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与你白头

2025-03-25 14:22:21

两个人紧赶慢赶着玻了京城后,便看到东方意满脸瘦削,一看就知道瘦了不少,东方祺没有说什么话儿,到时候木莲走上前去,面上既有惊讶,但眼里又带了担心的看了看东方意和东方祺。

夫子,你没有事情吧,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事情太忙了,所以才会这样啊。

不过没有关系,阿祺不是也来了吗?他可以帮你一起把事情弄完。

东方祺看着自己的儿子,脸色有些难看,嘴唇也脱起了皮,他没有说任何话,只是沉默的将东方祺领起了屋子,而木莲站在外面不久,就有丫环将她带到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屋子里面呆着了。

我去看过母亲了,她看起来过得还算不错,有吃有穿有喝还有丫环伺候着,但是精神却不太好,找了这么多的医生,都没有治好她的病,为什么?东方意握着拳头,脸色比刚才还难看,他很怨自己的母亲,但现在看到她过着这样的生活,要是她清醒的时候看到,该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作为一个儿子,他并没有做到自己要做的,而作为一个母亲,她也没有做到她该做的,两个人都是这样,所以谁也没有资格说谁的坏话。

你心疼了,所以才会问我这样的话儿,她现在这样都是年轻时候落下的,当初她杀了这么多人,你以为她不会有良心煎熬的时候,不会有噩梦惊醒的时候吗?你不要忘记了,母亲就是被她亲自杀掉的,而且是看着她慢慢的死掉,她面对你这个儿子,会不会想起她做的恶事儿。

我想这样说,父亲,因为她是你的母亲,所以我留她一条命在那里,让她还能享受活的日子。

东方祺面无波动的回答道。

东方意双手垂了下来,头也不再平仰着:可她现在这个样子,肯定是比死了还难受。

如果能这样的话儿,我会觉得很高兴的,就让她的下半辈子为她所杀的人赎罪吧,如果你觉得山上的环境不是很好,那我也可以将她送到寺庙里面去,或者那里的环境更能够净化她的罪孽。

好了,这件事情我们已经说了很多次,我不想再说了,我先走了。

东方祺说完了以后,便开门离开了屋子。

东方意没有开口留住他,只是一个人会在那里静静的想着一些事情。

年祭那天,族人们都来了,因为这是一年一次的聚会,所有东方家的人都要来,不管是外族的还是在宅子里面住的,都会一视同仁的全部叫过来,而年祭不仅是一年一次的祭祀,也是一件能够让年青人发挥才华的地方。

如果有哪个族人的儿子有本事儿的话,也可以毛遂自荐,只要是真的有本事,不管是他外戚不是内族,都不会因此而歧视的。

东方家的年祭也算是简单化了,没有以前那么复杂了,现在也只是在开始的时候由族长开始念祭文,然后全族人在大鼎上上香,再祭拜以前的先祖,虽说是简单化了,但不是弄了一天才结束,起来的时候大家的腿都麻了。

今天是东方家的祭典,所以我在这里也不多说了,今年东方家所做的任何改变,大家都有眼睛看得见,而且我想有些人也已经受益了,当然,如果有人提出异议的话儿,我也会听的,但如果只是因为你没有受益而提出来,那么我不会接受。

明年东方祖或许不会让有些人这么清闲了,以后,凡是东方家的人只要到了年纪,都必须放到下面去做事儿,当然,如果有人想在这件事情上搞事的话儿,那么到时候你们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重量。

东方祺坐在主位,看着下面的人继续说道:还有上任家主的事情想必你们也一一知晓,帐本也全部给你们过目了,你们也知道东方家有多少亏空,所以今年的分红不会像往年那样多,如果有人觉得少的话儿,我欢迎你出去。

还有,朝中以前的粮食库已经收到我这里了,以后也许会有更多的商路被我们所开拓,希望你们不要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就放弃以后的大饼。

还有,以前没有做事儿只在家里吃干饭的,全部都放出去,要是再让我看到有一个人在家里不干活坐等吃的,到时候扣发月钱,一律只包吃住。

堂下的族人们听到他的话儿,立马纷纷议论了起来,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的。

东方祺看他们没有异议,立马又说道:以后这是东方家的主母,所以我希望大家到时候能够,好好的给她打声招呼。

木莲坐在了东方祺的旁边,一听到他介绍自己,她立马站了起来朝堂下的人点头。

老一辈的族人还是很友善的点了一下头,而年轻一辈的则是有些一头雾水了,怎么这么快就有媳妇儿了。

恭喜家主了,那你们什么时候成亲呢?有的族人问。

东方祺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回答道:很快了。

族人们听到这么个模棱两可的答案,都没有人再敢继续问下了去了,只有一些老人才会关心的问日期,而东方祺也只是很模糊的糊弄过去了,毕竟虽说两个人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但是他不能一个人定日期,总得要两个人商量了才好。

