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2025-03-25 14:41:06

冉非泽的笑容温暖,苏小培看着,不禁跟着他一起弯了嘴角。

笑完了,由衷感慨。

壮士。

做甚?我……幸亏遇到了壮士。

不然,也不知如今流落何方。

冉非泽咧嘴笑:姑娘知感恩惜福,我心甚慰。

苏小培顿时僵了僵。

这臭屁得,太破坏气氛了。

两个人对坐着,看着对方无话,最后不由得又笑。

壮士今晚见了捕快们,可有何趣事?苏小培说话留心了用词,她闹了太多乌龙,真得检讨检讨了。

趣事倒是有的,不过姑娘不宜听。

冉非泽道:正经事也有,这倒是可以告之姑娘。

苏小培黑线,那不宜听的趣事,莫非这世界男人们聚一块也会讲荤段子?好吧,正经事说来听听。

今日晚些时候,司马家二小姐的师姐妹们离开司马家返回师门去了。

苏小培有些惊讶:这么快?我们今天不是才看到她们一起逛街市。

司马二小姐怕就是借着与师姐妹出门的机会去的常府,带师姐妹们逛了逛,又因家中丧事,请客离家也属常事。

不过方才姑娘说二小姐耽搁一日回府,这耽搁何事,倒是可以查查。

查这个?苏小培想想,那明日与秦大人说说,我们再去司马府看看。

明日去是无妨,但我觉还有一更好的办法。

冉非泽道:司马二小姐的那几个师姐妹离开司马府,也是好事。

她们走了半日,离不得太远。

我一会去找老六,让他快马加鞭追上。

那几个姑娘与二小姐一同回来,路上有何事,她们定是知道得清楚。

从途中脱队潜回,行案后再归队,与众姐妹一起再归家,这日程行踪,倒也是瞒得过去。

壮士怀疑二小姐?不乱怀疑。

只未解这事,探究明白也是好的。

冉非泽道:今日秦捕头带着捕快们还去了几家与司马府走得近的,当中包括了常府。

常府为这亲事做了许多准备,礼书已下,聘礼已过,就等着数日后拜堂。

只没想,如今拜堂之日要变成司马大小姐的头七。

常府中各人在大小姐受害那晚均在家中,也未曾想到有何可疑之人。

我与老六打听了,常大公子与司马大小姐的感情和睦,结亲一事是他提的。

父母乐见其成,于是两家一商议便定下了,很快换了庚帖定下婚书。

感情和睦为何要等大小姐十九二十了才提亲?不是青梅竹马吗?中间还有何波折?大小姐和常公子在结亲之前,是否还与旁人有瓜葛?冉非泽笑笑,他也是问了同样问题,所以,倒是知道。

