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小燕、巧巧,我们回来了!傍晚,虎子几个跑回了家,兴奋地大声喊道。
唉,回来了,饿了没?赵杏花高兴地问道。
不饿。
娘,今天的蛇蜕皮卖了四文钱,钱放在爹那里了!小峰叫道。
娘,你们采了好多蘑菇啊!小山看着簸箕里的蘑菇,兴奋地大声叫着!小峰、小山,割猪草去!娘,喂猪的剩饭、剩菜放在厨房里了。
虎子唤道。
小峰和小山接过虎子手里的镰刀,三兄弟挎着菜篮子,飞快地跑了。
山上,小燕采了大半篮子的蘑菇,见山里的光线越来越暗了,便准备下山了。
巧巧,我们回去吧!小燕说道,两人提着篮子下山,巧巧的篮子里也装着小半篮子的蘑菇,不过,她的是小篮子。
两人走到河边,小燕把蘑菇洗干净,然后回了家。
娘,大哥他们回来了?小燕问道。
嗯,他们割猪草去了。
赵杏花接过小燕和巧巧手里的菜篮子,说道。
娘,我去做饭了!现在的中饭和晚饭都由小燕负责,赵杏花要忙着喂猪、种菜和织布。
赵杏花把巧巧采的蘑菇递给小燕,说道:这些今天吃。
唉。
小燕提着篮子,拉上巧巧,就往厨房里跑了,巧巧的用处是帮忙看灶火。
小燕淘好了米,把米倒进饭锅里,加好水,然后往灶里生火。
生火的时候,先点燃一小把松毛,再往灶里塞两个稻草包,然后往灶里面加一些小树枝和劈开的树干。
巧儿,帮忙看着火,别让火燃出来了,把柴慢慢地往里面移一移。
要是快熄了,就往里面撒稻谷壳。
小燕吩咐着巧巧,然后去切菜了。
咳咳……烧柴的人总免不了被烟熏火燎,巧巧的脸被烤得红通通的,一边用衣袖擦着眼泪,一边咳嗽着。
快出来。
小燕心疼地叫道,真没有,歇会儿再去。
小燕往灶里看了一眼,觉得火暂时没什么问题了,就放心地去切菜了。
巧巧早跑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去了,这烧火的活看起来十分简单,其实很是受罪,特别是对于不熟练的新手来说。
巧巧歇了一会儿,觉得不难受了,又回去看火,小燕把烧菜的灶火也生好了,已经开始炒菜了。
柴火烧到后面就只剩下大的劈开的树干了,只烧树干的时候,就没有多少烟了,巧巧也就不觉得难受了,慢慢地往灶里加着柴。
小燕比去年长高了不少,但炒菜时还是需要踩着板凳。
巧儿,火够了,不要再加柴了。
小燕炒完两个菜后,吩咐道,然后又继续做第三个菜,虎子、小峰和小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顿都吃得特别的多,晚饭一般要做三碗菜加一个汤,不然菜会不够吃。
第三个菜是新鲜的蘑菇汤,蘑菇先用油和盐炒熟,再从旁边的烧水的锅里舀一小瓢热水加进去。
为了节省柴火,农户人家家里的灶台设计得很是巧妙,在烧菜和煮饭的灶口中间加了一个烧水的灶口,这样,在煮饭和烧菜的时候,顺便还能烧水。
第四个菜是鱼头加鱼杂汤,用青辣椒和大蒜叶子煮着,又香又辣。
曾大树每天都能带一些鱼头和鱼杂回来,不过鱼肉就没有了。
小燕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开始做饭的,等饭菜都做好之后,天已经快要黑了,不过人还能看见近处的东西,这时虎子他们也割猪草回来了。
大家洗手吃饭,有了虎子和小峰的加入,饭菜被吃得干干净净,一点儿也不剩。
可是还没有吃饱?看着虎子和小峰把碗里的汤也喝尽了,赵杏花不由得担心地问道。
我吃饱了,娘。
虎子笑着回答道。
小燕的菜越做越好了,呵呵……我也吃饱了。
小峰说着,接着还打了一个饱嗝。
你们要吃饱了饭,才能长得高,长得壮,才有力气干活,要是饭菜不够就说,可不能饿着了,知道吗?赵杏花说道。
