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努力(二)

2025-03-25 14:45:59

兰芮听后,越发的担心,经常失眠,辗转反侧的想对策,可是,她一点头绪都没有。

要从根本解决将士的水土不服,必须筹集粮草和药材,而这两样,恰好被叛军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转眼到了二月初,播州那边又有信送来,说河北的粮草运抵播州。

兰芮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兰道明同时也收到了一封信,兰英莲在信里除了说明战况,请他们不用担心,还请兰道明务必去播州一趟,作为长辈,替她操持成亲事宜。

看完信,兰道明浑身颤抖,握着信纸半晌说不出话。

柳氏见状,骇了一跳:老爷,是不是英莲出事了?兰道明摇摇头,将信递给柳氏。

柳氏将信看完,眼中已经蓄满泪水:这……真是喜事一桩……英莲这孩子,我还以为她会孤独一辈子……可惜信里没说她要嫁的是谁。

兰道明也从震惊中缓过劲来,捻须颔首:谁说不是。

只是,英莲一向是严于律己之人,她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成亲?这时可是战事最为激烈的时候。

语气颇为不解。

柳氏微愣,很快笑起来,嗔道:老爷也是糊涂了,英莲常年领军打仗,几年不能着家,她要成亲,不在战场上,能在何处?女子的芳华就那么几年,英莲已经错过了,要是再等下去,便成老太太了。

这倒是。

兰道明笑道。

两人笑说一阵,柳氏想起旁的来,眉头微蹙:老爷,你虽是族长,但英莲上头还有嫡母,你去替她主持成亲事宜,只怕京城的那位又会不高兴。

兰道明哼了声,她看不惯我跟英莲亲近,我怕她为难英莲,这些年便有意避开,但这次的事情关系英莲一辈子,她便是不高兴,我也要去。

再说,英莲写信让我去,只怕这中间有苦衷,可能是料定这门亲事她不会同意……柳氏点点头,眼中迸射出坚定的目光:老爷说的是。

你我还有几年好活?只怕这辈子都不会与她相见,根本无须在意她的想法。

又朝西边望了眼,这事芮儿似乎不知道,要不要跟她说一声?兰道明略一沉吟:她方才也收到了英莲的信,英莲在信中却什么都没说,想来是不想让她知道。

英莲在小辈跟前到底是有顾虑,担心小辈笑她为老不尊。

依我看,其他几房也不必告诉,一来到处有叛军流窜,此去播州只怕不安全,二来,英莲不愿意张扬,人去多了反而不好。

夫妻两个议妥,连夜筹备凤冠霞帔喜糖喜帖等物,第二日一早,兰道明带着二百民勇直奔播州。

与兰芮等人的说辞是,前去犒军。

隔了五日,兰道明回到西峰镇,柳氏迫不及待的闭门问起成亲的事情。

兰道明神色瞬间转黯,颓然的坐在椅子上:英莲说,在军中一切从简,吴王证婚,督军大人娄公公为媒,只简单的拜了堂便算是礼成。

就是兰家的下人成亲,看着也比这像样些,至少聘礼嫁妆一样不少。

可他们呢……咱们这边还好些,我预备了一百亩水田和两个铺子给英莲做嫁妆,而鲁家那边,一样聘礼都没有兰姓是百年大族,自有一番婚嫁的讲究。

柳氏听得连连颦眉,最后还是笑着宽解丈夫,英莲从小就不拘小节,又长年在军中,对礼节这些看得淡,老爷就不要拿她跟寻常的女子比较了。

是了,英莲嫁的是怎样一个人?兰道明神色越发难看:说来你也认识,从前在三房做拳脚师傅,现在是英莲帐下的一个小小百户,无父无母,开始看着还觉得老实本分,可成亲那日一见,竟只知道傻笑,连应酬的话都说不周全,这样的呆傻之人,如何配的上英莲?难怪英莲不敢让嫡母给她操持婚事。

是他?柳氏闻言也是一愣,极力思索,可就是想不起鲁先生的模样,隔了好一会儿才说:英莲看上的人,自然有过人之处……老爷就不要再想了。

从小看着长大的,现在嫁了这样一个没有根基的人,她到底还是觉的遗憾。

兰道明道:罢了,英莲自己便是正二品的中军都督府都督,夫家要是地位显赫,反而容不得她比男子强,倒是这种没有根基的,在她跟前做小伏低,凡事顺着她的意思来,日子说不定倒也和美。

夫妻两个无儿无女,将世事看的淡,互相宽解一会儿,便又觉的这事没什么不好,这桩婚事虽不成体统,不过皇上倒有赏赐下来,赐了京城西大街的一座宅子,通州的两个庄子给英莲。

