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将军的福,这一顿晚餐,每个人都吃到了鲜美的鱼汤。
两名军士在篝火边摔角,众人围着鼓噪叫好,元煜坐在席上,一边看着,一边小口地喝着汤。
喵。
一个细细的声音传来,元煜低头,正对上一双琥珀色的眼睛。
他看看将军,将碗里的一块鱼肉放在它面前,将军低头,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你怎么这么馋。
初华走过来,说罢,却看向元煜,小脸上有些欲言又止的神色。
有事么?坐。
元煜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一块茵席。
初华犹豫了片刻,坐了下去。
她看看元煜,拿出那只盛着核桃饼的荷叶包,递给他。
里面的核桃饼还有两块,元煜看了看,挑眉。
你今日故意让我的,初华说,心意我受了,吃了一块,剩下的还你。
元煜有些哭笑不得。
偏偏这人的神气颇为理直气壮,仿佛她做了十分正确的事。
你好像不单为此事。
元煜道。
初华道:还有一事,你今日说的那话,我考虑了一番,还是觉得不愿意。
祖父的遗训,我不能破。
随你。
元煜并无不快。
初华放下心来,想了想,道,还有,谢谢你今日捉的鱼。
说罢,站起来,转身就要走。
站住。
元煜出声道。
初华回头,却见元煜让从人把那荷叶包塞回给她。
赢了便是赢了,没什么让不让。
元煜淡淡道,孤不爱吃这些饼啊糖的,你拿走。
初华张张口:可……元煜却不听她啰嗦,将目光投向那摔角的二人。
初华知道再推便矫情了,只得将荷叶包接过,转身走开。
元煜手里端着汤碗,却觉得没了喝下去的心思。
过了会,再朝旁边看去,初华早没了影子。
喵。
将军站在几根鱼骨头面前,望着他,舔舔嘴。
*****队伍一路向,紧走了几日,武威的乡野终于在望。
还未入城,郡守周腾与中尉姜林,已经领着一干属官在道旁迎接。
拜见殿下。
周腾四五十岁年纪,行礼说话,毕恭毕敬。
周郡守。
元煜微笑,与众人见了礼,领着人马入城。
武威地处西北,近年来,羯人崛起,垂涎武威富庶,多次侵扰。
武威的郡兵只有五万,力量不足,去年,元煜从朔北军中分出五万驻守武威,帮助郡守抵御外侵。
周郡守十分热情,特地腾出了自家的半边屋宅,想招待元煜住进去。
元煜谢绝,只说自己是来巡视防务的,当日便住到了朔北军的营中。
初华对于住哪里,一点兴趣也没有。
何叔一家人住在武威城外十里的村庄里,才落脚,她就迫不及待地对元煜说,她要去看何叔。
元煜没有拦着,但是初华迫不及待骑上马的时候,却发现元煜也上了马。
你为何跟着我?她忍不住问。
跟你一起去看何叔,元煜悠然反问,不行么?你又不认识他们。
你认识就好了。
你……初华瞪着他,还要再说话,元煜却已经打马先走了。
田彬跟着后面,朝初华挤挤眼,殿下是要去那边巡视兵营。
初华将信将疑,只得策马,跟上前去。
武威原野青翠,土地肥沃。
时值夏日,田野中绿油油的,庄稼已经开始结穗。
野地里,时而能见到羊群和牛群在吃草,牧人高声唱着歌,苍凉而悠长。
何叔住的村子就在一道小河边,见几十人马来到,村人们都露出好奇的神色,待得看清了初华,人们高兴起来,喊着她的名字。
初华许久不曾见到他们,快乐地一个个打招呼,从包袱里拿出买来的各种小吃,分给孩童。
早有人告知了何叔一家,众人听说初华回来,大吃一惊,连忙到村口去看。
何叔!初华看到那个头发花白的胡茬脸汉子,登时又高兴又激动,奔上前去。
何叔见到她,亦是老泪纵横,将她左看右看。
夏琨的百戏班共有十几人,跟着何叔留在村里的只有四人,都是看着初华长大的。
其中,也有陈绍。
他跟在何叔后面,脸膛笑得发红。
你这孩子,教我等好生担心!何叔忍不住责备,你说要出去跟着别的戏班,何叔不拦你,可怎又跑去报仇?前些日子兵荒马乱的,我等还要出去寻你,不料你又来了信,说在中山国找到了个什么兄长。
初华讪然,擦擦眼角的泪水,笑着道,何叔,这是真的,我找到亲人了,中山王就是我的兄长。
何叔还想说什么,忽然看到不远处的元煜等人,愣了愣。
那是谁?他问。
初华这才想起来,忙道,何叔,这是朔北王。
说罢,有些不情愿地承认道,他帮了我许多忙,此番来武威,也是他带我来的。
朔北王?何叔的目光定了定,登时露出笑容,迎上去,向元煜深深一礼,未及远迎,原来竟是恩公!恩公?元煜怔了怔。
初华眨眨眼,她记得,方才没说朔北王救过自己啊……初华不记得了?何叔笑呵呵,你十岁的时候,我等曾去五原,遭遇流寇,幸好朔北王领兵经过。
初华,那时朔北王还亲自救了你啊!*****气氛变得有些不对。
论亲近,论感情,初华都自信自己才是那个被众星捧月般对待的人。
多艰难啊,她外出报仇,走了整整一年,大家牵肠挂肚,如今好不容易回来……可这世上,还有物以稀为贵一说。
武威民风彪悍,崇英尚武,在何叔和村人们的眼中,大名鼎鼎的朔北王显然比初华要稀罕多了。
当晚,何叔杀牛宰羊,款待初华和元煜一行。
村人们听说朔北王来了,争先恐后地来围观。
结果,除了主人和贵客,不请自来的客人也坐了几十席,村宴似的,案台一路连着出了大门,摆到田里去了。
