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儿按下冲口而出的愿意:不要老头生气了:你不想学医?瑶儿:想,不过不想跟您学。
年轻人听到这句话,笑出了声,他的笑容,怎么说呢,僵尸的嘴角上翘,大概就是那个样子。
老头大吼:我哪里不好?瑶儿眨巴眼睛:您会报复。
众人憋着笑,看戏。
老头叫道:不会瑶儿想了想:您现在不会,以后呢,我找谁说?老头说:我说话一向算话。
瑶儿闷着声音说:如果我做了您不高兴的事,或是您说的话我不听,您会怎么做?老头说:赶你出师门,或者你可自请离开师门,这样你就不怕了吧。
瑶儿又说:离开师门,不会断手、断脚?老头已经不想再搭理那个烦人精了,强撑者:不会。
瑶儿说:噢,我做你徒弟。
老头不抱希望了,听见这一句,没反应过来,:说啥?瑶儿重复了一遍。
老头来了劲:你父母同意?瑶儿看着仕萩,仕萩知道她的心意恭敬的说:家父,家母都是开明的人,不会有意见的。
老头怕他们反悔,赶着催着要行礼。
道士们开始张罗,在八仙的面前摆了祭桌,老头做在上位,瑶儿第一礼,拜祖师,八仙的吕洞宾纯阳祖师;第二礼,拜师,瑶儿行三叩首之礼,献上红包和投师帖子,帖子记载瑶儿的名字和年龄,家门;第三礼,师父训话,要尊师重道,宣布门规,门规只有一条,入门者残害百姓死。
师父自报家门,师父叫沈妙春,医学世家,收了三个徒弟。
大徒弟沈志,是他侄儿,二徒弟乐旎,是沈妙春路边捡的,三徒弟就是那个年轻人,是孤儿,跟师父姓,叫沈善。
其余的师父让瑶儿自己去相处发现。
郭蕃山上来告别众人,知道瑶儿认,名满天下的医怪作师父,勉励了几句,瑶儿才知道老道士所言不虚。
郭蕃告诉仕萩和张二,建鹰站的事,他不在就找郭阡,仕萩和张二应了。
老道士交代了郭蕃一些官场上的事,郭蕃应了。
郭蕃这几日忙着打点行装,不能在道观久待,说了该说的,辞了众人下山去。
过了两日郭蕃往京城去了,好在郭蕃带走了三只鹰鸽,往来书信也较以前方便快捷,少了以往的伤感。
找到徒弟的沈妙春,哪会这么快下山,答谢礼作废,把老道士气着了,好几天不理他。
沈善不爱说话,做事很麻利,也不会给人添麻烦,很喜欢这个新师妹,眼中带着善意。
看她做事仿佛是件很赏心悦目的事,沈善常常跟着瑶儿。
沈妙春给了瑶儿一张人体穴位图,让瑶儿记熟背诵。
仕萩和张二,对鹰站的事,讨论的热火朝天,小邱和张一也时不时的给了点意见。
老道士对黏黏糊糊极尽巴结,沈妙春先是不屑,后来自动加入讨好的行列,众人在心中鄙视他。
仕萩要下山了,瑶儿交代他,务必让绍鉴自己决定以后要走的路,他要是留下就给予信任。
仕萩和瑶儿讨论了家务,及家中人员的安排,既然绍灵出自富家,又有兄长看护,恐怕不能作为家仆培养。
如果绍鉴留下,则还要再找二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
瑶儿原要黏黏跟着他回家的,仕萩说在这里,它们比较能撒开蹄子,就自个回了。
送别仕萩,瑶儿去找师父交差,穴位图背熟了,师父指挥沈善教她,认穴。
沈善以自己为蓝本,教她,也不说话,在自己身上指出,瑶儿就要报出穴位名,接着在沈善身上标记出来,不可思议的是全程沈善,不说一个字,就以点头或摇头表示对错。
无语,瑶儿自以为是个话不多的人,碰上他,自己就是个话唠了。
沈善教的很耐心,瑶儿学的很认真,只是背部的穴位,没了蓝本,找不到正确的位置。
瑶儿想找张二,和沈善说了,沈善口吐一字:不。
沈善在片刻后拉来了师父,指着长板凳,说:躺。
沈妙春脸色不善的回道:扎嘴的葫芦,倒(道)不出来,多说几个字不行啊?说了多少次了要叫师父。
沈善不睬拉着衣袖不让他走,沈妙春没办法:要干嘛?沈善:按沈妙春乐了:平时叫你给我按摩,推三阻四的,今天真自觉。
