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媳妇想疯了吧?小皇子回头看看表哥那蠢样,抬头望爹妈。
你想要媳妇不?刘睿喷笑,看着小儿子。
他知道什么是媳妇啊!皇后斥了一声。
我知道,我知道,就是能陪一块玩的姑娘,还能陪我一辈子呢!小皇子马上跳起来表示自己是知道的,真的是知道的。
皇后翻了一个白眼,就知道玩,想想,她真的想问,你知道什么叫一辈子吗?不过算了,你跟一个五岁的小破孩子说一辈子,那不是孩子有病,是她有病,她选择了闭嘴。
那父皇给你找个小媳妇陪你玩好不好?刘睿开起儿子的玩笑来。
不要!姨姨家的璮儿好凶的;林妹妹还可以,不过一说话就脸红,不好玩;琋儿不搭理我。
小皇子认识的女孩就这么几个,一个顺着想想,打了一个寒颤,不纠结媳妇的问题,他比较专注那只笛子,母后,那个笛子你会给我存着的吧?等我学会了,你会给我的不?当然,你要好好学,要比你穆哥哥吹得好听,别把这笛子糟蹋了。
皇后马上点头。
嗯。
小皇子点点头,又跑出去玩去了。
我们要不要让他念书啊,多大了?刘睿看向妻子,他们就这么一个儿子,真不能再混了。
刘睿此时心里真的只觉得他就一个儿了,其它的儿子真的就跟是从街上捡的一样。
不过皇后也不是什么圣母,她才懒得装那个贤后,把其它人当自己的儿子,她可就只承认自己只有一个儿子。
正想跟您商议一下呢,臣妾想让贾政来教儿子。
小皇子是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大家都盯着呢。
总不能说她慈母多败儿,但是她真的不想让宫中那些师傅教小皇子,容易教坏了。
可是让小皇子和穆哥儿一样,出宫上学,这也不可能,太凶险,于是想来想去,只有贾政了。
身份够,学问也够,最重要的是。
小皇子不怕他,他也不怕小皇子。
那迂腐的老东西,能教孩子什么?刘睿信任贾政。
但是让他说贾政好,那是不可能的。
但从这话来说,他其实对贾政是跟其它人不同的。
亲近才会叫他老东西,不然,他也不可能这么叫。
贾政疼孩子啊。
他家的孩子可都很可爱,性子都很好。
贾政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在国子监里,大家也都觉得,贾政这人是真心的疼爱孩子的好先生。
真的疼爱孩子其实才能教好孩子,这是皇后一直相信的。
贾政是真心换真心,对国子监的每个学生是这样,相信。
对小皇子也是这样。
我们是要人教儿子读书!刘睿倒了,他是要人教儿子读书,不是让人带着儿子玩。
再说,让贾政那个迂腐的老头,带他儿子去庄子看鸡生蛋?然后告诉他儿子一个鸡蛋多少纹。
顺便再告诉儿子,皇庄里养了很多鸡。
完全能自给自足,根本不用买,所以他不能被奴才骗?然后教他儿子诡辩?说律法一大堆的漏洞!想想刘睿现在简直觉得,贾政就是教书匠里的奇葩了。
他把自己儿子交给这奇葩?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反正我们儿子又不用考状元,臣妾想的是,别让他厌学即可。
读书为明理,小皇子喜欢贾家人,让贾政带着小皇子,他只怕以为贾政是带他玩呢,说不定能教得更好。
再说这些年,贾政的学生在各地可都干得不错,个个都是一方干将,贾政自己可能只能教书,但真的能教好。
他们俩夫妇相互扶植了这么久,也算是心意相通。
自然明白刘睿在想什么,轻轻的说道。
那可就是太傅了。
想到让贾政当太傅,刘睿觉得牙疼。
这么不靠谱的太傅啊!不过想到皇后的话也对,贾政的学生很多,也都成才了,如果贾政支持小皇子,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代表着很多人都会站在小皇子后面。
谁说是太傅了,小皇子是太子吗?皇后翻了一个白眼,她这还真不是逼刘睿现在封太子,刘睿惟一的嫡子就是小皇子,她儿子是有法定继承权的,只要她儿子健康长大,而刘睿又不会像乾隆那么长命的话,她儿子的地位稳如磐石。
所以此时她根本一点也不担心,根本用不着现在来把刘睿逼反感了。
她现在只要儿子真的开心的学到东西,其它的都不是她所想的。
儿子拜在贾政门下,此时儿子还不是太子,就是普通的皇子,所以贾政加封一个大学士即可。
反正也没说国子监的祭酒,不能被封大学士。
