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昨儿你妹妹来过了。
王老太太看了两个媳妇一眼,看似随意,那神色倒真不像是那随意的样子了。
有事?艾若想想,薛姨妈前儿也到自己家了,带着宝钗,让孩子们一块玩,也没说有什么事啊?吃了午饭才走的,反正这些年,她都习惯了,薛姨妈反正是把自己家也当成她家,一点不带见外的。
连下人都习惯了,别看不住一块,真没把薛家的人当外人。
有事她不对自己说,跑来跟老娘说,这是啥意思。
那个,她们家虹儿最近挺争气的,虽说吧,比忠儿、孝儿小点,不过她不是看着我们都选人,也眼热吗?你看,你们家莹儿成不?王老太太反正绕了一大圈,最后,跟下决心一般,飞快的说了一句,说完了,才整个人松了一口气。
虹儿?那插了毛跟孙猴子一品种的,跟我们莹儿?你跟大妹妹说说,换蟠儿成不?艾若直接跳了起来,坚定的反对着。
王老太太和王大太太,王二太太一块瞪着艾若,艾若想想也是,好歹名义上,那也是自己亲外甥,还真不好这么鄙视,赶忙补救。
娘,我真不是不喜欢虹儿,虹儿还是我接生的,我真挺喜欢他的,真的。
不过配莹儿可不成,我们莹儿太老实,跟那猴子拴一块,我真担心莹儿天天回家跟我哭,说我不疼她。
真的,从个性上说,我真觉得莹儿和蟠儿比较合适,蟠儿多好啊,除了酸腐一点,真没多大毛病。
男人还是得稳重点,您说对吧!姑太太。
那个,要不要你回去跟贾姑爷再商量一下,毕竟是大房的姑娘,要不再跟林太太商议一下。
王大太太这回对刚刚艾若的怨念真没有了,此时,她真心的觉得姑太太就是个炮仗啊,真一点花花肠子没有。
王二太太没王大太太那么善良,但是,这会子也真的不再怪她了,也轻轻的拍拍她。
就是就是,虹儿,蟠儿无所谓。
先问问,你们老爷乐不乐意跟薛姑爷接亲。
其它都是小事儿。
艾若张着嘴,看着两个嫂子,这是啥意思。
看向老娘,老娘给了她一个白眼。
直接不搭理她了,刚刚还觉得女儿比媳妇聪明,现在看出来了,假的,蠢得跟猪一样。
艾若连饭也没混着,直接被王老太太赶回家了。
路上想想,让车转到林家,总得混个午饭再回去不是。
贾敏由林妹妹陪着在花园的散步。
今儿阳光不错,他们的园子也铺了五彩的石头,艾若是命令他们每天至少踩半个时辰,好在林家有的是钱,林海怕铺得短了。
贾敏会走得烦,把园子里所有的小路全换成了五彩的石头。
哪怕一天逛一处,慢慢转一圈也有半时辰,于是,贾敏看林海那用心,也天天出来走走,精神倒也好些了。
看到艾若来了,林妹妹也就下去了,让他们姑嫂一块慢慢散着步说话。
艾若先说穆家大姑娘的事,总得让贾敏知道有这么回事,问问她的意思,若是她不愿意,她也不介意去跟皇后提提王家兄弟,毕竟由王忠来娶穆大姑娘,刘睿其实也不会有什么猜忌,一家到王子胜头上就是散爵,也就是表明你是贵族罢了,而王子胜这些年管着外藩进贡除了是肥差之外,真没什么影响力,他人其实挺低调的,万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你觉得怎么样?贾敏先问艾若,她可记得,当初艾若一万个不肯答应让女儿嫁给林荷的,现在却让一个有封号的县主就他们家的养子?此一时、彼一时!艾若倒也不介意贾敏此时拿这个出来挑自己的毛病,她从来就是对事不对人的。
想想看,当初我就说了,你会有儿女,你把瑗儿留下,现在是不是尴尬?而穆大姑娘虽说是你带的,不过,穆大姑娘就算拜你为姨母,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她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人家有品阶,人家是堂堂的县主,这不是你能说得算的。
没人会说你想利用娘家的人来控制林家。
而穆大姑娘也是守礼之人,到时反而你的孩子们多个保护者。
我觉得是门好亲。
荷儿已经大了,再等两年,我的身子都不见得拖得了那么久,到时至少荷儿还得再守孝,我不想拖累荷儿。
贾敏可能身体不好,反而思虑更多了。
林荷是跟贾珠和穆哥儿同岁的,现在说亲其实都已经有点晚了,所以按贾敏说的,她宁可挑一个大一点的,能马上成亲的,嫁妆什么的,都是次要的,要的是要快。
