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玉入了晚晴苑的门, 就闻到一股怪异的香味,眼前一晃,头稍有发晕。
燕霜眼疾手快地扶起她, 娘娘,您怎么了?也就是片刻的功夫, 伶玉以为是许久没出门身子养得娇气了, 没在意。
陈太医留在里间医治, 德妃择了服侍徐才人的宫人问话,你们主子出了何事?回娘娘,主子是从御花园回来之后, 身子就不好了。
雨竹说这话, 眼神若有若无地瞟向伶玉。
伶玉见怪不怪,后宫里凡是怀了皇嗣的嫔妃有个三长两短都要嫁祸到她头上,你的意思徐才人出事跟本宫有关?她刻意顿了下,那日御花园太后娘娘也在,还是说与太后娘娘也脱不了干系?奴婢不敢。
雨竹额头冒出冷汗, 主子自御花园回来身子就大不如前, 奴婢护主心切,求娘娘恕罪。
伶玉哼了声,没理会她, 走到德妃身侧,一手遮挡住唇附耳过去,姐姐,看来那人是奔着皇嗣来的。
德妃轻点了下头,只是她也想不出现在宫里谁还有这么大的胆子, 敢对有孕的嫔妃下手。
两人思虑着, 陈太医急匆匆跑出来, 臣见过二位娘娘,才人主子要生产了,臣要尽快请到稳婆,备水,为才人主子接生。
德妃遣人安排,陈太医忙得脚不沾地。
很快人手备好,陈太医急着回去施针。
殿内宫人手忙脚乱,端着一盆又一盆的血水进进出出。
伶玉看一眼那血盆就觉不适,她前不久刚小产过,见不得这东西。
德妃走到她身旁,这有我就够了,你身子没好几天,快回去歇着。
这地方确实没甚好待的,伶玉没忘记来时的事,刻意压低了声音,姐姐别忘了那人。
德妃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安心。
……伶玉出晚晴苑没多久,迎面撞上了赶来的端嫔。
宸妃娘娘果真是在这,幸而嫔妾没走错了路。
端嫔福过身,笑了下。
伶玉狐疑地看向她,端妹妹找本宫何事?宸妃娘娘言重了,嫔妾到了双十年纪,可担不起娘娘这一句妹妹。
端嫔向晚晴苑看了眼,不知宸妃娘娘可有空闲,嫔妾想跟娘娘说几句话。
伶玉不着痕迹地收回目光,是说徐才人的事?嫔妾没看错娘娘,不知娘娘是否给嫔妾几句话的功夫?端嫔问道。
……两人一同回了金华殿。
端嫔入了殿,不动声色地打量殿里的摆置,看似简单素净,却尽是好物。
宫人看了座,伶玉故意当作没看明白她的心思,抚了抚鬓角的玉簪,除却燕霜,其余人都遣了出去。
端嫔饮着茶水赞不绝口,皇上可真是偏心宸妃娘娘,这等好茶嫔妾见都没见过。
伶玉是不信她这话,琅琊王氏至少几百年的基业,怎会没饮过云山。
茶饮了,端妹妹就说找本宫究竟什么事吧。
端嫔没再纠正这句妹妹,摇了摇手中的茶碗,娘娘或许不信,嫔妾确实没饮过这茶,嫔妾在琅琊王家不过刚待了半载。
她眉眼低垂,像沉浸了思绪之中。
伶玉细眉微蹙,捏紧了手中的杯盏,面上没显出什么,沉着气,等她继续说。
见她这么沉得住气,端嫔唇角弯了起来,娘娘与皇上相处得时间越长,是越发像皇上了。
嫔妾跟皇上说这事时,皇上也从未多问过一句。
伶玉神色淡淡,你想说什么?端嫔唇抿了下,反问,娘娘可知皇上从未幸过嫔妾?伶玉脸色不变,端嫔一看就明白了,帝王宠幸,又怎会不告诉她。
嫔妾入宫前就已别的男子有了夫妻之实,故而皇上才不碰嫔妾。
端嫔话头一转,可见嫔妾还是讨不得圣宠,不然娘娘又怎能平安生下两个皇嗣呢?她刻意咬住了平安二字。
伶玉冷眼看过去,本宫无暇听你一直卖关子。
宫里的事皆是皇上的意思,那些夭折的皇嗣虽有宫中其他嫔妃的功劳,但终究是皇上不想留罢了。
端嫔有求于人,也不再遮掩下去,太后离宫,徐才人丧子是嫔妾在其中做的手脚。
娘娘是否觉得入了晚晴苑身子不适?那是中了西域的一种香,能使人产生幻觉,激起心中怨气,即便是宫中最好的太医也诊断不出。
有孕之人闻了本没甚大事,偏偏徐才人不放心地薰了艾。
所以……那日太后才让本宫淋雨跪在御花园?伶玉不自觉地抚上小腹,也因此,她没了这个孩子。
端嫔脸上升起歉疚,嫔妾本想用这种法子逼皇上下定决心让太后离宫,不知娘娘有了身孕。
她起身跪下来,娘娘丧子是嫔妾之错,但娘娘刚诞下两个皇嗣,加之腿疾,确实不该再有身孕,否则于身子也是大损。
她语气要较之前诚恳许多,伶玉愈发困惑了,你如此设计太后和徐才人,想让本宫帮你什么?端嫔挺直了腰背,眼中闪过不曾出现的微光,嫔妾想要娘娘帮嫔妾离宫。
这要求确实是闻所未闻,伶玉含住唇,并没立即答应。
