎么能怪你……你也是身不由己。

其实穆家也好,苏家也罢,要咱们家的女儿,谁能说个‘不’字,我只怪我自己,当初没让你二叔答应梁安侯府,让你堂姐去做妾,若是当初答应了,哪有后来的苏家啊……正说话间,打外面进来一个穿着程子衣,戴着纯阳巾的少年,撩开门帘闯进来,惊诧的啊了一声:姐,您怎么还在这儿?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在祖父寿宴上哭鼻子的顽童璞玉,长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郎:你这个时候不在学堂,怎么到这儿来了?璞玉啧啧嘴:先生病了,我回来给他抓药。

许氏道:净胡说,先生病了,用你抓药?璞玉哎呀一声:娘,直说了,我才不想去什么劳什子学堂。

我就没长考取功名的脑袋,我就想跟着我爹照看济号。

我看中的一本医书,要买没带银子,娘——说着,就坐过来朝他娘耍赖道:给我碎银子让我将那书买了吧。

慈母多败儿。

暇玉就见二婶许氏非但没责骂儿子逃学,反而从枕头下摸出一块碎银子交给璞玉,还告诉他道:省些花,娘这里的碎银子也多了,别叫你爹发现了,啊?璞玉自小就被娇惯的不像样,在他看来母亲给他银子用是应该的,爽利的将银子收下了,就道:那我去书摊了!说完起身就走。

暇玉则与二婶说了几句话,就找借口告辞了。

她疾步赶上璞玉,道:你娘因为你姐的事病着,你回来跟她说几句暖心窝的话,安慰安慰她,啊?璞玉知道暇玉姐是指挥使夫人,惹不起。

纵然心中不服,可脸上仍旧笑道:姐姐说的是,我这不是急着去买书么,等买完回来就陪我娘说话。

暇玉见他态度这般好,也只得道:那你早去早回吧。

话刚一出口,就听身后有人怒道:你这是要去哪儿?又拿银子去街口赌斗鸡吗?璞玉被这吼声吓的浑身筛糠一般,慢慢转身强笑道:爹……我没有……我是去买书……少扯谎!你岚玉哥亲眼看到你在街口下注赌钱,还能有假?吴敬义吩咐自己带来的两个小厮道:去把少爷捆起来,关到柴房去!那两个小厮听了命令,就要上去逮人。

璞玉一见事情不好,转身就跑,那两个小厮个子矮,腿也短,扑了几下竟没逮到小少爷。

吴敬义也顾不得斯文了,挽起袖子跟在后面就追。

一行人喊喊叫叫的往前奔去,看的暇玉是捏了一把汗。

等她跟着出了小院的门,前方呼啦啦的围着不少人,大家见她来了,纷纷让开。

她就看到璞玉趴在地上,有一个人扭着他的胳膊,脚还踩在他后背上。

那人的身形模样极是眼熟,暇玉惊道:相公?锦麟听到妻子的声音,才松开璞玉的胳膊,让吴敬义等人去捆。

暇玉揉了揉眼睛,确定不是幻觉:锦麟?锦麟也揉了揉眼睛,确定不是幻觉:孩子呢?为什么她小腹平平,李苒告诉他,暇玉可是孕相十分明显的。

在屋内读书。

她高兴的走过去,笑道:你来了,他一定十分高兴,咱们快进去吧。

他摇头:不是说毓泽,是说你肚中的那个,你,你不是怀孕了吗?……没有啊,你听谁说的?他趁人不备,在她腹上不甘心的摸了一圈,果然平坦的像个练兵的校场。

……李苒这厮谎报军情!—锦麟挺尸一般的趴在床上纹丝不动。

毓泽坐在一旁摆弄他脱下来的无翅乌纱帽,戴在自己脑袋上,因为太大,遮住大半张脸,咯咯笑着对母亲说:好黑啊,看不到爹和娘了。

暇玉将乌纱帽摘下来,搁到桌上:你爹还要戴呢,别摆弄坏了,咱不能玩了。

啊?毓泽点点头,又去拽他父亲的手:爹——骑高高,骑高高——锦麟将手一甩,有气无力的说:爹累着,现在不行。

暇玉抱起儿子,给他穿了鞋,让他跟嬷嬷下去:你爹赶了好几天的路,累坏了,泽儿不吵他,乖,先下去玩。

毓泽有些失望的道了声:是。

才跟着嬷嬷一步三回头的下去了。

等儿子走了,锦麟翻了个身,改成仰面‘挺尸’:我回去一定要抽李苒的筋,老子日夜兼程行了五天才到。

结果却什么都没有!暇玉已从他嘴里知道他来的原因了,听他这么说,不禁嘟囔道:你应该先写封信给我,免得贸然跑来……谁能想到怀孕这件事还有作假的?他猛地坐起来,就去翻妻子的裙子:一定是我刚才手抽筋了,才什么都没摸出来。