刘睿想想也是,虽说没人敢打自己宝贝儿子,但是贾政虽然也不敢打,但是贾政也不会对自己的儿子诚惶诚恐,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小皇子在贾家也是常来常往的,跟贾家人都熟得很,贾政倒是想尊敬,现在也尊敬不起来了。
太熟了,也许这也是对儿子最好的安排。
他也是惯孩子的家长,舍不得儿子受一丁点委曲。
于是在贾家阖家欢喜,穆哥儿被打得满地找牙时,贾政莫名其妙的被内定为未来的太傅了,真没地说理去了,也没人问问他乐意不。
不过,一般来说,这个皇家没有问人乐意不的习惯。
基本上,他们决定了,那就是法律。
第二天一早,贾家一大家子人正吃着那早餐,那个倒霉的董长卿又来了。
艾若多么想跟门房说,能不能让他在门口等着,让她吃完啊,她现在只想安静的吃完早餐而已。
不过,全部人都看着她,她只能叫他进来,她现在只希望别是坏消息。
当然了,董长卿进来时,脸黑黑的,艾若就知道没好事了。
真心的觉得这样的董长卿,真的很讨人厌。
你别告诉我穆哥儿又被刺了,他到底有多讨人厌啊,有事没事就被人砍?艾若愤愤的看着董长卿。
这会,她完全忘记了这是自己女婿,就觉得穆哥儿是不是长了一张很欠的脸呢?太太,好了。
孩子们在呢!贾政无语的拉着她,穆家姐妹还在,你这么说她们的哥哥,多不合适啊!再说了,那是自家的女婿,有丈母娘这么说女婿的吗?女儿的脸也没处搁不是。
王爷被太上皇他老人家打了二十板子!董董长卿都快哭了,真心的。
被刺吧,说是命不好,怨不得人。
可是这回被老圣人打,更怨不得人啊。
他干什么了?被老圣人打!艾若张着嘴,被外公打死,好像报官都没人应的,更何况。
那位的外公是太上皇,真心的打了也白打。
她觉得是不是该去给穆哥儿算个命,穆哥儿是不是命不好啊?哦哦哦,我知道,请大夫没?怎么现在才来说,快去拿太太的药箱。
还有备车。
贾政也不傻,马上明白,江南的事。
总要让老太爷有个发泄口,倒霉的穆哥儿去承受了所有的压力,忙让人去准备起来。
你知道什么?我明天就去找个去晦气的大师,好好给你们王爷摆个风水阵,这是什么命啊?艾若真是愤怒了。
嚷着。
不得不说,全家这会最淡定的就是贾瑗。
她听到董长卿来了,就差不多猜到了,只怕穆哥的打,挨上身了。
但她倒不很担心,因为老圣人再恨,也不会真的打死自己惟一的外孙子。
就算老圣人那么说了,外头下手的,手上也是有分寸的,自然不会下狠手的。
所以,他们说话时,她安心的喝自己的羊奶,一点没受影响。
不过听到老娘说要摆风水阵,问他什么命时,贾瑗还是没崩住,喷了出来。
不过从小礼仪学得不错,及时的捂住,看着跟呛着一样。
怎么没人来报信!艾若看了女儿一眼,突然醒悟,那个是女婿,女儿还没嫁呢,马上立场又不同了。
穆哥儿从小到大,哪怕一点小伤也是她管冶的,皇家除了她谁也不信的。
这回这么大的事,怎么没人通知。
立马吼着董长卿。
王爷不让,说怕夫人担心。
董长卿干笑了一下。
拿药箱,我去看看。
艾若怎么着也不能让自己女婿真被他外公打死不是。
董长卿这回来通知,其实也是请艾若去看的。
之前有请太医,人家开了药,可穆哥儿就是不吃,只让人用针炙给他止疼,其它就由伤去,反正打定主意不要好得太快了,他也不知道王爷怎么了,只能来找艾若了。
忙帮艾若拿了药箱,穆家姐妹哭得梨花带雨了,要求跟着去。
艾若还真的不能拦着人家妹妹去看哥哥,让她们快去换衣服。
贾珠抹了一下嘴,站了起来,想想也是,他可是穆哥儿最好的朋友,当然要去的。
小呆看贾珠站起来了,于是马上也跟着站了,手上当然还拿着一个小肉包。
大家一齐看向了贾瑗,他们思索着,要怎么让贾瑗能偷偷的进去看一眼,但贾瑗连头也没抬,没法抬,一是她是知道,穆哥这顿打是跑不掉的,再者说,她是未婚妻没错,可是这会还真没有去探病的资格。
会被人笑是小事,但是,就怕传出去,娘家的名声跟着一块完了,家里这么多姐妹连亲都没定呢!但如果自己能安然的嫁入王府,那又不同了,即便是庶出的贾莹,也能嫁个相对不错的人,怎么说也是王妃的堂妹不是。
ps:小p的那个同事其实也过了三十了,为一时之气,闹着要辞职,各人怎么劝,她直接打回,一点面子也不给,而且最重要的是,完全不给机会谈,也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