以后英莲回京,算的是有落脚处。

柳氏也笑起来:英莲一辈子为天家奔命,这点东西还是应得的。

门外传来祝二石家的的声音:呀,九小姐来了。

按兰姓族人的排行,兰芮排在第九。

她担心姑姑,这几日一直让玉桂留意着,兰道明一进家门,她便得了信,立刻赶了过来。

柳氏看向丈夫:倒是个有心的,不枉英莲待她好。

走去将门打开。

兰芮与两人行了礼,又问了些一路的上可顺利的话,这才问:大伯祖父,姑姑在播州可还好?兰道明看了柳氏一眼,心想兰英莲成亲的事情已成定局,兰芮早晚都会知道,倒不如趁这时说了,便简略的将事情说了一次。

兰芮听了,惊讶的张着嘴,半天合不上。

姑姑与鲁先生成亲了?她早就看出鲁先生于姑姑有意,可姑姑对鲁先生,从来都是上级对下属的态度。

这……实在太突然了。

而且,姑姑成亲这样大的事情,怎么没跟她说起过?兰道明和柳氏将她的失态看在眼中,互相对视一眼,兰道明起身,我去换身衣裳。

说着走了出去。

柳氏这才慢悠悠的道:你知道就是了,不要妄自评论,更不要以你姑姑为榜样,你姑姑是女中丈夫,先帝和当今皇上都从不拿女子的礼仪要求她。

兰芮吸了口气,压下心里的惊涛骇浪,轻轻笑说:侄孙女知道了。

鲁先生是侄孙女的拳脚师傅,侄孙女只是一时诧异罢了。

话虽如此,还是觉的这事太突然,太意外。

这事搁在谁身上,一时都难以接受,柳氏想想,便觉的兰芮失态情有可原。

柳氏问起鲁先生的为人来。

鲁先生除了没有钱财家世,其他的都无可挑剔,兰芮自是捡好的说。

柳氏越听,便越觉的这门亲事不错。

晚饭之后,兰芮才有机会问起播州的战况。

在她看来,姑姑好与不好,全在播州的战况,所有叛军以播州土司杨铁龙为首,一举攻下播州,其余土司间的结盟必然土崩瓦解,到那时,再各个击破,胜利简直是手到擒来。

兰道明听了,脸色便不大好:战况如何,事关军中机密,英莲没与我说太多。

不过播州城池地处要害,易守难攻,杨铁龙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英莲想从正面强行攻城,只怕不容易。

英莲正在赶制一种缨枪,这种缨枪枪头有一个铁钩,爬山时可以用来勾住藤蔓和岩石,以藤蔓和岩石为助力…….我看她是想从后山爬上去,打杨铁龙一个措手不及。

缨枪是兰芮提醒姑姑的,便没多问。

兰道明又说:我这几日旁眼观察,将士依旧吃不饱,许多将士骨瘦如柴,我猜想河北运来的粮草肯定不多……不知能否坚持到将播州攻下时。

花厅中的气氛凝滞,粮草的问题他们三人实在帮不上忙。

兰芮想了想,道:黔蜀交界的所有粮草都被叛军控制,不知能否从其他地方设法?比如成都府,成都府地处平原,地中出产丰富,城中肯定有大批余粮。

而成都府又比河北近,来去只需十日的就能到播州。

兰道明叹道:可惜卫军的粮草有定例,河北卫军,粮草须得河北出……兰芮道:大伯祖父,侄孙女的意思,不是通过官府,而是出钱从民间购粮。

兰道明和柳氏面面相觑,五万人的粮草……这笔银子可不是小数。

这个方法兰芮早就想到,一直没说出来,也是因银钱问题。

她沉吟片刻,说:这样大的一笔银子,一家之力的确难以承担。

成都府富商云集,若有人能说服他们捐助银两,积众人之力,这笔银子也不是不能凑出来。

谁去说服,自然只有吴王才有这个说服力。

可这事稍有不慎,便会演变成吴王巧取豪夺。

还有,吴王拿了这个钱,便是承了这些人的情,当然,这些人也不敢以此为要挟,让吴王替他们办事,可落到有心人眼中,这事就有许多种说法。

还有一种方法,那便是有人借吴王的名义去成都府筹钱买粮,以后出事,吴王可以推说这事他毫不知情,将责任完全推到筹钱的人身上。

而这人,身份地位也不能太低。

兰道明久久不语,兰芮想到的这些,他也想到了。

只柳氏道:那快给英莲去一封信啊。

兰道明摆摆手,这银子由我们大房出。

兰芮和柳氏齐齐吸了一口气,看向兰道明。

须知这样大的一笔银子,大房要拿出来,只怕得砸锅卖铁。

兰道明道:我大房卖田卖地,这笔银子还能凑出。

又转向柳氏,你我无儿无女,守着这些死钱做什么,还不如拿出来,解了英莲的燃眉之急。

柳氏沉思良久,到底还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