边说边躺上凳子,瑶儿呆滞了,这样也能行?三师兄很强大,看来这个师父,嗯,真就是怪老头,难怪要让她与师兄们自行相处,不知道另两位师兄是个什么样子?曾经瑶儿问过沈善,那两个师兄的情况,三师兄给了沈善式标准回答:好。
瑶儿不得不放弃从三师兄这里获得情报。
沈善见瑶儿发呆,拍拍她的肩膀,看她回神了,一指师父,瑶儿乖乖的按照穴位,学起来。
躺着的发现不对,便想起身,沈善早有准备,使巧劲按着没让动,沈妙春不干,嚎上了:欺师灭祖啊,沈善你居然连师父也骗。
瑶儿停了手,沈善用眼神叫他继续。
老道士和他的徒弟们,听见声响,都跑了过来,见到的情景,三个小道士憋着笑,怕沈妙春脸上挂不住,老道士可没这种顾虑,笑的声音之大,屋顶都被震穿了。
沈妙春还在不时的骂着沈善,老道士拉偏架:得了啊,嚎个没完了,你徒弟也是完成你布置的任务,安生些。
事已至此,瑶儿排除干扰,尽快的掌握背部的穴位,在强大的压力下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背部的穴位让完全了。
沈善再三用眼神询问,得到瑶儿再三的肯定后,把师父放了。
沈妙春从凳子上一跃而起,指着沈善的鼻子,颤巍巍:你个小兔崽子,我打死你。
沈善看都没看师父一眼,回道:输。
沈妙春气道:你不会以为,我打不过你吧!平时是我让你,你也不想想你的功夫是谁教的。
这才明白,沈善说的‘输’是指师父打输给他,瑶儿插嘴:师父,您会武功?沈妙春:没和你说吗?我的功夫还不错,小丫头要学吗?瑶儿沉吟了一会:不要。
沈妙春指着瑶儿:不识好货。
瑶儿没理他,沈善用不解的眼神看着她,瑶儿马上说道:我又不混江湖,会逃跑就好了,不用会武功。
沈善微笑,示意明白了。
沈妙春看着这两个没把他放在眼里的徒弟,鼻子气歪了,三天没和他们说话,当然那两个一直没理他,直到沈妙春受不了自己开口为止。
老道士更是落井下石,每每说笑沈妙春,这是赖掉收徒答谢礼的报应。
学完所有的穴位后,休息两天,瑶儿拉着沈善,一起去山上,还带走了黏黏、糊糊它们。
路上,瑶儿把这几个小家伙怎么来的,说给沈善听,瑶儿说话的声音像是山间泉水般清脆清澈,沈善默默听着,时时露着微笑。
到了山顶,瑶儿一指密林深处渴望的说着,想去里面看看,想知道里面环境,想采里面的药材。
沈善向瑶儿点点头,拉着就往密林里面走,瑶儿反倒被吓着了。
拉住三师兄,瑶儿定神思量,对啊,师兄和师父有功夫的,不过也不急在一时,回去准备准备,后天再过来。
瑶儿对沈善说了打算,沈善点头。
回去后,瑶儿对师父和老道士说了想法,沈妙春诧异了问瑶儿:你懂草药?瑶儿点点头,老道士揶揄:你不会以为,我和你一样没脑子,叫一个不知道大夫是干嘛的,拜你门下吧?沈妙春顾不得老道士,瞪了他一眼,对瑶儿说:对草药,你懂多少种。
瑶儿请他们等一等,她跑到书房拿了本《常见草药》,书上有六百多种草药,瑶儿回来,把书递出去:师父,这上面的药,弟子都见过,认得出来。
还有约一千种药材,弟子背过,没见过。
沈妙春喜上眉梢,捡到一个宝了:我考考你。
随意抽了几种草药,又抽了几种不常见的药材。
瑶儿全部回答出来。
老道士一脸得瑟:怎么样啊,我给你介绍的人不错吧。
沈妙春笑捻胡须:不错,对了丫头你几岁了?鄙视你,彻底鄙视你,居然不知道我的年龄,瑶儿回道:比您小了四十九岁随即告退,抢过书,放回书房。
沈妙春目瞪口呆,看着瑶儿麻利的动作,老道士,嘴都笑歪了:丫头,生气了。
沈妙春哭笑不得:我收的徒弟怎么脾气一个比一个大。
此话一出,道士们想起那天的事,全笑了,沈善眯了眼,起身回房了,身后传出了大笑声。
小邱禀了老道士,要进山,沈妙春见进山人多,山中情况又不明,怕沈善一人照应不过来,便跟着进山了。
瑶儿找小邱道长,要准备进山的物品,预备当天回的,没准备多少吃的,准备一些雄黄,几颗飞龙夺命丹,一个背篓,几个火折子,四个盛着水的葫芦。