然后小p又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烂好人,她辞职不辞职其实跟小p真的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有时想想,真的将来她若出了事,然后会不会后悔,曾经我有机会拉她,却没动手,会不会让自己内疚?电话打了,虽然还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心情更差了。
362 异类艾若当然也不是傻的,自然明白,女儿这会不能去的,自然让穆家姐妹快去换衣裳,她也赶忙到后头去换衣裳了。
所以在古代就是这么烦的,对他们来说,在家是常服,但见客,出门都有不同的礼仪,麻烦死了。
贾政倒是想跟着去,不过他一是要上班;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两个小的,看到艾若走了,他们追了两步,觉得可能拦不住,马上一块回身,一人抱住贾政的一条腿,表示,艾若走了,他可不能走,于是此时贾政根本就动弹不得。
这大半年,贾政和艾若都很小心的在照顾贾琋、林萁,谁让,这是两个小奶娃,跟双胞胎一样,一个病了,另一个一定跟着病;一个哭了,另一个也一定会跟着哭;于是,抱了这个,另一个也一定要抱着。
夫妇俩总不能看着孩子哭不管不是,只能通力合作,一定不让俩人有发作的机会。
这么做,好的一面是,这俩很亲近艾若和贾政,但副作用也是这个。
这俩小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很黏人了。
身边总要有个大人陪着、抱着。
现在艾若不能让两个小的跟着,只能让贾政在家哄着林萁、贾琋玩。
就算平时贾政上班,也是要温声的哄两人半天,表示,他是上衙门了,要给他们赚钱,买肉肉吃。
于是两人才会放开,问他们,‘二叔、舅舅去哪了?’他们会说,‘赚钱钱,买肉肉!’现在这俩一块说,不要肉肉了,不走!贾瑗看着贾政被抱着腿的样子,表示很无语,真不知道老娘怎么教孩子的,他们是贵族,贾政赚那俩钱……好吧,也只够给这俩小的买肉吃了。
不过这话传出去。
不就成了贾家连肉都吃不起?连祖宗的脸一块丢光了。
过去抱了贾琋,结果贾琋还是拉着贾政的袍子,准备开嚎了。
林萁马上躲开后头,不让人来抱他,样子真是很好玩。
总之场面是一片的混乱,弄得贾瑗焦头烂额,让俩人的奶娘抱开这俩小笨蛋,让贾政快走。
贾政眼泪都出来了,就算不是亲生的,不过这二十四孝的老爹习惯了,真的让他把孩子哭着扔下,他真的做不到,不过他真的没时间了,只能抹着泪去换衣裳,上班了,并且下定决心,回来时。
一定晚上回来时,给宝宝们买新玩具。
林萁他们哭了一会之后。
看不到贾政和艾若出来了,然后看到姐姐只是安静的看着他们,他们也都是聪明的孩子,于是也不哭了,一块过来找温暖。
贾瑗笑了,于是轻轻的拥抱着他们,表明除了艾若和贾政。
很多人都可以给他们温暖的怀抱。
她替他们洗了脸,然后安静的陪他们玩。
贾莹安静的坐在边上看书,而贾璮则在玩玩九连环。
这是艾若给她的,说解开了,给她买小马。
她已经奋斗了n天,无数次想放弃,不过想到漂亮的小马正在马场等着自己,又只能低头去努力了。
艾若是在磨她的性子,大家都知道,于是也都不会帮她作弊,她只能老实的靠自己了。
贾瑗并没有带两个小的太久,因为贾敏和林华一块回来了,贾敏要跟儿子培养感情,林华是习惯了热闹的贾家,回家一夜,跟父母吃了早饭,林海上班去了,她就拉着母亲一块回来了。
人呢?贾敏还想跟艾若谈谈的,结果一来,家里难得这么清净。
贾瑗把事一说,贾敏倒也淡定,她的想法同贾瑗一样,反正穆哥儿也不会有事,于是安下心来陪儿子玩,当然也是看儿子玩,她真没什么力气跟儿子满园子的乱窜。
林华很乖的在贾璮边上看她解九连环,不是她不帮,而是她也不会,只能看着。
贾瑗又看了一眼贾莹,刚刚孩子们闹成一团时,贾莹也就安静的在边上看着,连小贾璮都有帮着哄贾琋、林萁,但是贾莹就是静静的站在一边,安静的看着。
等孩子们终于好了,她就坐在边上看书,就好像没这个人一般。
现在贾敏来了,她跟贾敏行了礼,就又安静的看书了,把自己变成透明的,或者说,她开始把自己与众人隔绝开来了。
昨晚,穆家姐妹就跟贾瑗谈过了,在她们看来,贾莹的事比较重要了。
