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三章

2025-03-22 06:55:18

听到连枝低低提醒, 她一回神,正见到阮珍起身朝她行礼,便抬了抬手:自家人,这个时候还多什么礼?落座后也问了句:什么时候的事了?阮珍素日对这个婆母是有些惧怕的, 婆母虽然并未为难过她, 但对她的态度也一向冷冷淡淡, 哪料到今日这般温和,鼓起勇气回道:也就一个月多些吧,只是身边的妈妈这么说, 还没看过大夫,也不知做不做得准呢。

清词早命人换了红枣枸杞茶来, 嗔了一句:怎么做不得准?早知你如此,今儿不该闹你来的。

哪有, 阮珍摇头,是我自己动了玩心。

这些日子,身边的丫鬟和妈妈都仔细得不得了, 我也闷得很了,夫君让我尽管出来散心,只小心些便是了。

过会,拿府上的帖子去请太医瞧瞧吧。

清词道,说着便吩咐人去了。

王氏手摩挲着茶杯, 忽然冒出一句:婷儿有八个月了罢?母亲放心。

清词温声道:给成国公府的年礼,今年加厚了一成, 特特放了一份适宜有孕之人的滋补之物,届时连枝姐姐若有空, 也可以同去看望。

这样想必王氏也能更加放心。

好。

王氏道, 一时无话可说, 她抬眸一看:怎么不见晴姐儿?三姑娘孝心,说是今儿要亲自动手,彩衣娱亲呢。

旁边的丫鬟凑趣道,手指了指露台。

王氏从大明窗户往外瞧去,宽大的露台上,萧以晴正披着大红斗篷蹲在火炉旁,烟熏火燎中,她手里拿着铁叉翻动着肉片,嘴里念念有词嘟囔着什么,那大红斗篷的边拖在雪地上,也不在意,哪有半分大家小姐的样子?不由捂了捂眼,心想这些日子的规矩算是白学了。

正要出声让连枝把她叫回来,清词已劝道:母亲,晴姐儿已拘了这许多日子,今天就让她自在些罢。

都说张弛有度,若是一味地紧,于晴姐儿这样的性子反倒适得其反。

再说,规矩规矩,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大面上不出错就好,若是在家也这般拘谨,那还有什么趣儿呢?连枝补了一句:虽说及笄了,乍一看还是个小姑娘的模样。

阮珍也柔柔道:三妹妹的性情惹人喜欢地很。

也是。

三人都这么说,王氏也觉得不无道理,但说到这里,她想起了一事,对清词道:前些日子赴宴,镇远侯夫人给我提了两家小郎君,你明日来帮我参详参详。

这时萧以晴端着一盘灸烤好的肉进来:母亲,嫂子,二嫂,尝尝我的手艺。

这样的话却不便在萧以晴面前说了,王氏便止住了话头。

清词应了声:好。

朝盘中瞄了眼,见颜色尚可,不是想象中黑糊糊的一片,闻起来也很香,但此时哪还敢让阮珍尝呢?万一吃坏了可怎么办?少不得自己做这个小白鼠了,遂大义凛然地伸出筷子。

王氏对亲生女儿的手艺也是惴惴,但女儿一番辛苦,不好打击她的热情,少不得勉勉强强举起筷子。

两人都是小心翼翼地只咬了个尖儿尝了尝,也都不约而同眼睛一亮,一个赞:外酥里嫩,很香。

一个道:这料调地号,腌得也入味。

独家配料,概不外传。

萧以晴自己夹了一块入口,也觉得味道甚是不错,洋洋自得,转了转眼珠,见阮珍不动筷子,问:二嫂怎么不吃?旁边知宜小声说了句,她哦了一声,遗憾道:那这般美味你是尝不到了。

转瞬又高高兴兴问:我有小侄子侄女儿了?什么时候出来?到时我带他/她一块玩儿。

其实阮珍见两人脸上的讶异之色很是意动,但想到自己如今的身体状况只得怏怏地坐了回去,笑道:是呢,等他/她出来就有口福了。

烤肉这种实诚的东西,每人不过尝一二片也就饱了,清词中午还准备了锅子,时下冬日吃锅子在京中甚是流行,就是准备好汤底,将各种肉类切得薄如雪光码在一旁,备好清洗干净的蔬菜,菌类还有丸子,在汤底中涮过,再蘸着调好的蘸料食用。