娘,我们知道了,不会省着饭菜的。
虎子笑着答道。
趁着外面还有一点光亮,虎子和小峰赶紧把碗拿到河边去洗了,晚上由虎子带着,兄妹几个闭着眼睛念着书,念累了之后,就睡觉。
等孩子们都睡下了,曾大树也踏着夜色回来了。
第二天上午,赵杏花在东屋里织着布,小燕带着巧巧在给菜浇水。
三姐,我想和小桃一起跟着她大哥去钓鱼。
巧巧说道。
想都不要想,娘不会准的。
小燕说道,赵杏花虽然对孩子们都很慈爱,但在关键时候,管得可严厉了。
喔!巧巧失望地叹道。
等我干完了活,就带你去。
你先去挖蚯蚓吧,记得挑大的。
小燕又接着说道。
好的!巧巧欢喜地跑了,去到湿润的空地上挖蚯蚓去了。
蚯蚓虽然看起来恶心,但它不咬人,巧巧把大蚯蚓用竹筒装起来,小的拿去喂鸡,心想:现代的虫子鸡蛋卖得可贵了,可惜这里不流行。
母女三个吃完午饭后,小燕把碗筷洗了,就去同赵杏花说了。
娘,我带巧巧去河边钓鱼了。
小燕说道。
行,要看好巧巧,别让她掉河里了。
赵杏花嘱咐道。
唉。
巧巧,走了。
两人拿着鱼竿、装蚯蚓的竹筒以及鱼篓子,去了河边。
河边已经聚集了很多钓鱼的小孩,小燕和巧巧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把蚯蚓穿到鱼钩上,再把鱼钩甩进河里。
巧巧也有幸摸到了一根鱼竿,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她的右手手臂一直在小燕的手里握着。
乌山村里的这条小河非常干净,河水清澈见底,完全可以看到近处的水里的鱼的动向,不过鱼钩要往看不清的水草里甩,这样鱼更容易上钩。
钓鱼除了讲究技巧和耐心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运气,巧巧今天的运气就很不错!不一会儿,巧巧手里的鱼竿就开始晃动了,显然是有大鱼上钩了!三姐!有鱼!巧巧低声唤道,两只手紧紧地握着鱼竿。
小燕见了,立马把自己的鱼竿拿上来放到一边,伸手去拉巧巧的鱼竿,用极快的速度把大鱼拉了上来,大鱼被摔在地上,是一条两斤来重的草鱼,嘴被鱼钩勾着,身子还在不停地蹦跶着。
小燕欢喜地跑过去把鱼钩取下来,把鱼捡进鱼篓里。
巧巧,做得不错!小燕笑着夸道,接着又把蚯蚓穿上,甩进水里。
巧巧喜滋滋地用双手接过鱼竿,继续等待起来。
姐妹俩专心钓着鱼,都忘记了时间,直到夕阳西下了,小燕才反应了过来。
不得了,我还有菜没浇水的。
小燕突然一声叫道。
巧巧,今天不钓了,要回去了。
姐妹俩恋恋不舍地把鱼钩收上来,提着鱼篓子回家去了。
俩人一路傻笑着,离家越近,心里越是高兴,终于进了家门,遇上了正准备出去割猪草的虎子他们。
大哥,我们钓了好多鱼!小燕兴奋地叫道。
真的?我看看!小峰把沉甸甸的鱼篓子抢了过去,小山飞快地跑去拿来了装菜的木盆,小峰把鱼篓子倒转过来,一共七条鱼!两条两斤来重的大草鱼,两条一般大的鲤鱼,还有三条小的草鱼。
这么多!天哪?都是你们钓的?小峰不可置信地问道。
嘿嘿,我钓了三条,巧巧钓了四条,那两条大的,我和巧巧一人钓了一条。
厉害吧?小燕高兴地说着,虎子、小峰和小山都惊讶地看着她和巧巧两个,然后赞许地点了点头,竖起大拇指,赞道:确实厉害!比他们厉害多了,虎子他们还从来没有一次性钓到这么多鱼过。
闻声而来的赵杏花见了这么多鱼,也吃了一惊。
其中的一条大草鱼做了巧巧一家的晚餐,剩下的六条用水养着,赵杏花打算把大的吃掉,把小的晒成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