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偷自月亮 > ◉ 第 51 章

◉ 第 51 章

2025-03-22 06:55:35

在手机放下的同时, 新的电话紧接着打了进来。

徐质初低头揉了揉自己的脸调整着情绪,低声接起来:喂?熟悉的沉淡声线从听筒里传出:信息半天不回,在跟谁打电话?她顿了瞬:曹潞。

聊什么了, 这么久。

她窝到沙发上,随口搪塞:她跟她老公吵架了。

他淡淡发问:怎么人家吵架了,我听你的情绪不高呢?她胡诌着:代入感太强了,替她不高兴。

他倒没有刨根问底这件事:我们的事你考虑好了吗?……一个两个全都让她考虑。

徐质初逃避把脸埋进抱枕里,烦心的轻细声线被闷着, 反而有点像是撒娇:没有, 哪有这么快。

嗯,你慢慢考虑, 我等着。

对方低笑一声,像是听出了她这一刻的小动作, 好心情哄着她,快把头拿出来,别憋着了。

徐质初恹恹从抱枕上蹭出来半张脸,盯着沙发上的纹路出神,听筒那边的人又低声问:你是鸵鸟吗?顿了顿, 他又像想起来一样自语:噢,不对, 你是猫。

一番话给徐质初勾得好奇:我怎么是猫?他淡声娓娓道:我一直觉得你很像猫,以前看到像你的猫还想买过来送你, 可是你又很怕猫。

她翻了个身躺在沙发上, 声音很轻:像我的猫是什么样的?他细致回想着:一只全身都是黑色,爪子是黑的, 瞳孔也是黑的, 黑到看不清楚眼睛的小猫。

她失笑:为什么?我很黑吗?看见它就想起来你穿着黑裙子的模样, 不知道为什么。

他笑着说着,停了瞬,漫不经意道,它的眼睛看不清,你的我有时候也看不清。

徐质初唇角的弧度顿了顿,垂眸岔开话题:为什么是黑裙子?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好像穿的是白裙子。

嗯,很不合身的白裙子。

想起这件事来他像是还仍有不平,我爸也没在回来路上带你去买一条。

她被他说笑:舅舅看起来那么严肃,我那时候都不敢跟他说话,还敢让他带我去买裙子?他笑了声,反问:我看起来严肃吗?她认真回忆:也有一点。

所以你当时也很久不敢跟我说话?不是不敢。

徐质初回想着那时候自己的心态,对于她来说他毕竟不是长辈,没有那种威严的距离感,但她当时不会去接近他主要是因为,是我觉得你不想跟我说话。

隔了片瞬,见他不作声,她故意追问:是不是?他默了默,诚实应:是。

徐质初翻了个身,轻轻哼了一声。

他低声解释:那时候我主要是觉得你年纪太小了,跟你没什么好说的。

她不冷不热回敬:我现在也很年轻,你别跟我说话。

他无奈轻笑,叫了她一声:苑苑。

她故意不应,他又问:那我等你老了再跟你说话?行。

那我不是等不到了,你比我小那么多。

他失笑,感慨道,在我印象里你好像一直是小学生,后来突然就长大了。

徐质初明白他的意思。

关于她的记忆他可能只保留了她刚到他家里时与后来与他相熟后的片段,但她不是这样。

在他记忆中模糊的那些年里,她对他每年的年级变化都很清楚,她知道他的教室在哪个位置,知道他的班主任老师是谁,知道他每周几是体育课,也知道他很受同龄女生的欢迎,走到哪里都能引起脸红和议论。

那时候的她并没有觉得自己特意关注过他,如今回头再看或许这是种出于本能的注意。

作为这个冰冷家中看起来最容易接近的人,那个孤僻的小女孩儿也曾默默想多了解他一点。

徐质初心不在焉拽着衣服上的绳子,收起来回忆,轻声说: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候笨吧,一直留级。

他淡淡奚落:长大了也不聪明,一考砸就哭鼻子。

那是上进心。

她不服气,反问他,你就没有考砸的时候?一次也没有?他想了想,认真回答:考砸的时候确实没有,但有搞砸过其它事情的时候。

她抓住机会:什么事?他轻描淡写讲着:也是小时候,那年你好像回来了,还在叔叔家,有一年暑假,我爸可能是想测试一下我的投资天赋,给了我一笔钱,还有一堆报表和资料。

那个假期我在家研究了一个月,最后那些钱亏得不到一半。

她没想到他也有过这样的时候,没忍住笑:然后呢?我爸对我很失望,狠狠骂了我一顿,让我分析反省。

我觉得不服,他就让他秘书列出来这件事匿名发到了内网上,把所有人的批评和嘲笑都汇总给我看。

他沉默片刻,继续淡声道,有的人言辞比较温和,说觉得决策人是位投资的新人,缺少经验。

有的人观点就很直接,说哪个行业哪个板块明显是夕阳,睁着眼睛跳的人就是有病,要么是傻大款要么是富二代。

要是富二代的话劝他爸赶紧死了让他接班的心,不然整个公司都得毁在这没用的儿子手上。

徐质初唇边的笑意随着他的叙述缓缓滞住。

她知道舅舅对他一向严格,期望也非常高,但那时候的他不过才十四五岁而已,再有天资的人也需要经验和运气的加持,给他机会尝试和自我审视是好事,可这样把他的失败曝晾到大众之下难道不是反而本末倒置?电话那边的人接着道:我爸把这些话给我看,想听我服软认错,承认自己不行。

我当时也赌气,说以后不会继承他的公司,自己去做别的事。

他对我冷嘲热讽一番,说我没有他就是个废物,什么也做不成,就算给我一笔钱我也只会败光,这件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后我顶了几句嘴,他打了我一顿,罚我在他书房跪着。

