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上岛那天, 天气不太好。
可以说,岛上的天气,一直都阴晴不定。
在这里, 单靠看日头,是不能明确的判断,今天会不会下雨的。
通三岛这里,真的很爱下雨。
可能早上还是艳阳天, 中午的时候天空中飘过来一朵乌云, 它就要下一场大雨。
陈盼来岛上这一个月, 见识到的雨水,比她原来在北方一个夏天见到的还多。
今天老天爷还算给面子,它只是阴沉的厉害, 没有直接下大雨。
不然, 今天上岛的人,可就惨了。
由于今天上岛的人比较多,陆岩和陈盼早早的就忙了起来。
陆岩领着训练完的士兵们, 在码头上等着接人。
陈盼和孙晓她们站在陆岩他们身后,聚在一起等着看热闹。
听我家老郭说, 这回上岛的有三百多人。
这么多人,应该够资格,让咱们岛上开一个小卖部了吧?够了。
陆岩已经选好地方, 开供销社了。
等这批人都上岛了, 他找好售货员, 就会向上边申请进货的。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我家蜡烛快用完了, 咱岛上开小卖部, 我就不用出岛去买了。
为了两根蜡烛出岛一趟很不值得。
郭家这几天, 都是趁着天亮干活, 天黑就睡觉。
绝不浪费一点儿蜡烛。
真的。
陈盼肯定的点头。
如果上岛的孩子多的话,建学校的事情,陆岩也会提上日程。
那老师打算怎么招?确定会先从军属里面选吗?孙晓比较关心建学校的事。
除了孩子们真的不能荒废学业,还有就是她的两个儿媳妇,还没有着落,在家吃老本呢。
如果岛上的学校建成了,凭她们的学问,她们去应聘当老师,绝对没问题。
陈盼懂孙晓的意思,但岛上如今可供军属们选择的职位就那么多。
齐家母女已经占了卫生所,为了公平,未免齐家一家独大,学校老师肯定也不会再有齐家的份。
这通三岛是大家的岛,不是齐家的岛。
不会什么好事,都可着齐家一家。
这个简单的道理,陈盼不信孙晓不懂。
但她现在故意和陈盼装糊涂,陈盼也就趁机和她含糊的打起了机锋。
具体怎么选老师,陆岩没和我说。
现在学校还没建呢,说这些都太早了。
肯定要先建好了学校,再选老师。
这事得一步步来,急不得。
陈盼这话说的很委婉。
但聪明人孙晓,一下子就听懂了陈盼拒绝的意思。
如果不是齐家人不可能被选中,陈盼怎么会突然改口呢?毕竟,之前陈盼可是明确说过,会从军嫂里选老师的话的。
齐家如今过的不差,但能再好一些,谁不愿意呢?孙晓知道陈盼在陆岩面前很说的上话,所以她还想说些什么,为她的两个儿媳妇,在陈盼这里再争取一下。
陈盼看出了她的不死心,心里烦躁了一下,就转过头假装和吴兰妮相谈甚欢。
不理孙晓了。
你家旁边要住人了吧?住的是谁,你打听清楚了吗?也不知道新来的嫂子,脾气秉性怎么样?如果太难缠,以后你可有的烦了。
吴兰妮没那么机灵,看不懂陈盼和孙晓之间的眉眼官司。
陈盼和她说话,她想也没想,就乐呵呵的接茬。
我都打听清楚了。
我家隔壁住的是一排长家。
一排长你知道吧?就是上次帮你搬家具的那个。
吴兰妮这么一提,陈盼也就想起一排长是谁了。
一排长名字叫啥,陈盼不知道,那天,他只告诉陈盼,他叫小刘。
知道,小刘是吧。
陈盼这一点头,吴兰妮可有话说了。
对,就是他。
我跟你说,他可会来事了。
他媳妇还没来呢,他就先过来拜访我,让我到时候带他家人多转转。
啧啧,你是没看见他这几天,有多能干。
他家的柴火垛,比我家的还高。
他家的屋子,他也打扫的干干净净。
他一个老爷们,比我家老郭还能干。
说到这里,吴兰妮意味不明的顿了,然后神秘兮兮的对陈盼说:我跟你说,我昨天去采野果子,碰上他了。
好家伙,他摘果子,都是直接上树,只摘树尖上最好的那几个。
可挑剔了。
也不知道他媳妇是个啥样的人?会被他这样的捧在手心里。
这么体贴吗?陈盼属实是没想到,以不解风情著称的直男军营里,还有这样细致的贴心人。
她还以为她家陆岩,已经算的上是难得会疼人的了。
没想到,一山更比一山,陆岩手底下还有这样的人才。
吴兰妮一看陈盼不知道这事,瞬间她像是找到了知音似的,在陈盼惊奇的目光中,添油加醋的把刘排长最近做的好事,全都告诉了陈盼。
陈盼听的啧啧称奇,与吴兰妮相谈甚欢,让孙晓一时难以插话。
看出了陈盼是铁了心,不想帮忙。
孙晓心里有一瞬间的不高兴。
但陈盼是陆岩的媳妇,她在陆岩心里很有份量。
孙晓没资格得罪她,所以孙晓压下她心底的不满,努力的加入话题。
没想到黑熊似的一排长,是这样的人。
我家隔壁住的是二排长,听老齐说,他家也是带着老妈来随军的。
