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仨惊疑不定之际,木盖被掀开,传来萧翁急促喘气略带兴奋的声音:眉娘,你们快上来。
官军打跑了安军,10万安军被打杀了6万,大家都上街迎接唐军进城去了。
快。
我们也去看看。
哎哎。
眉娘一迭声地答应着,眉间的忧色一扫而空,动作迅速异常地爬了上去。
待串儿随着阿娘出来后,看看眉娘,背也直了,眼更亮了,满面春风。
在他人眼中会认为眉娘欣喜于长安重新回到唐军手上,可是,串儿知道,她只是因为自己的夫君平安回来而放下心来,充满喜悦。
陆家怎样?眉娘见到萧翁关切地问。
萧翁眼中闪过笑意:挺好,生了个女儿,豹儿有伴了。
咱们出去吧,大街上人可多了,我已经去看了一圈了。
好,真好。
咱们活出来了。
串儿跳过来抓住眉娘的手:阿姆,幸好咱住在这里,才能幸存。
您不知道,好多坊里的屋子都被损毁了,搜刮一空。
眉娘点点她的额头:就你机灵,啥都知道。
拉好阿姆的手,出去人多,别走失了。
回头招呼杳娘:杳娘,咱们走。
好久没出过坊门了。
杳娘捂嘴:别说坊门,大门都没出过呢。
就好象穴居多年的人,此时终于可以直起腰站在太阳底下,说不出的神清气爽。
萧翁领头,眉娘拉着串儿,携了杳娘,虽然衣衫破旧,粗服乱发,却掩不住由衷的喜气洋洋。
眉娘轻声一笑:以前没觉得做为异唐王朝的子民有什么不得了,今天才发觉,家国,是相连的。
虽然同样住在这里,可是被逆贼占领了,自己的家园也变了味道。
串儿跳跳脚:至少不用担心阿娘会被抢走了。
今后只要我们努力,日子一定能过好。
虽然安史之乱以后国力下降,盛唐不复,但是,总要过日子不是?而且,很多人也能过上好日子。
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很多人面黄肌瘦,扶老携幼,大声欢呼着,涕泪纵横,有的人甚至跪在了路边,磕头不止,连连说道:想不到啊,还能看见官军回到长安。
我们有活路了。
这时,人群中传来更加热烈的欢呼,原来是广平王进城了。
串儿个子矮小,又离得远,哪里能看清楚广平王的样貌,只看见一个银色盔甲的身影而已。
紧跟在后的人却是高大威猛,远远地,也能感觉煞气逼人。
旁边有人小声地说:看,那就是副元帅郭子仪,骁勇善战,老当益壮。
另外一人说:老?你不知道郭元帅多勇猛,能夺回长安可全靠他。
马上还要收复洛阳呢。
串儿无意识地扫了一眼阿娘,见阿娘根本没注意那些人的对话,只是踮起脚跟看着郭子仪的队伍。
当郭子仪身子转向这边扫视一番的时候,她瑟缩了一下,而后,又继续在郭家军中寻找着什么。
串儿茫然了:先前以为阿娘是不是跟郭子仪认识,现在一看,可能是那谁在郭子仪的帐下效力?管他的,她不说,自己就不问。
总有知道的一天。
生活简单些,更愉快!一家子站在街上,直到所有的军队过完之后,才跟随人流向和平坊走去。
757年的新年都没这么热闹,到处都是说笑声,喧闹声,女子的身影也多了起来,街上的颜色也变得多彩。
其实,串儿心中倒是为长安百姓侥幸不已。
历史记载,回纥帮助唐军是一场交易,他们帮助唐军攻打安军,城里的金帛和女人归他们。
若不是怕引起洛阳臣民反感而降了安军,长安百姓便会面临那灭顶之灾。
晚上,杳娘心不在焉地做好了饭菜,一家人欢喜地吃着,开心地聊着,其乐融融。
大门被拍响,有人叫嚷着:萧翁是住这里吗?萧翁一愣,赶紧答应着,迎了出去。
来者是两位兵卒,并没有进门,只是在门口大声说着:长安一战伤者众多,需要大批大夫。
有人推举你,快跟我们走吧。
眉娘冲了出来:军爷,我夫君年事已高,不能胜任。
而且医术也不行的。
那两人对看一眼:不高啊。
官军为了解救长安百姓而受伤,你们怎么可以推三阻四?战乱期间赏赐优厚,这是好事啊。
推举他的人说过,他医治外伤见效很快呢。
抗命会受罚的。
快走吧,真是罗嗦。
眉娘颤抖着身子:谁这么好心啊?一个老太婆,好象姓伍,好象是的。
萧翁陪笑地一揖:军爷稍待,我拿件衣裳就走。
你多收拾两件吧。
若是医术不错,估计会让你做随军大夫。
收拾好了到南衙暂设的副元帅营帐报到就行。
我们还得去通知其他人。
是是。
明白的。
俩兵卒走出几步,又回转身来:如果私逃,祸及九族。
萧翁神色一凛,恭敬地连连拱手:不敢,不敢。
嗯,快着点儿。
两人这才放心地慢慢走远。
眉娘脸色苍白,却强咬了牙,回屋给萧翁收拾行李。
杳娘到厨下用剩余的面粉烙饼,想着可以让萧翁饿了的时候充饥。
这饼放三五天还是没问题的。
串儿默默地抓着萧翁的衣角,心里难过:阿翁,任何时候,先保命。
萧翁拍拍她的手:放心吧。
阿翁是大夫,不用冲锋陷阵。
而且,不在正式编制,说不定很快就回来了。
阿翁愿意去出力,你看官军解救了长安百姓,大家何其感恩?!这是积德的善事啊。
串儿无言。
眉娘不动声色地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看着萧翁,声音蓦地哽咽:萧郎,保重。
这么些年,咱还没分开过呢。
我们等着你回来。
串儿很想自觉地出去,不当电灯泡,可是想着萧翁这一去生死未卜,便舍不得出去,只想多看看她的阿翁。
这一年多的相依为命,她已经将他们看作了最亲的人。
萧翁拉住眉娘的手: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我很快就会回来。
杳娘走了进来,坚定地说道:阿爷,带上这些饼。
您放心,我会孝顺阿娘的,等您回来,交给您一个健康的阿娘。
萧翁点头,再点头,说不出话来,叹口气,背上行李,拿了些自制的药膏,大步走了。
眉娘眼一冷,冲进厨房拿了一把刀:我去找姓伍的臭婆子。
说着,提刀冲出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