贾瑗其实也想不起从什么时候起,贾莹就成这样了,心里倒是对她有些内疚了,所以今天一早起来,就偷偷的观察了半天,她当然知道,穆家姐妹不会看错,只是,有些事她得自己来观察,得出结论,现在,她真的有点担心了。
莹儿,看什么书这么入神?她轻叫了妹妹一声。
贾莹没说话,也没有抬眼,显然,她走神了,根本没听到,那么,她也没有真的在看书,也是,书半天没翻动过,怎么会在看书。
林华听见了,抬眼看看,轻轻的拉了贾莹一下,贾莹才如梦初醒抬起眼,对大家笑了笑,却没说话,也对,她根本没听见在说什么,自然不会先开口。
贾敏这才注意到贾莹的不妥,贾莹怎么说也是她一手带大的,这几年是忽略了她,不过不代表她不关心。
莹儿,你怎么啦?没事。
贾莹没话可说,只是笑了一下。
贾敏看了贾瑗一眼,此时她觉得问题好像有点严重了。
要不要跟我下盘棋,好久没跟你下棋了,也不知道自己退步没有。
贾瑗还是微笑着,贾莹从五岁起,贾瑗就教她下棋了,贾瑗的棋艺是跟林海学的,她又心静,下得不错,而她也想让贾莹真的学学下棋,下棋下得好的人,都是心中有丘壑的主,利害得失,总会不自觉用下棋的思维来计算,这对开发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贾莹也真的是有天份的,学得很快,下得也好,和林海下棋时,林海从开头让她十目,到后来让五目。
不过这几年,倒是好像没什么起色了。
我下得不如姐姐好!贾莹有些抗拒。
那又如何?正好让华儿也学学,她也五岁了。
该学起来。
贾瑗让人拿棋盘,根本不给贾莹拒绝的机会。
林萁和贾琋看到白黑子很高兴,跑过来抓,贾瑗忙让人带他们出去玩,林萁他们有点好,就是不会执着,看不让玩这个,也不纠结。
两小的手拉手出去玩了,贾敏看了儿子一眼,自己却没动,安静的等着看贾瑗和贾莹下棋。
贾璮也放下了手中的九连环,过来跟林华一块在边上等着看。
顺便问道,为什么五岁要学下棋?因为莹姐姐就是五岁学的,你们五岁也要学。
贾瑗淡然的看了他们一眼,让贾莹执黑子,先落子。
我爹说五岁还要念书,好像五岁很烦呢!贾璮扭头跟林华说道。
小眉头皱成一团了。
哦,我爹说。
男孩子五岁就要开蒙了,我想女孩五岁可能就要学这些了。
林华认真的答道,贾瑗怕她太过轻高,真的目下无尘就麻烦了。
现在好了,物极必反,于是现在这位跟贾政一样,凡事都认真极了。
等我解开了九连环。
我娘就给我小马,已经买了,在庄子里养着呢。
到时我借你骑。
小贾璮已经习惯了林华,直接转变话题 ,决定带着林华憧憬一下未来的美好生活。
二婶说,我解开了,也给我一匹。
林华想想告诉了贾璮一个无情的消息,表示,这不是她一个人有的。
那也好,我们一块,看谁骑得快。
贾璮也不生气,忙说道。
贾璮觉得这更好,两人可以一块骑马玩了,说不定能比比谁骑的快点。
林华纠结的点了一下头。
贾敏本来想阻止,不过想想自己的身体,其实昨天跟林海也谈了,要不要接林萁回家的问题。
他们虽然回来了,不过她的身体她自己有数,不过是跟大嫂一般拖着日子,若真这样,不如让孩子们一直跟着二嫂,至少将来万一自己不在了,孩子们受伤也能小点。
林海虽然制止继续说下去,但是却没反对,有些事是不用说得太明白的,夫妇很是伤心了一番。
现在林华和贾璮一般大小,两人一同教养,也许更好,女儿性格不同,不过,能学得开朗豁达一些也不错,看看自己教养长大的贾瑗和贾莹,她们性格中,就明显的看出,没有这一特质的,难道自己真的没把这点教给他们?贾莹一直没说话,只是安静的落子,她棋艺不错,不过没有争胜之心,而贾瑗只是想从下棋中看看她此时的心境,也在试探着,不过贾瑗最终还是以失望而告终。
当然棋局以平局收官的,若是真心的对弈的话,贾莹这般没有争胜之心,断不可能赢的。
下棋其实有时也是解闷,边下棋,边聊天,有些话也能说开了。
现在问题是,下了半天棋,她有时故意落错地方,举手要反悔,若是平常人,定要争的,不过呢,贾莹却只是笑了笑,就由了她。
也不肯多说什么,她真的觉得贾莹问题很大了,可是问题在哪呢?ps: 今天还是两章。
继续说昨天的话题,其实我是有些兔死狐悲之感,人总有高潮低潮,不可能那么顺,那个闹着要辞职的正经历着人到三十的纠结中。
于是很多事想不通,又和领导闹翻了,家庭又不顺,于是是各种事都一块了。
我想的是能拉拉一把,让她过了这坎就好了。
结果呢!不是说别人不领我的情,而是,我们一边一块想办法,想拉她一把时。
另外的人,却在抽板,另一个人也是我们照顾了多年,现在觉得这一个比较急,想先照顾一下这个,那个不干了。