艾若想想,贾敏说得也不无道理,这得再商议,想想,大伯对莹儿的婚事怎么看?他不是回信说由你们夫妇做主吗?嫁妆他会让人送回。
贾敏不明白二嫂怎么会突然问自己这个。
我妹妹想让莹儿跟她长子薛虹,你看怎么样?艾若不好意思说,母亲让她回来商议,好像中间有问题一般。
目前她还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她刚刚真的在路上想过,若是之前他们家还是皇商呢,可能不成。
但薛家上次有说要捐个勋位的事,王子腾就手就给办了,也没花多少银子,这是亲妹夫,他都没在中间捞好处。
算是很给妹夫面子了。
薛收也是精乖的,慢慢的收手生意,反正他们家的钱已经多得用不完了,正是慢慢隐退的时候。
把铺子交给弟弟,自己一心一意的做起富家翁来。
薛虹跟着小呆他们下山之后,他的出身还真不够让他进宫做侍卫的,于是王子腾又想法,让他去参加武举,别的不成,打架,这位还真的成,很顺理成章的,他竟然做了武状元。
就算武状元没有文状元吃香,但好歹也是状元不是。
薛蟠刚过了监生,再考得两年后,中举应该没有问题。
所以薛家这会虽说还是新贵,不过,真已经不是皇商了。
这会,艾若就知道,为啥书里薛姨妈一心一意的把女儿嫁给宝玉,但是却从来提都没提过为自己儿子选一个庶女的话了,而且她为侄子薛蝌选的邢秞烟,照说薛蝌好歹也是出身金陵薛家,人也靠谱,结果薛姨妈却只敢提有无赖的爹娘,身无长物的邢姑娘呢?只能说,其它人,她们家都没法配。
现在好歹身份上没那么差了,加之薛虹兄弟还算成器,想求娶贾莹总不至于太冒失了。
但是之前出身实在差了点,而贾家现在也不是书中那个除了宫里有娘娘,就啥也没有的空壳贾家了。
贾政不用说了,至诚伯,国子监祭酒,有个郡王妃的女儿,有大学士的亲家。
哪个方面说,都比红楼那个二货的假正经强百倍不是。
而贾赦爵位上虽然不如弟弟,但人家的官做得实惠。
这几年他虽然没显摆,但他也是升了官的。
不过贾赦是属于那种心里特有数的主。
他是牢牢的把着军需的肥缺口,不过之前,他是负责一块,现在他揽总了。
别看从五品升到三品,用了十多年,可是那是人家不屑离开好不。
又不用上阵杀敌,只要打了胜仗 ,人家就得为他个功,所以这才是最好的地方。
所以贾家现在说实在话,虽说没有之前国公府的名誉,但真真切切的,却是贾家最好的时候。
纵然是薛家现在不同了,却也不敢轻易跟姐姐说贾莹的事,就算是庶女,其实他们也觉得有点心虚的。
贾敏看了艾若一眼,想了想,嫂子如何看?我不太喜欢虹儿,太闹腾,不过虹儿是嫡长子,多少也好听点。
蟠儿读书好,路先生有提过,蟠儿下场中举是没有问题的,许是名次不高,但将来反而他是最适合承袭我们老爷的衣钵,教书育人。
艾若没敢说多说,不过意思露出来,她觉得跟薛家联姻不错,只是人选问题,若是换成薛蟠也许她就答应了。
要不您写封信给大哥,八百里加急送过去,看看大哥选谁吧。
两个人选我都觉得可以。
薛太太人慈和,想来不是那多事的婆婆。
宝丫头精明一些,不过薛老爷这些年的银子也没白撒,倒是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样子。
到时嫁出去也管不了娘家的事。
贾敏想想缓缓的说道。
你不觉得有问题?有什么问题,虽说新贵底韵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换璮儿,自然不成,但是莹儿出身我们能忘记,人家能忘?不然为何单单壮着胆求她?相对嫁到你娘家,莹儿日子也能好过点。
虹哥儿是跳脱了些,不过我觉得大哥可能会选他,比起薛蟠那看不见的功名,好歹这位也是武状元,在军中做教习,大哥若伸把手,把那小子弄到边关,说不得就是一员猛将了。
贾敏倒是很能用土著的想法把事情倒过来想了。
那是只猴子!艾若想到薛虹小时侯,她就觉得痛苦万分了,再想想贾莹那性子,就算薛虹不会跟那位中山狼一样打老婆,可是志趣也差太多了。
贾敏给了艾若一个白眼,表示懒得搭理她了。
PS:这个搭配你们觉得怎么样,告诉你们一个悲剧的事,小P的手机接不到电脑了,于是今天折腾了四五个小时,也没折腾上去,今天两更,明天继续,太悲剧了。