除了他,咱这岛上这次估计还会来不少老人。
可能吧。
咱这岛上环境和气候都很不错,还挺适合老人家养老的。
孙晓不提工作的事,陈盼也不再假装看不见她。
她们三个交换信息,聊个不停。
对即将到来的军属们,充满了好奇。
陈盼其实不太喜欢和外人打交道,也不愿意管事。
她就希望这次来的军嫂都是好的,就像吴兰妮她们一样,不用陈盼多管,就可以在岛上自力更生。
陈盼希望即将上岛的军嫂们,都乖巧懂事。
船上的那些军嫂们,同样希望陈盼她们是个好相处。
对即将到来的岛上生活,她们大多数,同样十分忐忑。
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没看见新家之前,家里的男人把通三岛说的再好,大家心里也没底。
眼看通三岛在望,大家都赶紧整理仪容,清点行李,拉好同伴,准备下船。
这些人中,大多都是女人,除了小男孩,只有水手和陆岩找来的老教授们是成年男人。
徐教授和赵教授相互搀扶着,站在角落里,目光沉沉的望向大海,不知道他们的决定到底正确不正确?不过,就是错了,他们也没得选了。
不来通三岛,他们可能连这个冬天都活不过去。
想到死在年前大雪中的同伴,徐教授和赵教授不敢再迷茫。
老赵,我们就在这好好干吧。
嗯。
咳咳……徐教授和赵教授都是大病初愈,如果没有陆岩的人找到他们,又及时给他们看了医生,也许明年世上就再无徐恒和赵建元了。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陆岩救他们于水火,他们会用毕生所学去回报陆岩。
就算陆岩是利用他们,以后他也可能会和大家一起,批判他们。
不给他们的研究署名。
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现在,他们这条命是捡回来的。
以后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惊喜。
他们不会再抱怨苍天不公了。
怨天尤人没有用,努力活下去才有希望。
陆岩和陈盼还不知道,船上的人,已经补脑了许多,把她们俩想象成了可怕的洪水猛兽。
她们看见船靠岸了,赶紧上前去接人。
船上的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她们平时很少出门。
现在她们赶了好久的路,终于到了目的地,见到了亲人。
每个人都急着下船,和家人团聚。
所以也就没什么秩序。
胆小的,晕船的,身体不好的,走在后边。
胆大的,性子急的就跑在前边。
年长的拉着年幼的,年幼的拉着比她还幼的,大家蚂蚁搬家似的,一股脑往船下冲。
陆岩看船上的人,乱中有序,码头这里又不会有危险。
他就让他身后的士兵们,就地解散。
各自去接各自的老婆孩子。
伴随着陆岩一声令下,码头瞬间成了热闹的海洋。
有家人来随军的,咧着嘴高兴的跑去接人。
没有家人来的,就找个关系好的朋友,帮他去搬行李。
码头上一时人头攒动,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批上岛的人,和陆岩之前预估的差不多,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所以,她们拖家带口,几乎是除了家里的房子,把家都搬来了。
随军的人,来自五湖四海。
穷人家女孩不会上学,有很多人就都不会说普通话。
陈盼对和她打招呼的人,全都努力保持微笑,却有很多时候,根本听不懂她们再说什么。
看来建学校真的是迫在眉睫。
不止是小孩,来随军的军嫂也得先去学一学普通话。
以后她们是要在一起生活很久的人,彼此之间听不懂对方说话,那怎么能行?新人才刚来,就给陈盼出了一个难题,让她几乎有点笑不出来。
幸亏新来的嫂子们,看着都比较纯朴,没有扎眼的刺头,陈盼郁闷的心情才又好了起来。
陈盼在后方和军嫂们打招呼的时候,陆岩在前边等人。
陆岩在码头上站了许久,船上的军属们,差不多都下船了,他才等到后下船的徐教授和赵教授。
这两位老教授,学者气质过分浓郁,实在是与周围的小媳妇们格格不入。
所以,即使陆岩第一次见他们,他还是一眼就把他们认了出来。
你们是徐教授和赵教授吧?欢迎你们来到通三岛。
我是兵团长陆岩,我媳妇陈盼是你们的学生,她早就盼着你们来了。
陆岩热情的说完,主动和老教授们握手,然后看他们哈哈不太放的开,就对他身后的陈盼招手。
让陈盼过来和老教授们说话。
