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意外(求支持!)

2025-03-25 14:49:22

李侹一出去,李适走上前踹了林坠儿一脚:是你把老鼠送信的消息传出去的?韩王和韩王妃几番遭遇追杀,也是你找李侹帮忙做下的?你怎么敢?你是我东宫的人,竟然想求欢于他?看见你真是恶心。

来人,拉下去。

几名仆妇应喏走进来,扭住了坠儿胳膊。

虽然目前无兵可用,侍奉的人还是有的。

仆妇的手抓住坠儿胳膊,她才回过神来,满脸是泪:太子殿下,妾虽然做了错事,可是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啊。

妾只是想让郭钏知难而退,莫要肖想不该她的,妾只是想把她从您心里拔除,妾恨她占住您的心,妾只是想成为站在您身边的女人,妾都是为了您啊。

独孤贵妃啐她:不要脸的贱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做下私相授受,还泼污水于人,你还真能说。

就该杖毙了。

林坠儿摇头:太子殿下,看在孩子面上,您饶了妾吧。

怎么说妾也尽心侍奉您好几年。

妾以后一定安守本分,念佛度日。

李豫吐了一口气:太子,按说平日里我是不管这些内院之事的,可这出卖自己夫郎与逆贼勾结陷李唐于不顾的女人,千刀万剐还算便宜了她。

和政公主叹息:千刀万剐就算了,让她自己了结了,看在孩子面上,给她个全尸。

口口声声为了夫郎,却是手段恶毒自私自利。

我都不想说了,脏了嘴。

还诬赖钏儿,钏儿比她好千倍。

林坠儿眼里闪过绝望和恶毒:她好?泾王心怀不轨,可这城里还有近千突厥骑兵等着为她郭钏效劳呢,这事太子也知道。

当年安贼入了这长安,她与突厥现在的汗王勾结,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得了不少粮食,我家也受了接济。

你们以为她多好多善良?不知道有多少人命在她手里呢。

李适示意仆妇堵住她的嘴:几岁的孩子能从突厥人手里弄来粮食接济异唐庶民,那是本事,是功德。

你难道不知道当年长安十室九空,财物尽失?活命之恩你不感激,还要泼污水,幸好她那时候才几岁,否则还不知道你怎么编排。

林坠儿想说想叫想求饶,无奈嘴被堵住,只能无助地呜呜叫着。

她不甘心啊,每次都差点弄死钏儿将她从太子心里拔除,怎么老是差一步呢?太子凑近她低语:你想除掉钏儿让我忘记她,你妄想。

她若出了事,我会记得更牢。

你该庆幸她没出事,否则,你就是死无全尸。

坠儿瘫软在地:自己谋求这许久,怎么就忘记这一点,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

那么,自己所谋又算什么?仆妇不再给她机会呜呜,拉下去,先关了起来。

李豫沉着脸:突厥骑兵怎么在城里?真是为了给韩王妃效劳?到底有什么事你们隐瞒着?父皇,不是故意瞒您,只是情况未明,怎么说?难道郭家......和政公主嗯哼一声:皇兄,我们应该相信郭家。