徐质初犹豫问:舅妈呢,她没有站在你这边么。

他淡淡道:在教育我的事情上他们俩以前出现分歧大吵过一架,所以后来达成共识,互不插手。

气氛有片刻沉默。

她故作轻松语调,调节着气氛:那后来我来了是不是还救了你了?有外人在舅舅得给你留面子了。

徐经野听言终于笑了声:这么说我还得多谢你。

那次的事情之后他对徐锦山长久积攒的负面情绪达到了一个峰值,他不再在明处反抗,而是学会了用沉默应对。

也谈不上多么怨恨,毕竟他跟他们的关系原本就算不上近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他们的教育方式,也是他们上一辈人的通病,做家长的希望能激励孩子,却偏偏专断选择了最削减孩子JSG自信的一种方式。

如果以后我的孩子——他恍惚出声后蓦然刹住,电话两头的人同时静了静,片刻后,她笑了声调侃:越说越远了,徐总。

他低笑了下,心情仍旧有些沉,却在她的声音下隐约明朗起来:也不远。

今天他的告白是突发状况。

原本他想独自处理与准备好所有,让她可以没有顾虑地考虑他们的关系。

在她身后多年他早已经习惯默默替她安排与处理事情,这件事上他依旧惯性这样的思维,却在今天被她平静质问时忽然意识到,她也不是一定非要被他藏在身后。

她不再是他妹妹,而是跟他一样的成年个体。

他既然希望她成为自己的另一半,那她也可以站在他身边,陪伴他一起面对和参与未来的路。

当他说出他的心意时,她的挣扎和动摇安抚了他长久以来的不安忐忑。

他在车里拽着她的手等待她的情绪平息,她哽咽说会考虑时的声音令他的心脏悄声坠地,又轰然盛开。

那一瞬恍惚中他想,她是谁有什么重要,她永远留在他身边才重要。

某些人都答应我会考虑了,不会再像之前一样一味往后退着躲我。

他握着手机,声线低得蛊惑,我觉得越来越近了。

回应他的是长久的沉默。

这个晚上徐质初确实是动摇了,但紧接着周垣的电话打来,冰冷提醒着她的任性和侥幸。

她是可以原谅徐经野所作的一切,包括他的强势和专断,但是别人呢,他们会原谅他和她吗?横在他们面前的阻碍太多,身份、家庭、舆论、还有其他种种外力,每一处的矛头最终都会毫无例外指向她,她所要承担的风险比他大得多,倒不是她觉得不值得,而是她真的做好准备了吗?许久等不到她作声,电话那头的人半开玩笑质问:一个晚上都还没到,就反悔了?她缓慢启唇,狭长的漆黑瞳孔闪过茫然:不是反悔。

是不安。

他大概是懂得,低声安抚:慢慢来。

他们各自要解决的事情都还有很多,但只要能看到彼此在路的尽头,慢一点也没关系。

她闭上眼睛,无声深吸口气:好。

道了晚安后挂断电话,徐经野从车里出来。

他走进别墅,等电梯的时候,手机再次振了起来。

他瞟一眼屏幕上的名字,俊脸微凝。

电话那头的人打过招呼后开始汇报最近的进展:徐总,那位画家一直没有找到下落,据他生前最后留下的信息来看,他很有可能是在一次写生时丧生在野外。

关于他的信息可能比较难继续查下去,但是我找到了徐初云女士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徐经野看着面前的电梯门合上,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徐女士原来生活在苏州附近一个镇上,这个镇子这些年里前后经历过几次拆迁,徐女士的直系亲属也都已经搬走。

我找到了两位镇上原本的老人,他们都对当年领养的事情还有印象,据他们描述当时这件事算镇子里的大新闻,徐女士原本家庭的条件特别差,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经常对她进行打骂。

当时她出车祸后镇上人都以为她家里人会因为没钱付医药费而放弃治疗,结果她大难不死,还好命被北京来的大户人家收养——当时一起出车祸的还有那户人家的小儿子,也就是您的叔叔,徐寅山先生。

徐经野有一瞬怔住。

他知道叔叔曾出过车祸,小时候还偶然见过对方腿上的疤,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场车祸跟姑姑有关,更没有想到这原来就是徐家收养她的契机。

如果故事真的是这样,那这是桩名副其实善事。

姑姑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徐家的收养无异于拯救。

电话那头的人继续道:我去了当年那间医院,亲历过这件事的老护士说,当时两个孩子送来时全部失血过多,而且还都是一种很罕见的稀有血型,情况一度非常危急。

幸好男孩儿的父母是有权有势的人,紧急关头时他们托人从上海找来的血源终于送到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细节。

对方略微停顿,而后接着说,我在医院的档案里看到,当年只有女孩儿一个人接受了上海血站血源的记录。

徐经野一愣,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一向慎重的人罕见迟疑:徐总,这个原因我个人有推测,但是事关重大,我还是后续确定后再向您汇报吧。

电梯门再次徐徐打开,徐经野木然走了进去,望着亮起的按钮怔然出神。

两个人同样血型的人同时失血过多,在生命危急时共同等待血源的到来,一个人接收了,另一个人却没有接收。

没有接收的那个人是怎么活下来的?他没有接收血站送来的血,是因为接收了其它来源的血吗?那距离他更近的血,在哪里呢?徐经野后颈缓慢一凉。

下一瞬,门上的数字骤然熄灭,透骨寒意倏然蔓延整条脊背。

作者有话说:《正义》徐总(质问):爸,你怎么也不给她买条裙子?你就这么对待你初次见面的儿媳妇?老徐总(?):你过来,我抽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