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调料风波(中)

2025-03-25 15:20:17

第二天,赵掌柜早早的就派来了马车过来,准备接宛宣他们去镇上。

马车在铺上水泥的小道上平稳的行走着,坐着车上的宛宣感到特别的兴奋,想着,可能就快要见到在古代传说中的辣椒了,喔喔......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吃到水煮活鱼、麻辣鸡翅、麻辣虾......,等得到辣椒,第一件就是做上一大盘,吃个痛快。

因为道路变得好走了,平时需要半个小时才到村子的,坐上马车只要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因为有了马车,去镇上也快了好多,宛宣就稍微眯了一下眼,就到了。

因为今天不是赶集的时期,所以街上叫喊买卖的人并不多,大街上有点儿稍微的冷清。

但是,来酒楼里面吃饭的人却还是不少的。

宛宣他们先要去迎客楼,就要从醉香楼门口经过,远远的,宛宣他们就听到一阵阵的欢声笑语和喝酒划拳声音,闹哄哄的,就像菜市场一样。

到了迎客楼,宛宣看到酒楼里面冷冷清清的,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在吃着饭,虽然,伙计们还是很热情的招待着,但是,看得出来,每个人都愁眉苦脸的,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

赵掌柜的看到宛宣他们过来,赶紧迎了上去,带着他们进去内屋,泡上茶,放上点心之后,就很失落的说着,你们也都看到了,这个生意实在是一落千丈了,如果在这样下去,说不定迎客楼就要关门大吉了。

宛宣心里感到很惊讶,想着。

现在迎客楼里面的生意实在是差了点,但也没想到却要到了关门大吉的地步了。

一会儿,大家就都坐不住了,想要去看看醉香楼里面的调料到底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没想到,赵掌柜要亲自带着宛宣他们去醉香楼里面,还有点自嘲的说着:上次醉香楼里面的钱掌柜也亲自来到迎客楼里面来探查军情,想要知道迎客楼里面的调料是哪里来的,没想到,风水轮流转。

现在我赵某人要去他们醉香楼里面去探查军情了啊,哎哎!宛宣他们去醉香楼,门口还是上次瞧不起宛宣他们的那两个伙计站着,他们并没有认出宛宣他们,或许是看都没看他们一眼。

只是看到赵掌柜,就用冷嘲热讽的语气说着:哎呦,赵掌柜啊,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啊。

您迎客楼的生意还好嘛,您是来吃饭的还是......,嘻嘻嘻嘻......。

宛宣听到这种人说话,就感到一阵气闷,真想甩过去一巴掌,在踹上两脚......(作者:宛宣啊。

淡定,淡定啊,这不是咱们的地盘啊,伤不起的啊!)赵掌柜鸟都不鸟他们。

直接带着宛宣他们进去,对着他们的小二吩咐要一间包间。

就跟着小二上去了二楼。

宛宣本来是想着在楼下吃,可以看看大家对辣椒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不过,看到楼下那鱼龙混杂的样子,真心不敢呆着。

而且等一下,自己还要研究一下是不是辣椒哪,还是在包间里面比较方便。

进入包间,坐下来之后,赵掌柜就开始和宛宣他们介绍那几样菜是有加入那种调料的,直直的都把它们点了上来。

有香辣豆腐、香辣鲤鱼汤、香辣猪肉、香辣白菜、香辣鸡、香辣豆角......等等。

听到宛宣是香辣的菜名,在心里面就百分百的确认是辣椒了。

不知道,醉香楼是从哪里得来的辣椒,好像历史上辣椒是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的,没想到,在这个架空的类似于唐朝时代的地方,既然这么早就有了辣椒的出现。

菜肴上来之后,宛宣仔细的看了一下,果然是辣椒,扁圆形的深红声的,醉香楼的厨师似乎不会加辣椒,即没有切,也没有爆,虽然红艳艳很惹人喜爱,但是,这样下来,辣椒的辣味就全没有释放出来,味道会差上好多的。

菜肴上来之后,小二还在旁边介绍着:这个红艳艳的叫着番椒,是我们主子从海外的蛮人那边拿过来的,它的味道香辣无比,是我们现在任何一种调料都比不上的,赵掌柜的,也就是你,我们钱掌柜的才叫我告诉你的,别人,我还不说的,呵呵......。