年祭结束后,东方祺和木莲便准备回李家村了,在京城里苦逼苦逼的林琅,在万分忙碌下赶过来给他们两个人送行。

你们两个可真是不够意思的呀,走之前也不说一声,真是的,有没有搞错啊,要不是因为有人告诉我,我还不知道你们两个人现在就走呢,还以为你们会多呆一会儿。

林琅喝着茶抱怨。

木莲看他人都像东方意般瘦了不少,看来在京城的日子里,他真的过得不咋的,要不然这娃子怎么瘦了这么少呢,那漂亮的脸蛋都跟涂了黄油似的,黄澄澄的。

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了,难道说在家里吃得不够好吗?还把你瘦成这个样子。

林琅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苦笑着道:这不是吃习惯了你做的菜,所以回京城里面就不习惯了吗?你可得多给我做一点干食,要不然的话我真的吃不下去饭了。

没想到啊,林琅,你这么大的年纪居然还挑起了食来了,这可真是稀奇了。

行了,我都带了特产过来了呢,我们两个没去找你,也是阿祺说你一准会过来,所以让我不要去的,他说你在东方家埋了暗线,所以一准知道我们今年就会走。

木莲从包里面拿出很多吃的东西,放到了林琅坐的桌子上头。

林琅鼻子里哼了一声,伸出拳头朝东方祺摇了摇,很是凶恶的威胁道:什么暗线不暗线的,肯定是他自己自导自演的呗,我往这里插什么暗线,我又不是吃饱了撑的,你别听他胡说八道。

喛,棋子,我们两个人有多久没有比划过了,趁着今天这个好机会,我们好好打一场呗,我手有点痒了。

东方祺听到他这个要求,没有丝毫犹豫便点了头。

两个人站在院子里面,双手各持一柄细剑,眼神交汇间两个人出手了,风卷起落叶的时候,两个的招式变得十分的犀利,似乎要拿对方的命一样,木莲在一旁看得心落上落下的,那剑光闪交的瞬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有些看不清楚他们两个人的面孔了。

直到东方祺手中的剑搁在了林琅的脖子上,两个人才都住了手,林琅看着脖子上的剑,笑了笑:我好像什么都比不过你,好了,你们也该走了,到时候再见。

林琅看着他们两个上了马车,看着木莲最后朝她绽放的那抹笑容在心里想着,我不会就这样看着她,然后一个孤独到老吧,东方祺,因为你有本事剑耍得又帅,所以我才同意让你娶她的啊,你可千万别得意,如若到时候你对她不好的话儿,我不会放过你的。

坐在马车上面,木莲很奇怪的问东方祺:你们两个今天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打架了,平时也没有见你们打架啊,而且你的剑舞得可真是好看,又好看又厉害,我都看到有树叶被你切成两半了呢。

东方祺将她抱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头发,说道:这辈子,只要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我只求你这辈子都不要离开我。

木莲听着他的话,眼眶瞬间发红了:我不要什么,只要和你一生一世人,与你并肩看太阳升起落下,就这样偕手一起白头到老,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最想要的。

两个人说完这番话后,便紧紧的搂在了一起,没有任何空隙,似乎两个人天生就是应该在一起了,因为他们的身体如此契合。

离李家村的路虽然又是这么漫长,但是两个人却丝毫没有觉得不耐烦,木莲觉得这辈子能够跟东方祺在一起,让她很知足,虽然他不会怎么说情话儿,也不会三天两头给她惊喜,但她明白他是最爱他的,而她也是最爱他的。

☆、第三百一四章 门槛都踏破两个人回到李家村后,拜年正要正式开始,村子里的孩子们,个个穿上了新衣服,脸蛋也是擦得干干净净的,再也没有以前那样,脸上不是这里黑一块,就是那里黑一块。

