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惊愕地看着郭子仪,见有刚出宫门的朝臣在向这边张望,赶紧拉了郭子仪走进一间茶肆。
扑面而来的热气,让郭子仪打了个激灵,大大咧咧地坐下,捋了捋须髯:殿下,您也太小心了些。
我们可是合谋者,和小心不小心的无关。
刚才您是发什么牢骚呢?没发牢骚,只是对圣上说的话感到寒心。
父皇说了什么话?他说:‘朕想把嘉丰公主赐婚于王氏,不过不是宣威大将军,而需让他们另择才俊’,怎么钏儿如果被赐婚就是个鳏夫,公主下嫁就必须择才俊,这是践踏我家钏儿啊。
李适无奈摇头,父皇说这话肯定也是故意的。
王爷,就算是这样,可我们的目的达到了,不就行了,您还气个什么劲?唉,你不明白这当祖父的心思。
郭子仪摸摸胸口:疼啊在皇室,公主金贵,对我们而言,女儿孙女也很金贵。
李适笑道:看来,父皇其实早就有了其他打算,否则也不会这么爽快。
难道他当初就只是为了试探?试探什么?忠心。
有可能。
做一个决定如此轻易,想来早就安排好了。
那我们今日所做,会不会被圣上猜疑?那倒不会。
他只是防,又没有凭据。
郭子仪总算舒了一口气:不喝茶了,老夫要早些回去。
不如,吃了午餐回去?京香苑去?拉拢这样的重臣,是必须的。
不了。
钏儿一定在家里担心得很,我得过去给她回个信。
今日谢谢雍王殿下了。
若不成,说不得老夫只能舍了这脸皮,向圣上力求。
哈哈,还好,这老脸终得保全。
李唐对王爷甚是倚重,无论谁在其位,也不会拿江山开玩笑。
王爷放心,您的面子在李唐是很大的。
郭子仪审视李适半晌,说这句话是恭维,不如说是承诺。
眼下,圣上有立太子的打算,也曾跟他们几个老臣商议,臣子们觉得李适战功显赫,又有仁孝之心,乃储君的最佳人选。
只是圣上还有几分犹疑。
这几分犹疑,据郭子仪自己私下猜测,可能是为了后宫那位,何况,听说圣上自小就很宠七殿下。
郭子仪冲李适点点头:老臣的面子,也是君上给的。
好了,老臣告辞了。
李适站起身:等等,我也随王爷去。
少不得叨扰钏儿一顿。
却说,钏儿在家是如坐针毡。
她知道对于高位者而言,臣子既能护主,又不会功高震主,那是最理想的,所以,钏儿才想着以社稷之危让圣上取消赐婚。
现在的李唐内忧外患,圣上赌不起,也不会去赌。
可是,大哥他们都回来了,祖父还没消息,实在让人难安。
波力闲闲地吃着小点心:吱吱,别转悠了,头晕。
不会有事的。
钏儿瞪它:你说你一个鼠王,没法力也就算了,这整天象养老一样生活,不觉得没趣吗?。
不觉得。
现在感觉很好啊。
不是有句话吗?平平淡淡才是真,我就喜欢这样的生活。
权力名利,都是浮云呐。
那你还不如现在退休,免得鼠族无望。
诶,可以考虑。
不过你得给我养老哈。
钏儿烦躁地摸摸耳朵:怎么还没消息呢?难道事情有变?能怎么变?再变也不过是来场暴风雪而已。
你是事不关己,才能这般轻松。
是啊。
我是事不关己,才能旁观者清。
哼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哟,钏儿在跟谁生气啊?我看婢子们都站在外面呢。
钏儿一看来人,高兴地蹦起来:祖父,您回来了?事情如何?圣上有没有生气?有没有出其他花招?李适从郭子仪身后闪出来:钏儿,你这样问话,王爷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你了。
只能告诉你,事情成了。
钏儿看见雍王,愣了愣,听说事情成了,双手一拍:太好了令人端来茶水点心,又嘱咐厨房备餐,拉着郭子仪:祖父,快讲讲,当时是个啥样的情况?孙女好奇得很呢。
郭子仪喝了口杏酪,皱了皱眉头:事情很顺利。
将宫里的情况讲述了一遍,笑微微道:只要钏儿不被逼迫做不愿意的事,就成了。
钏儿感动地看着祖父,起身恭敬一礼:孙女谢祖父爱惜。
又对李适蹲身一福:谢殿下帮衬。
又笑道:看来,我们都被圣上算计了。
怎么说?圣上既然从一开始就不曾想过赐婚,那他出的虚招就是为了试探你们的反应。
如果大家没有反应,他就会担心我们是如意了,所以才没反应。
现在我们这般反应,估计他猜着了我们不愿意,所以才会拿那句话来刺祖父。