于是想想突然觉得心好灰。
363 亲娘看来你长进多了,这棋眼见着下得就有条理了。
贾瑗笑着说道。
是姐姐让我。
贾莹温声答道,眼睛却没与贾瑗对视,只是低头专心的收子。
哪有让不让之说,下棋跟弹琴一般,不过陶冶性情,你性子这么安静,下棋倒是让你更安静了,要不也给你买匹马吧?贾瑗边收子,边说道。
莹姐姐还没解开九连环呢!贾璮急了,凭什么自己要马,就得解开九连环,而莹姐姐不要。
你莹姐姐比你聪明多了,学棋之前就已经解开九连环了!贾敏笑道,想想轻叹一声,那时的贾莹白白胖胖的,又爱笑,真是可爱极了。
怎么就成这样了?她也想不起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成这了!真的吗?贾璮不相信这个不怎么爱说话的姐姐,会比自己聪明。
我不记得了。
贾莹会解九连环,但是她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第一次解开的。
不过听到姑母说自己五岁学下棋之前就会解九连环时,心里还是一暖。
倒是记起,小时候,自己窝在姑母的怀中解九连环,然后姐姐在边上跟姑父下棋。
她会嚷着要学下棋,然后姑父和姐姐也不生气,笑着说教她。
那时他们一家四口,真的很开心。
曾经,她也有过那么开心的时候,不禁有些走神了。
教我!贾璮气鼓鼓的说道,她都解了多久了,莹姐姐就安静的在看边上看着,怎么就没说指点她一下,就由着她干着急。
璮儿!贾瑗无语的看着妹妹,刚刚她看到了贾莹眼中的那一抹温暖,其实本想说说她小时候的事,把她的心思问出来,结果却被这个笨蛋妹妹给搅了。
知道了,要自己解。
若娘发现有谁帮我,这辈子也不用想要小马了。
贾璮嘟起了小嘴,她只是气愤,那个贾莹竟然从来没说过她会,甚至没有看她玩过。
知道就好。
贾瑗点头,看向林华,你也是。
可是我不是很喜欢小马,有点害怕。
林华小脸一红。
小声说道。
刚刚贾璮那么兴奋,她不好意思打击她,现在姐姐问了,她才说实话。
基本上,她对九连环不上心,也是基于此,她有点怕小马,更不敢想,骑马上什么感觉了。
于是干脆不玩,省得真的给她一匹马。
她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怕才要,娘说了。
越怕越要去试,其实你怕它,它更怕你!贾璮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的,马上很强硬的说道。
真的吗?林华看向了贾瑗,她几乎是贾瑗带大的,在林华心里,姐姐是无所不能的。
当然也是永远正确的。
真的,年纪小时,觉得什么都难。
其实真的走过路过之后,才会明白,其实什么也不难。
贾瑗顺嘴说道,忘记这是哪听的了。
不管她认不认同,这会,她得让林华不能悲观。
贾敏噗的笑了,大家一块看向了她。
这话若是二舅母说我倒是信的,不过从你们姐姐嘴里说出来,就跟笑话一样了。
贾敏故意说道。
为什么?贾瑗看向贾敏,她虽然悲观,却也不至于怕困难吧?因为你跟我一样,凡事总是想最差的结果,然后呢,费死力,兜一大圈子,最后连身子都熬坏了,却仍旧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像你舅母就不同,她凡事是看结果,然后选一条最短的路。
就像我同她一块生孩子,她那会生璮儿,身子坏得不得了。
若是换我呢,想的是,没事,只要孩子好就好,我死了都没事;但你二婶想的就不同,她想的是,她要活着,哪怕最后没有璮儿,她也要活着,因为她还有其它的孩子要养,要照顾。
我娘太坏了,竟然可以不要我!贾璮小脸皱成了一团,看向了贾瑗,姐,娘是不是最不喜欢我?她对我很凶的。
亲娘才会凶你的!贾莹突然冒出一句,但说完了,却后悔了,马上低下头,把棋子放回了棋盒里。
林华的眼眶一下子红了,看着贾敏真是未语泪先流了。
若这么说了,是不是自己是捡来的,因为老娘从来就没凶过她。
贾瑗深深的看了贾莹一眼,转头看向了林华,也不说话,就是笑。
贾敏则大笑起来。
这会,她虽然也觉得贾莹的话有点突兀,但是挡不住觉得女儿这样极是可爱了。
不过,贾敏笑完了,猛的想到,艾若在孩子们小时候,极喜欢逗他们哭,然后看着他们哭,就乐不可吱的样子。
当时觉得艾若这习惯有些恶寒,现在看来,果然很有趣了。