而村子里的小男孩们,看起来也总觉得是稳重了不少,或许是一年一年的长大,所以每一年的长大,都会懂不少的事情。

年货都已经备好,鹏哥儿和小苗看到木莲回来,立马拉着她一步也不愿意走,李婶子看到他们两个的模样儿,脸上的笑容倒是散了不少。

唉,这两个小家伙呀,没见到你就没有一天不闹腾的,鹏哥儿还好,毕竟有这么大了,也知道你是去办事情了,可是小苗这孩子,总是要哭不哭的样子,看得婶可心疼了。

鹏哥儿和小苗这么小,就已经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心里难免会不安全感,他们一直都很依赖着木莲,就算他们出去外面玩,也知道一直都有人在家里等着他们,所以心里才不会慌。

哦,小苗哭鼻子了,真是羞羞,这么大人还哭鼻子哦。

木莲刮了刮他的鼻头,将他们俩个人搂在怀里,又夸道:新衣服穿得很精神吗?瞧这小模样儿,肯定能迷倒不少人。

小苗抱着她的脖子,糯声糯气的回答道:才没有咧,小苗才没有哭,小苗很坚强的。

李婶子摸着他的头,笑着应声:是啊,小苗是最坚强的孩子了,姐姐不在的时候,小苗可是天天起得很早呢,而且也有帮忙做事情。

小苗挺起胸膛,觉得自己的清白恢复了,小模样儿很是得意了。

好好好,姐姐知道小苗和鹏哥儿最棒了,好了,新衣服也穿了,你们也跟着小家伙们去拜年吧,姐姐在家里做好饭菜,到时候中午准时回来吃饭啊。

鹏哥儿和小苗高兴的应了一声后,便牵着小手出了院子里面。

李婶子看他们兄弟情份这么好,也不由的感叹道:鹏哥儿和小苗真好啊。

难道小剩和妞妞不好吗?噢,还有个小家伙呢,他不好吗、木莲笑着反问了一句。

李婶子现在的脸上基本上是有孙万事足:他呀淘气着呢,明明还一丁点小,还喜欢到处乱抓,妞妞这孩子,现在就一直陪在小宝床边,说是要照看着他呢,妞妞有了弟弟,也比以前要活泼多了,说起话来也是道理一串串的了。

木莲笑着道了声这就好,觉得李婶子家这一年里也改变了好多。

或许是因为以前想姐过得比较憋闷,所以连带着妞妞也受了影响,小孩子总是敏感的。

李婶子摇了摇手,心里也是有些怜惜的,毕竟自家女儿嫁了这么远,真有个什么事情她也照看不了,而且自家女儿又倔得很,总想着自己是求着嫁给陈子的,要是过不好的话肯定得让人看笑话。

想想这孩子也算是熬出了头,她以前总想着让自己过得好,让那些以前说三道四的人眼红去,可如今这过好了,以前的人都不在这里了。

木莲听了她的话,想想也是,要不是现在生了个儿子,她心里舒坦些的话,要不然还不知道她心里有多憋屈呢,你说这发达了没人羡慕,这让她这心里怎么好受。

而且,李家村现在的人贫富差距不大,大多数都是拿了月钱的,就算有人站在村头一看,也能看到一排排的新屋,在路旁矗立关,那新瓦新房,看着就好看。

那永子哥的事情呢,有着落了吗?李婶子听到她提起李永的事情,立马拍着额头叫了一声:唉哟,瞧婶这脑子,婶就是来跟你说这件事情的,有着落啦。

那闺女家境不错,性格也好,虽说是在闺中娇养的,但是懂分寸,对爹娘也好。

婶想呀,咱家的永子能找到这么个闺女,也算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了。

李婶子将那个闺女夸成了一朵花,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可见她对这门婚事,真的是特别的满意。

婶,要不然还是再去打听一下,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情,到时候我让刘管事去打听一下,他应该也知道永子哥找得哪家吧。

木莲说道。

李婶子拉了她的手,轻轻的拍了拍,笑着道:那行啊,多去看看也好,咱家的永子以前也是受了女人的伤,这次可不能再这样了,要不然俺这个做娘的,真是对不住自己的儿子。

木莲回握了她的手,安慰着:你说什么呢,婶子,谁没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女儿家倒还好说,你瞧瞧那些男孩子,谁没干过糊涂事情。

再说,当初是那个女人的错,又不是永子哥的错。

其实我也只是想打听打听,未来的嫂子对以后有个现成儿子,是什么想法,这件事情总得打听个清楚,要不然到时候真成了一家人,却弄成了浆糊,可就麻烦了。

李婶子一家或许是太过于兴奋,以至于问题没有考虑的全面,这一家人过日子,可不是让那个女的跟李永就能过好的,这李永还有个半大的儿子呢,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呀。