哪句话?就是说另选才俊那句话啊。
圣上不想勉强我们,心里又实在气愤我们不听话不为异唐舍弃个人幸福。
郭子仪沉思着,偶尔会点点头。
钏儿笑了笑:祖父平日低调,从不因为自己功高四处炫耀。
而今日显得浮躁,却也是圣上乐意看到的,至少,在他眼里,‘战神’也有弱点,这才会放心嘛。
李适眼神连闪,郭子仪也若有所思。
钏儿呵呵笑着:孙女胡乱猜测的,祖父莫当真。
什么莫当真?说话的是郭钢,一脸轻松地走进来:事情成了?钏儿不必远嫁北方了?大哥。
郭子仪捋了捋须髯:成了。
你们兄妹倒是感情深厚,不错不错,就该这样。
父亲也来了,在门外遇见韩王殿下,他们随后就到。
刚说着,便看见郭唏进了门:见过雍王殿下,见过父亲大人。
还知道关心女儿,也算有救。
郭子仪凉凉地说了一句,郭唏脸通红:儿子自然关心孩子的。
钏儿上前与韩王见礼,又对郭唏行礼,郭唏摇手:罢了。
我也只是希望你恪守本分,莫行差踏错而已,没有害你之心。
钏儿嘴一撇:儿不会连累郭家的。
郭子仪眉一挑,瞪着郭唏:钏儿做了什么,会行差踏错?就算错了,作为父亲,也该承受着,回头再教。
难道老夫以前就是个没担当的?郭唏看明白了,在自己父亲眼里,钏儿啥都好,不能教训,不能质疑。
无奈摇头:儿子知错了。
韩王多日不见钏儿,心下惶惶,怕钏儿嫌自己关键时候不得力。
眼珠一转,冲郭子仪一礼,唬了郭子仪一跳:王爷,我向父皇求了,请他将钏儿赐婚于我。
可我想先请求您同意。
又是赐婚?这几日听见这个就头痛。
钏儿他爹就在那里,你问他吧。
郭唏忙道:若圣上允诺,自然求之不得。
一时间,屋里的人全看着他。
他愣愣地道:怎么了?我又说错了?郭子仪点着他:错是没错,可你是嫁女,能不能矜持些,莫好象钏儿没人要的样子。
钏儿羞红了脸,瞪着李迥:都是你的错,想求娶我?那你的应家侧妃怎么办?李迥急忙道:什么怎么办?我在宫里闹腾了好几日,还绝食了,早就取消了。
母妃也应承我,只要我不点头,什么侧妃妾室,一个都不赐。
所以,现在和将来,我都只有你一个人。
我可是符合你条件的。
郭子仪好奇:你们约定了什么条件?钏儿用眼神示意他别说,李迥却开了口:钏儿以前就不反对嫁给我,只是要求,不能纳妾,不能有侧妃,就是除了她,不能有其他女子。
她不愿意与人共一夫。
钏儿看着郭子仪他们的惊愕眼神,气愤地抢先道:你说的什么话?难道是想在众人面前抹黑我?想让他们认为你我私相授受?我没了名声与你有啥好处啊?何况,我什么时候说要嫁你了。
李迥骇然:我说错话了么?钏儿莫生气啊。
我这一辈子是非你不娶的,也绝对不会有第二个女子进我府中。
钏儿,父皇都答应考虑了,你就别添乱了,我这心可承受不起。
看李迥脸色苍白,钏儿于心不忍。
两人私下怎么说是一回事,可当着这么多人说,还是让钏儿下不了台。
这可是古人,接受力有限。
钏儿嗫嚅着:我去厨房看看,快饿死了,怎么饭菜还没好?说罢,就跑了出去。
郭子仪稀罕地看着钏儿背影: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钏儿露出这样的小儿女情态呢。
也是,钏儿都十三了,该定亲了。
笑呵呵地看着李迥:韩王殿下,老夫乐见其成。
只要圣上点头,无不允。
郭唏连连点头:看来钏儿也是愿意的。
李适心情很复杂,自己喜欢的女子,转眼要成为自己的弟媳,这玩笑开大了。
可若自己想法子搅黄,又实在不忍心。
钏儿伤心,自己会比她更伤心。
淡淡地笑着:七弟,那我们就等着喝喜酒了。
谢谢大哥。
大哥赶紧给我们找个嫂子吧。
李适笑了笑,没有回答,黯然在眼中滑过。
郭子仪发现了,心中一沉:若兄弟同时喜欢一个女子,被圣上知道的话,那女子命不久矣。
两天后,郭钢来寻钏儿:那事情已了,我们去见卢氏吧。
钏儿爽快点头:明日出发。
我先准备些东西。
行。
这样的大冷天,只能一直走官道。
一来一回,估计得三五日才成。
出发前一晚,郭钢却送信来,去不了了。
长安寒冷,出现了冻死的居民,圣上派他们组成了巡查组,救助灾民。
小儿子受凉,高烧不退。
郭钢两头忙碌,焦头烂额,哪里还能抽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