396 乱点鸳鸯谱晚上艾若同样的跟贾政说了一遍,结果贾政跟贾敏说的一样,果然,武状元的名头还是很能唬人的。
贾政说到做到,马上写信给大哥,让他快做决定,不过从贾政的表情上看,这位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艾若觉得自己真的有点理解不了这些古代人了,包括跟自己同床共枕这么多年的贾政了。
就算是此时贾政更喜欢薛蟠一些,但是让他选,他还是选有武状元光环的薛虹,顺便人家还是长子,就算他们家没爵位,可是长子嫡孙,也是很重要的。
艾若也不敢跟贾莹说什么,其实她还有一点很担心,就是贾莹会不会介意。
把她嫁到新贵家里,她会不会觉得不平衡。
会不会又把嫡庶不同拿出来对比?艾若这边没纠结完,皇后又找她了。
皇后可不是闲得无聊,为了丁嬷嬷那点小事找她,皇后那天其实已经敲打过贾瑗了,她也真的相信,经此一役,穆哥儿和贾瑗能更紧密的联在一块,所以她和艾若一点,真没一点为他们担心的意思,她找她是为了林荷。
你说什么?艾若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快要尖叫了,这是什么意思?字面上的意思,圣人有意把永平郡主许给林荷。
皇后面无表情,再说一次。
其实她也苦逼啊,她找刘睿谈穆大姑娘的婚事,顺便提了林荷。
刘睿倒还真的对得上号,林荷中了进士之后就去了翰林院,帮着贾政做一些书籍的归纳与整理,他虽然是个很实诚的人,但是属于内秀的主,他很爱写文章,那种文人式的小随笔,不是艾若欣赏的白话文章,就是文人式的小品。
他不过读了书,顺手就写了,贾政看了,觉得好,他让整理了一下,扔进印书坊印成册子好卖钱。
林荷并不觉得自己这小文章有什么,不过贾政也是他的老师,还是长辈。
贾政开了口,他就听从,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更没想到是,刘睿无意中读到了,并且很欣赏。
他哪里知道,刘睿已经被艾若的两个才气纵横的丫头气得没脾气了。
他也鼓励过文人们像那俩人那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不过这些有官身的,谁肯放得下这个?就算放得下,心态能一样吗?春喜和夏华是没有可能做官,他们就是出来玩的。
玩就是他们的工作,于是反而心态平和。
又在外游历多年。
心胸是不同的。
刘睿又找不出人来与之抗衡,还不能说自己很忌妒。
于是这些年,每每看到这些书都表示很郁闷。
因为他是万万也不能承认女人其实也能读书读出这样的心胸的。
现在坊间仍旧把这两位当男人的!终于,林荷横空出世了,就算只是读书笔记,但怎么也比没有强不是。
当然让刘睿欣喜不已,被老婆一说。
想把穆家的大姑娘许给他,刘睿马上摇头。
在刘睿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
主要是,他对穆家姐妹有一种原生的憎恶感。
想想,永平郡主不是到了岁数吗?之前忠义王妃来说过,要你帮着寻门亲,正好就他了。
刘睿的话虽然在皇后这儿不是金科玉律,但一般情况下,皇后还真不会反对他,主要是想不出反对的理由,忠义王妃就是之前那位二爷的正妃,永平郡主就是当年的秦可卿。
当初艾若给她看过一次病,可能哪句话打动了她,她回家倒是真的好好的养着永平郡主,好歹也能落个老来有靠不是。
现在娘俩日子过得还不错,在刘睿看来,这娘俩属于翻不起浪的主,生活上还是很优荣的,不过忠义王妃看着姑娘年纪大了,自然也是着急的,找什么样的女婿不是她说了能算的,女婿也能引发刘睿敏感神经的,自然要来和皇后商量。
说实话,这事,皇后都做不了主,只能问刘睿。
刘睿果然敏感,也没说让皇后找人,啥也没交待,皇后就知道刘睿自有打算,就此揭过不提,没想到才过多久,这位又想起来了。
还把穆大姑娘的截胡了。
当然,皇后她也真的替艾若争取过,她绝对相信艾若不会答应,所以她对刘睿说,这得问问忠义王妃的意思吧?毕竟林荷的出身太差了。
但刘睿是一般人吗?人家正打算把林荷树个典范出来,出身差,很差吗?人家也是名门之后,父母双亡还能自立自强,多好的孩子。