唉哟,你瞧婶子真是乐昏了头,对对对,小剩一定要考虑进去,那行,这事儿婶子就交给你办了,到时候你给婶子个信就成。

要是那个闺女以后不会对小剩好,那咱也不能同意啰。

李婶子话说得十分坚决,脑子也也是清醒了许多,柴米油盐酱茶醋,这些都是生活的根本,那闺女性格是好了,但是却是个娇宠着长大的,到时候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儿,就不跟李永过了吧。

那你说,那闺女会不会……。

木莲看着李婶子都有些草木皆兵了,立马按着她的肩回答道:不会的,婶子你都是过来人了,哪不会看人啊,到时候我也只是托人去瞧瞧罢了,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儿的,婶子你不用担心了。

你家里不是还有小宝要照顾吗?这天得赶着做饭了吧。

李婶子抬头看了看天色,唉哟了一声赶紧站了起来:婶子得赶紧去做饭了,你到时候要是打听出了啥消息,到时候随时告诉婶子啊,可千万别瞒着俺啊。

李婶子一边小跑着一边说。

木莲大声的就下了,转身进了屋子里面。

大厅里面全部都是瓜果,还还有一些小凳子,因为村子里面还要去祠堂祭拜,所以还没有开始拜年,等到祠堂锣鼓爆竹声一响,到时候就是准备拜年的时候了,拜年的时候呢,妇人一般是不会出去的,因为妇人们要准备瓜果糕点之类的,而且如果来了比较要好的人,到时候也要准备饭菜。

拜年的气氛总是让人欣喜的,所以大街上走着的人脸上都是笑容,木莲家里算是成了一个特定的去处,因为东方祺也去祭拜了,还有家里的男人都去了,屋子里面现在就只剩下木莲一个人在家了。

哎哟,东家,你一个人在家里啊。

刘管事家的媳妇儿,刘氏挺着个肚子走了进来,看到她一个人在家,脸上倒满是惊讶。

是啊,这祭拜可不是女人能去的地方,我总不能去坏规矩吧,哈哈,刘管事家的快要生了吧,赶紧坐下吧,这么冷的天你还出来干嘛,窝在家里暖身子才是正事儿啊。

刘氏摸着肚子,脸上满是母性的光辉:是呀,马上就要出生了哽,俺可是盼着这孩子出生啊,俺今天来呢就是给东家带些东西过来,这些东西虽说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都是俺家自个儿做的,俺也知道你除夕的时候没有在家,所以应该也没有时间做这些小东西的。

正好,俺家做了就给你带过来了。

刘氏将拿来的包袱打开,从里面拿出好多吃的东西。

木莲将桌上的小吃全部拢好,很是不好意思的说道:那真是谢谢你了,今年过年没有在家,所有的事情都是婶子帮忙做完的,要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回家,要怎么弄呢。

刘氏乐呵呵的回答道:没事儿,这年货呀坊市里头有的是呢,俺也是因为是自家做的,所以给东家尝尝鲜,行啦,俺也得赶紧回去了,要不然的话待会来了客人,俺爹娘招待不过来。

木莲听了她的话儿,赶紧起身道:那你赶紧回去吧,小心着点啊。

刘氏笑着应下了,小心的挪动着步子出了院子门,出去的时候,倒是正好遇到了从祠堂里面出来的男人,而刘管事也在里面。

你咋个一个人在外面走咧,这地滑的。

刘管搀着她,嘴里虽是埋怨但脸上却一直是笑意连连。

刘氏嗔了他一眼,手放在他的手掌心里,在旁的妇人羡慕眼光里回了家里。

拜祭结束后,村子里的娃子们,立马成群结队的一家家走了,而有些聪明的娃子,首先走的就是木莲家的,所以,今年过年木莲家的情况可以形容为,门槛都被踏破了,那真不是假的。

小孩子们喜欢过年,是因为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还有很多好吃的,而木莲家里的零售算是品种多样,也有许多小孩子的口味,所以这些小孩子进来了以后,有拜完了全村又跑到这里来了。

鹏哥儿小苗成了村子里小孩的人,带着这些小孩子到处跑,完了以后全部带到家里面来,而坊市里头做事儿的也全部聚到这里来了。

这坊市里头,村子里的男人都在里面做事儿,所以就导致了村子里头的人家,没有人去拜年,只有小孩子去拜年了。

------题外话------新文:一品官妻求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