陈盼不用陆岩叫,早在看到老教授们下船的时候,她就已经离开了吴兰妮身边,向陆岩这里走了过来。
就是,陈盼这两年长开了许多。
初为人妻,又为她添了一分别样的妩媚。
徐恒他们第一眼,并把陈盼认出来。
徐恒和赵建元他俩一个是化学系教授,一个是物理系教授,和陈盼学的金融系根本不搭噶。
清大的校园,又十分的大。
每个系的优秀学员,又有很多。
所以,即使陈盼在上学的时候,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两位老教授还是一时想不起,陈盼是哪位同学。
实在是清大优秀的人太多,徐恒他们又比较宅,平时只专注学术,不关心八卦。
所以,对陈盼的名字,他俩一时之间,都比较迷茫。
直到陈盼在聊天中提到她爸,提到陈康安给清大捐过款,他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陈盼是大善人的女儿。
在清大,缺钱、缺研究经费的老教授们,没有不认识陈康安的。
陈康安在清大是出了名的人傻钱多。
无论多离谱的课题,只要你能把它解释的合情合理,陈康安就会给你投资,给你捐款。
并且不求回报。
因此,清大人戏称陈康安为陈大善人。
算是区别于陈大傻子的一种爱称。
清大没出事的之前,陈康安在文化人圈子里的名声特别好。
大家都称他为儒商,说他是有底蕴的大商人。
不是满身铜臭味的钱串子。
那时候,这层好名声,帮了陈康安很多忙。
只是,祸福相依。
清大出事之后,陈康安的这层好名声,也让他倍受诟病,被攻击的不轻。
要不是在这事上伤了一回元气,陈兴国也没机会,算计陈康安。
徐教授他们一听陈盼是陈康安的闺女,立刻一改之前的紧张、局促,变得热络了很多。
你爸最近怎么样?他还好吗?挺好的。
前不久,他刚给我添了一个弟弟。
老当益壮的很。
是吗?那真不错,哈哈。
新生命降生,永远都是一个让人开心的话题。
得知陈康安老来得子,徐恒和赵建元都很替他高兴。
两个人就像是被新生命,注入了无穷的生命力一样,身上的病气都少了三分。
在陆岩和陈盼把他们,送到了家,要去食堂给他们打饭,让他们好好休息的时候,两位老人却对陆岩摇摇头,要求现在就投入工作。
我们不累,先去实验室看看,再休息不迟。
徐恒他们不愿意,凭白受人恩惠,却不干实事。
陆岩却不是那种会压榨员工的周扒皮。
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们舟车劳顿,气色都很差。
所以,你们还是听我的,先吃饱休息吧。
实验的事,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
这是持久战,所以二位别急。
陆岩和陈盼轮流劝说二位老教授,徐恒他们却固执的很,还是坚持要先去实验室看看。
最后,犟不过他们,陈盼把她画的图纸拿了出来。
二位先在家看图纸也是一样的。
这图纸只是我瞎画的,不知道对不对,还得二位再看看。
徐恒他们有事可做了,也就不再坚持去实验室。
陈盼和陆岩给他们打饭回来,他们两位衣服都没换,就蹲在地上,开始写写算算。
正常来说,二位应该是在纸上验算的。
只是,这两年俩人日子过得不好,习惯了勤俭持家,所以他们就直接在沙土地上算了起来。
陈盼看他们算的认真,本不欲打扰。
只是,这两人一看就是脆皮的,陈盼怕他们不吃饭,一会儿会直接累晕。
就不得不顶着压力,打断了二位的思路。
搞研究的人,一般都不喜欢被人打断。
但陈盼是为了徐恒他们好,所以他俩很识时务的,都没有生气。
两个人笑着感激陈盼和陆岩对他们照顾,并保证明天会把图纸的分析完毕。
陈盼盯着他俩吃了饭,又给他们留了些水果,嘱咐他们按时吃饭,按时休息,才和陆岩一起离开。
今天岛上的事情多,陈盼她们不能一直在这里,陪着老教授们工作。
二位教授,对此非常理解。
并且更加感激陆岩对他们的尊重。
如果上岛之前,他们是因为无路可走,和救命之恩想要报答陆岩,为陆岩效力。
那么现在,他们就是因为陆岩的态度,决心要在通三岛扎根。
没人不喜欢重视自己的人。
尤其徐恒他们现在,已经低落尘埃,陆岩却还对他们一如从前。
这份尊重,就更加难能可贵。
为了报答陆岩,徐恒他俩开始废寝忘食的工作。
陈盼怕他俩累坏了,她的发电机黄了。
就隔三差五去两位的家里,对他们嘘寒问暖。
叮嘱他们要好好休息。
劳逸结合。
陈盼的关心,让两位老人暖心不已。
更加觉得这通三岛他们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