定亲是在三年半前,那时大小姐十六,正是适婚的年纪,可定下亲事之后,常公子却又改了态度,说是大丈夫以立业为重,再等等。

两家长辈虽有微辞,但亲事已定,倒也心安,便半催半应着,这事便拖到如今。

壮士,那常公子可会武?苏小培忽然问。

会。

这宁安城中最大的武馆,便是常家舅子罗奎的营生。

常公子从小便跟着舅舅习武。

司马家的两位小姐,也是由那罗家武馆的师傅教导武艺,而后二小姐离家,拜在了明秀派门下。

冉非泽说完,等了等,看苏小培没说话,便问:姑娘怀疑常公子?不乱怀疑,倒是想见一见他。

主动求亲,定下亲事却拖几三年多,依壮士看可是怪事?是有些怪。

不过听说这常公子一表人才,有礼有义,凡识得他的都赞誉有加。

这几年他勤恳卖力,将家中几个铺子打理得蒸蒸日上。

而这结亲迎娶之事,也是他主动提的。

所以他主动提亲,然后拖延婚期,如今又主动定了成亲,然后成亲之前,未婚妻子丧命?苏小培歪歪脑袋,我更想见见他。

那我与秦大人说说。

嗯,若是不必到常府见就更好。

找个能叙话的,安静的地方,单独叙叙。

苏小培对自己成功用上叙话这词感到满意。

姑娘。

嗯?男女独处,落人话柄。

啊。

苏小培恍然。

你是说秦大人不会安排,会瞧不起我,觉得我无耻?秦大人知姑娘所为,倒还好。

只那常公子,怕是不肯赴约。

但凡有讲究的男子,自会忌讳这些个。

听说那常公子极为守礼,故有此一猜。

哦。

苏小培看看冉非泽。

冉非泽笑:我乃江湖粗人,太讲究便没法过了。

苏小培用力点头:壮士别太讲究的好,不然我也没法过了。

两个人又相视一笑。

苏小培道:壮士可与秦大人说,让秦大人约常公子,我在旁作陪。

冉非泽点点头。

苏小培又道:把司马二小姐也约上吧,不同的时间,莫告诉他俩。

与司马姑娘就说是我约她聊聊凶嫌之事。

我想瞧一瞧,司马姑娘遇见常公子时,会发生何事。

冉非泽想想,又点点头。

壮士,若我要猜常公子可能喜欢二小姐,但不知为何定亲定成了大小姐,二小姐许是有情,伤心难过,于是离家避开此事。

这样算不算无礼?自然。

冉非泽点头,姐夫与小姨子动情,有伤风化,且又是丧事人家,关系微妙,若无证据,信口胡言便是大不敬。

姑娘思维敏捷,但言辞之间,还需谨慎。

苏小培看着冉非泽,这壮士先生分明跟她一般猜测,但确实说话比她谨慎多了。

她暗自叹气,若是在现代,这些人早被请到局里头喝茶协助调查了,什么尖锐无礼的问题都早问完了,哪象这里这样。

但入乡随俗,她还是早点学习适应的好。

她也得多留心,在现代这类问题引来发怒反应也许是心虚,但在这里也许是她太出格太无礼引来真怒,这些不同,她也得暗暗在心里盘算计较。

苏小培点点头,谢过冉非泽提醒,两个人把待办的细节商量好。

冉非泽说他要出门去找秦大人和白玉郎说这些事,让苏小培关好门窗。

他说他会嘱咐好店家,不会再让人轻忽她。

嘱咐又叮咛,还查看了她屋里短缺什么,临走又看了她的门,让她当他面锁好,他这才走。

苏小培把日志补充记上,收拾好上了床。

夜深人静之时,心中再次感恩,幸好她遇到了冉壮士。

算是她不幸的穿越旅程中的大幸吧。

第二日一早,苏小培与冉非泽吃过早饭,信步行至衙门。

秦德正已经办公多时,此刻正在院子里叮咛几名捕快,见得苏小培来了,忙招呼:苏姑娘,这位是顾捕头。

马征远的悬赏告示已经传令下去全部撤下,顾捕头今日出发,去济城监护马府及出家为尼的马瑶。

附近地域,也会加紧监查。

那顾捕头冲苏小培和冉非泽抱拳行礼,苏小培忙学着冉非泽的样子,也抱拳回了个礼。

这回没人嫌弃她的抱拳不得体,那顾捕头还说听得苏姑娘料事如神今日得见实是有幸之类的场面话,苏小培笑笑,哪里哪里地回了两句便算罢。

秦德正与顾捕头又议了几句,然后顾捕头便吆喝手下那几位准备出发。

秦德正转向苏小培,问:苏姑娘还有何话需嘱咐?苏小培点头,她还真是差点漏掉了,幸而今日碰上了。

她冲顾捕头道:请顾大人交代那马瑶姑娘和马府,若是见着马征远,切莫露出惊慌惊恐神情。

这是何故?莫怕他,可保命。

不惧他便能保命?众人将信将疑。

苏小培不想解释太多,便道这说来话长,不好解释,但这确实管用,让顾捕头务必将话带到。

顾捕头看了看秦德正,见秦德正无异议,直点头,便一口应了下来。

翻身上马,带着几个手下,拿着缉令,出发了。

秦德正目送他们离去,便请了苏小培进屋。

几人又一通叙话,首先是说白玉郎昨夜漏夜带人去追那几位明秀派的师姐妹,询问相关司马婉如的事。

然后是邀约常家公子与司马婉如问话一事,秦德正要与苏小培确认细节如何办。

苏小培昨夜里已将事情想好,便如此这般的细说,秦捕头点头答应。

派人着手安排。

这日,该进行的调查衙门方面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下午,苏小培依旧扮成衙役模样,与冉非泽、秦德正三人坐在茶楼里等常君。

苏小培提议不要选常府也不要衙门,最后秦德正定下了这里。

楼上拐角的雅间环境不错,僻静安宁,对街的外窗可看到茶楼大门街景,雅间窗格看出去,还能看到楼梯动静,苏小培觉得地点真是相当不错。

等不多会,常君带了位小厮上来。

苏小培从窗格往外看,注意到那小厮手中抱着剑。

她询问地看了一眼冉非泽,冉非泽轻声与她道:那是侍剑小童。

习武者随身佩剑,是为身份象征。

江湖上自不用说,高门大户的公子也喜带剑,一是用华丽装饰的剑显尊贵,二是带着剑,显自己会武多才。

苏小培撇撇嘴,暗想那昨晚司马婉如拿着剑来,她还错想她的意图了?常君进了雅间,拜会了秦德正,与冉非泽和苏小培见了礼,然后将小厮支到门外等候,自己坐了下来。

整个过程表现得体,端庄沉稳,加之他相貌端正,果然是副翩翩公子的架式。

秦德正按与苏小培商议的,问了常君几个问题。

包括是否听司马婉清提过什么恼心事,有无发现她与人有怨,婚事筹办情况如何,案发当晚他在何处,是否听到过什么可疑的消息等等。

其实这些问题秦德正在常府时都已问过,苏小培也知道,但看秦德正再问一遍,那常君也丝毫没有不耐的表情,他微垂眼,语速平缓,认真答了。

这微垂眼的举动,今日冉非泽特意教了苏小培,他说说话时直勾勾盯着别人看不太有礼,江湖或是乡下粗人不讲究,一般不在意,但在高门大户,官宦人家里,对不相熟的,或客套或讲尊敬,是会垂眼帘答话。

