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要打包

2025-03-25 14:49:21

杳娘、眉娘陪着一众人等回到院子,便立到一边听候差遣。

就算他们不是毫无见识的妇人,可面对这么些官员还是很紧张。

此刻更是敛声屏气地恭候一旁,说不出的柔顺。

串儿郁闷得紧:这本该是敞开肚皮吃、放开性子野的时候,却被一群不速之客给扰了。

他们不爱参加,自家人也必须不爱么?好吧,民不与官斗,咱离远点总成吧?!将外面桌子上的小吃拿了一些,再端进一盆酸菜鱼,将卤菜也拿了进来,摆放好,便退到一边,跟阿娘站一起。

李迥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也恭敬地站在李亨身后,不吭声。

李亨一坐下,便觉得气氛不对劲:哎,你们怎么全站着?今天咱们可是来串门子骗吃骗喝的,你们还讲起了礼数?主人家站那么远是不欢迎我们么?放心,我们不是坏人,不会打家劫舍的。

快,大家都坐下来。

某一人坐还有什么意思啊!串儿噗地笑了一声,刚才的闷气消了不少:这人说话,还挺逗。

四方的桌子,李亨坐了一方,李辅国和崔光远坐了右手一方,李迥拉了串儿坐一方,顾子澄自坐一方。

串儿一看,又差点笑了:活生生坐了个王八席。

李迥用手肘子轻轻撞了下串儿,轻声问她:你一个人闷笑什么呢?串儿捂嘴在李迥耳边笑着说:你看这坐的位置,象不象王八?李迥一看,咧开嘴笑了起来,拿筷子轻轻敲了敲串儿的手,而后凑近李亨耳边说了几句,李亨眉头一扬,放声大笑,拿着筷子指了指李辅国他们:你们还是跟睿之换个位置吧。