您现在想这些是没有用处的。

李豫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皇妹说得有理,我听你的。

太子已经发出了勤王之令?是。

林坠儿的一番话,除了突厥骑兵之事,其他话都进了大家的耳朵,却没有放在心上。

在江山社稷面前,一个想为自己洗脱罪嫌的人的话,又怎么能入了贵人的耳呢?却说李侹被亲兵叫了出去:什么事?王爷,有军队靠近京城。

李侹大喜:看来是陇右与河西、平卢的军队到了。

现在可以放开,逼迫李豫退位。

王爷莫忘记了传国玉玺。

李侹眉头紧皱:拿到玉玺,他们就可以下去陪先皇了。

带了几名黑甲兵返回:皇兄,我的援军到了,这城里的五万护卫也听我调令,你无兵可用,还是乖乖把玉玺交出来,我保你一世富贵。

李豫两手一摊:玉玺?没有啊。

你就装吧。

要么带我去拿,要么,先送你身边的人走,最后再送你。

我也不是一定要那玉玺的,给你机会你放弃就怪不了我了。

没有玉玺,没有传位诏书,你名不正言不顺,就不怕坐上那个位置后以讨伐为名征战不休,人人得而诛之?李侹面色黑沉,仔细打量众人。

此时天气已经炎热起来,大家穿着单薄,应该没有带在身上。

你是不是还在等待救援啊?东宫以翌之为首的近百护卫已经被巡查的城内守军分别拿下,关押在宫外,郭子仪手中无兵且不说,他自顾不暇,你就死心吧。

太子李适心中一凉:难怪翌之没看见翌之他们。

李豫听了此话也是心中惶恐,却不愿意在李侹面前输阵:别说大话。

谁笑在最后,才是胜利者。

我承认今日的局面是我的疑心一手造成的,郭家受了屈辱,我却还怀疑郭家,实在不是为君之道。

否则,你哪里能钻这样的空子?这只是你看见的表面现象。

皇子争位,宫妃争宠,始终是有机可趁的。

独孤贵妃想起知莲的话:你们是不是也抓了七郎?李侹笑了笑:虽然现在还没有抓到,贵妃娘娘如果实在想念七郎,我们就勉为其难尽力帮你抓住吧。

独孤贵妃恨恨地瞪着他,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暂时放过你们,我得去迎了我的大军。

他们有从龙之功,将来就是我的亲卫了。

李豫叹气:不该让你去做了陇右节度,给你你发展壮大的机会。

各节度拥兵自重,将来李唐危矣。

又有护卫进来催促,李侹吩咐看守好,方不甘地离开。

长安城西和城东二十里外,的确有军队蜿蜒而来。

李侹派出的人回报了情况,李侹立即吩咐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披上了金黄的飞龙袍,令军士嚷嚷:当今天子无道,泾王应天命而生,还郭家公道,还百姓富足。

听令受其统领的五万神策军,一时恍然,原来有人想改天换地啊。

可军令如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做。

李侹洋洋自得:你们可以犹豫,我不会怪你们。

可你们要明白,这城中无兵可用,而我有十五万军士已屯兵城外,李豫大势已去。

你们从龙有功,我必然加官进爵,封赏于你们。

神策军动心了 ,却仍然没有动。

李侹继续诱惑:郭家侍奉三代君王,李豫却害怕郭子仪功高震主,闲置郭子仪,又派人盗挖郭家祖坟,你们认为这样的君主值得你们效命吗?。

神策军一时激愤,有人嚷嚷起来:不愿意。

我们听泾王殿下的。

一人应,众人应,一时十分壮观。

兵勇来报:军队已在三里外。

李侹满意地点头:动作真快。

等他们到了,我们再进宫,把宫里的事处理好。

走,上春明门城墙,迎接义军。

一身金黄的李侹意气风发,带着几万神策军和护卫上了春明门,吩咐他做陇右节度使的时候的贴心副使:西边有劳贺延副使迎上一迎。

夕阳洒在城墙上,一片金灿灿的,映得李侹一张脸如同黄金铸就。

看一队军士接近城门,城上守军呼喊:来者何人?李侹笑微微地看着,他知道这些人必然会说是来助泾王的义军,可是因为身份,他是不能首先开口的。

我乃汾阳王郭子仪,得太子令,前来勤王。

你等速速开了城门,立功受降,不再追究。

几句话一下把李侹脸上的笑打得干干净净:快放箭,射杀贼人。

那不是郭子仪,不要受骗。

早有几十守军就着城头张望,看着那个魁伟的身影:没错,真的是汾阳王。

一时大家嚷嚷:汾阳王到了,快开城门。

李侹挥刀斩杀了身前叫得欢快的守军:再不听令者,杀无赦射箭,他郭子仪只有几千人,杀掉他就是立大功,赏正五品,不,四品官位。

没人听令,郭子仪在军队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

能吓退蛮子,也能震慑自己的国人。

神策军再次激愤:不能伤害郭元帅。

部分神策军动了起来,与李侹的两千亲卫起了冲突,对杀起来。

突然城边又杀来五百人,却是李迥带了独孤家的亲兵,向城门而来,身后还跟着近千突厥骑兵,骑兵队伍里赫然还有一名女将。

这场仗没有一点悬念,两边还没怎么动手,李侹就被神策军制服了。

李迥开了城门,迎了郭子仪进城。

李侹冷冷地笑道:援军马上就到了,近二十万呢,你们想想怎么打吧。

郭子仪笑着捋着胡须:没想到,泾王如此出息,居然步步为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遗憾呐,你找的援军,已经被拦截回去了。

不可能。

你手上没有可用的兵,他们不会听你的。

先前夏绥节度使、山南西道节度使、泾原节度使、朔方节度使、魏博节度使派了人来帮忙,淮西节度使王仲不放心,送了急件问我,我觉得有阴谋,让他们派军驻守在离长安十里处半个月,若无事撤了便是,没想到正好拦截了你请的帮手。

真是不好意思。

泾王眼前一黑,软倒在地。

郭子仪大手一挥:进宫,找到圣上,清除宫内逆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