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章

2025-03-22 06:49:48

在陆府总管的引路下穿过游廊, 应如远远瞧见院中舞枪的少女。

陆景暄着湖蓝色劲装,束半长青丝,长_枪破空, 红缨枪头崩、拨、压、盖、挑、扎, 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

应如不知不觉看得出神, 在心中暗暗海豹鼓掌。

好飒爽的妹妹!威风!她也想这么厉害!陆景暄正在日常锻炼,听得应如来找她, 心情大好之下连甩几个枪花, 枪头停在应如面前。

少女笑出两颗虎牙,嫂嫂隔了两日才来,想死我啦!应如抿唇微笑, 我倒是想早些来,可也没有隔日就来的道理,显得非常不矜持。

她这样一说, 惹得陆景暄哈哈大笑,嫂嫂,我才发现你说话这么有意思。

有吗?主要对着陆景暄想实话实说而已。

陆景暄将红缨枪扔给丫鬟放回兵器架上,应如扫一眼,刀枪剑戟种类还挺多。

连陆景暄都能使□□,果然将门之后, 颇有武风。

嫂嫂来找二哥吗?陆景暄接过丫鬟递来的干帕,边擦额颈上的薄汗边问。

想到陆景昭明艳风姿下为零的情动值,应如内心翻个白眼,找他我就不来了, 当然是找你。

陆景暄擦汗的动作顿住, 笑得不怀好意, 是不是二哥惹嫂嫂生气了?我知道一招, 能治他!什么招?应如的眼神分明透露出来想知道。

陆景暄凑近来神神秘秘道,二哥怕痒,尤其那腰,根本碰不得。

回头他要是惹嫂嫂生气,朝那两处使劲,绝对求饶!真的?应如没想到陆景昭还有这弱点。

别告诉二哥是我说的啊?陆景暄兴奋的时候长眸发亮,看得人心里跟泉水淌过似的清凉舒服。

漂亮姑娘最招女孩子喜欢,应如有些痴了,不禁放柔声音,好的啊……一旁的春桃看得浑不是滋味,怎么她家小姐跟陆家小姐动不动就贴那么近说话?总感觉气氛怪怪的。

说什么悄悄话呢?陆景昭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唬得应如赶忙与陆景暄分开,只见立在身后的男子一身沙青色劲装,更显腰瘦腿长、神采飞扬。