顺便瘪了一下嘴,你当人家不知道永平郡主的出身?皇后没话说了,也是永平郡主说得好听是郡主,其实也就是一私生女,而官方的文件里,这位只是忠义王妃的养女,养子配养女,罢罢罢,半斤八两吧。
艾若吞了半天的口水,真想大哭一场了,这算怎么回事,秦可卿还躲不开了?永平郡主太小了吧?臣妇正想跟娘娘说,其实穆大姑娘都嫌太小了,我们姑太太身子不成了,正急着寻亲呢,说荷儿守礼,怕自己有个万一,耽误了孩子。
所以穷点都无所谓,要的是快。
永平郡主能快吗?艾若定定神,很认真的说道。
不管如何,她也得为林荷争取一下不是。
那你刚刚说穆姐儿?皇后信她才怪。
臣妇不是想着,实在不成让他们先成亲,安了姑太太的一片心吗?当冲喜,当别的都成。
主要是姑太太着急。
艾若赔着笑脸。
也是这话,朝庭自有法度,郡主成婚,也急不来。
我再跟圣人说说看。
皇后要的是理由,现在林家说了理由,她就不怕了,但是还是对艾若说道,不过成与不成,我不能打保票,圣人好像很喜欢你们荷哥儿,当他是肥水呢!唉,幸亏我们珠儿成亲了。
艾若捂着胸口,比起林荷,刘睿可更喜欢贾珠,现在也看出来了,让圣人喜欢就这待遇,她真的宁可不要了。
说起来,你们家琛儿好像跟永平郡主差不多大。
门外刘睿的声音冷冷的传了进来。
艾若吓了一跳,马上跳起来行礼,这皇帝怎么爱听人墙角啊?也不知道听了多久,不过呢,她也不是白混这么大的岁数,正色的说道,荷哥儿真的不错,又老实又孝顺,为人别说多恳切了。
我就没见过这么乖巧的孩子,圣人的眼光就是好。
我回去就跟姑太太去报喜去!真不能怪艾若势利了,她真的经不起十二钗团圆开会啊!林荷是老实孩子,还是让他安安稳稳的带着秦可卿远远的过吧!刘睿差点没气得踉跄,这人越老越不靠谱了。
你到底这几年见过永平郡主没?皇后,你安排一下。
刘睿还是有当叔叔的自觉性的,真看不得这位这么糟蹋自己家的亲侄女,虽然他其实也没见过。
真不用,但您回头跟忠义王妃说一声,能不能快点,姑太太真的很急,她不能等了。
艾若能不知道秦可卿的绝世风华吗?问题是,她就是不想要!既然刘睿已经决定了,她也不好说什么,还是恳切的请求,能不能把婚期提前一点。
因为贾敏真的不能等了,好歹让她也享受几天儿媳妇的福气不是。
你说的急是多急?你也是知道的,从定亲到成亲,没有半年是下不来的,更何况是皇家的郡主,要召告天下,要选日子,每一步都是无比的慎重其事,没有一年根本就不用想。
皇后摇摇头,她这真是说的也是实在话。
艾若想想,一脸难色。
半年其实贾敏都不见得能等得了,看着现在她精神好,不过是假像,不然,她怎么不着急把儿子接回去,为什么她没事要林华到贾家玩,为何关急的到处托人给林荷说亲,对她来说,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定穆家的,你半年就够了?刘睿倒也相信艾若不是因为不想要秦可卿而故作的托辞,谁也不会拿这个当托辞。
不过气不平罢了。
穆家没那么多规矩,嫁林家也不用准备那么多的嫁妆,不够的,让瑗儿添点。
说容易,相对容易一点。
刘睿纠结了,他是真心的觉得林荷是人才,没什么花花肠子,性格其实从他的书里也看得出来,有些东西能作伪,但是文章却是作不得伪的,这是个温和而有担当的孩子。
林海几年没见,都有白发了,想想也觉得有些心酸。
想想,看向了皇后。
你去跟忠义王妃说说,万事从权,让可儿自己把盖头准备一下就是了,赶在老圣人万寿节成亲,为老圣人添点喜气。
皇家郡主怎么着也不能给一个外八路的婶子去冲喜的,刘睿让给老圣人添喜,果然是帝王的智慧,任谁也不敢说这个理由拙劣。
而老圣人的万寿节就在元月里,可见刘睿真的很给艾若面子了。
艾若也不说啥了,匍匐于地,对刘睿行了一个大礼。
刘睿满意了,艾若可绝少在自己面前这么认真的行过礼。
皇后轻敲了一下脑袋,万寿节,还有郡主成亲,全赶一块了,合着忙的不是他们吧!不过想想也算了,总算解决了一偆,还有一些事呢。
ps: 这个搭配呢?秦可卿正名之后,会不会完全不同呢?397 几家欢喜几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