但再想想,又觉得,当初二嫂这么带孩子,只怕也是有深意的。
看贾珠、小呆、小黑碳、贾璮、包括穆哥儿,其实都不爱哭,他们性子中本能的就有一种乐观在里面。
他们从小都被不靠谱的艾若打击习惯了,于是他们在外头无论经历了什么,从小就是这么挫折着过来了,于是怎么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了。
但自己不同,她自己没孩子时,对贾瑗、贾莹、林荷都是疼爱有加,生怕有什么不周到;到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倒是把孩子们养得有些不能经事了。
看林华动不动就伤感,而贾莹莫名的就偏激了,贾瑗是幼年跟着艾若,被打击习惯了,于是性子坚强了很多。
不过跟着自己,倒是好像悲观了。
所以自己真不适合带孩子吗?倒一下子又黯然了起来。
可是我娘对谁都很凶啊!当然,对我最凶。
贾璮左看右看,觉得大家神色都很奇怪,于是说道。
性子不同罢了,娘是对谁都凶,不过呢,她对恶人凶,是因为,对恶时,要更恶,方能克敌制胜;对自己孩子凶,是因为都是自己的孩子。
用不着太客气。
其实基本上,她就是爱凶!姑母呢,性子温婉,对恶,她置之不理,反正恶人自有磨,与她无关;而对自己的孩子,她是疼都来不及。
自然凶不起来。
贾瑗用手指戳了林华一下,跟你说了,哭最难看了。
姐姐也很凶!贾璮对林华摇摇头,很无奈的说道,现在她真的觉得难怪娘喜欢姐姐了,姐姐真的像娘啊。
我不觉得她凶呢!林华边抹泪,边哽咽的说道。
可是我觉得姐姐比娘还凶,我娘骂就骂了,骂完了,一会她自己都忘记她为什么骂人。
姐姐看着不骂人,不过比较可怕呢。
贾璮很认真的讨论着。
一点也不在意姐姐就在跟前。
我觉得二舅母也不凶。
林华不得不说比贾瑗聪明多了,马上对贾瑗笑了笑,当然,她也在艾若身边待了这么久,虽说舅妈比老娘凶一点,不过呢,她觉得舅妈人挺好的。
所以璮儿。
你看到没,其实你看到的,是你眼睛里的自己。
贾瑗笑了。
用手指弹了妹妹一下,觉得林华果然被教养得当了,贾璮显然脾气还是没板回来。
贾璮和林华当然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林华还困惑着,贾璮已经到了极限,白在这儿枯坐了半天,决定出去转转,主要是听到了外面林萁和贾琋笑得很大声,于是心痒痒的要出去玩了。
跟姐姐打了一声招呼,就直接拉着林华跑了。
没了他们,内室里就贾瑗他们姑侄三人了。
反而他们仨人能更好说说话了。
莹儿,你怎么啦?贾敏瞅着自己从一丁点就带到今天的孩子,其实刚刚贾莹说亲娘才会凶时,她其实是有点伤心的,,她真不觉得自己有偏心的地方,要知道,贾莹才是她真的从小带到大的,贾瑗是几岁才跟的她,大部分性子其实是在艾若打的底,虽说她跟贾瑗的感情更深,但是对贾莹,她也是真的当成亲生的一样啊。
没事!贾莹又低头了。
你姨娘……贾瑗也是极聪明的人,刚刚一句‘亲娘才会凶’其实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难道结就在这儿吗?再想想,改变其实就是当初自己回京参加选秀,而贾莹回边关家里那段时间吧?那段时间,自己不在,等自己再回去时,贾莹其实也是刚回江南。
那时那位姨娘刚去世了,作为一个妾,贾莹是没有必要为她守孝的,而贾敏也没有那个想法让贾莹为她守孝。
对林家来说,那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可是他们都没想过,对贾莹来说,那不是。
那个是她的亲娘,就算从来没在一起过,那也是亲娘。
自己那会真的挺心不在焉的,若是自己回去及时的发现了,一切事情,也就不会到今天这么难以挽回了。
她也不知道,此时自己再问,来不来得及。
我没事!贾莹跟上了发条一样,猛的打断了贾瑗的话。
贾瑗轻轻的用手按住了贾瑗的肩膀,好一会儿才笑了笑,没事就好。
贾敏也知道,这个话题继续不下去了,但脸色更难看了。
抬眼看着贾莹身后的人,眼睛里跟长了刀一样,吓得他们都不禁退了一步,不过贾瑗给贾敏使了个眼色,瞥了他们一眼,他们只能垂下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贾莹回头看了一眼,温声说道,你们下去吧。
