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躲不躲,这是个难题

2025-03-25 14:49:21

萧家并不宽敞,也就两间房,篱笆围成小院子,院门口搭了间小厨房,厨房门边三口大缸。

屋后有一小块空地,三跨步的距离,稀稀拉拉地种着一些蔬菜。

平日吃饭都在院子里简易搭成的棚架下,若天气寒冷,就端进萧翁他们那间稍大的卧房。

按萧翁他们所言,孩子在身边时太拥挤,孩子一走,又显得太空旷太冷清,让人心慌。

巴不得把这院子和屋子缩成一小间。

天刚亮,杳娘便起身到厨房,按照眉娘所介绍的饮食习惯,用粟熬了清粥,做了几张饼。

刚端到棚架下的木桌上放好,萧翁便扶了眉娘出来。

看见杳娘,两人一愣,眉娘心疼地说:你这孩子,起这么早干什么?看看你的手也知道平日在家没做过这些。

杳娘有几分生涩地叫了声:阿娘,阿爷。

既然你们不曾外待我,又认下我这女儿,操持家事是应该的。

平日里没做,并不代表不会做。

现在你要以串儿的身子为重。

吃过饭,你把这清粥里加些大白菜,剁碎了煮,给串儿吃。

杳娘点头,为眉娘他们盛好粥:儿明白。

三人无声地用餐。

看起来,眉娘比昨日气色好了些,但是也没吃多少,便放了碗。

轻叹一口气:串儿母子要早点下地窖,安禄山那逆贼估计最迟今晚就得入城,若是趁夜全城劫掠,杳娘这样的年轻女子会吃亏的。

杳娘点头:儿会带串儿早些下去的,咱们都下地窖。

逆贼凶狠,可不能拿性命开玩笑。

萧翁摇头:你们下去,某留下。

逆贼若是看没人在,一把火烧了这地方怎么办?今后如何容身?眉娘抓住他的手:我陪你。

萧翁看着她,迟疑片刻:你还是跟串儿他们下去吧。

你身体还未好,好好休息。

别担心,一切有我呢。

不。

眉娘坚决地摇头:我们是夫妻,怎么能放下自己的夫郎独自求生呢?萧翁无言地拍拍她的手:你这性子,有时候也太倔强了。

这时,串儿推开门走了出来:阿娘。

杳娘扔下碗跑过去一把抱起她:怎么自己出来了?串儿羞涩地看看萧翁他们,轻声说:我想哦哦,阿娘知道了。

串儿内急?跟阿娘来。

杳娘看她憋红的小脸,恍然大悟,又十分感慨:孩子大了,知道避人了,知道害羞了。

洗过手,串儿过来坐下,杳娘进屋拿了还未改好的衣衫给她披上。

眉娘拉拉她的小手:串儿好点了吗?头还痛不痛?阿姆,串儿没事了。

一会儿阿姆给你找找你小姨小时候的衣衫,将就穿穿。

串儿点头:谢谢阿姆。

你们刚才在说什么?我们要下地窖了吗?杳娘一手搂住她,一手拿着饼:是要下地窖。

可是,你阿翁阿姆不下去,怕逆贼烧掉屋子。

串儿皱眉:阿翁,逆贼若到我们这个坊,那就一定是为了搜刮钱财的,若没钱财,他们会迁怒于您,这样很不安全呢。

杳娘诧异:什么时候咱串儿这么懂事了?还能说出这番道理。

萧翁不赞同:人经生死,生逢乱世,懂事点的好。

串儿说得很对呢。

可是,咱家剩余的钱财都拿去换了粮食,哪里还有东西让他们抢?杳娘沉思半晌,才说道:要不,准备点什么让他们抢?串儿摇头:就算你第一次让他们抢到了,难保他们不来第二次,第三次那是喂不饱的。

杳娘惊异地问串儿:串儿,你哪来的那么多见识?字都不认识几个,这些道理从哪里听来的?萧翁奇怪地看看杳娘:很多孩子能说会道,却未必认识多少字。

孩子聪明不好么?你这当娘的该高兴才是啊。

杳娘脸一红:儿没经验。

串儿平日里没这么活泼的,突然与平日大大不同,儿心里有点慌。

现在感觉成长不少,象个小大人了。

串儿叹气:阿娘,现在生死关头,您还在乎这些?先想想怎样才能活下来再说吧!杳娘赶紧点头:是是,阿娘本末倒置。

就象串儿说的,没钱财抢他们会害人,有钱财抢他们想下次,儿想着,还是一起躲进地窖安全。

一会儿再做些面食,能多熬几天。

眉娘摇头:咱这屋子甚是整洁,一看就知道人没走远,可能就在附近。

再者,这是孩子们的家啊,某得看着。

这么多年多少风雨都撑过去了,现在也不需要躲。

这时,有人在院子外面叫着萧翁。

萧翁出去后片刻即归:陆正川让大郎送信来,他们得到消息,安军已到城郊,大军下午就会进城。

估计晚上就会有兵勇前来。

赶紧收拾东西,做些吃食,串儿娘俩下午就躲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