宛宣看着满脸得瑟的小二,那个憋屈啊!看着赵掌柜不为所动的神情,在心里深深的呼出一口气。

等到小二走后,赵掌柜才叫宛宣他们尝尝看,不用去理他们,他们就是这样登高踩低的人。

宛宣先舀起一勺子香辣鲤鱼汤,吹一吹,先仔细的闻一闻,只感觉到一股鲜香之味扑鼻而来,喝一口,仔细的在味觉中品尝着,一股麻辣鲜香之味涌入,让人直感到从心窝里面暖了起来,全身暖和暖和的,难怪那么多人来这边吃,冬天里面喝上这么一锅麻辣鲜香的汤,整个人都愉悦了起来。

宛宣看着同样在这些品尝的梦瑶,用眼神询问了一下,看梦瑶是否知道辣椒。

梦瑶仔细的沉思了一下,慎重的点了点头,说:以前,我爹爹有和我讲过,在西域胡人的地方,有见到过番椒,好像还有叫海椒、辣子、辣角。

这个番椒不但可以用来做菜,而且在药理方面也有很大的用处,它内用能够活血消肿,外用可以治疗冻疮风湿痛,腰肌痛等等。

因此,当时,我爹爹想要带一点种子回来种,可是,他们那边的规定却是外族人不能不能携带番椒离去,所以,我爹爹也就没有拿回来了。

宛宣听着梦瑶讲着,想着辣椒在历史上,好像是明朝末年从西亚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新疆、甘肃、陕西等等城市的。

不过,怎么现在就有了,西域胡人那边应该就是新疆、甘肃、陕西等等偏西的地方,这个架空的墨国还真是奇怪啊!赵掌柜看着,宛宣和梦瑶知道这个番椒是什么,激动的就要询问她们,宛宣急忙嘘了嘘,小声的说:小心隔墙有耳。

赵掌柜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招呼着宛宣他们多吃点。

正当宛宣他们正在品尝着辣椒全肴的时候,外面传来了一个极具威力的大嗓门:哈哈......哈......,赵掌柜啊,没想到,您老竟然来了,怎么样啊,我们这边的菜肴好吃嘛,上次,我去你们迎客楼,您老送了我免费的一道鱼汤,今天,我也送您老一道来了。

话还未说完,宛宣就看到一个,滚圆滚圆的中年男子,打开了门,一晃一晃的朝着宛宣他们走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端着一个盘子的伙计。

果然,有什么伙计就有什么掌柜的啊!赵掌柜慢悠悠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鞠了个躬,温和的笑着说:我们不过是来尝尝看您酒楼里面的菜肴的,当不得您怎么大的礼,不过,您老要送,我们当然不客气的收下了,不然,您老,还以为我们不给您面子哪,呵呵......。

宛宣感觉到方圆四周都充满着杀气,赶紧埋头苦吃,这个情景真不是自己所能适应的啊,还是,快点吃完,快点闪人。

吃完后,宛宣他们回去迎客楼,就开始思考着要怎么办了。

既然已经确定了醉香楼里面的调料就是辣椒了,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想从醉香楼里面拿出点辣椒,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就算宛宣有空间,还会一点辣椒的制作方法,可苦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可是醉香楼里面他们从哪里得到那么多的辣椒啊,怎么会有那么多,而且这样无规划的用着,一天就得用掉好多的。

不过,想一想,这边毕竟属于江南水乡的地方,人们或许只是喜爱新事物而已,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新事物的热潮过后,应该就不会这样了。

所谓乡音难改,大家的饮食习惯也是很不容易改的。

但是,现在主要是迎客楼,这段时间里面怎样运行的过来,怎样让大家不忘了他们酒楼的味道,等到时间过后,大家说起这边的酒楼,迎客楼还能够首屈一指。

宛宣和赵掌柜他们讨论了好久,最后决定,宛宣他们家供应的五香,继续在酒楼里面用着,宛宣还梦瑶回家尽快研究出十三香,迎客楼里面的大厨也去想一些菜式,以后加入十三香之后,成为招牌菜。

宛宣他们回家后,就和梦瑶开始马不停蹄的赶制着十三香。

没办法等到木香在外面生长大了,宛宣直接把它种在空间里面,那天晚上就都可以收了。

虽然梦瑶知道做十三香需要木香,但是,宛宣和她说,实在没有木香,也没有办法,少一种,我们在用别的去相互配一下,多尝试几遍,看一看能不能成功。

其实,宛宣是在先把木香给研磨好了,等到最后步骤在加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