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山寺桃花始盛开(二)

2025-03-25 15:20:37

那碑林并非规整排布,而是隐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一路行来各处均可见到石碑矗立。

青黛并不像王陶那样时不时停驻细看看碑上的内容,偶尔还会抬手凌空比划。

佛经她不懂,她也只看看诗碑的书法,一看之下,才发现此处真草隶篆各色齐聚,笔意更是各具特色,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或狂放不羁,好似在看一场书法展览,诸家都在这些重石上各显其能。

杏花和桃花虽然识得几个字,但大多碑文却是看不懂。

杏花看着青黛和王陶看得津津有味,疑惑道:姑娘,这些石头疙瘩有啥好看的,你瞧表少爷都跟魔怔了一样。

不就是多了几个字,还没山道上的花好看呢。

这对读书人来说就是珍宝,书法大家之作在外面千金难求,这里的这些石刻很多根本就是没现世过,拓本亦十分珍贵。

寺中定然有纸书真迹,而对于外面嗜好书法之人,观之受益匪浅,就算是见不到真迹,便拓本也会视若珍宝。

青黛指尖滑过石碑上的刻字,嘴里嗫嚅着,这寺里的和尚若是偷拿去卖,定能增收不少。

桃花噗嗤笑出声,姑娘,你又帮人家惦记上银钱了。

嘁,和尚又不是神仙,可以不吃不喝,这里是皇家寺院,香客虽然少,但有皇家供奉,和尚们自然饿不着,换做别的寺庙禅院未必有田地耕种自给自足,养活僧众,光靠那点香油钱哪里够,还要修缮寺院,重塑金身,好吸引香客,若他们寺中有这些石碑,定会去卖拓本开源。

桃花,你若是主持,是抱着会下蛋的金鸡供起来,还是让它下金蛋拿去换钱?桃花被青黛说得一愣一愣的,杏花旁边捂嘴低笑,还是咱们家姑娘会算帐,以后哪家娶了姑娘进门准保饿不着。

杏花。

青黛瞪了杏花一眼。

杏花怎么惹你了?见王陶过来,两个丫鬟让开了路。

杏花忙回说,姑娘在给桃花讲寺里如何用这石碑赚钱,奴婢说我家姑娘会算帐,定是个能掌家的,不知哪个有福气的以后能娶……青黛嗔怒道:杏花一油嘴滑舌的。

不要在寺里清静地聒噪,扰了师傅们的清静。

桃花也拉了拉杏花的衣袖,让她别说话,杏花瞟了眼王陶和青黛,便闭嘴不再说话。

小表哥,你看得如何?学无止境,不是一时三刻看轩瓷能体会的,还需慢慢揣摩,今次来走马观花看一二,也算是长了见识。

青黛点头,回头问问,看寺中有没有拓本可以借阅?嗯,我正有此意,待会儿我先问问大哥。

两人又转了一阵,小沙弥来寻他们二人,王施主,寺中来了贵客,贵兄长请王施主前去拜见。

王阳相召,王陶自然要去,没法子再陪青黛,歉然道:不能陪妹妹四处游赏了,要不我先送你回客舍?青黛摇摇头,大表哥急急找你过去,客人身份定不同一般,你先去吧,我记得路,还有桃花她们两个陪着,你放心好了!王陶想想也是,这寺中并无闲杂人等,倒不怕青黛有个闪失,于是道:那我先去了。

送走了王陶,青黛便顺着原路返回客舍。

芳华还睡着,青黛告诉曾氏王陶被王阳叫去了,曾氏问了她去了哪里,看了什么,青黛一一答了,又将后山的碑林赞叹了一番,顺便把小冯氏让她求两枚玉符的事告诉了曾氏。

这事你不必操心,回头我与执客长老知会一声便是。

两人说了会儿话,王阳两兄弟回来了。

王陶一脸笑意,拿着手里的一册书卷朝青黛挥了挥,黛妹妹,你看,后山石碑的拓本。

这么快就弄来了,我瞧瞧。

青黛接过书册看了起来。

曾氏拿了绞干的帕子递给王阳擦手,刚刚你在主持那边碰见了什么人,急着把四个叔给叫去了?王阳回说:是忠王,成国公世子和华少将军。

成国公世子昨日就到寺里了,他每年五六月间都在寺里研习经文,书法,忠王和华少将军是今日到的,特地来请大师为太后开光的佛像,忠王是今上的亲弟弟,郁世子才名远播,华少将军亦是少年英杰,如此机会我怎能不唤四弟过去见见。

曾氏应和道:哦,那是难得啊。

忠王与我年纪相仿,倒是没有一点王爷架子,华少将军,王陶顿了一下,不知该如何形容,斟酌道,我是没想到那样风神俊秀的人物会是员悍将,至于郁世子最是平易近人,听说我周知碑林那边来,二话没说就送了一本拓本与我,听说,这拓本存世的也只有百册,千金难求。