二哥!比划比划?陆景暄一记拳头擦着应如的脸颊击过来,陆景昭迅速侧开,顺便揽着应如腾挪到安全的地方。

待应如站定,陆景昭和陆景暄两相开打,动作极凶。

招招带风,拳拳见肉,应如的眼睛跟不上兄妹俩的速度,只看到两道身影迅速切入又迅速格挡,反应之快让她心跳加速。

闪避的动作太考验柔韧性,那后仰下腰的动作,应如想都不敢往这么高难度想。

毕竟力道上有差距,陆景暄逐渐不支。

眼见着就要落败,少女忽然伸手攥紧陆景昭的腰带,巧劲一扯,松了。

前胸大敞,露出白色中衣,腰带被陆景暄扔到空中,陆景昭伸手去捞的间隙,陆景暄已经一跳跃开,叉着腰喘气,不比了不比了,耍了一上午枪,没力气。

陆景昭将腰带重新束上,笑嗤道,这招在我面前用用就算了,可千万别在大哥面前用。

知道,这种阴招也就只能用来对付二哥。

应如没想到兄妹俩私下是这样的,一时间都不知道该看陆景昭还是看陆景暄。

重新系好腰带的陆景昭来到应如面前,让若若见笑了。

他脸不红气不喘,好像刚才的一番交手只是简单热身。

应如的目光落在他的腰上,脑子里莫名响起陆景暄之前说的,尤其那腰,根本碰不得。

顺着她的目光,陆景昭低头瞧一眼自己的腰腹。

腰带没有系岔。

他抬眸语气意味深长,若若在看什么?应如凝眸点头,腰不错。

韧、有劲儿。

陆景昭大约是没想到她会这么直白,一时间噎住。

不远处陆景暄捧着肚子哈哈大笑,嫂嫂你可真会抓关键,二哥的腰,哈哈哈哈……眼看着陆景暄笑出眼泪,应如面上一红。

她没别的意思,就实事求是。

习武之人的腰都不错,推导出来陆景昭的也不错,大概这样。

陆景昭放在腰间的食指敲敲衣料,趁陆景暄笑得弯下身,凑近应如压低声音,又没试过,怎么知道?还用试?用眼睛看就清楚了好吗?应如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对上陆景昭的视线,像是水中惊到的鱼,飞快敛眸潜入水底。

试没试什么的,以后再说吧……柔软的声线轻得几乎要融进这骤然贴近的黏腻里。

陆景昭像是被戳中笑穴,同陆景暄一样放肆笑起来。

后院山茶花沾了丫鬟浇洒的清水,红色的花瓣在阳光下莹莹娇艳。

欢声笑语如池波荡漾开,在陆府久久不散。

从陆景暄那里应如偷偷打听到,与长期戍边的大哥陆景明不一样,大都督对次子陆景昭相当纵容,允许他随心所欲借游学之名四处游历。

按照陆景暄的原话,长得肖似父亲的大哥负责战场征伐,长得跟母亲相似的二哥负责游山玩水。

虽然陆景昭不经常回府,但是陆景暄最亲近的却是二哥,她喜欢听二哥说那些路上的见闻,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事,以及最重要的,不同的想法。

陆景昭之前有没有喜欢的人陆景暄没听提起过,不过在定正妻人选的时候,她这二哥将七位待选女子的画像摆成一排,依次听完评价后选定的应如。

一定是一见钟情啊嫂嫂!陆景暄激动。

应如并不这样觉得,从陆景昭第一眼没认出她就知道,陆景昭很可能早已忘掉选定的妻子长什么模样。

倒是前世,能够把应大人长女鲜少露面,一直养在深闺,人前性情温婉记得这么清楚,择妻多少跟原身的性子有点关系。

选择性情温婉的妻子却又没有男女好感,难道陆景昭骨子里喜欢性子相反的?没能打探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应如不再多留,没想到回府的路上碰到江晏,或许说江晏在等她。

应夫人离开已有几日,她也的确应该去看一看。

江晏买下上一世的宅邸,东西都是现成的,只差旧仆与琅州常用的物件。

再度迈入江府,感觉有些不一样。

应如四周打量,好几处是她上一世改造前的景致。

现在看来,有的地方改得成功,有的地方改过后反而没有之前好。

见到应夫人后,应如直觉对方的状态不错。

母女俩挽着手逛完园子回到房间,应如温声询问,母亲过得怎样?很平和。

江问琴抬头望着窗外桃树,就好像之前一直扎在泥浆里,终于抬起头能够呼吸。

应如眼眶一热,那就好。

当下真实的感受能给此时此刻的应夫人带去些许慰藉,也是好的。

霁颜那孩子说得空陪我回一趟琅州。

我也的确很久没有回去了,想去你舅父舅母坟前敬上一杯酒。

你一定要试试琅州的菜式,跟上京很不一样。

当然,一开始大约会不习惯那么清淡。

霁颜给我准备了不少衣裳首饰,衣裳就算了,你这个年纪穿不合适,有几样首饰是你这个年纪也能戴的,回头拿去,也省得要用的时候没有。

江问琴絮絮叨叨,跟上一世缄口不语全然不同。

仅仅几天就有这么大的改变,江同学有心了。

应如微笑望着应夫人,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好像明明已经被抽空生命的人忽然活过来,且用前所未有鲜活的姿态。

江问琴说着说着,忽然捂住嘴。

在一声深及肺腑的咳嗽后,刺目的鲜血从指缝中溢出。

应如惊骇地望着应夫人瞬间变得苍白的脸,迅速起身呼唤江晏。

怎么会这样?她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应夫人的状况已经这么差了吗?江晏赶来得很及时。