既不低了自己身份,又不会直盯着别人唐突。

苏小培当时就想,自己从来都是盯着别人看,原来她是粗人,一直在唐突别人啊。

话说这个有礼举动她是知道了,所以她现在不好观察常君的眼神,也不能就此判断常君在躲避掩饰。

他说话平稳流畅,但这样也是深思熟虑太有准备的表现。

苏小培依旧拿不准他是太讲究礼数还是心里有鬼将所有问题答案打好了腹稿。

终于前面这些常例性问题都说完了,秦德正忽然闲聊似地问起常君相关司马家姐妹的事,比如小时候一起相处的状况,定亲,姐姐体弱习武他会不会操心她受不住,妹妹离家姐姐是否与他唠叨挂念,她们姐妹俩从小到大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特别的朋友等等。

这是苏小培特别要求的,关于问题的问法和内容也与秦德正交流过。

常君的回答终于有了些变化。

他不再对答如流,姐妹俩的事,他费了些时间思考,也会在意秦德正关切这些的用意。

有些正经问题秦德正解释这是为了多了解司马家姐妹的状况,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线索。

有些涉及私事的他就打哈哈蒙混,象是不经意问,不在意似的。

苏小培觉得秦德正果然是审讯的老手,相当有经验。

一番话下来,费了不少时候,而苏小培心里已有了些想法。

这时候冉非泽倒茶,不小心茶壶磕到杯子,这是之前商量好的暗号,司马婉如来了。

于是秦德正开始谈话收场,表示感谢常公子的相助等等。

常君客气了一番,起身准备走了。

这时他终于不再客套微垂眼帘,而是直视了秦德正的眼睛,恳切认真:大人,司马姑娘冤死,若真凶不得惩,其魂岂能安?请大人务必将那恶贼擒住,让司马姑娘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秦德正抱拳,认真应了。

这时雅间外头常君的小厮惊讶唤了声:二小姐。

常君顿时微微一震,表情一变。

这时门外的司马婉如也看到了门口的小厮和屋内情景,顿时脸色也是显了五味杂陈。

两个人目光一碰,司马婉如迅速低了头,常君也微垂了身,行了个礼,唤了声:婉如妹妹。

两个人行过礼,错身而过,常君回头再看了司马婉如一眼,而司马婉如僵硬着身子,没有回头。

常君带着小厮走了,司马婉如直直的坐着,看着苏小培三人。

她还是冷着脸,没有带下人,身上还带着那把剑。

秦德正还是用的那招,与司马婉如扯了些原本就问过的问题。

司马婉如明显显出了不耐,并且对官府这几天毫无追凶进展表示了不满。

苏小培看出她跟那晚一样,紧张戒备暴躁。

冉非泽看了看司马婉如的那把剑,忽然道:司马姑娘该换把剑了。

苏小培认真一看,这剑看上去确实太朴实了,她是不识货,但这剑与方才常君的剑想比,不象有钱人家用的。

司马婉如一愣。

冉非泽道:这剑身偏短偏窄,我虽未能掂它的份量,但一看便可知这是给十四五年纪的少年用的,姑娘如今年长,掌宽掌力皆已变化,它已不合用了,我瞧姑娘握着它,已是不合手,姑娘不想换一把吗?司马婉如黑着脸,答:说来议案论正事,如今却扯这些个,这便是官府的办案之法?大人们都没事可做了?秦德正忙把话头接了过去。

苏小培和冉非泽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她又来了,攻击性反问。

司马婉如的谈话很快结束,因为她没心情应付秦德正,并不象常君那般配合。

她冷着脸走后,大家舒了一口气。

苏小培道:这会我要是说他们二人之间有情,不算无礼猜疑吧。

那相视的一眼,实在太过明显。

秦德正看了一眼冉非泽:我会派人悄悄去查查那把剑。

冉非泽点点头:那剑于她该是旧物,习武之人,拿着不称手的兵器着实不合常理。

剑是旧剑,剑鞘倒是有新修的痕迹。

大人可让人暗地打听打听。

两人议了两句,又一起转向苏小培。

苏小培撑着下巴:常公子说司马姑娘冤死,但唤二小姐婉清妹妹,虽然这里有叙话对象和语意的不同,但差别变化还是有对比的。

他说到两姐妹时,用了些含糊的词,她们姐妹,大家,而不是婉清和她妹妹这样的说法,在他心里,并不把未婚妻子排在小姨子的前面。

他也没有使用过所有格,我的未婚妻子之类的话。

她说到这停了停,好吧,这个世界讲究礼数,她刚才的话好象又乱用词汇了。

她干脆问:他应对的太过规矩,不象应对心爱女子死讯问询的吧?秦德正和冉非泽都皱了眉头。

秦德正道:常公子持礼相应,按说合乎情理,但就心爱女子逝世,他的反应,确实太过讲礼数了些。

之前在常府问话人人如此倒不觉得,此时单独应谈,却是觉得常君太拘谨了些。

司马二小姐对他的怨气明显,他们二人所述,定是有所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