话语中不难听出,王陶得到拓本的欢喜之情。

还真是打哪里都能听见这三人的名字。

青黛继续翻着手上的拓本,虽感到有些意外但没大在意,反正下晌自家人就回庄子上,到寺里各干各的,牵扯不上什么关系,估计也碰上面。

青黛草草地翻了翻那拓本便交回到了王陶手中,既然是难得之物,那小表哥你可要好好收藏。

说着,心中暗想,郁子都一向出手大方,今次小表哥可是得了好处了。

众人说话间,小芳华醒了,嚷嚷着要用膳,曾氏让丫鬟去请寺中师傅上斋菜。

虽说都是素斋,但一家人又是赶路又是爬山逛庙的,累了大半晌,一桌子菜饭不多时便一扫而空,一点也没剩下,饭后,曾氏还将带的点心又上了些,大家喝了两盅茶,便要去了放生池。

曾氏怕芳华一时不慎跌入水中,所以不让她太靠近放生池。

芳华瘪嘴看着王阳爹爹,芳华想自己放。

王阳被曾氏瞪了一眼,弯下腰对芳华说:芳华乖,爹爹抱着你放小……鱼,好不好?芳华鼓着小嘴不依,转头扯了扯青黛的衣角,向她求助,表姑姑,你最疼芳华了,你带芳华一起放。

芳华,那池子水深,你要掉进去就上不来了。

姑姑小时候就掉进去过,差点见不到小芳华出生,所以咱们还是别过去了。

芳华在这边陪姑姑,好不好?青黛蹲在地上一手搂着芳华,一手指着盛着鲤鱼的大木盆,咱们先跟小鱼玩一会,然后点兵点将,小芳华指哪条,就让四叔帮你放哪条好不好?什么是点兵点将啊?芳华的好奇心被青黛勾了上来。

来,表姑姑教你。

青黛选了四条不同颜色的鲤鱼起好名字,让芳华记下,然后将这四条另放在一只木盆里,按颜色编好次序,红点是一号,小黑是二号,红红是三号,白金是四号。

黛妹,你这要做什么?青黛嗔了王陶一眼,一边去,还没轮到你上场呢,芳华,看好了,每说一个字指一条小鱼,咱们试试。

王陶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跟着蹲下来,笑眯眯地看着青黛教芳华。

青黛捉住芳华的小手,带着她指着木盆里的鱼儿念念有词道:点兵点将,看谁是我的好老将!小手指到了白金两色相间的鲤鱼身上。

青黛一本正经地朝王陶道:芳华大帅点到了白金做先锋,来,芳华四叔听令,先把白金放到水里。

遵命!王陶笑眯眯地看着一大一上两个丫头,让丫鬟拿了渔网捞起鲤鱼,走到放生池边才抓到手里,一个没拿稳,那白金相间的鲤鱼在王陶手里扑腾了两下,自己蹦进了池子里,溅起一丛水花打湿了王陶的衣裳,连脸上也溅上了,模样好不狼狈。

青黛搂着芳华看见王陶的狼狈样,不由哈哈笑了起来,芳华,瞧你四叔一身水。

你说是你点小鱼让四叔放好,还是自己去放好弄得湿漉漉的好?芳华显然被刚才那鲤鱼入水的响动一下给吓住了,嘟着嘴摇头说:叫四叔放。

王陶看着笑颜如花的青黛,傻呵呵地挠挠头,四叔放就是了。

芳华拍手叫好,又拉着青黛继续选小鱼,王陶这个壮丁自然尽职尽责地为两位小美人服务。

一旁立着王阳和曾氏笑望着青黛他们三个,曾氏小声说:四叔年纪不小了,爹和娘有何打算?王阳看着青黛和王陶耐心默契地配合芳华玩耍,笑着说:是不小了,也该考虑婚事了,今年年末大考,爹和娘都要入京,到时候我与他们说说……王阳夫妻俩低声耳语,青黛他们玩得不亦乐乎,谁也没注意到不远处的柳林边有人正看着他们。

李瑜和华韶彦办完事,正要回城,郁子都前来相送。

三人一路慢行至纵云桥边,李瑜走在前面,听铜陵嬉闹声,循声望去,便看见了青黛教芳华点兵眯将的一幕。

走到桥边,静默在原地,看着那和睦融融的一家人,李瑜眼中闪过一丝默然。

待郁子都和华韶彦走近时,李瑜又恢复如初,嬉笑道:这放生也能玩出这些个花样!彦表哥,这点兵点将的法子倒是适合你,他日你放生时,不妨一试。

华韶彦没搭理李瑜,只是目光望着池边那蓝色的身影,沉默不语。

郁子都自然也看到了青黛一家人,摇头轻笑,这丫头就是点子多。

李瑜一听郁子都似认识那女孩,不由出口打听:郁表哥认识那女孩?她是王家的什么人?华韶彦轻咳了一声,时辰不早了,再不走天黑赶不回上京,走吧!华兄说得是。

小九,磨蹭了大半日,你还是赶紧上路吧!郁子都朝李瑜和华韶彦拱拱手,你们路上小心!不待李瑜再问,华韶彦扯着他的衣袖往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