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势急转直下,朔北王因刺客之嫌,在殿上被廷尉羁押,接着,禁军包围了朔北王的宫室,将所有从人都看押了起来。
太皇太后晕厥,一时间,太和苑中人心惶惶。
据说朔北王的两千侍卫,也被围了起来。
暮珠对初华道,唉,果然伴君如伴虎。
初华没说话,心里还想着那句话。
代价。
她回忆着元煜的眼神,这个人盯着人看,似乎总带着些意味,让初华忍不住深思。
他会不会,昨晚就预见到了今日之事,他说那话可是别有目的?自己的确欠了他大人情,他现在,可什么侍卫也没有了呢……初华皱着眉头,苦恼不已。
*****元煜的卫队奉命驻扎在太和苑十五里外的兵营中,已被曹瓘团团围住。
太和苑有一处冰窖改建的牢狱,元煜就押在里面。
牢房在地下,只有一个小小的孔洞可透气通风,四壁都是石条砌成,针插不进。
皇帝来到的时候,迎面扑来寒气和陈年霉味,他用袖子挥了挥,走进去。
元煜正坐在草铺上,闭目养神。
壁上燃着火把,光映在他的脸上和身上,神容平静,衣裳整洁,与周围的粗鄙显得格格不入。
若非他手脚上都锁着镣铐,大概没有人会相信他真的被押在了大牢里。
石壁上返着冰冷的回声,听到响动,元煜睁开眼睛。
罪臣萧元煜,皇帝驾到,还不快快伏地认罪!狱卒喝道。
元煜没有说话,仍坐在草铺上,看着皇帝。
二人隔着铁栅栏,一坐一立,皇帝抬抬手,让从人退下。
皇兄好手段。
元煜缓缓道。
皇帝看着他,片刻,微微笑了笑。
这个弟弟,比他小两岁,是所有兄弟姊妹之中,与他年纪最相近的。
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是玩伴,他仍然记得,这个弟弟会扯着他的衣角,叫他皇兄。
但是,他也是最让皇帝头疼的。
元煜很聪明,从读书到骑射,只有有他在,他就总是能得到最多赞许声的那个。
相比之下,皇帝虽然儿时就被立为了太子,但是父皇对自己的评价远不如元煜。
皇帝很讨厌这个弟弟,也恨父皇。
他把他立为太子,却把朔北交给了元煜。
皇帝仍然清晰记得,登基前那些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日日夜夜,每当元煜的捷报从边疆传来,他看到父皇高兴的样子,就害怕得不得了。
他怕父皇终于下定决心,把自己废掉,夺取所有的一切……幸好。
皇帝看着元煜,此时心中无比安定。
如今,父皇永远躺在了陵墓中,再也不能让他担惊受怕,而他那个了不起的弟弟,如今就被关在了这结实的铁栏后面。
是你自己回来的。
他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你回来时,便该想到了今日。
皇兄打算如何?元煜道。
认罪,赐你全尸。
元煜看着他,忽而笑了笑。
我若是不认呢?于死人而言,认与不认并无区别。
皇帝神色轻松,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着,带着些决然的意味,今日是元煜的最后一日,朕会命庖中送些好吃的来。
说罢,转身便要离去。
皇兄且慢。
元煜出声道,既为死期,我有最后一事问皇兄。
皇帝脚步止住,回头。
何事?元煜走近铁栏,隔着锈蚀的铁框,声音低低,父皇是怎么死的?皇帝看着元煜,神色不改。
你一直想知道,是么?是。
我杀的。
皇帝笑意阴寒,他说口渴了,我便去倒水,恰好沈庭来到,我把水碗交给了他。
元煜定定地看着皇帝,脸上落着铁栏的影子,不辨神色。
片刻,他闭闭眼。
真相如同利刃,虽然早有猜测,但到了终于证实的时候,他还是觉得心被深深地戳入。
父皇从未想过废你,我也从来不曾想过与你争位。
他的目光中压抑着愤怒,语气低沉,他让我守朔北的时候,告诉我要永远守在那里,保你国中安定!是么,朕不这么想!他与元煜面对面,咫尺间,冷笑,他把三十万兵权交给了你,让你功名尽得!我呢!我有什么?!朝中的大臣不信我,那些诸侯诸王虎视眈眈,这么一个烂摊子,就是他留给我的!皇帝目光狰狞:尔等罪有应得!说罢,拂袖而去。
重重铁门落下,发出冰冷的撞击声,杂乱的脚步声离去,再无动静。
元煜仍立在铁栏前,许久,一动不动。
元煜……脑海中似乎传来那个人慈爱的音容,他的手紧紧握在铁条上,心如同沉入深潭的大石,暗黑无影。
*****初华不敢久等,眼见着天黑,就立刻换了装。
这次行动有些早,她使了个小小的阴谋,在暮珠和内侍们的汤里下了点药,让他们犯困不断,各自睡去了。
朔北王的牢狱,她白日里已经打听了清楚,要找到也并不难。
她跟着一队换班的士兵,没多久就到了大牢。
初华躲在树丛里偷偷看着,守卫比齐王的宫殿多多了,不禁有些犯愁。