扶应夫人躺下后,把脉、施针有条不紊。

待应夫人睡下,吩咐春桃看着,两人走出房间,应如斟酌开口,母亲是不是病得很重了?假如是她想的那种病,那么就算这个时候让应夫人离开牢笼,也改变不了结局。

表妹以后多来看看姑母,时日无多。

江晏的眼神很温柔,可应如知道,面对应夫人此刻的状况,江晏才是最伤心的那个。

她红着眼眶移开视线,明白了。

谢谢你,表哥。

江晏抬起手臂,在想象中,他已经将应如揽进怀里。

本欲相拥,也只手掌拍拍应如的肩头,我会跟表妹一起陪着姑母。

应如点头,神情哀伤地,像给什么受什么。

表妹。

应如迎着江晏的声音抬起头。

在我心中,与表妹的婚约始终都在。

不用着急做决定,表妹能否在陆景昭和我之间考虑?若选择我,姑父和陆家那边交给我来解决。

应如闻言瞪大杏眼,在确定江晏眼睛里的神色后仿佛被灼伤般无措地低下头,双手攥紧裙裾,浑身轻微颤抖,如同暴风雨下无依靠的小动物。

她没办法,也选不了。

江晏和陆景暄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面,偏要撕裂开来,怎么选?我去看看母亲有没有醒来……逃也似的躲回应夫人的房间把门关上,应如不敢见江晏。

她努力想象一个对娃娃亲表哥有些微好感,又许配给满意夫君人选的深闺女子该有什么反应。

虽然江同学让她不用着急做决定,可也不知道能回避到什么时候……为难。

待江问琴醒来,母女俩绝口不提咳血的事。

两人又絮絮叨叨说上一会儿话,应如才起身离开。

与江晏同乘一驾马车回应府,呼吸在同一个狭窄的空间,车厢里仿佛凝着轻湿的露。

应如低着头像一只安静的鹅,江晏的视线扫过她秀颀的脖颈,没再说什么。

马车在应府门口停下,江晏在她起身前递过来一张叠好的纸条。

两指指尖夹着薄薄纸片,应如盯着江晏指尖的月牙,视线不自觉被他的手指吸引。

她抿唇接过纸条展开。

笔锋昂藏之下是一剂熟悉的药方。

之前听姑母提起,表妹从小体虚。

这道方子可以补气助眠,有益无害,表妹不妨试一试。

应如在上一世的调养下,到回档前身子已经利爽很多,凭的肯定不是那些不系统的跳操。

她小心叠好药方,表哥费心了。

江府车夫待她掀开车帘下了马车,调转车头往来时路驶去。

漫天红霞,赤褐色的车厢枣红色的马,像一副会移动的画。

应如扭头望上一眼,很快抿唇闪身进了府门。

车厢里,江晏收回撩开窗帘一角的指尖。

车轮滚滚,时间亦随之来到上巳节。

每到上巳节,沈又栖必定打扮得花枝招展,但不为出门,而是为了侍奉好应永年。

江问琴被江家小子接走后的这些日子,她当真吃了不少苦,总算把应永年哄好。

老爷在十几年前的这天……总之男子没了那东西总归会变得有些不正常。

她没别的地方可去,也没其它一技之长,出了应府根本没法谋生。

用香膏润滑着柔若无骨的十指,沈又栖在脑子里琢磨着江问琴要是不回来了,应永年是不是会另娶。

另娶的话她岂不是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应姝果然在上巳节这日定下府中马车,应如知道她叫不动赶车的老六,准备花钱自己雇一辆。

她今日仔细描摹了眉眼,在额头勾勒出桃花花钿,又穿上一身和自制四叶纸鸢同色系的柳色襦裙。

跟在身后的春桃连走路都挺起胸,她家小姐美死了,把便宜货襦裙穿出了仙子娘娘的味道。

出得应府,门口停着两驾马车,可巧应如都熟。

一驾属于江同学,一驾来自陆府。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