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提亲

2025-03-25 14:49:18

谢进套了车去送常媚儿,谢舒华一刻都按捺不住了,先跟自己的母亲王氏提起想要向姑父求亲,娶常媚儿为妻。

王氏听了沉吟了一下,有些迟疑的说:照理说,这倒是一门好亲事,只是你那姑丈一向眼界高,想要攀高枝,恐怕会看不上咱们家呀。

娘,媚儿她……已经同意了。

谢舒华脸色微微发红,一手摆弄着自己的衣角说道。

你跟媚儿,难道……没有啦。

娘,你想到那儿去了。

只是媚儿她说愿意跟我在一起而已。

谢舒华见自己的母亲一脸暧昧的表情,怕她误会,急忙解释。

好吧,事不管成与不成,总是要试一试。

等你父亲回来,让他先去探探你姑丈的口风。

母子二人商议好了,等谢进一回来就跟他说了。

不想谢进听了,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们想什么呢?真是异想天开!常家妹夫一向都热衷于跟世家大族结亲,为了这个都不惜给广益娶卢家的跛脚女。

媚儿又长的那么美,他会舍得将媚儿嫁到我家?现在看不起咱们家了?当年娶咱家妹子的时候还不是求着要跟咱家结亲!要说这些全都怨你,要不是你把那个小官丢了,咱家也沦落不到如此地步,现在舒华连个称心的娘子都娶不上。

王氏一听丈夫这话,也不高兴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什么事都想 拿出来说一说。

行了,行了,都是我的错总行了吧,总之,不许再提这事儿!谢进知道再讨论下去,王氏又会没完没了的,虎着脸一甩袖子出去了。

好啊,你还有理了,你说你丢了官也就罢了,有祖上留下的几亩地,总也能勉强过日子。

你倒好,不是每天喝的醉死,就是去跟人家赌钱,把地也输光了……王氏一边说,见丈夫越走越快,早已出了门,不见了踪影,才悻悻的住了口。

娘,别说了。

谢舒华扯住了母亲,将她扶到了椅子上,又倒了一杯水说:喝口水消消气。

王氏慢慢的喝了口水,叹了口气说:要说你姑丈也算是对得起咱们家了,当年还帮你爹将地赎了回来,谁曾想没过两天这老东西又给输掉了呀!谢舒华没有接话,这事王氏早已说过了不下一百遍了。

他知道娘心里的苦,可是做儿子的也不好说自己爹的不是。

王氏见儿子低着头不说话,以为他是因为父亲不肯去求亲,所以心中难过,就赶紧安慰他说:舒华,不用着急。

他不管,我找个媒人去说去,你姑丈一向很喜欢你,再加上媚儿跟他撒撒娇,他没准会同意呢。

几天后,常家的主厅存德堂,常世祥坐在四角雕花楠木桌旁,心情有些烦燥的端起了茶杯,刚放到嘴边,还没沾唇,却又重重的放在了桌上,对下面坐着的儿子常广益说道:叫你娘子经心着点,赶紧给媚儿说一门好亲。

前两天,你舅妈竟然来给舒华求亲,我虽心中笑她不自量力,但再怎么说两家到底都是至亲,我也不好把话说的太绝了,所以只是说媚儿还小,将她推了。

是吗,舅妈竟然来求亲?以我看,谢家表弟一向与妹妹亲厚,这大概是他的主意吧。

以后叫媚儿少去外祖家也就是了。

常广益听了这事也有些吃惊。

对了,前一阵你娘子不是说想给媚儿说咱们刺史家的二郞吗,怎么也没有信了?常父当时听了这话,心中就一直掂记着。

顾家,那可不仅仅是高门世族,并且还有实权派。

常广益怕父亲误会自己夫妻二人不关心妹妹,紧着解释道:媛仪担心自己的份量太轻,所以想要找自己的姑母来说这门亲事,她姑母嫁给了永阳郡太守,正是顾夫人的娘家嫂子。

只是她最近刚有了身子了,一直也没有空闲。

一会我回去就与她商议,争取快一点。

嗯,一定要快一些,她行动不便,就写封信也行,早一点把你妹妹的婚事定了,我也就放心了。

省得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家,听说咱家媚儿长的美,都想来求,前两年我还可以借口媚儿太小,现在媚儿都十五岁了,我也不好说了,反倒平白的得罪人。

再者说,媚儿也不小了,现在定不了亲事,过了十六岁再想找好的亲家,也就难了。

常世祥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才说道:我也知道这门亲事是我们家高攀了,你跟媛仪说,我会给媚儿装备丰厚的嫁妆,绝不叫亲家有一丝为难和不体面。

是,父亲,我们一定尽快去办。

您放心吧。

常广益回了自己的住处,卢媛仪正坐在窗前,见丈夫回来,忙站了起来问:爹大晚上的找你什么事呀?常广益扶了自己的妻子坐下,轻轻的责怪了一句:你总是这么着急,起身的时候也要慢点。