若遇雪,暖室赏梅,吃锅子或者灸烤肉,在当时,是一件既意境十足又能满足口腹之余的雅事,称得上两全其美。

顾虑着阮珍有孕,四人涮的清汤锅底。

待饮了清词存的青梅酒又吃了锅子,阮珍先撑不住,进了里屋歇息,王氏也道乏了,要回去歇午晌也走了。

萧以晴还是精力十足,看了眼因喝了酒眸光晶亮毫无睡意的清词,嘿嘿一笑:嫂子,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孟清词:......她想了一会,想到一个既能让萧以晴释放能量,又不帮倒忙的点子,晴姐儿,趁着雪刚落很是清洁,我们收一点梅花上的雪,存着烹茶或是煮汤,别有风味。

说着命知微取出两个小巧的瓷瓶儿。

这也是京中贵女冬日的风雅事儿,并不新鲜,萧以晴原是不耐这些的,可今日吃得过饱亟待消化,且母亲这些日子盯得紧,万万不会许她打马舞剑,退而求其次,采梅雪烹茶,只要不在屋里呆着,她倒也兴致盎然。

好,给我瓶子。

*萧珩奉召进宫,在宫门前碰上了太医,这个老太医是常去定国公府的,朝他拱了拱手:指挥使大人,真是巧,某正要去贵府。

老大人,可知谁生病了?萧珩上前询问。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孟清词,不由有些紧张。

无他,王氏这些日子咳疾不再犯了,已许久没请太医了,萧以晴在北境呆了很多年,壮实得如草原上的小牛犊子,任谁生病也不可能是她,只有妻子,去年冬日就病过很长一段时间,难免今年又染了风寒。

太医摇头:不清楚,只是说了是府上问诊,却没说是哪位贵眷。

萧珩顿了顿,因兵械库失窃的案子,他已经半月未回府了,有心想回去看看,但天子之召,耽误不得,不由有些踌躇。

须臾,他吩咐身后的赵剑:你送老大人回去。

这倒不用,府上已派了马车......老太医的话还没说完,萧珩已提步进了宫门,而赵剑不待他反应,便拉住他胳膊:老大人,在下送你。

唉......慢点,我这把老骨头,经不得折腾。

赵剑将老太医塞入马车,亲自将马车驾出了风驰电掣的速度,赶回了府。

他的想法与萧珩一样,府上若是有人生病,必是身子骨极弱的世子夫人,是以拎着老太医先到了安澜院,却被告知几位主子正在后园赏梅,提着一口气,又步履不停往绛雪轩赶去。

老太医气喘吁吁: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吧?都有心情饮酒赏梅,还能是要紧的病么?赵剑顾不上反驳,一个机灵的侍卫,要学会揣测主子的心理,主子虽面上淡淡的,但那是性格如此,他心里是有夫人的。

待离得近了,赵剑看清梅林中两道穿梭其间的窈窕身影,听到风中传来清脆如铃的声音。

晴姐儿,你今日中午的肉是用瓦片烤的吗?倒是新奇,我从未见过。

嘻嘻,味道不错吧。

这可是在肃州时,跟北戎人学的呢,对了,我哥其实烤肉更胜我一筹,哪天他休沐了让他露一手。

嫂子你不知道,我哥调的料才是一绝。

只是哥哥这几日都在忙些甚么,也不着家!提他做甚么,咱们自己不也玩得开心。

瓶子满了,咱们回屋罢。

那娇柔又熟悉的声音带着三分不喜三分不屑四分漫不经心,听得赵剑脚下一个趔趄。

他在心中替萧珩点了一盏灯:世子久不回府,后院危矣!老太医为阮珍诊了脉,确诊了是孕事无误,坐实了喜事一桩。

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这等事,急什么?孩子又不会跑!老太医吹胡子瞪眼,赵剑一阵作揖赔礼后,恭恭敬敬将他亲送回了太医院,自己等候在宫门口。

暮色沉沉,萧珩才出了宫门,面色如覆了霜,一双眸子如电,扫向赵剑,随即大步走过来。

府里谁病了?萧珩问。

一个合格的侍卫,不但要明白主子所想,传话更要有技巧。

赵剑垂头,言简意赅地说了府里新出笼的喜事,决定别的就闷在肚子里了。

夫人还好?沉吟半晌,萧珩终是问出了这一句。

好得很,观雪赏梅饮酒烤肉,冬日京城的闲雅韵事全做了一遍。

当然他是不会这么说的。

赵剑回道:问世子安好。

苍天保佑,三姑娘是问了的,夫人也在一旁,应该也是关心的罢。

一个忠诚的侍卫,是不会也不该欺瞒主子的。

萧珩不由抬眸望向定国公府的方向,视线却被重重屋檐遮挡。

想起今日的御前奏对,他的心沉了沉,终是定下主意:明日回府,去请小顾大人,今晚熬个夜罢。

赵剑一愣,随即为顾子琛掬一把同情泪。

作者有话说:1.瓦片烤肉记不得是在哪个电影上看到的了,百度了一下,用得是特制的片,文中所说的普通的瓦片应该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