牢狱有围墙,就算在围墙外,每隔几步也设有岗哨。
初华看着一处火堆,忽而有了想法。
祖父一生钻研幻术,酷爱试验各种幻药方子,无心栽柳,也弄出了许多与幻术无关,却妙用无穷的玩意。
比如……初华从小囊里掏出一枚红色的小丸,看了看,又观察了一下风向,正好。
太阳落山以后,夜风还是有些冷。
守在墙外的军士走动着,趁着将官不在,偶尔闲聊。
你说,朔北王关进去,还能出来么?一个年轻的禁军士兵问道。
我看不能。
被问的人一脸深沉,摇摇头,低声道,陛下跟朔北王,那是势同水火。
依我看,别说放出来,能不能让他活过今夜都难说。
军士瞪起眼睛:真的?可……可他是朔北王啊!他们是两兄弟啊!年长者嘿嘿地笑:两兄弟?皇家里头,两兄弟才要命。
军士还想再说,突然,闻到一股呛人的味道。
他皱皱眉,什么味……话没说完,被呛得大声咳嗽起来。
一时间,咳嗽声此起彼伏,围墙边的军士呛得弯腰流泪。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身影偷偷蹿上了墙头。
过了会,那味道消失了,军士们擦着眼泪,面面相觑。
那气味是贼么回事?不知道……咄咄怪事……*****元煜坐在草铺上,无所事事。
头顶那小洞,早已经没有了光,火把静静地燃烧。
这牢狱的防备可谓坚实,石室只有一扇小门,通往外面,有一条甬道,被重重的铁栏隔着,狱卒偶尔过来查看,身影绰绰。
他在心里估计着时辰,应该快了,只要徐衡赶到……突然,一些莫名的声音传入耳中,好像有什么人倒在了地上。
元煜警觉,朝铁栏外看去。
火光仍然似静止一般,什么也没有。
只听得些细碎的金属声,像有人在一层一层地打开铁栏。
徐衡?元煜狐疑,不太像,那是……?过了会,一个黑影在外面闪过,甬道里的最后一扇铁栏被打开。
元煜几乎摒住呼吸,未几,只见那铁栏被推开,一张小巧的脸探进来。
元煜愣住。
你真的在这里。
初华看到他,如释重负,轻快地走进来,拿出狱卒身上的搜来的一大串钥匙给他开镣铐。
你来此做什么?元煜皱起眉。
当然是救你啊。
初华忙凑着火光试钥匙。
这根不对,这根……一边试,嘴里一边嘟哝着,我把你救出去,罪名也就落实了吧。
元煜无语。
一报还一报。
他瞥瞥初华,你就这么感激我?我不喜欢欠人情。
初华满不在乎道。
元煜看着她,那张故作轻松的脸上,额角冒着汗,鬓边贴着一缕汗湿的散发。
再看她的眼睛,长睫羽翼一般微动,紧张而专注。
心似乎被什么微微拂过。
这时,只听咔哒一声脆响,铜锁被打开。
初华眉头一展,正要将镣铐除下,外面忽而传来脚步声和人声,……怎么回事!莫非……有人来了?!二人皆是一惊。
快把链子锁回去,元煜急道,抬抬下巴,到那角落的禾草堆躲起来。
初华道:不怕,我有……快去!初华无奈,只得跑过去,躲在草堆的阴影里。
元煜确认她藏好了,忙移步站在石室中间,用身体挡住那草堆。
只听得脚步声越来越近,未几,一群人走进了石室。
初华偷偷瞥过去,当前者,她今日在殿上见过,正是那个指朔北王是刺客的廷尉。
再看向他身后的几个军士,有人拿着刀,有人提着硕大的食盒,还有人捧着酒罐。
初华暗自掏出雾丸和**散,打算一有机会就使出去。
可就在此时,她听到一个欣喜的声音:殿下!徐衡穿着军士的衣服,放下食盒,朝元煜跑过来。
身后,廷尉被人用刀抵着后背,面如死灰。
初华讶然,元煜露出微笑。
还上了镣铐!徐衡骂一声,对军士道,快去寻钥匙!不必。
元煜道,看向身后,钥匙在此。
徐衡等人看到初华走出来,满面诧异:这是……?初华没有答话,事不宜迟,她立刻开了元煜的镣铐。
外面都换成了我们的人,徐衡一边将镣铐拿开,一边道,亲卫都按殿下的部署,集结完毕。
初华在旁边听着,心中暗自咋舌。
亲卫……原来不用自己来救,他也逃得出去么……再看向那廷尉和食盒酒罐等物,初华忽然明白过来,方才听到那些军士说,皇帝今夜就会杀了朔北王,这架势,说不定就是来送他上路的!还真是……这算什么亲兄弟!初华腹诽。
军士将廷尉堵上嘴,将牢房们锁上,一行人快速离开。
到了外面,只见已有许多人马,元煜正要过去,忽而想到什么,回头看向初华。
快回去。
他低低道。
初华也知道接下来不是自己能帮的了,她看看元煜,也知道这一别,大概从此再不会见面。
你……保重。
她不擅长说什么温馨话,搜肠刮肚,找到这两个字。
元煜看着她,笑了笑,颔首。
回去吧。
他轻声道。
初华有一瞬的愣神,片刻,嗯一声,转身走开。
跑进树林的时候,她忍不住回头望去,元煜还立在那里,未几,翻身上马。
步子有些轻飘飘的,像踏着风。
方才的声音似乎仍在耳边徘徊,初华恍然又想起许久之前,那个少年把她从马上放下来的时候,笑容浸润着阳光。
他说,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