贾莹房里的下人们一个个慌张的行了礼,退了下去。
贾瑗看了关姑姑一眼,关姑姑默默的退下了。
ps: 会觉得心灰是想着,现在我也许不会因为家里有事而让人照顾,而是过几年,我身体不好了,年纪大了,希望得到照顾时,也不可能有人来拉我?真的我真的对现在工作的地方灰了心。
还是那句话,不看人对已,只看人对人。
364 探病艾若到东平王府,看到穆哥儿时,他已经在发烧了,满嘴的说胡话。
<冰火#中文还不错,没人听得清他在说啥,艾若还着意的听了一下,生怕这位嘴里冒出一句瑗儿什么的,女儿的名声就算毁了。
而边上坐着的丁嬷嬷一直抹着眼泪,看到艾若来了,跟看到救星一样,马上扑了出来,拉她进屋。
还一再的絮叨,说请了太医,又不肯吃太医开的药,只能用冷帕子敷着头,生怕再烧下去,出大事……艾若显然想问问,为什么有太医不吃药,非要等她来。
结果没等她问,丁嬷嬷自己给漏了出来。
丁嬷嬷是很有战斗意识的,在宫里一辈子,加之,穆哥儿从小就多灾多难,别说穆哥儿,连她都是除了艾若的药,其它人开的,她都不敢给穆哥儿吃。
之前是知道艾若不可能被人买通,现在是觉得艾若是穆哥儿的岳母,自然不会让穆哥儿出事。
但对其它人,丁嬷嬷可都是当成阶级敌人一般对待着,以为全世界人都憋着害穆哥儿。
所以穆哥儿不吃,她也没劝,就等着一早去请艾若重新开药。
艾若心里那叫一个恨啊,现在谁当家啊?刘睿可是穆哥儿的亲舅舅,谁那么闲,非要一个小王爷的命?没瞧着,老圣人都拿他没辄吗?难不成将来成了亲,自己这做丈母娘的,还得给他看病?有没一点尊卑了?心里不满归不满,现在的问题还是得先看伤。
看了伤,号了脉,艾若看着那血肉模糊的,倒真有些替他疼了。
估计书里贾政打宝玉也差不离,屁股真的开了花。
从屁股到大腿真的没一块好肉了。
穆家姐妹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贾珠和小呆也抹了泪,原则上。
不该这么一块进来,特别是,受伤的地方特殊,就算是亲姐妹,也不该看的。
所以穆家姐妹先看了一眼,而穆哥儿当时是蒙着呢。
而等艾若说要换药了,让她们俩出去了,贾珠和小呆才看到真的伤口。
别看贾珠真的见过人行刑的,不过真没见过自己人被打成这样,所以看别人跟看自己妹夫被打是两码事的。
贾珠表示很痛心。
急急的问着母亲,穆哥儿能什么时候醒。
而小呆自己是习武之人,说实话。
他一般不会把人打成这样,太费力气,一拳打到起不来,回家不养个一年半载的,就算他对不起师伯的教导。
所以他也抹了泪。
表示为穆哥儿的小屁屁十分的哀悼,在扬州中了一箭,回来又被打开了花,真是跟着穆哥儿,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
艾若查完了,倒也挺放心。
虽说伤得看着难看,但真不致命。
开了药让人去煎,然后重新给消毒、换药;用温水擦颈部、手腕。
用霍香正气水浸上棉花,贴在他的肚脐之上,这些都是快速退烧之法。
把该做的都做了,而穆哥儿在消毒时短暂的清醒了一下下后,来不及给尊敬的岳母大人请安。
就又疼昏了过去。
艾若表示很无奈,得亏她没试制出双痒水。
不然这位怎么办?太没出息了。
当然了,小呆看艾若拿着烈酒冲洗穆哥儿的伤口时,泪流得更凶了,而贾珠根本不敢看太惨无人道了。
事做完了,艾若拿个麻布给他盖上,然后白了贾珠和小呆一眼,让穆家姐妹再进来。
穆家姐妹在外面听到了哥哥的惨叫,进了屋看到珠大哥,琏二哥都泪流满面的,那泪就跟不要钱一样,涮涮的往下掉。
别哭了,除了有点点疼,你哥真的一点事都没有。
当然了,得养十天半月才能下床,完全康复怎么着也得半年。
艾若看他们那样,真不好意思说了,都是见过世面的,怎么就成这样了。
想想红楼里,宝玉挨打,全家跟死了爹一样,当时觉得夸张,现在想想,这些人是日子过得太平淡了,终于有点事发生了,于是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一般,人家真不是担心宝玉,人家是总算找到事可干了,又能跟老太太卖个好,又能看看热闹,人生总算有了一点追求。
没瞧见,除了黛玉趁着没人,坐在宝玉面前哭了一嗓子,其它人其实真不算上心。
宝钗守在那儿,算是没礼数。