乡人淳朴,凑热闹也不空手,这家捉几只鸡,那家带两头羊,不出材料的便出人力,何叔家里里外外忙个不停,一家子笑呵呵的,不亦乐乎。
初华要去帮忙,却被勒令坐下。
我等都是粗人,不会说话,你与朔北王熟,陪着他,免得冷落了客人。
何处语重心长地说。
初华嘴角抽了抽,瞥瞥元煜,恰好,他也看了过来。
初华只得坐回去。
何叔是管事,谁干什么,接什么活,都有他决定。
闲来无事,初华向元煜介绍着自己的家人,陈绍拿手的是爬竿和钻火,也能演大变活人。
元煜颔首,看向一个单手举着死猪路过的巨汉,问,那位呢?那是阿堵,是个大力士,能举起千斤大石,还能把两百斤的大锤扔到房顶上。
元煜又看向在案板前那砍肉砍得利索的,那位留着小胡子的?那是吴六,我等都叫他老吴,玩得一手好飞刀。
元煜不禁莞尔,初华说得不差,这些人,果真个个身怀绝技。
你可别想拉他们入伙。
初华瞅着他的神色,赶紧道,他们自在惯了,是不会跟你走的。
元煜看她一眼,淡淡道,孤何时说过要他们,且朔北军乃是正经的军队,叫参军,不叫入伙,说得跟做贼似的。
初华撇过头去,不跟她理论。
席间,不时有村人来向元煜敬酒,就连侍从们也成了宾客,面前摆上了大碗的酒肉。
元煜没有阻拦,让他们入乡随俗,只吩咐饮酒不得超过两碗。
孩童们都喜欢初华,叽叽喳喳地拥过来,要跟她去玩捉迷藏。
初华乐得摆脱掉元煜,满口答应,毫无愧疚地将元煜留在了席上。
元煜没反对,和气地与村人交谈饮酒。
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被村人推出来,向元煜敬酒。
老者满面红光,对元煜说起众人如何久仰大名,如何对他保护武威心存感激。
元煜谦虚地与老者说着话,心中却想起方才何叔的话,仍觉得诧异。
他在五原,追击流寇之类的事,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至于救了谁,那也是八岁到八十岁无论男女老幼都有的。
他还曾经在五原救过夏初华么?他自己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不过么……元煜唇角微勾,此事虽意想不到,对他却是有些好处。
*****宴席十分热闹,何叔等人一碗一碗地向元煜敬酒。
元煜并不推辞,一碗接一碗下肚,不但未见红脸,反而目光愈发淬利。
暮夜来临之时,元煜向何叔道谢,起身道别。
我……我想住两日。
初华向元煜提出来,明明理直气壮,可见着元煜目光亮亮地盯着自己,心中一凛,说得有些不利索。
元煜将她看了一会,点点头,道,两日。
说罢,朝车驾走去。
田彬走过来,对她嘻嘻一笑,道,殿下醉了。
醉了?初华讶然,望望元煜,只见他行走如常,毫无异状,可……殿下的本事就是那么大,他要走路摇摇摆摆 ,那可定是装醉。
田彬说着,从腰上解下一只钱袋来,递给初华,这些钱财,还请公子分与村人。
初华讶然,打开看了看,只见里面金灿灿的,可有好几两金子。
她忙推回去,不可……但田彬却不肯,理所当然地说,这是殿下吩咐的。
村人为招待我等破费了许多,不占民人毫厘,乃是朔北军的规矩,殿下也不能例外。
初华看他义正辞严,犹豫了一下,只好收下来。
果不其然,当初华将金子交给何叔的时候,被他埋怨了好一阵。
说完之后,却又感慨万千,对朔北王尽是溢美之词。
金子分下去,村人们亦是高兴,交口称赞。
忙碌一番,待得终于闲下来,初华与众人围坐叙话,说起此番在外面遇到的事,滔滔不绝。
最让众人兴奋的,是初华杀了齐王,并且找到了亲生的兄长。
中山王呢!阿堵睁大眼睛,乖乖,那得有多少房子,多少地!众人笑起来。
陈绍说:中山王和初华长得可像了,简直一模一样。
吴六嗤他,你怎么知晓,你见过?陈绍一哂,这才想起初华假扮中山王去京城的事,他们是不知道的,忙说,初华说了,她和中山王是孪生的,当然像了!你那兄长叫睿华?吴六转而问初华,如何?对你好么?好,可好了!初华自豪地说,他把祖父放到了祠堂里供奉,还说,若是你们愿意,可以住到中山国去享福。
哦哦!众人眼睛放光。
初华又将睿华如何夺回中山国的事,添油加醋说了一遍,重点描述睿华如何英勇无畏如何万民所向,众人更是欷歔。
何叔在一旁听着,面带笑容。
初华,听她说完之后,何叔道,方才你说那雷火罐,朔北王先前也跟我提过。
他说,你的幻术,他十分看重?初华道,正是。
说罢,狐疑地瞅着何叔,殿下还与您说这些?他千里迢迢送你过来,何叔总要问一问为何。
何叔莞尔,道,他还说,你打算过两个月便离开?嗯。
初华道,睿华在中山国,我要去帮他。
何叔点点头,意味深长地看着她,道,初华,殿下说,他觉得你的本事大有可为,贸然离开,实为可惜。
初华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
什么巡视兵营,什么不占毫厘。
心中冷哼,原来是走的这一步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大概是心情的原因,写得不太顺利,也没有完成预想的情节,看着更新的时间就到了,明天再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