要不,咱就坐成王八席了。

李辅国脸黑了,阴冷的眼光瞟了串儿一眼,崔光远主动站起来:某与睿之挤一挤吧。

在李亨的再三要求下,杳娘跟眉娘端来长凳,斜签着在离桌子不远的地方坐了,却是坚决不上桌。

天气寒凉,李亨转头打了个喷嚏,串儿马上双手合十:祝您健康!说完,才发现自己太放松了,将多年前的习惯用了起来。

对注视着自己的众人讪讪地一笑:民女说错了吗?李亨笑呵呵地说:话是没错。

可是为什么要双手合十呢?串儿道:打喷嚏,证明有不适。

天有四时五行,人之四支五藏,求之于天,辅以人事,无疾可防,有疾可愈。

李辅国这才正眼看了看串儿,眯着眼睛问她:小娘子念过书?串儿努力镇定,不让自己的厌恶形诸于外:庶民百姓,不过知些道理,哪里读书来?万勿见笑才是。

李亨摆手:说得好,有些见识。

夹了卤菜:你这卤菜如此香,让人回味,可有特殊手法?不过是放了些香料而已。

若能用鸡骨鸭骨猪骨预先煮一煮,再搁置一段时间,再卤,更香更好吃。

这有何难?回头让人送些鸡鸭猪什么的过来,你把这卤水弄好了,好好给咱卤些下酒菜肴就成。

串儿想笑:这还没吃完呢,就想着下回?下酒菜?到时候自己还得看着阿娘阿姆象奴婢一样靠边坐?那可不成。

见串儿不说话,李亨玩心起了:你不相信某会送来鸡鸭?串儿夸张地睁大眼:怎么可能?相信相信。

只是民女有个习惯,就是目光短浅,先把眼前的吃好了,眼前的快乐顾上了,再说以后。

李亨一愣:是啊。

今日哪里知道明日事?眼前的美食,眼前的快乐!一时间有些冷场。

这时,俩小娘子联袂而来,刚到门口便扬声叫道:串儿,我们给你拿吃的来了。

却原来是林坠儿和鱼竹汐。

串儿眉开眼笑。

不顾礼仪地跳了起来:你们怎么来了?林坠儿看了看院子里,小声问她:你家有客?串儿点头:没事,是顾明府的朋友,也是来坊里凑热闹的。

什么好吃的?竹汐带的正是那生拌红萝卜:这是阿娘专门留给你们的。

串儿道:谢谢。

刚才去你家那边尝过了,真是爽口。

将红萝卜刚放上桌,李亨的筷子就过来了。

林坠儿递给串儿一个大盘子:这是我那未来继母送来的古楼子,阿爷让我带些给你们。

串儿来到这里还没吃过这有名的吃食呢,只知道是饼里放了羊肉和豉椒。

谢谢你,坠儿。

改天我也送些吃食给你们,今天却是顾不上了。

转身将热腾腾的古楼子也放到了桌上,众人却只是看了看,没人动筷子。

串儿心下暗喜:别吃,千万别吃,等人走了,自家慢慢热了吃。

串儿问坠儿:一会儿也参加活动么?坠儿笑嘻嘻地看了眼竹汐:竹汐说你们要参加拔河,我也报了名的,你忘记了?不是你阿爷报的名吗?他报的可是林有德父女,你不会没写我吧?啊,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

那天人太多了,我还以为有人的名字就是这么长呢。

竹汐捂嘴,眼儿弯弯:串儿,你真逗!外面本来就很吵嚷,三个小姑娘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虽然声音宛若黄鹂,可是,听久了李亨就头疼了,不由按了按太阳穴。

李辅国本想如往常一般吼一声,却想起了这是陪着圣上微服游玩,只得一声冷哼,将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

三个小丫头吓了一跳,回头看着他。

坠儿看李辅国丑陋的样子,转开眼去:真丑!竹汐害怕地拉拉串儿:串儿,一会儿活动时见,就不打扰了。

而后跟坠儿向众人行礼,告辞而去。

天气寒冷,菜慢慢地凉了。

杳娘将鱼和热食端进去热了一番,又炒了两个素菜,端上来几节竹筒,一人面前放了一个,并不说话,又坐在了一边。

李迥好奇地拉拉串儿,指着竹筒:这是什么?竹筒饭啊。

难道你没吃过?我吃过很多种饭,可是这样用竹筒做的还真没试过。

串儿示范着把竹筒打开:这可是上好的米,也就是过年才吃一回。

嗯,真香,有竹子的清香。

若是在火上慢慢烧出来,也好吃。

可是火候不好把握,弄不好就是糊味。

快吃吧,吃点热烫烫的米饭,补充能量。

说完后,串儿发现自己再次失口。

幸好,大家都在尝竹筒饭,否则一定会好好查问什么是能量?!热烫烫的竹筒饭,吃得大家直呵气,就着刚出锅的素菜,好吃得不行。

现代的锅子可以用各种原料做,可是炒素菜还是铁锅做的最香。

李辅国胃口也开了,不一会就吃完了一筒,抬头对串儿说:小娘子,再来一筒。

杳娘赶紧起身,到灶上又拿了几筒。

李亨身体每况愈下,象今天这般吃完一竹筒饭,那已是很不得了的。

看杳娘又拿来一筒,摆摆手:好手艺。

吃不下了。

串儿谄媚地说:别吃太撑,一会儿还要包饺子,活动过了就在中心的大锅子里煮,好吃好玩。

嗯嗯,留着吃饺子。

一会儿留几个竹筒饭,某带走。

串儿傻眼了:哟嗬,还兴打包呢?!============================================某新年,柚子到西双版纳玩,那竹筒饭火上烧出来的,里面有脆笋丁,香得很;苗族火锅又酸又辣,米饭香糯,柚子吃撑了还不舍得放碗。

最受不了的是傣族泡菜,有股酸臭味。

某天吃中餐,朋友们说:嗯,今天的泡菜你能吃,没那酸臭味。

柚子夹了一筷子,天呐,差点没吐了!品尝少数民族美食,还是要讲缘分的。

柚子与那泡菜没缘分。

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