端嫔继续道:嫔妾自幼无父无母,孤儿出身,幸有一对夫妇收养嫔妾,得以温饱。
及笄那年,嫔妾嫁给了心悦的男子,可……她喉咙哽咽,眸中显出一丝恨意,没几年,嫔妾有了身孕,也是在这个时候,王家人找过来,烧了嫔妾的家,下药打掉了嫔妾腹中胎儿,还骗嫔妾说是那家主人杀了嫔妾夫君。
嫔妾曾回家中找过,只可惜一堆废墟,什么也找不到。
入了宫,嫔妾只想要无上的权利,为夫君报仇。
但是……她抹掉眼泪,语气急快,但是江南一行,嫔妾又见到了曾经的夫君,嫔妾不想报仇了,嫔妾只想出宫找他。
端嫔入宫就是温婉端方的,从未这般失态。
伶玉心有所动,却没全然相信。
你凭什么认为本宫会相信你,帮你离宫?端嫔擦掉了眼尾的泪水余光,眸中泰然,因为嫔妾不只帮娘娘除掉了太后和徐才人肚子里的皇嗣,还知娘娘隐瞒多年的身世。
嫔妾被遗弃后正被卫家的长工捡了,有幸见过卫氏家主,娘娘的容貌与那卫家夫人有九分的相像。
伶玉陡然僵住,捏紧了袖中的巾帕。
她的身世虽说不在意,可她心里还是想见一见父母,问他们当年为何不要她。
然卫家……许多年前她就听说过,卫家争权,卫氏夫妇惨死,卫家被人灭了满门,她怎会是卫家的女儿……此事皇上应当知晓,娘娘要是不想从皇上那问出来,也可以去问卫副统领,毕竟你们可都是一个姓氏。
卫宴!伶玉猛然惊醒,瞬间明白了卫宴为何会一直帮她,他早就知道她是卫家人……即便如此,皇宫里没有什么事能瞒得过皇上,本宫不能保证你能平安无虞。
端嫔温下声,不然娘娘以为皇上为何要离宫三日?皇上也在犹豫是否让徐才人平安诞下皇嗣,才给了嫔妾这个机会。
成,给徐才人安抚,败,嫔妾则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她这一番话说得伶玉颇为讶异,端嫔把皇上心思可是揣摩得七八,如果她是完璧之身,有心争宠,在宫里当真是一个劲敌。
……徐才人拼尽全力,也没能生下腹中的孩子,稳婆说,胎儿是一个皇子。
产房没了动静,德妃处理好后事,出了晚晴苑。
其实她心中是松了口气的,即便皇上责怪,她也不愿徐才人生下这个皇嗣。
后宫里多一皇子,于伶玉而言就大为不利。
她早已将所有赌注都压到了伶玉身上,将来的太子必须是伶玉所生。
德妃娘娘安。
凝枝从远处过来,先福了身,宸妃娘娘忧心才人主子,特意打发奴婢过来请德妃娘娘去金华殿,询问才人主子情状。
德妃自是不信伶玉会担心徐才人,眼眸微动,略作沉痛道:没保住小皇子,本宫愧对皇上。
金华殿伶玉在殿里绕了几圈,终于把德妃盼到了,凝枝,关门。
你可真是够急的,一口茶水也不给我喝。
德妃打趣她。
伶玉亲自捧了茶水过去,姐姐猜方才谁来见我了?几个时辰德妃在晚晴苑忙得腰都直不起来,确实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
她拧了拧眉,随意猜了个人,端嫔?伶玉眼眸倏的瞪圆,姐姐怎知?德妃谦逊地摆摆手,随口说的罢了。
两人没再提这茬,伶玉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端嫔的事。
我想端嫔也不会说假话。
德妃想到回宫时一件事,端嫔进京城后向外看了眼,怔然许久,宫人提醒她放帘她也没听见。
我也猜端嫔是入了京见到的那男子。
江南宅子里端嫔单独找过我,说要与我联手,只是后来许是皇上的意思,我很少再见到她。
伶玉深思。
德妃问她,你打算怎么办?帮与不帮都有弊处。
帮了就是欺君之罪,不帮,留端嫔这样心机重的人在宫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伶玉手心托起下颌,指腹轻点了两下脸蛋,我打算掩护端嫔出宫。
你想好了?德妃饮了口清茶,此事即便拖着不管,我也有法子除掉端嫔,你不必冒险。
她说得坦然,仿佛在伶玉面前没甚好遮掩的。
伶玉怔了下,随后弯起眼,总不能把所有事都推给姐姐,让姐姐一个人抗。
姐姐放心,此事我自有成算,退一步,有稷儿安儿在,皇上也不会拿我怎样。
皇上既然料想到端嫔此举,那接下来的事必然也在帝王的掌控之中,她能做的不过是顺应圣心,推波助澜罢了。
德妃坐到日落西山才回了昭阳宫。
翌日一早,宫中就出了件大事,芙蓉轩走水了。
作者有话说:失策了,没写完,明天,一定能写完了(泪奔~~)大家早点睡,晚安(?`?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