再让我摸摸!她挣扎:再摸也没有,我是做假孕骗东厂的……一愣,她发觉哪里不对劲了,狐疑的看向丈夫:能认为我怀孕的,只有东厂的人和吴孟翔,你是怎么知道的,李苒又为什么会告诉你这个消息?她除了那天击退东厂时,在他们面前伪装了一下怀孕,其余时候都不曾露出半点怀孕迹象。

……锦麟脑筋转的快:当然是李苒逮住了吴孟翔,他交代的。

果然,他是叫你们弄去了。

我就知道,一旦我不护着他,你们的人就得把他收拾了!锦麟本以为她还会求情,可妻子仅是皱皱眉,就去说下一件事了:我一直觉得有一点很奇怪,明明吴孟翔身边里三层外三层的有李苒安排的人盯着,为什么还会被东厂的人给逮去呢?你看,我一不袒护他了,他立即就你们给弄走了。

她暗暗思忖,好像离某个真相越来越近了。

锦麟见她生疑,哪敢给她时间细想,慌解释道:东厂可不是吃干饭的,下手抓吴孟翔之前,将他周围的探子们都除掉了,这才把人逮去的!吴孟翔出卖你们之后,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想你也不可能再护着他了,锦衣卫的人才敢把人弄走。

这么一说,将不合理的地方给圆了过去。

暇玉若有所思:那东厂的人,找没找你麻烦?不管怎么说,吴孟翔把堂姐没死一事出卖给东厂了……锦麟冷笑道:你放心,那些人已经永远回不了京师复命了。

见妻子沉默,他故意戳她心窝:就是因为你的优柔寡断,让更多的人丧命,幸好死的是外人,把秘密封住了,倘若不然,咱们就得把你堂姐杀了,以绝后患!她任他训斥,半晌才道:……我知道了……这件事彻底过去之前,我不会再去探望堂姐了……都交给你们处理吧。

早,该,如,此。

他一字一顿的说。

这时暇玉开口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到我这儿来了,苏家的案子完了,你不在京师可以吗?锦麟把妻子纳进怀中,与她脸贴脸的亲昵:我就是为了这来的,苏首辅扯出了江浙盐引**大案,其中好些官吏不便押到京师问话,皇上便让我们暂时来南京,就近提审他们,我会住上一段日子。

高兴吧?暇玉自然是从心眼里高兴:你是知道我怀孕了,特意跟皇上请求来南京办案的吗?嗯,我刚才进院时决定,等我走时将你们娘俩一起接走。

本以为你娘家是个清静之地,可你看看,方才我一进院,你们家那是吴璞玉和你二叔吧,父子疯子一般的追来逐去。

这就是撞到我身上了,要是撞到你和泽儿,可怎么办?我是不放心你跟这些人住在一起了!这个吧……其实事出有因……她试图解释。

啊!大事不好。

他一惊。

怎么了,怎么了?她最近神经紧绷。

皇上以为你有孕在身,可你这没有,咱们犯了欺君之罪了!……暇玉才不信皇上会关心这种小事:皇上怎么会问我?太后告诉他的。

我那日进宫遇到了太后,你也知道碰到老人家,除了孩子就没别的可聊。

正好皇后娘娘怀了龙嗣,她老人家说,若都得男孩,咱们的孩子以后就进宫陪皇嫡长子读书。

那,那就说我腹中的孩子不幸掉了。

怎么能掉?!你们一家子都是大夫!再说,东宫伴读!能从小和储君一起读书,未来的路就容易走了。

皇后娘娘兴许怀的是小公主呢,而且我也没有……不等她说完,锦麟就去猴急的解她衣裳:皇后娘娘是皇后娘娘,但是咱们最好努力补一个孩子出来。

暇玉懵了,这也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