说完他也坐了下来,喝了口茶才慢慢的说:还不是妹妹的事。

今天我舅妈来提亲了,爹很不高兴,心里也有些着急了,想让你抓紧一点给媚儿说一门好亲事。

卢媛仪听了点了点头说:嗯,也是我疏忽了,这一阵光顾着自己了。

你放心,明天我就给姑母写信。

只是顾家是本州的刺史,恐怕不会跟我们这样的人家结亲吧?常广益对这门亲事还是有些不自信。

卢媛仪冲自己的丈夫微微的笑了笑说:这顾家二郎长的不好看,个子不高,人长的也黑。

再说他也不是世子,不用肩负壮大家族的责任,还有就是他这个人最喜欢漂亮的女子。

前一阵有人给他提亲时他说过,自己将来娶亲,只要人长的好就行,不论出身。

总之这事包在我身上,你就放心吧。

第二日吃过早饭后,常广益早早就到县上去了。

前任县令被顾泓远罢了官,最近新上任了一个县令,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每日都要叫他们一帮下属去例行问话。

上次那件事,因为常广益刚做了别驾没多久,并不知道太多的□,所以他虽在世子办案时什么都没说,倒也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

卢媛仪则坐在自己的房中给姑母写信。

她刚想好了措辞,写好了信,将素白的信笺放在桌上晾干墨迹。

却见丈夫喜气洋洋的又回来了,腿还没有迈进屋门,就大声的说:娘子,不用写信了,刺史大人来为世子求亲了!啊,你说什么?卢媛仪猛然站了起来问道,直到听丈夫又说了一遍,才又缓缓的坐了下来说道:这倒是奇了,这顾家大郎既是世子,又长相不凡,丰神俊逸,就是配个公主也配得上,怎么会主动来咱家求亲?嗯,我也觉得奇怪,不过我听爹爹说,那媒人来求亲时说世子曾见过媚儿一面,这一见就钟情于她了,所以才求了刺史大人来求亲的。

一边说眉眼中都是掩藏不住的兴奋之色,我猜没准就是上次,世子来县中办前县令一案时,在福香阁中见到的媚儿。

媚儿怎么还跑到外面酒楼去了?你怎么也没跟我提过。

卢媛仪听了倒觉得这件事很是新鲜有趣。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也是媚儿顽皮,想要出去逛逛……常广益将上次的事儿跟妻子详细的说了一遍,末了又说:我当时只怕别人认出媚儿来,以后会不好说婆家,却万万没有想到,世子在楼上见了妹妹,竟然就动心了,不但派人特意的打听了是咱常家的女子,还说动了刺史派人来求亲。

卢媛仪一边听,一边笑声不断:嘻嘻,这倒是不可多得的奇缘,只是媚儿,她、她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来?寻常人听了谁还敢娶她!没想到这世子倒真是有胆色、有眼光,不亏人家都说顾家大郞是大家风范,人中龙凤。

常媚儿这两天呆在自己的绣楼,一直心中忐忑,既盼着表哥快来求亲,又怕父亲会不同意。

眼看着从外祖母家回来都十来天了,却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常媚儿先是托着腮,盯着窗外的那株大梅树发了一会儿呆,又去院子里看了一会儿金鱼,最后终于决定到继母李氏那里去探探信儿。

她刚刚要抬腿往外走,却见李氏带着自己的两个贴身丫头来了。

常媚儿抬眼见李氏满面含笑的走过来拉了她的手说:媚儿,走,到里边屋里,母亲跟你说点事儿。

又扭头对两个小丫头说:你俩不用跟着了。

李氏一般很少来自己这里,常媚儿想,莫不是表哥来提亲,父亲同意了,所以叫继母来说吗?她心中一阵高兴,一愣神间就被继母拉到了屋中。

媚儿呀,母亲向你道喜了!一进堂屋,还没等两人坐下,李氏就急急的说道。

常媚儿听了,一颗心也似是噗通一下落了地,这一世自己总算是可以平安度日了。

只是她的心中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心情。

上一世的悲惨经历让她的心如枯木一般,对生活早已没有了一个少女应有的向往,嫁给表哥也只是想要求个安稳而已。

李氏见媚儿低着头没有说话,也只当她是害羞,又接着说:我们媚儿的命就是好,竟然能嫁到刺史家,将来你妹妹的婚事,也要托一托你的福气,到时能有你一半好也就行了。

什么,刺史家?常媚儿猛的抬起了头来惊问道。

哈哈,媚儿也没想到吧?没错,就是刺史家,你爹都高兴坏了。

虽说你才十五岁,可是世子都已经十九岁了,所以刺史大人说想早一些娶过去,刚才你爹已经跟媒人商量好了,今年秋天就成亲。

你爹说了,为了能配上刺史家的身份,要给你准备几大车的嫁妆……李氏并没有察觉到媚儿神情失常,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

我不会嫁的,除非你们抬着我的尸体去。

常媚儿以冷冷的口气,缓慢却决然的说道。

这一句话将李氏的一大车话堵在了喉咙里,她惊得大张着嘴,半天都没合拢,看媚儿的眼光也似在看一个怪物。

出去,不要再跟我说任何一句与顾家有关的话。

一滴清泪从常媚儿黑亮的眼眸中流了下来,滑下了白皙的脸庞,滴在了清冷的青石地板上。

不愿意让继母看到自己的脆弱,常媚儿一转身快步向楼上走去。

好,我跟你父亲说去,这也不知是犯了那根筋。

李氏也有些不高兴的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