而纵是三春,不过一开始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哭了一嗓子,后期除了每日来看一眼,其实人家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谁又真的放在心上了。
懒得搭理他们,转头看向了丁嬷嬷,这是穆哥儿身边的老人了,当初在江南,也是丁嬷嬷一直跟着穆哥儿在一块,跟艾若也是老熟人了。
丁嬷嬷正念阿弥陀佛呢!顺便眼泪哗哗的看着穆哥的那没一块好肉的地方。
就算听见艾若说了,没事,也挡不住她那眼泪。
艾若自己虽然是信教的,但是信教的人其实更迷信,人家禁忌更多,也会更尊重别的教派的禁忌。
想想,她对丁嬷嬷说道:丁嬷嬷,你要不回宫问问皇后娘娘,请钦天监派人把东平王府的风水,再看看怎么样?你们王爷这么三天两头的出事,太晦气了。
贾珠和小呆不哭了,一块瞪着老娘。
当然了,贾珠想的是,‘这个话,您也敢说?东平王府的风水,钦天监来看,您当那是啥地方?再说了,这里是递第,意思是,之前的风水是皇家看好了,按规制做的,现在你要求重来,这个,就算是圣人是亲舅舅,人家也不好想不是。
’小呆是太佩服自己家的二婶了,于是瞪圆了眼珠子。
他刚就觉得姐夫实在太倒霉了,现在一听二婶说,马上觉得这果然啊,一定是房子风水不好,于是姐夫才这么倒霉的,一定要换个风水阵,总不能连累了自己家姐不是。
将来姐姐也要住进来的。
很认真的点点头,表示了对二婶的支持。
就是、就是,老奴跟夫人真真的想到一块去了。
老奴这就回宫跟娘娘提提,这破地方是不吉利。
我们王爷都不爱回来住。
嬷嬷马上跟找到知音一样,忙不迭的点头应承着。
穆家姐妹神色一暗,虽说离开多年,但是东平王府毕竟是他们幼年的家,现在家破人亡,一家子,就只剩他们兄妹三人了。
不过想此处,倒也真心的觉得,这里只怕真不吉利,自从母亲去世之后,看这些年发生的事,何曾顺随过。
顺便要不要请道士去他们家祖坟看看,念个什么经,做个法,怎么说,穆哥儿还没成亲呢,将来还得传宗接代呢!艾若加强语气。
她说完了,就看到自己长子在那儿翻白眼了,不过艾若不在意,只要丁嬷嬷不翻白眼就成。
丁嬷嬷一听到这儿,马上跳起来,快,备车,还有快马去宫前递牌子,求见皇后娘娘。
艾若喜欢这种做事的态度,看看这效率!不过转念一想,这么利落、干练的嬷嬷,回头女儿过了门,不得跟她抢班夺权,她倒不担心女儿会落败,但会不会太麻烦。
果然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总也没有安生的时候。
想到这儿,艾若眉头都皱成了一团,想着要不要回头进宫,跟皇后问问,丁嬷嬷家还有啥人没,这样的忠仆,一定得好好照顾。
这头丁嬷嬷刚进宫,那头,梁启来了,皇后召见。
算时间,丁嬷嬷这会只怕还没到宫里,两头错过了,但也表明,皇后是知道自己一定会过来,于是找她问问穆哥的情况也是情有可源。
倒也没感觉到诧异,看看贾珠和小呆,贾珠倒是很机灵的,马上说道,儿子还得去衙门,要不送母亲一程。
那侄儿……小呆没啥事,订了亲,作为未来的丈人,王子胜很想替女婿找个活干,礼部王子胜还是很吃得开的,找个肥缺真一点也不难,不过呢,小呆这性子,艾若根本没答应。
王子腾没法了,他已经升任九门提督了,于是想想,既然小呆不想去宫里当侍卫,那就跟自己去军中历练一下好了。
艾若看看小呆,小呆还是不乐意,艾若也是惯孩子的家长,于是也不敢答应二哥,说要回家跟大伯商量一下,看看大伯是什么意思。
于是小呆就这么闲着了。
依着贾赦和贾瑚的意思,王家兄弟的意思他们都支持,反正弄个官职就成了,但艾若和贾政商量来商量去,觉得小呆还不定性,其实他最适合的工作就是当保镖,不用动脑子,只要保护人就成了。
不过给谁当保镖也是问题,无论在哪做事,其实都是工作不累,跟人接触累,小呆最差的就是这点,所以基本上,贾政夫妇也没商量出什么名堂来,最近小呆就老实的跟着路不群读书,顺便教学里的学生们骑马,练些强身健体的拳脚。
也算是半工半读,先适应着再说。
小呆本想说留下陪着姐夫,不过看看穆家姐妹都在,自己在这儿也不好。
想想,那我回书院好了。
艾若点头,看看穆哥儿这儿也没什么事了,让下人看紧了,也让穆家姐妹留下陪陪哥哥,等她从宫里回来时,再来接她们。
穆家姐妹也觉得这安排好,点头应了,送他们出来。
ps:下夜班,没话说。
365 太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